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血症

孕婦染有乙型鏈球菌 竟導致兒子敗血症

孕婦染有乙型鏈球菌 竟導致兒子敗血症#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當心!全台每6名孕婦,就有1名是乙型鏈球菌的帶菌者。醫師提醒,孕婦在懷孕的第35~37週時,接受乙型鏈球菌的篩檢,若篩檢為陽性者及時給予預防性抗生素治療,可大幅減少新生兒感染機會。就有一名出生7天的小男嬰,在媽媽坐月子期間發現有發燒現象,當時合併有呼吸急促、食慾差及活力下降情況,甚至出現痙攣情況,經診斷小嬰兒已有疑似敗血症情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杜戎玨醫師說,男嬰檢查為感染乙型鏈球菌,引發細菌性腦膜腦炎及敗血症,因此讓他接受至少三周完整的抗生素治療。之後男嬰的體溫逐漸穩定,痙攣也未再復發。乙型鏈球菌篩檢  減少新生兒感染機會杜戎玨醫師解釋,乙型鏈球菌是一種常見的腸內菌,多存在於女性的泌尿及生殖系統,但新生兒可能會在生產過程中經由產道感染。雖然大部分孕婦不會感到不適,但新生兒若受到感染,可能導致肺炎、腦膜炎、敗血症等併發症,嚴重恐致死,對寶寶的健康是一大威脅。因此醫師也提醒,國健署自民國101年起,已全面補助所有孕婦接受乙型鏈球菌的篩檢,提醒孕婦在懷孕的第35~37週時,務必接受篩檢,若經篩檢為乙型鏈球菌陽性時,為了防止新生兒感染,醫師視情況會於門診時給予口服抗生素,並於陣痛時給予預防性的抗生素治療,以確保孕產婦與新生兒的健康。

魚刺扎到小傷口 竟引發敗血症險沒命

魚刺扎到小傷口 竟引發敗血症險沒命#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別輕忽身上的小傷口,抵抗力差者,若是傷口兩週內沒好轉,恐引發壞死筋性膜炎或惡性腫瘤,嚴重恐奪命!一位漁夫出海捕魚,右手臂被魚刺刺傷後,自行使用藥膏簡單處理傷口,兩個禮拜後傷口紅腫並逐漸往肩膀漫延,手臂也開始出現出血性水泡,合併發燒畏寒,最後陷入昏迷,醫師診斷為壞死性筋膜炎合併敗血性休克,住進加護病房和多次清瘡手術,才從鬼門關救回一命。傷口2星期未癒 宜速就醫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整形外科陳思翰醫師表示,健康的人對於大部分外力造成的傷口都不需要什麼照護就可以很快的痊癒。但是,有不明原因的傷口一直無法痊癒,如果不謹慎評估找出原因而隨便就醫,常常會導致傷口持續潰爛,甚至有生命危險。且傷口癒合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持續的外傷、周邊血液循環差、血糖控制不佳、營養不良、抵抗力差、褥瘡、細菌感染或是有惡性腫瘤生成等等的原因,一旦傷口持續惡化或是傷口超過2星期都沒有好,就應該立即請專業醫師協助。

消毒藥水受到汙染 當心引起敗血症

消毒藥水受到汙染 當心引起敗血症#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民眾們在使用消毒藥水時要注意,當心殺菌不成反感染,日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及加拿大衛生部皆發生外用殺菌劑,未依藥品說明所載方式配製、使用或儲存,而遭受微生物汙染汙染事件。嚴重時可能導致嚴重及致命性菌血症或敗血症,特別是近期接受手術者、因每日注射需定期消毒皮膚者(如糖尿病患者)、使用靜脈注射接受治療者(施打化療患者)、接受輸血者或血液透析患者都是高風險族群。使用殺菌劑前 應先詳閱說明書食藥物管理署表示,有殺菌作用的藥品不代表本身不會被微生物所汙染,倘若在配製、使用或儲存的方式不正確,仍有可能會對健康帶來不良的影響。因此,提醒民眾在使用外用殺菌劑前,應詳細閱讀藥品說明書,並依照仿單指示正確使用,另外,單次使用包裝的殺菌製劑,一經開封使用後應即丟棄,且開封後的殺菌製劑勿再稀釋或分裝,甚至也不能使用已過期或暴露在開放容器中之殺菌製劑,以免受到感染。

