#青少年

青少年叛逆有原因 應重視心理衛生

青少年叛逆有原因 應重視心理衛生#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青少年的心聲你知道嗎?2日上午,臺中市政府衛生局與中山醫學大學、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在中山醫學大學舉辦「青少年情緒守門員論壇」,由臺中市副市長蔡炳坤、臺中市衛生局長黃美娜及知名網路作家鄭匡宇及知名小說老師張經宏,與百位青少年近距離討論兩代之間所面臨心理問題;衛生局更提供發聲平台,讓民眾更重視青少年心理衛生。     根據臺中市衛生局自殺通報系統調查:100年15~24歲自殺未遂的青少年中,共有381位通報個案,其中約有40.4%的年輕人因感情因素自殺、其次為家庭問題(17.6%)、心理憂鬱(8.1%)等因素所導致。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為幫助青少年能以正向、積極看待各種問題,如升學、人際、情緒及對未來茫然等困擾,親友首要關鍵就是積極傾聽、同理,讓當事人感受到關懷與尊重,一同陪伴他度過難關與挫折。 目前就讀中山醫學大學心理系大一生林培維表示:自己剛上國一時,自認年輕人就是要耍酷、與大哥們稱兄道弟、逞兇鬥狠才是年輕人的表徵,因此性情大變、學人抽菸加入幫派,叛逆的行為讓母親整天提心吊膽,哭到眼睛紅腫兒子依然故我,甚至一度想斷絕親子關係。於是林母堅持讓兒子轉班,所幸當時的班導師不斷引導、矯正偏激、錯誤的觀念,終於讓他揮別過往的荒唐事、重新展開新人生。 面對快速變化時期的青少年,此時最需倚靠身旁的師長、朋友扮演最重要「情緒守門員」的角色,對此衛生局也在Facebook建立青少年發聲平台,並將在中部各校園成立「青少年守門團」,落實早期發現、早期介入輔導工作,若民眾有需要也可透過撥打0800-788995免費諮詢專線,由心理衛生中心專業心理師進行輔導。 (圖/台中市衛生局提供)

拒賣菸給未成年! 超商買菸示證件

拒賣菸給未成年! 超商買菸示證件#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菸害防制新法」自98年1月11日上路後,賣菸給未滿18歲青少年的業者最高可罰5萬元,國內四大超商也號召發起「我們不賣菸給未滿十八歲青少年」活動,但因便利商店很難拒絕客人,且員工流動性高,相關教育訓練難度提高;而現在的小孩營養好,很多國、高中生外貌、身材很難辨識是否成年,也大大增加店員誤賣或輕忽的機率,因此仍不時發現學生能成功於超商購買菸品或是店員為方便行事賣菸給青少年。為了青少年的健康,其實菸品販賣業者對購菸者仔細檢視,做到詢問年齡、確認證件等簡單兩步驟,就能避免違法。基隆市衛生局呼籲業者有權利看證件,無法提供證件的話,業者有權利可拒賣;若說幫家長代買也不可以,菸品絕對不可以賣給未成年之青少年,以免觸法最高可罰5萬元。基隆市衛生局呼籲民眾,抽菸有害身體健康,肺癌有三分之二是由吸菸所起,致病的主要原因是抽菸,盡量少碰,尤其是身心健康都還在發展中的未成年青年們更是要重視。

尋找愛之天使 籲少年共同防愛滋

尋找愛之天使 籲少年共同防愛滋#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疾病管制局2012年10月底國人愛滋感染累計統計:全國有2萬4千名感染愛滋病,而臺中市101年新增愛滋感染者共229人,其中以性行為佔95.2%,顯示不安全性行為是愛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上週六,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在美術綠園道舉辦「101年度愛滋病防治宣導活動 青少年街舞大賽」,由副市長蔡炳坤和民眾共同演出「尋找愛之天使」小短劇,並廣邀各大專院校、高中職學生展開勁歌熱舞表演,活動過程藉由口號呼喊及有獎徵答,灌輸民眾對愛滋防治的認識。感染者年齡又以20到29歲最多佔47.96%,其次為30到39歲佔30.75%,特別是民眾為了講求刺激、新鮮,有些人會在網路上揪團搞性愛派對、來個3P、5P不戴套性行為,或是尋求一夜情,玩完後就拍拍屁股走人,導致歷年來愛滋病感染族群人口逐漸年輕化,甚至下降到17歲未成年。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避免愛滋找上門的小撇步就是要單一性伴侶、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不共用針具及稀釋液,學習保護自己、守護健康,讓愛滋遠離你。

