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

人際孤立!青年網路成癮 留意6警訊

人際孤立!青年網路成癮 留意6警訊#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3C保母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個現象!根據調查,發現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越來越普及,高達6成父母,會將3C產品作為安撫孩子的工具,其實太小的孩子,這麼早接觸3C產品,可能會影響未來心智、認知、及創意等發展,甚至長大後,也容易罹患網路成癮。不安、憤怒 6大現象辨別網路成癮衛福部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吳孟寰醫師表示,青少年由於面臨青春期,與父母關係緊張敏感,以至親職教養資源不足。也因目前資訊網路與電腦資源無設限,每天沉迷於網路遊戲。除了缺乏學習動機外也衍生的網路使用問題如:人際孤立、身體健康受損、時間管理上都受到負面的影響,而諸多生活事件皆慣以虛擬角色及遊戲設定攻擊模式回應,且被迫停止使用電腦時時會有不安或憤怒的情緒等。因此醫師也提醒,當孩子出現以下6大現象時,家長應當心孩子可能有網路成癮的問題:●一回家或一有空時就守在電腦前上網●在無法上網時會出現焦慮、不安、情緒低落或發脾氣情形●上網時間越來越長,上床時間越來越晚●越來越不想和同學出去或從事其它休閒活動●白天精神越來越差,上課無法專心、頻打瞌睡●功課變差,寫作業變得草率,上學拖拖拉拉注意!成癮者恐潛藏心理、精神疾病吳醫師叮嚀家長,更需要注意的是網路成癮背後的問題,例如:長期陷於人際關係困難、學業成就低下、或家庭關係衝突等,也是造成很多人會選擇網路遊戲或社群網站來逃避壓力、尋求成就感或是彌補社交的需求的原因。另,網路成癮者經常也潛藏著心理與精神疾病,例如焦慮症、社交畏懼症、過動與專注力缺損、適應性疾患、憂鬱症、衝動控制障礙等,需要藉由專業醫師評估,經過適當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可以達到療效。 

調查:青少年睡眠不足7小時 成績表現差

調查:青少年睡眠不足7小時 成績表現差#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青少眠睡眠問題,不僅會影響情緒還會出現課業表現不佳的問題!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最新調查顯示,青少年平均每5人就有1人有失眠的經驗!而平日睡眠時數平均為7.12小時,而在夜間睡眠不足7小時中,超過6成受訪者會出現上課遲到、打瞌睡,並影響學業成績等問題!逾2成青少年曾失眠 北北基最高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主辦「2016年青少年睡眠大調查」結果顯示,全台青少年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2.8%,並有近15%因此干擾到日常生活;而在「睡眠與學業成就表現」調查顯示,青少年平日睡眠總時數平均為7.12小時,而隨著就學階段往上,睡眠總時數跟著減少,當夜間睡眠總時數低於七小時,分別有63.5%與75.5%出現上課遲到與打瞌睡的情況。反之,若高於七小時以上的青少年,則有較高的比例其學業成績表現落於班上前段。另,調查也發現北北基地區的青少年在失眠經驗的比例較高。北北基的青少年平日上課時間,包含課後輔導、補習班與才藝班等高於其他區域的青少年,而上床睡覺時間也較晚。對此,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黃彥霖表示,家長幫孩子安排較多的課後學習本意或許是好的,然卻也因此壓縮青少年夜間睡眠時間,可能導致孩子有睡眠問題,進而影響其學習表現。學子瘋3C 失眠比例高本次調查另一主題是「睡眠與上網、玩遊戲等使用3C產品活動的時間」,調查結果顯示,青年上網、玩遊戲的時間大於2小時以上,33.4%會失眠、35.3%有失眠經驗,且在學業成績表現上,近4成在班級的後段班,顯示青年花費在上網、玩遊戲的時間較長,不只有較高的失眠比例,也在學業成就有顯著的干擾。因此他提醒,家長可多注意,並視情況溝通改善。 

