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

青少年拉K 當心影響智力、傷害膀胱

青少年拉K 當心影響智力、傷害膀胱#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和謙/綜合報導)有一名21歲的李姓男子吸食K他命長達5年,每半小時一定要上廁所一次;當年他會吸食K他命,主要是朋友介紹自己又好奇,強調吸K絕對不會上癮、不會對身體有害、也不會被關,就這樣吸了5年左右,曾經想說不要再吸,但心癮還是無法克服,導致自己現在需要經常跑廁所,體力也非常不好,根本沒辦法外出工作。18歲的小志(化名)有一天和一群朋友在夜店,其中一位友人分享了「玩K」經驗,在好奇心作祟下,小志進入了K世界。(圖:K他命,食品藥物管理局提供)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進入「K」世界,迎接你的是一種難以用言語形容的「暈眩」,不是轉圈圈後眼冒金星的頭暈,而是覺得自己所處的空間在扭曲、會旋轉,彷彿把你放進3D遊戲的虛擬時空,好像與現實隔絕,不管周圍的朋友怎麼叫你,你都不會有反應;在不知不覺中,用量會變得越來越多,根本就沒有心情工作,不工作就沒辦法賺錢,小志後來在戒治醫療專業人員協助下,已3個月沒有使用K,這段時間,必須用鋼鐵般堅強的意志,很努力的工作來告別K世界。青少年在好奇心驅使下,容易染上毒癮,如K他命、k2、喵喵等,短期內使用,感覺不出這些成癮性藥物對身體的危害性,如影響腦部智力、膀胱萎縮等,因此許多青少年常因同儕朋友的鼓吹與慫恿,以及用一次毒品不會上癮,應該沒關係的天真想法,而踏上毒品這條不歸路。近年K他命已成為青少年等年輕族群最常濫用藥物之一,食品藥物管理局也製作宣導海報以及影片,提醒青少年及民眾認識K他命對膀胱功能的危害,並教導民眾如何拒絕毒品。食品藥物管理局提醒,「2012墾丁春天音樂季」將於4 月7日在屏東恆春機場熱烈展開,近年來,有不法人士利用音樂季活動,進行毒品交易及使用非法藥物,在這段期間,提醒青少年在參加音樂季活動時,切莫因一時的好奇而濫用藥物,並且注意自身的安全,提高警覺不隨意接受陌生人的飲料、香菸,以免誤食毒品。

性健康重要 守護少年少女的秘密花園

性健康重要 守護少年少女的秘密花園#青少年

西洋情人節剛過,在浪漫溫馨的節日,相信許多青少年面對異性會有欲語還休的尷尬或不知如何表達情感的困擾,國民健康局為幫助青少年如何以正確的態度及觀念看待兩性交往,建置的青少年網站http://www.young.gov.tw/性福e學園,除提供青春期性健康相關資訊外,為更貼近青少年,特別在網站內的「秘密花園」單元,由專家提供方便、隱密的視訊諮詢服務,歡迎青少年朋友們有需要時可利用。為青少年精心設計的「性福e學園-秘密花園」青少年視訊諮詢網站結合了臨床心理、諮商心理之專業團隊,每週提供48小時服務,除讓青少年由線上一對一訪談諮詢,不用擔心別人眼光,可以放心地談「性」說「愛」及面對青春期不敢也不願跟父母師長啟齒的自慰、生殖器、月經等生理問題、跟異性朋友交往、性行為、避孕、情緒壓力等困擾問題,獲得知識的解惑及情緒的支持,還可經專業人員評估後提供適切的建議,讓青少年就近去尋求進一步的醫療、心理諮商、社會福利資源等的協助。去年利用青少年網站接受視訊諮詢服務,13~19歲國、高(職)中時期青少年共1,662人次,發現時下青少年最常詢問的問題為:兩性關係、性生理及性心理問題及情緒問題,分別佔40.56%、16.91%、7.94%;13~15歲的國中時期孩子常諮詢的問題為:兩性關係(27.38%)、人際與師生關係(17.12%)、性生理及性心理問題(14.67%);至於16~19歲處於高中(職)時期的青少年則為:兩性關係(44.30%)、性生理及性心理問題(16.76%)及情緒問題(7.37%);其中兩性關係、性生理及性心理問題是處於不同求學階段青少年所面臨的相同疑惑。顯示出青春期青少年對性知識的無知或一知半解,會造成其心理困擾外,也可能影響了其情緒處理及人際關係的發展。長大的感覺,可以是美好溫馨,面對性健康問題更不該在羞澀與混亂中渡過「慘綠」歲月,國民健康局特別呼籲青少年或師長,若生活週遭有兩性交往、性生理、心理困擾、情緒調適、課業壓力等困擾的青少年,可於週一至週五下午1點至晚上10點及週日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只要以匿名方式填寫相關年齡性別等簡單的資料就可以註冊成為網站會員,加上必要的網路工具,便可以在專業人員駐診時間即時進行訪談或採用預約方式與專業人員約好訪談時段,心理諮詢訪談的方式是視訊、聲音及文字擇一或併用皆可。國民健康局再次呼籲,歡迎青少年朋友善用守護全國少年、少女性健康且方便又隱密的「秘密花園」免費視訊諮詢服務。