糖尿病男咬指甲成癮 竟併發敗血症亡

糖尿病男咬指甲成癮 竟併發敗血症亡#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咬指甲這個小習慣,竟嚴重致命?英國一名40歲男子本身有咬指甲的習慣,且患有糖尿病,2年前曾截肢一條腿,日後又患上憂鬱症,喜歡咬指甲來紓解壓力,結果因糖尿病使神經變遲鈍,並受到細菌感染,最後併發敗血症逝世。外電報導,該男子患有糖尿病,2年前就因疾病截肢了一條腿,後來久病纏身、患上憂鬱症,習慣靠咬指甲來紓壓,但因本身就有糖尿病、四肢尖端的神經循環越來越差,導致指尖差點被他咬爛,醫生只好替他動切除手術。手指神經循環差 咬爛也不自知不料手術後,男子的傷口出現細菌感染,醫師注射抗生素治療,依舊無力回天,日前因敗血症逝世;男子的母親表示,兒子常把手指咬的亂七八糟,雖然他的離去令他們感到痛苦,但還是希望大家能透過他們的經驗,瞭解咬指甲的小習慣,也可能釀成大禍,千萬別輕忽。

女子輕忽腎結石 竟引發敗血症

女子輕忽腎結石 竟引發敗血症#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腎結石在台灣是一種常見的腎臟疾病,據統計,盛行率高達10%,好發於青壯年的男性;醫師提醒說,腎結石如果放任不管,容易增加泌尿道癌症的風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最近收治一位中年女性病患,本身有糖尿病及腎結石的病史多年,但都不在意,近來因左側腰痛及發燒前去急診,經檢查後發現,是左側腎結石阻塞尿路併發敗血症及腎盂腎炎,後來住院治療後才痊癒出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腎臟內科陳永泰醫師指出,腎結石大多是在急性發作時,才會產生疼痛及嘔吐、噁心、頻尿及解尿疼痛等症狀,因而常讓人忽略。其實針對沒症狀的結石也須加以治療。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可能沒有症狀,急性疼痛在緩解後雖然結石仍在,但也有可能症狀完全消失。腎結石患者 泌尿道癌症風險增此外,如果腎結石放任不管,也會增加許多其他疾病的風險。陳永泰醫師表示,根據國外最新研究發現,腎結石患者會有比較高的機會發生:心肌梗塞、腦中風及骨折等風險。研究也顯示,腎結石患者有比較高的機會得到攝護腺癌、腎臟癌、膀胱癌等。陳永泰醫師也說,雖然疼痛會使人急速前往就醫,但是往往不痛了,讓病患誤以為結石好了而停止就醫;事實上,在泌尿系統中的結石仍然默默地對患者造成影響。因此建議,如發現有輕微血尿的症狀,或健檢出有腎結石,切記一定要定期複檢及治療,確保沒有結石併發症產生,一直到結石消失為止。最後提醒民眾,平日應攝取充足水分,維持適量排尿,減少肉類蛋白質攝取,減少高草酸含量食物的攝取都可以預防結石發生。

65歲婦輕忽頻尿 引發敗血症險致死

65歲婦輕忽頻尿 引發敗血症險致死#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頻尿雖然不是嚴重疾病,但也可能引發致命危機,民眾千萬別輕忽病情而延誤治療!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陳福民醫師表示,曾有一名65歲婦人因頻尿、憋尿問題,引發敗血症,相當危險!陳福民醫師說,該個案5年來飽受頻尿之苦,動不動就想上廁所,曾有一天跑50多次廁所,卻還是覺得尿液解不乾淨,甚至因工作無法正常解尿,憋尿憋到病來;婦人從事餐廳服務業,有時忙碌起來,一天只跑2次廁所,因為常憋尿,5年前曾經罹患尿道感染,卻因害怕內診而拒絕就醫。頻尿、憋尿問題多 細菌感染膀胱恐蓄膿直到上個月她突然發高燒、全身無力,被家人送到急診,檢查後發現膀胱受到細菌感染,且導尿管內全都是膿,醫師診斷是長期頻尿、尿液解不乾淨,引起細菌感染造成的敗血症,幸好發現得早,經藥物治療後已恢復正常。陳福民醫師解釋,其實正常的解尿過程,膀胱不會殘留超過10c.c尿液,但頻尿患者會因為尿液解不乾淨,加上女性尿道較短,容易囤積餘尿,而引發細菌感染、發炎,長期下來恐導致敗血症,提高致命危機;建議病患最好找出頻尿病因、對症下藥、積極治療,如此一來,就能避免頻尿引起其他併發症發生,確保健康。