雜貨店就能買菸 青少年易受誘惑

雜貨店就能買菸 青少年易受誘惑#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青少年正值青春期,也正是需要他人認同及肯定之時期,再加上好奇心的驅使下,往往模仿大人或同儕吸菸,危害身體健康而不自知;南投縣衛生局指出,青少年之菸品危害除了曝露於二、三手菸之環境外,本身吸菸也成為危害來源。國中生買菸也方便 菸害難防依據國健署調查顯示,南投縣國中吸菸學生菸品主要來源為雜貨店,而高中職學生吸菸學生菸品主要來源為便利商店。因此,降低青少年吸菸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有效遏止販售菸品店家,販賣菸品予未滿18歲青少年,及取締提供菸品予未滿18歲者,以減少青少年菸品之來源。衛生局籲:確認身分再販售菸害防制法自98年修正後已實施6年,南投縣衛生局指出,取締違法販售菸品予18歲者,現場搜證不易,致取締困難重重,學校人員亦多方勸導販菸商店勿供應菸品予未滿18歲之學生,然效果不彰。104年遂結合警察局取締違反菸害防制法之販售菸品店家,落實公權力行使,並結合學校人員積極輔導購菸學生,巡查校園周邊販售菸品商店,另亦制定檢舉獎勵機制,發現違法案件逕行取締,在衛政、警政、育政及社區民眾之共同努力下,104年順利取締違法案件7件,供應菸品店家也表示日後會積極改善,確認身份後再販售菸品,且對於代家長購買菸品的學生,也不再售予,以減少青少年對菸品的接觸。

驚!調查:3成青少年首次吸菸 竟是小五、小六

驚!調查:3成青少年首次吸菸 竟是小五、小六#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青少年遠離菸品誘惑保健康!據國健署103年調查結果顯示,國中學生吸菸率是5.0%,高中職學生吸菸率是11.5%;進一步分析青少年第一次吸菸的年齡介在12~13歲,以國小五、六年級最多,佔34%。受同儕影響最大 吸菸率高10倍而再分析,青少年容易受同儕影響好朋友吸菸行為影響,有朋友吸菸其吸菸率高出10倍;父母有吸菸的青少年吸菸率則高出2.2 倍。調查也發現國中吸菸學生中有將近一半是自行買菸,且高達5成以上買菸時未被店家拒絕,令人憂心。因此為維護青少年健康,臺北市衛生局104年與警察局及教育局等單位合作,查獲違反菸害防制法第13條「任何人不得供應菸品予未滿18歲者」計30件,其中20件為販賣業者、10件為同儕或家人提供,對於提供菸品者可各裁處新台幣一萬元罰鍰。寒假到防菸害 加強青年娛樂場所稽查衛生局將持續針對販菸場所、青少年經常出入地點,如室內體育運動或健身場所、撞球場、電影院、網咖及KTV等業者辦理聯合稽查,期有效防制未成年吸菸及禁菸場所違規吸菸行為,且會協同學校,針對未成年吸菸行為人,進行勸導及再教育,保護民眾及青少年健康。

