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品

保健食品沒效=浪費錢!名醫「8關鍵問題」秒測你是不是「吃錯了」

保健食品沒效=浪費錢!名醫「8關鍵問題」秒測你是不是「吃錯了」#健康食品

華人喜歡吃補,作者身為整形外科醫師,在門診調查病人,發現過去30天內有8成曾使用保健食品。保健食品過去沒有法規可管,經濟上是難以監控的龐然大物。台灣衛福部在2022年7月1日公布新制,除了取得小綠人健康食品標章以外,其他食品不得使用「健康」二字。因而坊間所謂「健康醋」、「健康餅乾」 等等都屬濫用。

保健食品當藥吃?選購前應停看聽

保健食品當藥吃?選購前應停看聽#健康食品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市售的保健食品琳瑯滿目,民眾到底該如何選擇?不良用藥習性,使台灣洗腎率成為世界第一,主要原因可能是食安問題及藥物、保健品服用不當及保健食品氾濫所引起,更有不肖廠商生產品質堪憂的商品,民眾的健康深受威脅。國人養生保健風氣日盛,各類標榜調節生理機能、補充營養等產品因應而生,為保障消費者食用安全與消費權益,我國從88年開始,施行「健康食品管理法」,以規範標榜特定保健功效的食品。「健康食品」是經由實質的科學證據證實有「保健功效」,並標示或可廣告具有該功效。衛生福利部已建立健康食品的審查制度,食品經過科學佐證產品的安全性、保健功效及安定性,才能申請認可為「健康食品」。以下13項健康食品可宣稱功效目前健康食品可以宣稱的保健功效項目共有13項,包括調節血脂、胃腸功能改善、護肝、免疫調節、骨質保健、不易形成體脂肪、抗疲勞、輔助調整過敏體質、調節血糖、延緩衰老、牙齒保健、促進鐵吸收、輔助調節血壓。調節血脂、胃腸、護肝、免疫 為4大主要健康食品截至109年2月10日已核發健康食品許可證457張(個案審查387張,規格標準70張)。經個案審查通過之產品以功效項數統計,依序以具調節血脂者104件、胃腸功能改善者83件、護肝者54件、調節免疫者52件,為前4大主要產品,佔所核准功效項數6成以上。一天不要吃超過4種趙順榮藥師建議,保健產品一天切勿超過4種,應分開使用,可以「早上2種,中午2種」的方式食用,並可於飯後食用較不容易忘記。此外,幾乎所有保健產品都是抗氧化劑,具提神效果,可能會影響睡眠,盡量避免夜間食用。長期使用者,建議應週休一日,讓腎臟及肝臟休息。衛生福利部訂有完整的健康食品管理制度,產品在上市前,須先經過安全性、功效性、安定性、衛生品質等試驗,製造工廠須符合GMP、必須依法標示等,上市後,還有工廠查核及後市場抽驗等管制措施,確保健康食品之安全衛生與品質,保障消費大眾的權益。保健食品選購之道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進一步提醒消費大眾,對於健康食品保健功效的正確認知,健康食品是可以宣稱保健功效的食品,本質仍為食品,非藥品,保健功效並不等同醫療效能,並應依建議攝取量食用,以保障民眾身體健康及食用安全。購買前更要瞭解自身需要、看清產品標示,並請教醫師、藥師或營養師。

