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

青少年戒菸教育 父母有責任

青少年戒菸教育 父母有責任#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為維護青少年之身心健康,菸害防制法規定:「未滿18歲者。不得吸菸。違反者應令其接受戒菸教育。無正當理由未依通知接受戒菸教育者,處新臺幣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鍰,並按次連續處罰;行為人未滿十八歲且未結婚者,處罰其父母或監護人。」南投縣衛生局為提醒家長之責任,自98年1月11日菸害防制法修法後,即制定「菸害防制法第28條第二項行政裁處作業規範流程」,為方便18歲以下青少年接受戒菸教育,在校生請其於學校接受戒菸教育,非在校生則請其於衛生所接受戒菸教育,並由醫院人員不定期至學校教育宣導,增加青少年菸害防制之觀念。 孩子除接受戒菸教育外,亦可至各醫療院所戒菸門診、衛生所或二代戒菸合約藥局尋求專業性協助,48家醫事機構可提供服務,有關戒菸相關問題可洽詢戒菸專線0800-636363 或南投縣政府衛生局保健科049-2231624。 

青少年會吸菸有一半原因來自父母

青少年會吸菸有一半原因來自父母#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吸菸是國人健康頭號殺手,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十大死因中,有6項直接與吸菸有關,另4項與吸菸間接有關。國民健康署98至101年「成人吸菸行為調查」全國平均吸菸率為19.39%,依「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顯示,101年高中職學生吸菸率為14.1% (男性19.0%,女性7.5%),歷年來資料顯示,青少年吸菸率逐年下降中,但高中職生吸菸率仍高於國中生,菸害防制宣導工作仍需繼續努力。基隆市平均吸菸率高達24.27%,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謝鈴琴主任呼籲吸菸的父母應盡速戒菸,依據調查吸菸的青少年中有一半的父母都有吸菸,這顯示出家長可能是影響青少年嘗試吸菸行為的模仿對象。基隆市衛生局即日起辦理「健康100-關愛爸爸」活動,參加對象包括(一)18歲以上本市吸菸民眾參加「二代戒菸門診」。(二)30歲以上本市吸菸或嚼(戒)檳民眾參加每二年一次的「口腔黏膜檢查」。(三)50-74歲本市民眾參加每二年一次的「糞便潛血反應檢查」。

愛滋年輕化?近年學生族群明顯攀升

愛滋年輕化?近年學生族群明顯攀升#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目前本國籍愛滋感染者累計為2萬5,375人,今年1月至6月就新增通報1,140人,又以15至24歲男性新增最多,;其中,101年通報職業別為學生人數高達281人,佔總通報人數14%;每10名新通報愛滋感染者就有1名是學生。桃園縣近4年(98年至101年)15至24歲新通報感染者中,職業別為學生之通報人數由4%、15%、24%至27%,逐年攀升。為加強校園愛滋防治宣導,衛生局深入校園辦理愛滋防治宣導,並與民間組織合作辦理感染者現身說法,針對大專校園族群,結合校園活動進行愛滋防治及安全性行為等衛教宣導,並積極爭取於全縣校長會議中,進行愛滋疫情分析,期望愛滋防治向下紮根,並呼籲校園共同防範愛滋。暑假期間,桃園縣政府衛生局針對轄內網咖及電子遊樂場等青少年出入之娛樂場所,進行愛滋防治宣導,並於衛生所、鄉公所以電子看板、跑馬燈方式,傳遞自我防護觀念,以避免感染愛滋病毒。 

預防青少年吸菸 北市加強防治

預防青少年吸菸 北市加強防治#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統計結果顯示,臺北市青少年吸菸率自100年10.4%,下降至101年9.1%;為保障青少年健康權益,菸害防制法第12條規定,未滿18歲者,不得吸菸,違者應接受戒菸教育;第13條規定,任何人不得供應菸品予未滿18歲青少年,違者依法可處新臺幣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臺北市衛生局結合警察局加強執行稽查工作,自98年至102年6月止,已開立1,549件未滿成年吸菸者裁處書計、181件違法販菸商家裁處書計,處罰鍰金額計149萬元整。暑假期間衛生局結合相關單位,針對青少年經常出入之休閒場所(如網咖、撞球場、KTV等)及販賣菸品場所加強執法稽查。衛生局表示,為強化青少年拒菸意識,降低青少年吸菸率,推動各項青少年菸害防制教育宣導工作,衛生局呼籲青少年朋友,千萬不可因為好奇、壓力、同儕影響等原因,而開始吸第1口菸,以免染上吸菸惡習,嚴重影響身體健康。衛生局也向販賣菸品場所業者呼籲,應督促工作人員加強確認購買菸品者年齡,落實遵守販菸三部曲「1.問年齡。2.出示證明。3.未滿18拒賣菸」之販菸步驟,切勿心存僥倖,以免違法受罰,以杜絕青少年取得菸品管道。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黃正旭執行長表示,青少年常因課業、家庭、感情、同儕認同等原因,導致承受過大壓力,如果此時沒有適當管道或方式來協助釋放壓力或緩解情緒,就可能會嘗試以吸菸來面對壓力。

青少年壓力大常失眠 父母可能才是解決關鍵!