入門毒品!青少年吸菸 2支也可能成癮

入門毒品!青少年吸菸 2支也可能成癮#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台灣每年有2萬多人死於菸害,平均每25分鐘就有1 人因此死亡,吸菸可說是國人健康危害的頭號殺手,根據美國研究報告,菸品是青少年的入門毒品,只要吸1~2支,就可能會出現成癮的症狀,且父母與同儕吸菸,為影響其吸菸的危險因子。吸菸者 多出13倍機率濫用藥物香菸中有超過7千多種化學物質,其中93種成分會致癌,有15種被國際癌症研究署列為第一級致癌物。根據美國報告指出,菸品是青少年的「入門毒品」,即使僅吸1~2支,也可能出現成癮症狀;依據美國國家成癮物質濫用中心報告指出,尼古丁會影響青少年的大腦發展結構,菸草使青少年更容易受到非法藥物的誘惑;有吸菸的青少年濫用非法藥物機率,較未吸菸者高出13倍。第一次吸菸 3成4在國小五、六年級依據國健署調查結果顯示,國中學生吸菸率為5%,高中職學生吸菸率為11.5%;進一步分析青少年第一次吸菸的年齡,介於12至13歲,以國小五、六年級最多,佔34%。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易受好朋友吸菸行為影響,周遭有朋友吸菸相較於無吸菸朋友者,其吸菸率高出約10倍;父母為吸菸者相較父母為非吸菸者,其青少年吸菸率則高出2.2 倍。因為家庭與朋友是青少年社會生態系統之重要一環,父母及朋友吸菸可能會弱化菸品對健康危害的價值觀。國健署呼籲,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著想,請還給孩子一個無菸害的清新環境。善用二代戒菸門診 接受專業治療衛生福利部於101年3月1日推出二代戒菸補助,藥物用品係由菸品健康福利捐補助,讓吸菸者接受專業戒菸治療,不論在門診、住院或急診,都可使用,一般民眾僅需繳交最高200元之藥品部分負擔,與過去每週可能需自行負擔550至1250元的藥費相比,大幅降低經濟負擔,對於弱勢民眾特別有意義。而孕婦、青少年及不適合用藥的民眾,亦可獲得專業戒菸衛教師之戒菸協助。

吸一次沒關係?青少年染毒6成6因為好奇

吸一次沒關係?青少年染毒6成6因為好奇#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台中市衛生局日前調查,18歲以上曾吸食3、4級毒品者,第一次吸食毒品原因有66%出自好奇,而近9成因意志力與環境影響而越陷越深,接近半數施用時間超過一年以上,或已被查獲10次以上仍未戒除。因此,衛生局呼籲,吸毒者往往成癮卻不知,千萬不要相信「一次吸毒不會上癮」,面對毒品誘惑,應勇敢拒絕。衛生局表示,吸食3、4級毒品如被查獲,需接受毒品危害講習,日前調查882位台中市18歲以上參加毒品危害講習學員,結果顯示當中近8成為男性,第一次吸食毒品原因有66%出自好奇、24%受同儕影響;吸食毒品場所以在家中最多35%、其次是娛樂場所;另高達99.7%吸食K他命,0.3%則是施用安眠藥。拒毒品誘惑 暑假活動留意來路不明飲品此外,調查也發現有近20%學員未滿18歲即吸食毒品,更有人於13歲就讀國一時就染毒,另約40%學員指出,面對周圍吸食毒品的朋友邀約、壓力或心情鬱悶時,毒品所帶來的誘惑更難以拒絕,加上毒品形式日新月異,可隱藏在跳跳糖、梅子粉、果凍或郵票中,青少年時期容易受同儕影響,導致施用毒品年齡向下蔓延。對此,衛生局長徐永年呼籲,暑假各類活動多,對於來路不明的咖啡包、飲料、香菸及藥物應主動拒絕,勿因好奇而接觸,而家長也須多留意孩子,若發現有特殊塑膠味等怪味、孩子食慾差日漸消瘦、注意力不集中、勤跑廁所或行蹤神秘等異樣,可能疑似有用藥行為,可撥打24小時免費專線0800-770885,將有專人提供諮詢與服務。