保健VS健康 食品法規現形記

保健VS健康 食品法規現形記#健康食品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市售的保健食品琳瑯滿目,民眾到底該如何選擇呢?「保健食品、健康食品、特殊營養食品」看起來都差不多,是對身體健康有幫助的食品,但其中健康食品是由「健康食品管理法」所規範,而特殊營養食品則是由「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範。所謂的「健康食品」是法律名詞,須具有實質科學證據,且向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申請查驗登記許可,才可稱為「健康食品」,健康食品會經過產品安全性、功效性及安定性評估試驗,所以較具有保障。而「特殊營養食品」指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特定疾病配方食品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得供特殊營養需求者使用的配方食品。坊間所稱之「保健食品」,本質仍是一般食品,僅能做為營養補充。購買「健康食品」務必認清小綠人標章民眾在購買產品前,可至衛福部審核通過的健康食品資料查詢,確認是否經政府審查核可;核准通過的健康食品,須於產品包裝標示「健康食品」字樣,及小綠人標準圖像、許可證字號等規定項目。未經申請並審查許可的食品,是不能標示宣稱「健康食品」,或健康食品管理法所公告的保健功效;目前健康食品查驗登記審查採雙軌制。第一軌為「個案審查」:產品需執行安全性、功效性及安定性試驗,經衛生福利部審查評估產品安全無虞並具保健功效,始取得健康食品許可證。目前公告之保健功效共有13項:第二軌為「規格標準審查」:產品成分符合衛生福利部公告之健康食品規格標準,該等成分已由學理確立產品保健功效,無需個案進行保健功效評估試驗,目前已公告的健康食品規格標準為魚油及紅麴兩項。健康食品不可當「藥」吃!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所長陳樹功強調:「即使具有保健功效,其產品本質仍然是食品,並不像藥品般具有藥到病除的快速醫療效能」,消費者千萬不能把保健或健康食品當「藥品」食用,購買前更要瞭解自身需要、看清產品標示,並請教醫師、藥師或營養師。

健康食品增強免疫?對風濕病恐反效果

健康食品增強免疫?對風濕病恐反效果#健康食品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些人認為是免疫系統過高了,所以才攻擊自己;有些人又認為免疫系統疾病,是因為免疫系統太低了,因為自體免疫病病人很容易感染。但是基本上來說,風濕免疫病就是源自於免疫的失衡,所以有過高同時也有過低的部分。自體免疫失衡,在不應該反應的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攻擊到自己,這就是自體免疫病的失衡。免疫系統其實講究的是「平衡」,不會過高去攻擊自己,該起反應的時候要有反應。但是在自體免疫病的病人,尤其是紅斑性狼瘡族群是最典型的;當疾病活性越高的時候,越容易感染。講白一點就是平衡失去了,在不該起反應的時候反應並且常常是過度反應,可是免疫系統是「定量」的,當很多的反應都在做白工攻擊自己,失衡太厲害了,碰到應該起反應防衛自己時就沒有餘力反應了。換句話說,就是「正常的抵抗力沒了」,反而以攻擊自己為免疫反應的重心,所以免疫最主要的就是「一個平衡的概念」,裡面有過高的部分,就伴隨有不足的部分,這也延伸到治療觀念,當有風濕免疫病時有很多人會說:「我的免疫力怎麼變弱了……」「我怎麼變得容易感染了……」所以他便去吃很多可能活化免疫系統的藥或保健食品等。病人覺得他免疫失衡了,要把正常這邊不足的部分補上來。以西醫的觀念來看治療,我們是要用藥物把這個過度反應過高的部分校正回來,校正回來後不足這一部分自然會恢復,而不是去提供更多增強免疫力的東西,把不足的這一邊拉起來。我常會舉例說明:當免疫失衡的時候,如果提供越多資源,強弱之間誰會拿走補充品?一定是過度反應高的先下手拿走。所以想藉由提供資源把不足部分拉起來,可能比用藥物把過高過度反應的地方校正回來更難。所以免疫其實講究的是「平衡」,有些人誤以為吃健康食品可以活化免疫系統,藉由增強免疫系統來恢復健康,可能是一個不對的觀念。太高的免疫系統不見得就是好,應該是平衡最重要,在該起反應時反應,不該起反應就不該過度反應;吃很多會活化免疫系統的藥或保健食品可能導致更加失衡,反而會發病。所以才會有病人相信提高免疫力的宣傳,自行補充香菇精、吃薑黃……然後發病。(本文摘自/謝松洲談免疫風濕病 從紅斑性狼瘡看免疫風濕/大塊文化)