學童的「第一口菸」 父親影響大

學童的「第一口菸」 父親影響大#青少年

苗栗縣政府衛生局為了解縣內青少年吸菸行為與動機,去年結合元培科技大學及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針對縣內國小4年級學童進行吸菸行為問卷調查,其結果已經出爐;發現有一成學童認為他們的同儕中有人吸菸,甚至有5.6%的學童承認自己曾經嘗試吸菸,而已經成為菸癮者的人也有0.45%,更讓人訝異的是,他們多數在自己家裡吸第一口菸,而吸菸兒童的菸多數是自己從商店買的,顯示縣內大部份學童吸菸行為除了在家中學得外,也和菸品取得容易有很大的關係。 苗栗縣青少年吸菸率徧高,衛生單位為找出問題癥結,對症下藥,計劃自100年起結合教育處,以全縣100年學度國小4年級學生,為問卷施測對象連續6年,作為未來實施青少年菸害防制工作的參考資料。 100年問卷共計5461份,這份成果分析報告指出,6成學童表示家裡有人抽菸,其中爸爸抽菸的比率超過5成,媽媽抽菸的比率將近1成,而同儕中有人抽菸的比率是7.6%,2.9%的小朋友甚至指出班上同學中至少半數吸菸。 在禁菸環境方面,有6成學童表示,他們在過去一周內有暴露在二手菸下的經驗,而天天暴露在自家二手菸下者更高達25%。在校園的禁菸環境方面,有6成學童表示其就讀的學校有在非常嚴格地實施禁菸、也只有4成學童表示從來不曾在校園裡看過有人吸菸,另外有7成學童未在過去一年裡未曾上過有關菸害防制的課程。 而造成吸菸的原因,多數是因為好奇,而且在國小三年級以前就有吸第一口菸的經驗,而第一次吸菸主要是受到父親吸菸的影響;至於吸菸的頻率,多數是一個月1~2天;每天最多5支菸,而所吸的菸多數是自己從商店買的,同時有6成學童表示,當自己到商店買菸時並沒有因為年齡而受到影響。衛生局長羅財樟表示,從以上分析顯示,苗栗縣國高中學生吸菸率偏高,是因為他們從小就被暴露在有菸環境下,而且家長顯然未予適時禁止,另外國小校園環境的禁菸宣導亦有待加強,而學童到便利商店買菸並未被拒,也凸顯店家並未落實禁售菸品給18歲以下學童的規定。他說,這份分析報告十分珍貴,衛生局將依此做為未來施政修正的參考。