哈啾疫苗打沒?幼兒降低染肺炎風險

哈啾疫苗打沒?幼兒降低染肺炎風險#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你家幼兒施打疫苗沒?為避免2-5歲幼童遭受肺炎鏈球菌感染而引發嚴重肺炎、腦膜炎和敗血症等多種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疾管署自今年3月起,實施公費施打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接種,降低幼童感染或死亡的風險。PCV13疫苗可預防肺炎、腦膜炎、敗血症等多種疾病天涼好個秋,即將進入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期,家中幼兒的健康不容忽視,根據疾管署統計PCV13的接種率僅53%,顯示仍有一半的的幼童尚未接種,因此呼籲家中有民國97-100年出生,滿2歲尚未接種PCV13的幼童家長,請儘速攜帶幼兒和兒童健康手冊到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醫院診所完成接種,降低感染疾病的風險。肺炎鏈球菌感染常造成幼兒嚴重肺炎、腦膜炎和敗血症等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這些疾病可透過接種疫苗加以預防,降低兒童遭受感染及減少幼童住院的負擔、或避免因而死亡的遺憾;IPD好發於5歲以下的幼兒,其中又以2-5歲為最多,感染的血清型以19A為主,目前適用於幼兒接種的疫苗僅有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有含19A血清型。接種率低 家長不知公費提供疫苗且低估疫苗保護力因接種率不理想,疾管署想了解原因於是委託民調公司電訪,結果發現,有3成的幼兒家長不知道政府提供公費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且普遍家長低估疫苗的保護效益,雖7成以上家長知道疫苗可預防肺炎,但不清楚疫苗可同時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導致的菌血症、腦膜炎等嚴重疾病。因此疾管署再次呼籲,為了寶寶們的健康,年滿2歲以上,過去未曾接種PCV13或未依時程完成應接種劑次的幼兒家長,請儘速帶幼童完成疫苗接種,減少幼兒遭受肺炎鏈球菌感染的侵害。

痛風有時難診斷 反覆發作嚴重恐致敗血症

痛風有時難診斷 反覆發作嚴重恐致敗血症#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40多歲工程師,因左外側腳踝關節腫脹疼痛、步行困難而就醫。患者無扭傷的病史,經X光檢查,排除骨頭病變,因此,懷疑是痛風關節炎導致。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部醫師葉敏南表示,典型痛風發作的位置在大腳趾蹠趾關節,若是大腳趾蹠趾的關節紅腫熱痛,或有明顯的痛風石,較容易診斷;然而,痛風在足背、外踝、後腳跟或是整個足踝關節也會發生,這些部位的疼痛就比較不容易診斷。葉敏南指出,痛風的診斷從病史、本身原有的疾病、臨床檢查、關節液抽檢可得到初步的診斷,藥物的治療也可以幫忙作診斷。X光檢查可以排除一些疾病,血液檢查可以知道尿酸值。不過,血尿酸值高的患者中不一定都有痛風的症狀,但約有15%的人會痛風發作。然而,痛風發作時,血尿酸值不一定高,此時只有在患處發現乳糜狀尿酸鈉結晶才能確定診斷。痛風的發生在成年男性方面幾乎沒年齡之別,從青年到老年人都有可能。停經前的女性,可能是女性激素的保護作用,尿酸的排出能力比較好,因此,極少有痛風困擾。停經後的女性,痛風好發機率與男性一樣。另外,腎臟功能差的人,尿酸排出能力差,使用利尿劑的高血壓患者、癌症治療患者,好發機率均變高。葉敏南說,其實任何食物不吃多,就不容易出問題。痛風患者須要控制含嘌呤高的食物,現代人多半攝取太多的脂肪和蛋白質,所以要特別控制肉類的量,少吃紅肉、內臟、乾豆類、發芽菜類,少喝火鍋湯、肉湯、濃縮的肉汁,豆腐、豆漿等豆製品只需少吃,並不需禁吃,一天1杯豆漿的量無妨,但是急性發作期要禁食。因海產類含普林量較高,勿經常食用,建議飲用足夠的水,每日至少飲用2000 c.c.以上的水,以幫助尿酸排泄。因為酒會影響尿酸的排泄,所以禁止飲酒,尤其有一些酒類普林含量不低,如陳年紹興酒、紹興酒和啤酒。葉敏南提醒,痛風的診斷及治療,醫師都可以幫忙。但是要避免痛風的發作及復發,要靠民眾自己在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方面的毅力與決心。如果患者未按時就醫服藥,造成痛風反覆發作,則關節周遭便有尿酸鈉鹽的沉積,形成痛風結石,當痛風石慢慢累積,嚴重會破出皮膚,引起感染,甚至敗血症。血尿酸值高的患者若無發生痛風的症狀,需飲食控制,可以不須長期藥物治療,但若有痛風的症狀時,則需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長期藥物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