健康食品別亂吃 打壞身體運作反效果

健康食品別亂吃 打壞身體運作反效果#健康食品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體是一座設計精良的化工廠,每種營養與能量輸入與輸出的流程,自有它的韻律,原本天生俱足,只要不離常軌,所有的營養、需要的能量,都能自行製造合成。若人為干預,打亂自然規律,不思從根本提升身體的運轉功能,卻逕自提供大量的速成能源,這種揠苗助長、沒有長遠考量的作法,恐怕會衍生一連串我們眼前無法預知的後果。保健營養粉,等於「類固醇」病人曾對我說,小孩有喝一些兒童營養粉……。我突然閃過一個領悟,你知道嗎?在某些層次上,這類營養粉等於「類固醇」。因為它是配套完整的全營養代餐,既然如此,身體有它就足夠了,還須要費力作工嗎?就像急重症時,醫師開給類固醇,以期力挽狂瀾,即刻激發生命能量,發揮修復功能;但如果長期服用,就會抑制自體製造,以致怠工,甚至最終根本失去合成的能力。在孩子陽氣初萌的幼嫩年紀,不讓他自然經歷霜雪,只知供應足量的「營養」,雖然外表看來高高壯壯、白白胖胖,但僅是假象的健康,是人工施肥得來的慰安品,萬一來個流行疾病,很可能仆地不起。這些精純的營養品,只能讓那些體弱或消耗量大的人暫食,比如大病、術後、產後、老來病弱、考生、候選人……等,脾胃功能一時提不上來,又迫切需要營養者,就用這些高能量的營養粉,權充燃料,讓身體運作儘速就緒。某體重九十公斤的病人,自述腸胃功能很差,卻又一直肥胖。惟一瘦下來是幾年前喝了○○○保健食品,標榜微分子好吸收的全營養代餐,她每日兩餐,喝了將近三年。一度瘦到六十公斤以下,體態看來卻只有五十公斤。如法炮製到了第三年,發現自己怎麼吃都不飽,原本一杯即有飽足感,現在喝五、六杯都還覺得不夠。她趕緊停喝營養代餐,之後像吹氣球一樣,一路飆升到七十幾公斤。後因膝傷,近一年無法動彈,體重直線上升達九十公斤。初診時,她自述「腸胃功能極差,很難吸收營養」,這狀況是停喝全營養代餐後出現的。我一向主張,人要自我負責,從心性上的堅定到肉身的自然開展,最後都必須朝向恢復根本自由為鵠的。全方位回歸自然、不受制於醫藥(無論中西藥),恢復身心清靜的本來面目,是我輩追求的終極目標。誇大療效的健康食品健康食品常強調某些特定功能,從一個點來誇大它對健康的效用,真有這麼神嗎?這當中有幾個盲點:第一,人體這部龐大精細的生化機具,中醫認為只要提拉最基本的動能,一旦它能順暢運轉,自然會呈現最適當的水平。我們主張的是一種以全面核心觀點為主的治療思維,並不是點狀結合的片斷拼湊式微觀療法。聽到肝癌病人吃犀牛角粉,我當場飆罵,病人子女拍手直叫好—花兩、三百萬事小,於病無補反有礙事大;咳嗽就吃牛黃、麝香;失眠吃人參……。先不談藥證合不合的問題,這種單味藥治病、單點切入、長期服用的作法(中醫治危證,藥簡量大,甚至也可能只用一味藥,但必須辨證非常清楚,且是暫服),自不免其潛藏的危險。第二,過度補充某類物質,恐怕也會造成另一種失衡。比如貧血,一般人就是補鐵、多吃富含鐵質、蛋白質、葉酸的食物;脾胃為後天之本,從攝食下手固然沒錯,但前提為中焦健運*1。如果脾胃功能低落,不先調整這個「虛不受補」*2的狀態,吃再多都沒用。再者,假設沒有「虛不受補」的問題,補血也不是光補充什麼就能立即生血,它還涉及複雜的生化作用,至少涵蓋肝、脾、腎三個臟腑的協調運作。過度直接補充某類物質,如鋅、銅、鐵、鈣、鎂、硒……等微量元素,恐怕時日過久,也會出問題。一昧補氣,小心透支過度一昧補氣,跟喝雞精或市售提神飲料,有何兩樣?不過是透支「第二預備金」,取其升提表象,不必長期,體虧者很快就會嘗到「升動過度」之害。強奪透支,將人徹底推向危險邊緣,就像一鍋沸騰的水,燒得沸沸揚揚,很紅火是吧?可它很快就見底了。曾遇過一位產後四個月的病人,她說自己四天未曾闔眼,計程車司機卻說她「一點都看不出來,氣色好得很……」,的確,氣色乍看不錯,細瞧才知端倪,我要她先停○○○保健食品。這類保健食品雖是中草藥提煉精製,卻是單方,有些即使添加其他藥材,卻非中醫複方「君臣佐使」「平衡牽掣」的制方法則,不辨體質、病機,久服必致他變。我處方時,心中自有圖像,欲其提升,必有相對潛降的用藥,以免飛越無度,氣血如何平衡、有些僅能暫用,諸多考量,瞬間千迴百轉,總之不欲「過度」,不能踰越身體運作的常態法則。產後陰血必虧,氣餒可以驟補,可陰血必待時日始能養足;然則氣以帥血,血不足者,氣餒居多。調補過程,必然需要醫師護持,時時注意其變動狀況,始能得到完善之治療。註釋1 中焦健運:指廣義的消化系統,肝膽脾胃運作正常,關鍵在脾胃(土)氣機調順,清陽得升,濁陰得降,膽汁得以循常道下行,完成消導任務。2 虛不受補;年老或體弱者,因脾胃虛弱,受納與運化功能低下,無法驟然受補。 此時須先作一些築基工程,慢慢提升其吸收能力,再視其症型,由少量漸增,以補其不足。(本文摘自/李璧如/病從排寒解:22個自主排寒關鍵,教你從飲食入手,徹底預防新病、根除舊疾、溫養一生!/三采文化出版)