青少年吸菸者多 健康讓人堪慮

青少年吸菸者多 健康讓人堪慮#青少年

苗栗縣國高中學生吸菸率不降反升,衛生單位認為這是商家違法販菸的結果,而且根據今年5月調查顯示,苗栗縣違法販菸比率48.2%,顯示將近一半的商店都有違法販菸的情況,為了有效防堵菸品流入青少年口袋,衛生局這次祭出罰鍰50%的高額獎金,邀請全民透過檢舉,共同關心我們青少年的健康。根據調查,苗栗縣不僅國高中學生的吸菸率比全國高,就連店家違法販菸的比率也十分驚人,苗栗縣政府衛生局在菸害防制法上路後的三年內,每年動員上千人次前往全縣上千個販售點查緝,雖然也收到警告效果,但對於降低苗栗縣國高中學生吸菸率卻往往效果不彰,因此決定祭出檢舉辦法,希望提高執行效率。苗栗縣政府衛生局長羅財彰表示,「苗栗縣民眾檢舉菸品販售業者違反菸害防制法案件獎勵辦法」是101年1月11日由苗栗縣政府公布施行,凡發現有店家販售菸品給未滿18歲的青少年,提供具體事證後處以罰鍰處份確定者,即可依實收罰鍰數額的50%為檢舉獎金(但須預扣20%所得稅)。羅財樟說,苗栗縣是全國繼台南及台北巿之後全國第三個推出類似做法的縣份,這除了顯示苗栗縣青少年吸菸情況真的十分嚴重,特別需要全民關心之外,他也再次呼籲販菸的店家不要知法犯法,否則從嚴查辦。

跟媽媽關係不好 長大容易變胖

跟媽媽關係不好 長大容易變胖#青少年

青少年肥胖問題不見得只是吃太多,還有可能是其他心理因素所造成,根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美國俄亥俄州大學的研究發現,小時候跟母親的關係是否良好,會影響到青少年時期的胖瘦程度。如果小時候跟母親關係不好的青少年,很容易產生肥胖問題;相對的,那些小時候跟媽媽關係良好的青少年,比較不容易肥胖。(圖片為Manuel Uribe曾經是世界最胖的人,翻攝自abc。)研究人員追蹤了1千位青少年,然後分析了這些青少年的體重,以及跟媽媽的關係,結果發現到跟媽媽關係很糟糕的青少年當中,有26%的人體重過重;至於跟媽媽的關係很好的青少年當中,只有13%的人體重過重。主持這項研究的安德森(Anderson)博士表示,雖然目前沒有辦法證實,跟媽媽的關係會導致肥胖,但是根據最新的研究已經證實,一個關係緊張的童年,會在小孩的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安德森博士猜測,會有這樣的研究結果,可能是因為吃東西可以紓解壓力,進而抑制大腦壓力區域的活動,所以導致身體肥胖。兒科醫師格札爾(David Gozal)則表示,基本上他對於這項研究表示認同;但是他也表示,其實導致肥胖跟飲食習慣、不運動與不睡覺的關係更大,但是未來可以將這種心理因素考慮進來。安德森博士最後強調,其實這項研究並不是要責怪父母,而是鼓勵父母要跟小孩建立更好的關係,這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青少年好奇使用非法藥物 當心上癮

青少年好奇使用非法藥物 當心上癮#青少年

近年新興濫用藥物不斷的推陳出新,類大麻活性物質(俗稱K2)、Mephedron(俗稱喵喵),愷他命(Ketamine)等時有所聞,有鑑於此,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特別結合台大醫院附設醫院竹東分院共同編著「爸媽管很大」一書,書中收錄濫用藥物案例共11則,以淺顯易懂、插畫圖文併敘方式,提供常見藥物濫用表徵及圖鑑、注意事項、拒絕技巧、刑罰及諮詢管道等資訊。(圖為愷他命,取自食品藥物管理局)依據衛生署「藥物濫用案件暨檢驗統計資料」,濫用藥物尿液檢出愷他命陽性數有逐年增加趨勢,91年僅47件,今年截至9月底已高達8,584件,成長達182倍。依據司法機關之緝獲毒品統計,愷他命緝獲量近5年均排名首位,如何防制愷他命濫用,提醒民眾勿輕易嘗試愷他命,已為目前重要課題之一。另依精神醫療院所通報藥物濫用個案統計資料,佐沛眠自96年起已連續5年排名前5位,佐沛眠屬非苯二氮平類(Non-benzodiazepines)藥品,使用此類藥品治療失眠不宜超過四週,且應遵照醫師的指示,否則容易成癮。根據衛生署98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結果,12歲至17歲未成年人首次使用非法藥物的平均年齡為12.5歲,主要原因為好奇、無聊及趕流行,食品藥物管理局提醒家長,平日多關心子女生活作息,並負擔起家庭守門員角色,若發現家中子女有異常狀況,一定要傾聽孩子們的心聲,適時提供小孩正確藥物濫用危害知識、拒絕的技巧,也可撥打各縣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專線電話0800-770-885求助,或至衛生署認可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機構做尿液篩檢,透過專業醫療團隊及社會資源共同協助。

