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

驚!調查:3成青少年首次吸菸 竟是小五、小六

驚!調查:3成青少年首次吸菸 竟是小五、小六#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青少年遠離菸品誘惑保健康!據國健署103年調查結果顯示,國中學生吸菸率是5.0%,高中職學生吸菸率是11.5%;進一步分析青少年第一次吸菸的年齡介在12~13歲,以國小五、六年級最多,佔34%。受同儕影響最大 吸菸率高10倍而再分析,青少年容易受同儕影響好朋友吸菸行為影響,有朋友吸菸其吸菸率高出10倍;父母有吸菸的青少年吸菸率則高出2.2 倍。調查也發現國中吸菸學生中有將近一半是自行買菸,且高達5成以上買菸時未被店家拒絕,令人憂心。因此為維護青少年健康,臺北市衛生局104年與警察局及教育局等單位合作,查獲違反菸害防制法第13條「任何人不得供應菸品予未滿18歲者」計30件,其中20件為販賣業者、10件為同儕或家人提供,對於提供菸品者可各裁處新台幣一萬元罰鍰。寒假到防菸害 加強青年娛樂場所稽查衛生局將持續針對販菸場所、青少年經常出入地點,如室內體育運動或健身場所、撞球場、電影院、網咖及KTV等業者辦理聯合稽查,期有效防制未成年吸菸及禁菸場所違規吸菸行為,且會協同學校,針對未成年吸菸行為人,進行勸導及再教育,保護民眾及青少年健康。

入門毒品!青少年吸菸 2支也可能成癮

入門毒品!青少年吸菸 2支也可能成癮#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台灣每年有2萬多人死於菸害,平均每25分鐘就有1 人因此死亡,吸菸可說是國人健康危害的頭號殺手,根據美國研究報告,菸品是青少年的入門毒品,只要吸1~2支,就可能會出現成癮的症狀,且父母與同儕吸菸,為影響其吸菸的危險因子。吸菸者 多出13倍機率濫用藥物香菸中有超過7千多種化學物質,其中93種成分會致癌,有15種被國際癌症研究署列為第一級致癌物。根據美國報告指出,菸品是青少年的「入門毒品」,即使僅吸1~2支,也可能出現成癮症狀;依據美國國家成癮物質濫用中心報告指出,尼古丁會影響青少年的大腦發展結構,菸草使青少年更容易受到非法藥物的誘惑;有吸菸的青少年濫用非法藥物機率,較未吸菸者高出13倍。第一次吸菸 3成4在國小五、六年級依據國健署調查結果顯示,國中學生吸菸率為5%,高中職學生吸菸率為11.5%;進一步分析青少年第一次吸菸的年齡,介於12至13歲,以國小五、六年級最多,佔34%。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易受好朋友吸菸行為影響,周遭有朋友吸菸相較於無吸菸朋友者,其吸菸率高出約10倍;父母為吸菸者相較父母為非吸菸者,其青少年吸菸率則高出2.2 倍。因為家庭與朋友是青少年社會生態系統之重要一環,父母及朋友吸菸可能會弱化菸品對健康危害的價值觀。國健署呼籲,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著想,請還給孩子一個無菸害的清新環境。善用二代戒菸門診 接受專業治療衛生福利部於101年3月1日推出二代戒菸補助,藥物用品係由菸品健康福利捐補助,讓吸菸者接受專業戒菸治療,不論在門診、住院或急診,都可使用,一般民眾僅需繳交最高200元之藥品部分負擔,與過去每週可能需自行負擔550至1250元的藥費相比,大幅降低經濟負擔,對於弱勢民眾特別有意義。而孕婦、青少年及不適合用藥的民眾,亦可獲得專業戒菸衛教師之戒菸協助。