健康食品知多少?當藥吃恐誤病情

健康食品知多少?當藥吃恐誤病情#健康食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養生風潮興起,各種生理機能、補充營養素食品應運而生。然而你真的完全清楚明白吃下得健康食品嗎?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消費者應認識健康食品,避免因保健功效的宣稱而延誤就醫。健康食品不得擅自取代藥品 延誤病情「健康食品」是具有科學證據保健功效,加以標示或廣告,並非以治療、矯正人類疾病為目的之食品。衛生福利部已建立健康食品審查機制,民眾可從產品核准字號及小綠人標章辨識。而坊間的保健食品,未經科學實證,僅能當一般食品販售,不能宣稱功效。健康食品雖具保健功效,但本質上還是食品,絕不等同藥品有治療疾病效果,因此不得宣稱醫療效能。病患食用前應詢問醫師或藥師,勿以健康食品取代藥品而擅自停止用藥,取代正規治療而影響病情。衛福部公告自2018年1月1日起膠囊及錠狀健康食品需標示「本產品供保健用,罹病者仍需就醫」的醒語。健康食品應於外包裝標示 提醒民眾勿過量為避免「健康食品多吃多健康」迷思,衛福部公告自2018年1月1日起膠囊及錠狀健康食品需標示「請依建議攝取量食用,勿過量」的醒語;膠囊及錠狀外健康食品應標示「本產品供保健用,請依建議攝取量食用」字樣,提醒民眾應適量及謹慎食用,勿大量攝取,否則增加身體負擔。為了替廣大消費者的健康把關,食藥署將持續針對其他已核准保健功效之健康食品製造廠規劃專案稽查,全面確認業者是否落實自主管理,確保產品製程、保健功效及廣告宣稱皆與備審資料相符。(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53期資料)

