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頭頸癌可望治癒!50歲的黃先生為舌癌患者,身為家中唯一經濟支柱的他,雖然初期診斷罹患舌癌後積極配合治療,也獲得良好控制,卻在今年初不幸復發,且腫瘤發生轉移而無法再次手術,若自費癌症治療恐拖垮家中經濟收入⋯⋯所幸,他正好符合健保癌症免疫治療條件,免除治療經濟壓力,讓他可以安心就醫,治療至今兩個多月腫瘤已明顯縮小。
晚期頭頸癌可望治癒!50歲的黃先生為舌癌患者,身為家中唯一經濟支柱的他,雖然初期診斷罹患舌癌後積極配合治療,也獲得良好控制,卻在今年初不幸復發,且腫瘤發生轉移而無法再次手術,若自費癌症治療恐拖垮家中經濟收入⋯⋯所幸,他正好符合健保癌症免疫治療條件,免除治療經濟壓力,讓他可以安心就醫,治療至今兩個多月腫瘤已明顯縮小。
人類乳突病毒(HPV)傳染力更勝愛滋!台大醫院副院長暨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婁培人指出,HPV主要藉由性接觸傳染,但也有機會因皮膚、黏膜接觸而感染,潛伏期可能長達10年之久,導致菜花、頭頸癌、子宮頸癌等疾病。但調查顯示,台灣民眾對於HPV的預防觀念仍待加強。
隨身聽音樂已經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習慣,然而在炎熱夏天長時間帶耳機,除了小心容易阻礙耳垢的排出外,也容易因熱氣發生溼疹。如果覺得癢一直用挖耳棒,很有可能傷害皮膚導致細菌感染,也可能導致黴菌滋生誘發「香港耳」,並且長時間高分貝很容易聽力耗損。專科醫師建議,戴耳機一定要有休息時間,如果耳朵癢長時間未能改善,最好就診檢查。
40歲王老師因職業緣故,幾乎每天都需要說話超過5小時以上,最近發現聲音越來越沙啞,甚至失聲。後續,經過內視鏡檢查發現雙側聲帶萎縮,發生「聲帶提早老化」的現象。其實,隨著年紀增長,聲帶也會跟著身體其他器官慢慢老化,但是常被當成年紀大造成的問題,或誤認為痰變多、喉嚨發炎導致的沙啞而被忽略。
近日天氣變化大,不少人都開始出現流鼻涕、鼻塞等症狀,由於呼吸道過敏與感冒的症狀相似,或是出現換季過敏、呼吸道過敏症狀,讓人難以分辨。醫藥記者王瑞玲、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陳亮宇於《最重要的小事,不容輕忽的耳鼻喉症狀!》一書中,分享流感、耳鼻喉科等疑難雜症,幫助讀者建立健康知識,對抗流感季。以下為原書摘文:
37歲的廖小姐因長期聞不到味道和鼻塞的困擾,來到亞東醫院耳鼻喉部就診。經鼻咽內視鏡診察,醫師發現她雙側鼻腔有鼻息肉,並伴隨膿鼻涕及鼻涕倒流症狀,電腦斷層檢查也顯示,其兩側鼻竇有嚴重的鼻息肉和蓄膿情況。醫師建議1款新術式,不僅可以精準清除鼻竇炎,更大幅降低傷害週邊重要器官、引起手術併發症的風險。
鼻屎需要清理嗎?多久清一次比較恰當?鼻子是人體呼吸空氣的通道,而鼻屎的存在難免會讓人產生明顯異物感,《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耳鼻喉科醫師提醒,在4種情況下,鼻孔需要自行清理,但如果習慣性挖鼻孔過度清潔,不慎會造成毛囊炎,甚至腦部損傷,不可不慎。
動不動就鼻塞、鼻涕倒流?鼻竇炎是常見的鼻部疾病之一,通常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就是「慢性鼻竇炎」,其症狀不但影響日常生活,久了還會產生可怕的併發症!《優活健康網》整理慢性鼻竇炎的衛教知識,從症狀、併發症、治療、日常保健帶你認識慢性鼻竇炎,養好鼻子很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