吸一次沒關係?青少年染毒6成6因為好奇

吸一次沒關係?青少年染毒6成6因為好奇#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台中市衛生局日前調查,18歲以上曾吸食3、4級毒品者,第一次吸食毒品原因有66%出自好奇,而近9成因意志力與環境影響而越陷越深,接近半數施用時間超過一年以上,或已被查獲10次以上仍未戒除。因此,衛生局呼籲,吸毒者往往成癮卻不知,千萬不要相信「一次吸毒不會上癮」,面對毒品誘惑,應勇敢拒絕。衛生局表示,吸食3、4級毒品如被查獲,需接受毒品危害講習,日前調查882位台中市18歲以上參加毒品危害講習學員,結果顯示當中近8成為男性,第一次吸食毒品原因有66%出自好奇、24%受同儕影響;吸食毒品場所以在家中最多35%、其次是娛樂場所;另高達99.7%吸食K他命,0.3%則是施用安眠藥。拒毒品誘惑 暑假活動留意來路不明飲品此外,調查也發現有近20%學員未滿18歲即吸食毒品,更有人於13歲就讀國一時就染毒,另約40%學員指出,面對周圍吸食毒品的朋友邀約、壓力或心情鬱悶時,毒品所帶來的誘惑更難以拒絕,加上毒品形式日新月異,可隱藏在跳跳糖、梅子粉、果凍或郵票中,青少年時期容易受同儕影響,導致施用毒品年齡向下蔓延。對此,衛生局長徐永年呼籲,暑假各類活動多,對於來路不明的咖啡包、飲料、香菸及藥物應主動拒絕,勿因好奇而接觸,而家長也須多留意孩子,若發現有特殊塑膠味等怪味、孩子食慾差日漸消瘦、注意力不集中、勤跑廁所或行蹤神秘等異樣,可能疑似有用藥行為,可撥打24小時免費專線0800-770885,將有專人提供諮詢與服務。

同儕影響大!青少年吸菸率增10倍

同儕影響大!青少年吸菸率增10倍#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普遍民眾都知道吸菸有害,但到底吸菸要付出什麼代價?是金錢、自由還是健康?根據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針對青少年推出吸菸的真實代價系列影片,並提出每一根菸都是一份合約,點了菸就等於簽約的概念,希望民眾能藉此控制自己的健康、金錢、自由和生活,做生命的主人!青少年曝露二手菸問題 仍然較嚴重根據國健署103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國、高中生的吸菸率,已大幅降低,但國中女生吸菸率卻為7年來首度微幅上升,由此可見,在青少女菸害防制方面,不僅要多加強,還要持續觀察長期吸菸率變化。此外,103年高中職生家庭二手菸暴露率為32.0%,國中生為33.9%,相較往年調查結果,青少年家庭二手菸暴露率已有改善,但調查結果顯示,父親教育程度較低者菸,其子女家庭二手暴露狀況較嚴重,無論國中、高中職皆高達5成。有樣學樣!同儕、家長會影響吸菸者行為青少年容易受好朋友吸菸行為影響,根據調查顯示,周遭有朋友吸菸相較於無吸菸朋友的青少年,其吸菸率高出10倍;父母為吸菸者相較父母為非吸菸者,其青少年吸菸率則高出2.2 倍。整體而言,父母及好友吸菸皆為影響青少年吸菸行為的重要因子,因為家庭與朋友是青少年社會生態系統之重要一環,父母及朋友吸菸可能會弱化菸品對健康危害的價值觀。暑假青少年與同儕相處長 易因好奇心嘗試第1支菸暑假來臨,青少年有許多閒暇時間與同儕相處,容易受同儕影響及好奇心驅使,而嘗試人生第1支菸,因此,國健署邱淑媞署長呼籲,學子們應該勇敢拒菸,向菸說不,作生命的主人,至於家長也要多關心孩子的生活狀況及交友情形,除了以身作則不吸菸之外,多陪伴孩子從事戶外健康休閒活動或培養興趣,才是最佳的選擇。