不吃藥的自癒力 薑黃10妙用報你知

不吃藥的自癒力 薑黃10妙用報你知#健康食品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薑黃是備受全球醫學界關注的特殊健康食品,薑黃素是薑黃的藥理成分,目前已有數千篇有關薑黃素的論文,驗證薑黃的功效。有許多患者正透過薑黃回健康。薑黃能降低血液中的脂肪數值,預防高血脂症、動脈硬化、肥胖、代謝症候群等各種成人疾病,還能清除氧自由基,對於改善發炎性疾病也有幫助。截至目前為止,經全球研究證實的薑黃功效整理如下:1) 對抗發炎/薑黃能降低發炎發病率,也能減少疼痛。其抗炎作用對關節炎、風濕病、痛風等各種發炎疾病,有極佳效果。2) 提升大腦功能,預防失智/薑黃的成分含有薑黃素,它可增加DHA合成,活化身體對大腦的營養供給。不但會影響BDNF成長賀爾蒙(按: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簡稱BDNF是大腦中含量最豐富的神經滋養因子),也可提升大腦功能。薑黃素亦可防止β澱粉樣蛋白堆積在血管內,以預防老人失智(阿茲海默症)。3) 降低癌症風險/抑制癌細胞形成新生血管,誘導癌細胞進行細胞凋亡,藉以防止癌細胞增殖。此外,也能抑制細胞激素,避免引起發炎,阻止腫瘤成長,以防癌症轉移。4) 改善消化不良/薑黃可促進血液循環,因此能順利提供胃部營養與氧氣,讓胃更健康。此外,藉由控制胃酸分泌及抗發炎作用,亦可有效舒緩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消化不良、腸胃脹氣、腹痛等問題。5) 保護心臟/薑黃能減少血液中的壞膽固醇(LDL),預防血栓,排除動脈中發生的血栓,藉以淨化血液。此功用可降低高血壓、心肌梗塞、心律不整、腦中風等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病風險。6) 舒緩動脈炎等慢性發炎/消炎是薑黃最顯著的功效,其抗氧化及抗炎作用,能有效抑制動脈炎等慢性發炎,對於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症也十分有效。7) 預防老化、延長壽命/薑黃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有助清除體內製造出的氧自由基、老廢物質與毒素。尤其薑黃素具有燃脂、清理血管、促進膽汁分泌等功能,是體內最強的抗氧化劑。此外,薑黃能改善肌膚的色素沉澱,讓肌膚更年輕、更有彈性。不但能抑制黑色素,減少黑斑、雀斑生成,也有助於改善異位性皮膚炎與痘痘。8) 預防憂鬱症/活化、分泌大腦的有機化合物。促進多巴胺(腦內分泌物,可影響人的情緒)及血清素(有助增強記憶力)分泌,擺脫憂鬱心情。9) 降低血壓/薑黃可降低血壓與血液中的壞膽固醇數值,讓血液循環更順暢,有助預防動脈硬化與高血壓等血管疾病。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服用薑黃素後,可減少中性脂肪、尿酸、內臟脂肪、總體脂肪,並降低動脈硬化的風險。10) 提升免疫功能/當人的免疫力下降,可能會罹患帶狀皰疹、胃潰瘍、癌症、腎臟疾病、糖尿病。薑黃有助消化及吸收,並能促進毒素排出,提升免疫力。此外,它也能破壞細菌、病毒、黴菌,減少過敏與氣喘反應。(本文摘自/吃一口薑黃,打開身體自癒力/大是文化)

健康食品限糖 每日不得逾25克

健康食品限糖 每日不得逾25克#健康食品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你吃得健康食品安心嗎?健康食品屬於食品非治療,形態多樣包含膠囊、粉狀、錠狀等,為加強健康食品的管理與監督,衛福部施行健康食品查驗制度,產品若標示為「健康食品」應由業者提供相關報告查驗登記。精緻糖攝取每日不能超過200大卡為配合國人營養政策,健康食品的配方設計必須符合「少油、少鹽、少糖」原則,以兼顧產品整體營養價值。考量攝取過多精緻糖,易造成肥胖且引發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遂限制健康食品添加精緻糖上限。高於17公克的糖應加註標示衛福部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精緻糖熱量不可超過每日總熱量攝取的10%為限(即200大卡),換算糖量即不可超過50公克。於106年7月17日新修正的「健康食品查驗登記審查原則」中規定健康食品產品配方,依每日建議攝取量所外加精緻糖量,不得超過25公克(每日糖量上限1/2),高於17公克(每日糖量上限1/3)者也應加註「本品依每日建議攝取量○○公克/毫升,所含外加精緻糖量達○○公克,請注意熱量攝取」的標示。衛福部核可的健康食品約400項衛福部多年來宣導健康食品減糖,目前核可產品約400項,均符合精緻糖限量規定。目前健康食品產品得宣稱的保健功效共13項,包括:「骨質保健」、「調節血脂」、「不易形成體脂肪」、「護肝」、「免疫調節」、「延緩衰老」、「胃腸功能改善」、「調節血糖」、「抗疲勞」、「輔助調節血壓」、「輔助調整過敏體質」、「牙齒保健」、「促進鐵吸收」。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