同儕影響大!青少年吸菸率增10倍

同儕影響大!青少年吸菸率增10倍#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普遍民眾都知道吸菸有害,但到底吸菸要付出什麼代價?是金錢、自由還是健康?根據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針對青少年推出吸菸的真實代價系列影片,並提出每一根菸都是一份合約,點了菸就等於簽約的概念,希望民眾能藉此控制自己的健康、金錢、自由和生活,做生命的主人!青少年曝露二手菸問題 仍然較嚴重根據國健署103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國、高中生的吸菸率,已大幅降低,但國中女生吸菸率卻為7年來首度微幅上升,由此可見,在青少女菸害防制方面,不僅要多加強,還要持續觀察長期吸菸率變化。此外,103年高中職生家庭二手菸暴露率為32.0%,國中生為33.9%,相較往年調查結果,青少年家庭二手菸暴露率已有改善,但調查結果顯示,父親教育程度較低者菸,其子女家庭二手暴露狀況較嚴重,無論國中、高中職皆高達5成。有樣學樣!同儕、家長會影響吸菸者行為青少年容易受好朋友吸菸行為影響,根據調查顯示,周遭有朋友吸菸相較於無吸菸朋友的青少年,其吸菸率高出10倍;父母為吸菸者相較父母為非吸菸者,其青少年吸菸率則高出2.2 倍。整體而言,父母及好友吸菸皆為影響青少年吸菸行為的重要因子,因為家庭與朋友是青少年社會生態系統之重要一環,父母及朋友吸菸可能會弱化菸品對健康危害的價值觀。暑假青少年與同儕相處長 易因好奇心嘗試第1支菸暑假來臨,青少年有許多閒暇時間與同儕相處,容易受同儕影響及好奇心驅使,而嘗試人生第1支菸,因此,國健署邱淑媞署長呼籲,學子們應該勇敢拒菸,向菸說不,作生命的主人,至於家長也要多關心孩子的生活狀況及交友情形,除了以身作則不吸菸之外,多陪伴孩子從事戶外健康休閒活動或培養興趣,才是最佳的選擇。

媒體、電影吸菸畫面多 青少年模仿比率高

媒體、電影吸菸畫面多 青少年模仿比率高#青少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2010年台灣賣座國片《艋舺》堪稱國片之光,然而其中吸菸鏡頭足足出現120次,幾乎每分鐘都在抽菸,根據國際研究綜合估計,開始吸菸的少年中,有高達52%可歸因於青少年時期吸菸鏡頭的暴露、35%可歸因於兒童時期的暴露,菸是入門毒品,媒體暴露的吸菸畫面越多,孩童、青少年模仿、學會吸菸的比率越高。吸菸畫面應分級  迪士尼電影全面禁菸吸菸是健康的頭號殺手,台灣每年有2萬多人死於菸害,平均每25分鐘就有人因此死亡,國民健康署為保護兒童及青少年,建議有吸菸畫面電影,應勿歸於普遍級。推動無菸媒體環境已是國際趨勢,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2009年發布的「無菸電影的科學證據與行動」白皮書中,提出電影出現吸菸畫面之建議措施應包括:(1) 各影片若出現菸品或吸菸鏡頭,其各相關製作部門及人員須聲明未收受菸商任何形式之贊助,才可播出。(2) 影片中不可出現可辨識的菸草品牌。(3) 凡有出現菸品或吸菸鏡頭的影片,必須於片頭刊播強力的反菸宣導。(4) 將有出現菸品或吸菸鏡頭之影片列為限制級。目前印度寶萊塢已經全面禁止電影中出現吸菸鏡頭,美國好萊塢也將出現吸菸畫面的電影列入輔導機制,美國迪士尼影業宣布,旗下的漫威、皮克斯、盧卡斯等公司,針對13歲以下不適合觀看,或是需要父母陪同觀賞的分級影片,都將全面禁止吸菸畫面,此舉也引發美國其他電影公司思考是否跟進。減少接觸吸菸畫面  歸還無菸媒體環境台灣於2010年,在國民健康署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合作下,與媒體業者溝通,並訂定「廣電內容出現吸菸畫面或情節之製播處理原則」,國健署進一步表示,青少年接觸大量吸菸畫面,會提高其吸菸之意願,最好的杜絕方式,即是減少媒體畫面中,吸菸畫面的暴露,故建議出現吸菸畫面之鏡頭,透過媒體自律,採分級制度或標示警語方式管理,以保護兒童及青少年健康,還給兒少族群一個無菸健康的媒體環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