轉大人的青少年 當心「中二病」

轉大人的青少年 當心「中二病」#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最近流行的「中二病」是什麼?其實「中二病」是從日本動畫中衍生出來的名詞,泛指青春期少男少女在「轉大人」過程中所會表現出來的一種行為表徵,而這種行為主要好發在國中二年級,因此被稱作「中二病」;俗稱為「叛逆期」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為了得到認同,又想要與眾不同,因此產生了特殊的行為、思想及價值觀,恐有偏差的言行產生,進而影響孩子未來的人生。台中梧棲童綜合醫院心身科醫師黃尚堅說,一名國三陳姓女學生,因不滿父母平常叨唸且課業不佳,情緒低落並出現割腕自傷行為,加上覺得從網友處可獲得關心與認同,便離家入住男網友家,在經濟困境下辛苦過日子,發現現實世界不如想像中美好,與網友之間爭吵不斷下情緒更低落了,還好父母透過同學提供線索及時尋獲,送至心身科就醫而獲得改善。黃尚堅指出,叛逆期的孩子會因小事而鬧彆扭或憤恨難消,父母更需要關心、了解、幫助孩子走出困境,讓孩子把父母當作朋友般信賴,才能真正在心靈上接近並幫助孩子。其實「叛逆期」不代表就是壞孩子,只是成長的一個必經階段,主要是人體中大腦神經傳導物質與賀爾蒙交互影響所引起,大多發生在12~18歲,到20歲後腦神經系統發展完成,行為模式與思考也會趨向成熟。但當孩子開始不願意去上學、情緒失控等情況出現,父母須適時的關心與注意是否有憂鬱傾向,嚴重或有自殺意念時應尋求醫療幫助。黃尚堅建議,父母每天都要陪孩子說說話,就算僅有幾分鐘也能達到效果,應了解孩子遇到的困難或壓力,讓孩子感受到尊重,多以「關心、鼓勵、支持、讚美、溫暖、提醒」代替「禁止、責罵」,讓家庭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永遠避風港。

真的喝太甜!國一男童竟得糖尿病

真的喝太甜!國一男童竟得糖尿病#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採訪報導)拜台灣天氣炎熱所賜,「飲料文化」盛行,青少年同學們一口渴就來杯冰涼的含糖飲料,小心喝多了糖尿病就來敲門,兒童也不放過!一名年僅13歲的國一男童,身高162公分、體重竟達71公斤,含糖飲料天天喝,近幾月因感覺混身無力,經緊急就醫檢查後發現糖化血紅素飆高到12,確認罹患糖尿病。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經進一步了解,發現這名男童的父母親也都是糖尿病患,但罹患糖尿病並非僅遺傳造成,其實遺傳因素約佔兩成五,而有七成五是取決於飲食及運動!男童的父母放任他的飲食,漠視他的體重超重問題,不但不喝白開水,每天至少喝上1000cc的可樂及含糖飲料,才是罹患糖尿病的主因。洪建德說,含糖飲料主要是由糖及水構成,熱量高且無其它養分,每1㏄最少就有0.5大卡。當喝下數杯含糖飲料後,很容易就超過每日所需的熱量;如果1天2杯含糖飲料1000cc,1週可能出現水溶性維生素缺乏的症狀;連喝個3-4年,血糖會持續偏高,進入警戒期;若是長達10年天天喝含糖飲料,很有可能會罹患糖尿病。這名男童經過3個月治療後的糖化血紅素已經降到7;洪建德指出,門診中已見到糖尿病有年輕化的趨勢,其中有不少是長期嗜喝飲料的人!據統計,在新陳代謝科門診觀察發現25歲以下的糖尿病患約略占了5%,表示糖尿病已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這名男童目前靠注射胰島素治療以及定期回診追蹤以控制病情,但洪建德還是特別提醒,糖尿病的治療是需要長期控制的,青少年的飲食控管以及運動的規律性,還是要靠全家人一起來從旁叮嚀與協助,效果才能更彰顯!曾有門診的糖尿病患可達到減藥甚至不用用藥的成功案例。(照片/記者廖詠琦拍攝)

別售菸品給青少年 恐危害發育及健康

別售菸品給青少年 恐危害發育及健康#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暑假結束,家長在暑期若沒有好好的關心孩子的習慣,很容易讓他們養成生活不良嗜好,影響未來的學習發展,因此,杜絕菸品來源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為在青少年時期一旦接觸吸菸就很容易染上菸癮,不但違反菸害防制法規定,更對青少年的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影響青少年發育生長及心肺功能等,同時也使得青少年更容易接觸到檳榔、酒、毒品等危害物質,並可能結交到品行不良的朋友等負面影響。衛生局調查發現許多店家由於販售菸品未確實確認購買者年齡是否符合法定標準,金門縣衛生局為了維護青少年們之健康,辦理喬裝測試本縣販售菸品商家、從業人員是否會販賣菸品予未滿18歲者,經隨機抽樣測試結果,目前只有5成的店家會請測試人員出示證件,另有半數商家只以口頭詢問,甚至沒確認年齡即販售菸品,隨時有可能違反菸害防制法禁止供應菸品予未滿18歲者之規定。若能讓青少年無法取得菸品來源,就能讓青少年抽菸的比率降低,讓青少年免於菸害的威脅,金門縣衛生局陳天順局長呼籲店家要共同保護青少年健康,為青少年健康把關,不可因為怕麻煩或是無人監督就將菸品販售給青少年,因此呼籲業者,於販售菸品時務必要確認購菸者之年齡,以免業者或從業人員因違反菸害防制法的規定,而受處新台幣1至5萬元之罰鍰,同時也會被列為加強稽查之對象。