媒體、電影吸菸畫面多 青少年模仿比率高

媒體、電影吸菸畫面多 青少年模仿比率高#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2010年台灣賣座國片《艋舺》堪稱國片之光,然而其中吸菸鏡頭足足出現120次,幾乎每分鐘都在抽菸,根據國際研究綜合估計,開始吸菸的少年中,有高達52%可歸因於青少年時期吸菸鏡頭的暴露、35%可歸因於兒童時期的暴露,菸是入門毒品,媒體暴露的吸菸畫面越多,孩童、青少年模仿、學會吸菸的比率越高。吸菸畫面應分級  迪士尼電影全面禁菸吸菸是健康的頭號殺手,台灣每年有2萬多人死於菸害,平均每25分鐘就有人因此死亡,國民健康署為保護兒童及青少年,建議有吸菸畫面電影,應勿歸於普遍級。推動無菸媒體環境已是國際趨勢,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2009年發布的「無菸電影的科學證據與行動」白皮書中,提出電影出現吸菸畫面之建議措施應包括:(1) 各影片若出現菸品或吸菸鏡頭,其各相關製作部門及人員須聲明未收受菸商任何形式之贊助,才可播出。(2) 影片中不可出現可辨識的菸草品牌。(3) 凡有出現菸品或吸菸鏡頭的影片,必須於片頭刊播強力的反菸宣導。(4) 將有出現菸品或吸菸鏡頭之影片列為限制級。目前印度寶萊塢已經全面禁止電影中出現吸菸鏡頭,美國好萊塢也將出現吸菸畫面的電影列入輔導機制,美國迪士尼影業宣布,旗下的漫威、皮克斯、盧卡斯等公司,針對13歲以下不適合觀看,或是需要父母陪同觀賞的分級影片,都將全面禁止吸菸畫面,此舉也引發美國其他電影公司思考是否跟進。減少接觸吸菸畫面  歸還無菸媒體環境台灣於2010年,在國民健康署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合作下,與媒體業者溝通,並訂定「廣電內容出現吸菸畫面或情節之製播處理原則」,國健署進一步表示,青少年接觸大量吸菸畫面,會提高其吸菸之意願,最好的杜絕方式,即是減少媒體畫面中,吸菸畫面的暴露,故建議出現吸菸畫面之鏡頭,透過媒體自律,採分級制度或標示警語方式管理,以保護兒童及青少年健康,還給兒少族群一個無菸健康的媒體環境。

青少年暈倒別輕忽!恐是心因性猝死

青少年暈倒別輕忽!恐是心因性猝死#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別以為青少年就不會有猝死的風險!日前,南投埔里一名國中生,突然在課堂上昏倒,並且沒了心跳,所幸學校護理人員,趕緊施作心肺復甦術,隨後消防隊又施以體外電擊器,住院三天後,目前已無大礙,而診斷結果,是心因性猝死。青少年心因性猝死 第一時間快做CPR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的兒童加護病房張正成醫師說,健康青少年的心因性猝死,第一個要考慮的就是心室顫動,心臟完全失去收縮的功能。這時後,旁觀者應該毫不遲疑地執行兩個動作,第一呼叫別人把體外心臟電擊器拿來,第二,開始執行心肺功能復甦術。 他說,體外心臟電擊器AED的判讀與記錄非常的準確與清楚。在長達10分鐘的急救過程中,正確地判斷出「需要電擊」與「不需要電擊」的心電圖波形,並且作出指示。終於,把這名同學原本失去功能的心臟救回來。因為急救得當,該名少年住院三天後就可以談笑風生,行動自如,張正成呼籲,搶救猝死學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心臟按摩CPR以及體外電擊去顫術AED。所有的校園都是高風險的區域,都應該經常操練,牢記要領,以防萬一。

