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不想哭卻「淚崩」也是乾眼症?醫教眼睛「保水4招」不怕吹冷氣

不想哭卻「淚崩」也是乾眼症?醫教眼睛「保水4招」不怕吹冷氣#眼科

32歲許先生因工作需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中使用電腦,卻常常在全神貫注地緊盯螢幕後,突然大量流淚,十分困擾而就醫檢查。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部醫師何旻潔,發現病人眼球表面淚膜層薄,角膜還有些破皮,診斷為「乾眼症」,開立人工淚液並衛教正確用眼方式後,許先生流淚情況明顯改善。

視力突退化至0.2...竟是銅線插眼「魔鬼步伐」閃過大災難

視力突退化至0.2...竟是銅線插眼「魔鬼步伐」閃過大災難#眼科

一位35歲的外籍移工M先生,平日於電線電纜公司從事銅線操作員的工作,近2週以來,右眼出現模糊且有異物感的狀況,就醫檢查後發現,其右眼視力退化到0.2,但外觀卻看不出任何傷口,經進一步檢查發現,竟有一根銅線穿刺在黃斑部旁邊。經手術移除銅線後,M先生目前持續追蹤後續狀況。

AI雙向互動 機器人造福眼科患者

AI雙向互動 機器人造福眼科患者#眼科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雅茹/綜合報導)林口長庚不斷致力落實衛福部「醫病共享決策」,今年更針對糖尿病黃斑部病變病患推出長庚衛教機器人Dolly(多莉),它具有全台創新「AI語音雙向對話功能」及糖尿病黃斑部病變衛教專業資料庫,讓在診間前等候的眼科視力模糊的患者,也能透過語音詢問,聽衛教機器人回答,進行初步衛教,並於門診時與醫師確認疾病相關衛教資訊。打造更完整、連續性的自動化照護醫師看診時間有限、每天有眾多看診患者人潮,無法在有限的看診時間內完整理解,認知差異大,因此針對醫院病歷改造、醫師臨床決策輔助系統、智慧化醫療、大數據應用中心,以醫病共享、智慧醫療為起點,並以眼科患者方便獲取資訊方式–「AI語音雙向互動」功能,開創出全新照護系統。黃奕修醫師表示,多年治療一直致力於打造糖尿病黃斑部病變「自動化照護」,希望使患者獲得到醫療照護不僅只有看診時的幾分鐘,而應能更完整、連續性的照護。尤其黃斑部病變患者本身即視力較不佳、進診間常常又必須進行散瞳檢查,因此在進行疾病衛教時,如果能夠以用「聽」而非「看」的方式進行,對病患十分有助益。視野扭曲變形、出現黑影等症狀是致盲的主因之一近年來民眾高度用眼比例大幅上升,眼睛長期接受光線慢性刺激,視網膜血管受損,導致黃斑部病變患病年齡逐漸下降。糖尿病患者罹患黃斑部病變風險高於一般人,常見視力模糊、視野扭曲變形、視野出現黑影等症狀,是致盲的主因之一,建議糖尿病患者需定期進行眼底檢查,且早期發現、積極治療,可避免失明危機,讓血管恢復功能視力獲得改善。黃奕修主任進一步說明,機器人Dolly除了能夠幫助患者問題找到解答之外,此一智慧醫療平台還包含風險評估檢測,能夠協助找出高風險患者,使其能及時就診治療,此平台上線後,已透過風險評估檢測,包含糖尿病黃斑部病變(DME)高風險計算及視網膜影像AI輔助系統,幫助醫師確認高風險患者,轉診的後續治療,加以落實近年來政府力推之分級治療政策。