父母可多傾聽 陪伴青少年健康成長

父母可多傾聽 陪伴青少年健康成長#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前些日子發生多起青少年自殺案件,而青少年自殺方式多樣化,根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今年自殺通報資料顯示,青少年自殺多是因為感情、家人間情感問題、人際適應問題,另外少數合併有物質濫用或生涯問題,以此看來,青少年的情緒控管能力及面對挫折的態度,都慢慢在改變,此時該如何面對青少年的情緒發展,如何與青少年建立穩定關係已經成為重要議題了。青少年時期在發展階段處在於一個由青澀邁向成熟的銜接時期,在身心條件都尚未成熟的狀況下,若是經常處在不穩定的關係中會嚴重影響日後人格的養成,在青少年階段,情緒是紛擾不穩定的,情緒的起伏程度非常大且常會表現出極端的行為,甚至有盲目跟從的行為,但隨著年齡及經驗的增長累積,情緒會趨於穩定。青少年階段是生命中重要的發展階段,此階段除了追求自我認定、生涯定向外,也是轉換至成人角色及擔負責任的關鍵時期,青少年除了須適應身心急速的變化外,也必須學習面對親子關係的轉變,而父母對於孩子的轉變及適應將是影響青少年發展的重要關鍵。青少年的轉變對於父母也常形成壓力,因青少年雖對於父母的依附仍高,但因對同儕依附的增加而有親子關係變遠的感覺,此外孩子聽從建議的對象不再只是父母,使父母感受不再那麼被需要或是影響力降低,且即使父母已經做好孩子成長的心理準備,但在孩子的改變、獨立的要求與父母允許的速度有差異時,兩方的需求無法達成平衡的狀況時更容易造成親子間的衝突及壓力。青少年因處在發展轉銜時期,尚在學習適應脫離兒童凡事需對他人的依賴,但身心環境又尚未允許自己完全獨立,因此常陷入情緒糾結及關係的不穩定中,青少年對自己複雜的內在衝突常感矛盾及困擾,此時父母或社會環境若能持續給予傾聽、陪伴,協助釐清青少年的內在衝突,持續給予單純穩定的關係,對於親子間及青少年自身的發展都將是最好的助益。基隆市衛生局局長許明倫呼籲,青少年是生命歷程中重要的發展階段,需持續給予健康穩定的支持關係,共同協助、陪伴青少年度過發展階段,與青少年一同邁向健康成人的成長道路。

降低青少年吸毒率 反毒作伙來

降低青少年吸毒率 反毒作伙來#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近年來,隨著社會風氣開放,科技發展快速,造成新興毒品種類越加多元。青少年族群因人格特質穩定性不足,易受同儕團體影響,往往因一時好奇,加上好勝心使然而施用毒品,導致臺灣地區施用毒品有年輕化之趨勢。根據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之資料顯示,愷他命(俗稱K他命或K)已成為青少年最常使用之毒品,年齡層以20~29歲最多,佔51.0%,首次用藥平均年齡為19.6歲。長期吸食愷他命,除了導致頻尿、夜尿、血尿及膀胱疼痛等症狀,甚至演變成潰瘍性膀胱炎,造成膀胱嚴重萎縮,嚴重者還要裝上人工膀胱才能排尿。另外,K他命含有大量未知藥效的不明化學物質及植物,一旦吸食過量,可能導致中毒,甚至死亡的危險,後果令人擔憂!暑假期間是青年學子從事休閒活動最為頻繁的時刻,但也最容易於此時誤觸毒品。為了強化青少年及一般民眾的反毒知能,臺南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結合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檢察署並邀請內政部役政署、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等相關單位,共同進行反毒宣導。活動中將則由台南市市長賴清德帶領現場民眾高舉反毒手勢,用力喊出「反毒最讚」! 活動時間在8月19日(星期日)下午4時~6時,於臺南火車站後站的台南大遠百廣場(臺南市東區前鋒路210號)辦理,衛生局邀請全體市民參加。臺南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再度呼籲青年學子,千萬不要因一時好奇或受同儕影響而掉入毒癮深淵。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