整天坐在椅子上 青少年腰酸背痛遽增

整天坐在椅子上 青少年腰酸背痛遽增#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早上七點準時到校,下午四點放學,放學後,再趕到補習班預習功課,莫約九點才終於回到家,估計,以一個國高中生來說,整天坐在椅子上的時間,十個小時跑不掉!也讓腰酸背痛、尾椎痛等老人疾病,竟開始找上青少年,物理治療師就直指,近來門診上因腰痠而就診的青少年日與劇增,有些孩子甚至不到十歲,就前來報到,建議能做些伸展操來預防症狀出現。老人毛病竟找上青少年族群書田診所物理治療科組長蔡佩玲表示,這些青少年經常在早晨起床時會特別感到腰部僵痛挺不直,活動後覺得緩解,上課到下午時腰側又會出現酸痛,甚至每當仰坐在椅子上更會覺得尾椎疼痛。她說,在探問後往往會發現,這些孩子經常以不正確的姿勢,長時間仰坐在椅子上,使得大腿前、後肌肉縮短,骨盆後傾、腰臀部肌肉過度緊繃而造成不適。蔡佩玲提供以下三點注意事項,有效避免久坐腰酸背痛:1) 保持正確坐姿/正確的坐姿,是要坐在坐骨上,臀部靠近椅背,兩腳平踏地面,髖、膝、踝關節均應彎曲略大於九十度,更應善用小靠枕給予腰部適當支撐。2) 勤做伸展運動/「大腿前側肌群伸展運動」:雙腳微開站立,一手支撐扶住於穩定物品,如椅背,另一手由身後握住同側腳踝持續30秒後休息,重複做3次為一回,左右交換各做3回。做此伸展運動時,要留意需將大腿併攏。「大腿後側肌群伸展運動」:可先嘗試初階動作,站直面對椅子或茶几,一腳踏穩地面,將另一腳膝蓋伸直高放在座椅面上,腳尖翹起,雙手置於膝蓋上方,腹部向一側大腿貼近伸展腿後肌肉群,持續30秒後休息,重複做3次為一回,左右交換各做3回。3) 每一個小時務必離開椅子起來走動/蔡佩玲提醒,腰痛困擾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多是因長時間姿勢不良造成,因此平時要注意姿勢正確,並配合伸展運動及適度休息,每隔一小時離開椅子活動身體,可有效預防腰酸、尾椎痛的發生。

研究:青少年飲酒都是同儕害的

研究:青少年飲酒都是同儕害的#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別以為喝酒、交際是大人的事,事實上現在的青少年,不當飲酒的比例正在快速成長,根據研究發現,2004年到2006年間,國中生飲酒比率,已從過去的13.97%上升至18.08%,高中生則是從13.51%上升到26.08%,短短三年的時間就把數據大大拉高,由此可見,青少年飲久的問題日益嚴重。為了解青少年飲酒原因,及影響他們喝酒的因素,台灣大學、陽明大學以及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特地針對於此進行研究,發現影響青少年飲酒的因素有二,分別是酗酒煞車基因,以及同儕環境帶來的影響。酗酒煞車基因保護 10歲前青少年不愛喝酒該研究主要是針對大台北地區496名10~12歲,正要邁入青少年期的學童進行調查,並持續觀察其日後的飲酒行為,結果發現,亞洲人體內常見兩種酒精代謝基因的變異型,分別為酒精去氧酶1B及乙醛去氧酶,一旦濃度增加時,就容易出現頭暈不適等各種酒後症狀,因而減少喝酒,變成天生的酗酒煞車基因,換句話說,就是10歲左右的青少年,受變異型基因影響較深,所以,較不喜歡喝酒。只不過,到了青少年後期就不是如此了,此時同儕的影響大於基因作用,根據研究顯示,擅長扮演團體間「溝通橋梁」的角色,其接觸飲酒者或是酒精飲料的機率較高,持續飲酒的可能性相對提升,而目前此研究目前刊登於國際期刊《藥物和酒精依賴》。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