青少年壓力大常失眠 父母可能才是解決關鍵! #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失眠人口越來越多,估計全台兩百萬人有失眠困擾;且年齡不只有發生在大人身上,現在青少年及兒童身上背負的壓力一天比一天來的重,使得台灣失眠人口,根據台大醫院的統計,每十個有睡眠障礙困擾的民眾,就有兩個是未成年孩童;真讓人心疼,原本日子要過得無憂無慮的孩童怎麼會有失眠困擾,還要藉助睡眠專科的協助才能過睡得安穩?年輕人徬徨 睡眠品質好差身心科吳佑佑醫師指出,多數人認為在青少年階段,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其與同儕之間的相處互動,因為在學校的人際互動經驗就像個小型社會,可能會影響到其未來就業的職場人際關係;另外,青少年除了擔憂課業外,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也是充滿隱憂,再加上近幾年來經濟不景氣,失業人口比例增加與所謂的22K薪水魔咒,都使得年輕人對於未來更感到徬徨。父母關心 才可能讓青少年脫離壓力但是,導致現代年輕人,壓力越來越的的種種原因,其實同儕的幫助很有限,並不能使得青少年脫離壓力,進而讓年輕人擺脫失眠困擾。國外新嚴重也指出,同儕互相幫助的效果不大,唯有父母親真正的關懷,才可能會使青少年脫離壓力的風暴中心。吳佑佑也指出,青少年的壓力,父母與老師才能給予更實質的幫助,就自身的經驗與資源,從旁協助青少年規劃及找尋適合自己的未來。她也提醒父母與老師應多主動關懷身旁的青少年,不僅只在課業,在睡眠品質及情緒上也應多加留意,陪伴青少年走出情緒風暴期。

愛滋病患逐年增加 青壯年占多數

愛滋病患逐年增加 青壯年占多數#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疾病管制局愛滋病最新統計顯示,近幾年來臺灣地區愛滋病毒感染者人數正逐年增加中。年齡層也愈趨於年輕化,以20至39歲之青壯年族群占多數。分析傳染途徑乃藉由不安全「性行為」感染佔最高,為傳播愛滋病的主要途徑。該資料進一步分析,發現感染者年齡層以20~29歲最多,其次為30~39歲,再其次為40~49歲,前兩者加起來占總感染人數達七成以上,且九成以上是男性患者。危險因子分析部份,則以「同性間」性行為者感染率最高,其次是「注射藥癮」者,再者為「異性間」性行為者。由此可知,近來愛滋病感染者有逐年增加及年輕化趨勢,所造成的家庭傷害,社會成本支出更是難以估算,基隆市衛生局呼籲,民眾對「單一性伴侶」及「全程使用保險套」應保有正確觀念,並應拒絕使用毒品及共用針頭。對於身邊有此對象之親戚朋友,更應需予以鼓勵定期就醫檢查。

追求刺激、同儕影響 青少年易染毒

追求刺激、同儕影響 青少年易染毒#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曾經,我是個漫無目標的青少年,國二那年墬入毒品的世界,一開始以為不會上癮,後來發現泌尿系統產生問題,已染上安非他命和K他命等毒品,知道自己不能再沉迷,但,一旦碰毒就很難戒除。」日前臺南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辦理藥癮者家庭支持團體,個案小馬所陳述自己染上毒品的過程。由於新型毒品種類多樣化,加上青少年對毒品存有好奇心,在追求刺激及同儕的影響下,青少年容易誤觸毒品,有可能成為持續用藥的吸毒者。隨者成長環境的不同,父母必須從小教育,灌輸對於安全使用藥品的觀念,提醒子女進入高危險場所,如網咖、酒吧、夜店等地方,必須多加留神,應注意新型毒品可能會偽裝成為香菸、咖啡、茶包、飲料等,讓青少年誤食。國內102年1至5月地方法院檢察署新收毒品偵查案件達3萬211件,為避免民眾濫用毒品,台南市毒品危害防制中心,針對藥癮者提供各項諮詢服務,並結合專業團隊辦理家庭支持服務方案活動,讓藥癮者及家屬形成互相支持的系統,激發正向力量,因家庭關係的變化對於戒癮者有重要的影響力,今年度也將擴大服務族群,增加三、四級的家庭支持團體,期望有效提升青少年的戒癮動機。

解決青少年煩惱 臺大竹東分院開辦青少年親善門診

解決青少年煩惱 臺大竹東分院開辦青少年親善門診#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竹縣第一個青少年親善門診成立了!臺大醫院竹東分院成為桃竹苗地區第一個加入國民健康局青少年親善門診(Teens’ 幸福9號)計畫的醫院,4月3日舉辦成立記者會,活動邀請邱鏡淳縣長頒發門診招牌,宣告臺大醫院竹東分院即日起提供10~19歲青少年專業、隱蔽又方便的就診服務。「Teens’幸福9號」,意旨幸福就好、幸福久久之意。透過專業且受訓合格的醫師主持門診,提供10~19歲青少年友善、親切、尊重的醫療及諮詢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生理發展、肥胖、青春痘、戒菸、生育保健(如未婚懷孕、安全性行為、兩性交往等)等生理議題,以及青少年在面對快速變化的身體發展、人際關係、課業壓力下所面臨的心理調適議題。臺大竹東分院長期關注大新竹地區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去年更增聘具有老年與兒童青少年精神次專科的蘇泓洸醫師加入,讓團隊更佳完備。也讓服務對象從老年、成人逐步擴展到青少年及兒童,以提供一個完整的全人身心健康門診服務。臺大竹東分院精神科蘇柏文主任表示,目前科內的三名主治醫師,包含蘇泓洸醫師、蔡昇諭醫師及蘇柏文醫師皆已取得青少年親善醫師資格。未來也將善用此專長,為大新竹地區青少年提供在地化的親善門診服務。蘇柏文說,除了提供青少年親善門診的服務,若就診期間發現青少年有心理諮詢需求,也將轉介給精神團隊的臨床心理師,由團隊提供後續身心全方位的保健醫療服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