保障青少年健康 購買菸品請主動出示證件

保障青少年健康 購買菸品請主動出示證件#青少年

為保障青少年健康,菸害防制法第13條規定,「任何人」不得「供應」菸品給未滿18歲青少年,違者依同法第29條規定,可處新臺幣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游麗惠處長表示,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98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報告顯示,臺北市青少年取得菸品來源以便利商店與超商最高(50.4%),其次依序為雜貨店與傳統商店(22.4%),檳榔攤(13.9%),其他場所(13.3%)。為杜絕青少年取得菸品管道,衛生局已結合警察局加強取締違規業者,並加強向校園周邊商家宣導不得販售菸品予未滿18歲青少年。然因菸害防制法中並未規範購買菸品者須出示證件,且部分購菸者不易辨識出是否已滿18歲,加上「客人至上」的服務態度,故商家人員要請疑似未滿18歲購菸者出示證件,確實不易執行。因此,民眾如果能主動告知年齡並出示證件,將可降低青少年取得菸品成功率。游麗惠處長表示,衛生局正規劃製作「買菸三部曲-告知年齡、出示證件、未滿18不買菸」印刷品,將請商家置放於結帳櫃檯附近明顯處,以向購買菸品民眾宣導,希望能獲得大眾支持,一起為青少年健康來努力;另外也呼籲各販賣菸品場所業者應督促從業人員,加強確認購買菸品者的年齡,切勿心存僥倖,以免違反受罰。同時提醒家長們,平時應多關心及注意子女的交友情形及生活狀況,避免他們染上吸菸惡習,如果發覺子女已有吸菸,也要鼓勵他們及早戒菸,以免影響健康。

學校生活壓力大? 小朋友排斥上學

學校生活壓力大? 小朋友排斥上學#青少年

「媽媽、我不想上學」,開學已經過半個月了,但仍有部分小朋友還不是很適應學校生活。小學新生對學校不適應的問題家長大多會注意到也比較關心,但是,國、高中的孩子也有同樣的不適應問題,爸爸媽媽,您們發現了嗎?杰(化名)是明星高中一年級新生,活潑開朗的他,開學後約一週開始變的沉默寡言,平時喜歡運動的他也開始抱怨常覺得身體不舒服、不想運動;媽媽真的以為杰身體不舒服,於是帶她到台中醫院家醫科廖妙淯主任門診求診。問診時廖主任發現杰無法明確說出「哪裡不舒服」,而且相關的血液報告也都正常;於是廖妙淯主任先請杰的媽媽在診間外稍後。杰見媽媽離開後,雙眉緊鎖、面有難色的說,「我的心很不舒服,在學校沒有朋友、功課又趕不上、每個同學都那麼厲害,我快要喘不過氣了。」廖主任這時發現杰的眼裡泛著淚光。廖主任與杰又談了好一會兒,徵求杰的同意後,廖主任請杰的媽媽進來診間、並請杰先至診間外等候。廖主任與媽媽詳談後再請杰進到診間與他們母子再談。離開診間時,杰緊鎖的雙眉已經稍稍放鬆,媽媽焦急的心情也似乎緩和許多,因為媽媽終於知道孩子需要的協助及方向了。廖妙淯主任說,拒學、懼學,雖然常見於小朋友,但是青少年也會發生同樣的情形,只是造成的原因不若小朋友單純。青少年時期的孩子除了課業壓力與日俱增外,由於正值身體迅速成長產生變化,如生理發展、青春痘、肥胖等,不但外貌改變,同時也間接影響人際關係。這階段的孩子除了家人更需要同儕的認同,偶爾也會以脫序的行為表現希望吸引週遭的眼光,如抽菸、打架、有些孩子會失眠、愁眉苦臉或易怒;而多數家長會將這些行為表現歸於「正值叛逆期」而忽略。根據統計,青少年(15至24歲)的三大死因之一是自殺,且比例不斷攀升。因此家長或老師若對孩子的行為有疑慮時,應家庭、學校互相聯繫,可帶孩子到醫院求診。就目前,台中醫院特別開設「青少年身心健康整合門診」,結合家醫科、心智發展科、婦產科,一同與家長及老師來關心我們的孩子。「防範於未然」,千萬不要因「視為理所當然」的行為而錯失就醫時機,造成遺憾。「少年維特的煩惱」由我們一起來為他解開吧。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