長期使用散瞳劑不好?眼科醫師來解惑

長期使用散瞳劑不好?眼科醫師來解惑#眼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眼科醫師發現9歲的小乖視力不良,建議點散瞳劑治療,並提醒家長要定期回診追蹤。但家長擔心,長期使用散瞳劑會不會導致青光眼甚至會傷害腦部神經呢?對此,食品藥物管理署邀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專任黃柔蓁主治醫師,為大家解惑。檢查視網膜、術後止痛、控制近視 皆可能使用到散瞳劑黃柔蓁醫師說明,使用散瞳劑時,較需擔心的副作用是眼壓升高。因為當瞳孔放大時,眼球前房隅角比較狹窄的人,前房水排出路徑也會被壓縮,導致眼壓上升,但較易好發於年長、身材嬌小的女性,幾乎不會發生在孩童身上;若家長還是擔心,回診時可請醫師檢查孩子的眼壓。一般而言,眼科醫師開立散瞳劑的原因有3種:1) 檢查視網膜或開刀時放大瞳孔/臨床上檢查視網膜時,為了讓病患眼睛遇到強光不會縮瞳,會請患者點散瞳劑,讓瞳孔放大。2) 止痛/散瞳劑還有放鬆睫狀肌的效果,因此可用於開刀後、眼睛發炎的患者,降低疼痛。3) 控制近視/長效型散瞳劑被證實可降低眼軸生長,預防近視惡化。其中,長效型散瞳劑與短效型散瞳劑的區別在於「可持續放大瞳孔的時間」。長效型成分含Atropine(阿脫品),可持續放大瞳孔約2週,主要用於預防兒童近視惡化;而短效型成分包括Tropicamide、Phenylephrine、Cyclogyl,效力可持續4至12小時,可暫時放鬆眼部睫狀肌,使孩童接受電腦驗光時獲得真實度數。長效型散瞳劑畏光、近距離看不清 可與醫師討論使用低濃度散瞳劑黃柔蓁醫師說明,目前針對預防兒童近視加深所開立的長效型散瞳劑,最常見的成分及濃度為0.125%Atropine,大部分兒童使用後往往會出現畏光、近距離視野模糊的現象。不過,若將此成分再稀釋10倍,也就是0.0125%Atropine,既能預防近視惡化,也可減輕畏光及近距離模糊的症狀,家長可向醫師詢問,是否能使用低濃度散瞳劑,也就是單支(無防腐劑)小包裝的0.01%Atropine製劑。但是當低濃度散瞳劑無法控制近視效果時,醫師通常會建議提高散瞳劑濃度,就需要和家長進一步討論。使用散瞳劑 在戶外或陽光強時須注意戴太陽眼鏡黃柔蓁醫師提醒,孩童使用散瞳劑時,因瞳孔放大,紫外線更容易進入眼睛,家長須提醒孩子,戶外活動或陽光強烈時戴上太陽眼鏡。若平時已戴眼鏡,可考慮使用遇到紫外線會自動變色的眼鏡,並且培養「看遠不看近」的習慣,例如保持良好閱讀姿勢,不要近距離看書或畫圖,或避免長時間盯著3C螢幕等。(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86期資料)

人工淚液當保養?2大迷思害健康

人工淚液當保養?2大迷思害健康#眼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最近小琪白天上班、晚上又參加活動,戴隱形眼鏡時間越來越長,眼睛常常酸痛,甚至乾澀到張不開,只能瞇瞇眼來看人。她想買人工淚液來改善,但走進藥粧店,琳瑯滿目的產品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別太常點人工淚液當保養 常見的2大迷思民眾感覺眼睛乾澀不舒服時,多半會自行購買人工淚液,希望藉此舒緩症狀,但食品藥物管理署建議,購買前仍應先諮詢醫師或藥師,確認何種成分、用法最符合實際需求,並及早發現自己的狀況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以下將說明使用人工淚液最常見的2項迷思。迷思1)可每天點人工淚液當「保養」嗎?人工淚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水、保濕劑、增稠劑,有助於短暫維持眼睛濕潤,市售種類大致可分為「單次使用」與「多次使用」2種。單次拋棄式包裝不含防腐劑,在開封當天就要用完,即使還有剩,也必須丟棄;多次使用型為了抑制微生物孳生,通常含有防腐劑,且開封超過1個月也要丟棄,以免傷害眼睛。原則上,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可以每天使用,臨床上治療乾眼症時,可能要每小時點2次,如果一天使用超過4至6次,就應挑選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以免引發過敏反應。但是,大多數人往往不了解最適合自己症狀的產品種類及用法,而且有些防腐劑成分如Benzakonium Chloride、Cetrimide大量使用可能傷害角膜。無論哪種人工淚液,都需和眼科醫師或藥師討論,再遵循建議使用,千萬不要憑直覺亂用。迷思2)眼藥水可以取代人工淚液嗎?一般眼藥水根據不同產品訴求,會在保濕成分以外額外添加其他成分,不建議當作人工淚液的替代品。舉例來說,部分眼藥水加了血管收縮劑,以減少眼睛血絲,頻繁使用容易過度刺激眼睛;還有些眼藥水含類固醇成分,若使用時間稍長,容易在不知不覺中造成青光眼或白內障。睡飽勤補水 常保眼睛舒適想預防眼睛乾巴巴,可從飲食和生活習慣兩方面著手,包括適時補充水分、多吃富含維生素A、C、E的食物。此外,別在強光下看電腦或閱讀;用眼每50分鐘就適度休息5到10分鐘;睡眠充足不熬夜;若長時間待在空調環境,應遠離出風口,若房間太乾燥的話,也可以放一盆水喔。(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82期資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