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血症

不可輕忽!新生兒「發燒」的警訊

不可輕忽!新生兒「發燒」的警訊#敗血症

”發燒”可以說是一般小兒科門診或急診中最常見的問題,因為絕大多數的父母都對小孩子的發燒非常關心甚至十分的焦急。還好嬰幼兒發燒的原因多半都不是有什麼嚴重的問題,其中很多都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關。這種燒,一般而言很容易控制,病程過了孩子自然就可痊癒,不會有什麼不良的後果。但是發燒也可能只是一種嚴重疾病所表現出來的冰山的一角,如果忽略了而未給予適當的治療,甚至會有致命的危險。這種情形尤其常見於新生兒期,所以對於新生兒發燒,我們必須特別注意和小心。 為什麼新生兒發燒會有這麼大的威脅?臺安醫院小兒科卓瑩祥醫師表示,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新生兒的發燒其原因通常不像較大的小孩那麼單純。很多人都知道或至少聽說過,小孩在五、六個月大以前比較不會生病感冒,其原因除了這個年齡的孩子很少出門,較少接觸到病源以外,體內含有來自於母親的抗體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也由於不大容易生病的關係,萬一還是生病發燒了,就很有可能不是一般單純的感冒了。卓醫師指出,特別是在新生兒期(通常是指出生後一個月內),孩子身上的器官有些還未發育成熟,很容易受到病菌的侵犯,或被侵犯後病源容易擴散至其他重要器官。譬如新生兒較容易得到敗血症,也就是細菌侵入血液中,然後隨血液循環全身的細菌又會造成全身各個器官的發炎,例如腦膜炎、肺炎、骨髓炎等。此外有些新生兒有潛在的器官發育不良,也使得他們有較大的機率受到細菌感染。譬如尿路感染常見於先天性腎臟畸型或尿液逆流的新生兒。第二個,我們要對新生兒發燒特別注意的理由是,在這個時期的細菌感染,如果沒有及早治療的話,其病程可以非常快速,令人措手不及。在醫院中偶而可見敗血症的新生兒,早上才發燒,到了當天晚上就休克而回天乏術了。因此早期診斷、迅速治療是十分重要的。有些父母非常不能理解為什麼新生寶寶一發燒就得住院,而且抽血、驗尿、甚至抽脊髓液檢查全套都來,實在很不捨得。但是這實在是不得已的,因為敗血症、腦膜炎的初期症狀常常就只是發燒而無其他明顯症狀,如果因為不捨得做檢查而觀察到症狀明顯時,可能已經一發不可收拾了。因此機伶的小兒科醫師對新生兒發燒的處理態度,通常是“寧可錯殺一百也不可放過一個”,這樣才不致悔不當初。雖然新生兒發燒有可能是一個重要的警訊,不過也不是每一個新生兒發燒都一定是敗血症或腦膜炎。通常如果發現寶寶發燒了,卓醫師建議,可以先量肛溫或耳溫,如果不是很高的燒,而且小孩的活動力和食慾都還很正常,則還可以先觀察一下。在門診常見一種「假性發燒」,也就是寶寶沒有生病,只是媽媽把小孩包裹太多的衣物,使得小孩的體溫上昇。這時除了寶寶其他狀況一切良好外,身上常長滿扉子或汗疹,頭髮也是濕濕的。如果懷疑是假性發燒,只要將寶寶的包布打開,在冷氣房中待一陣子,再量一次體溫。如果體溫回復正常,即可證明不是真的發燒而可免去一堆不必要的檢查了。所以我們對新生兒發燒是應該特別小心,但也不必過度緊張,如果沒有把握,應該求助於有經驗的小兒科醫師,並且配合醫師的檢查與治療,如此便可避免大多數的悲劇發生了。

氣溫驟降 民眾使用暖暖包取暖 小心灼傷身

氣溫驟降 民眾使用暖暖包取暖 小心灼傷身#敗血症

近來夜晚氣溫降至十度以下,有些怕冷的民眾總是暖暖包不離身,然而看似安全的暖暖包若未正確使用,長時間接獨皮膚時,小心反而傷了身體。沙鹿光田醫院近來接獲一民年輕女子睡覺時將暖暖包隔著單薄衣服放置臀部處,不料起床後發現臀部竟遭暖暖包灼傷個案,醫師提醒民眾,近來天氣寒冷,不少民眾會使用暖暖包禦寒,特別提醒老年人或是糖尿病患,由於末稍神經較不敏感,若溫度過高時,病患常不自覺而造成傷害。台中縣一名二十歲女子,日前車禍跌傷臀部造成瘀傷,聽說熱敷有助消腫,遂突發奇想在睡覺時隔著單薄衣物將暖暖包放置在臀部處,原想不但可消腫更可同時取暖,不料起床後發現臀部放置暖暖包部位竟遭灼傷起水泡,臀部並腫了一大塊,由於諱疾忌醫,數日後不但傷口紅、腫狀況未見起色,吳姓女子竟開始出現高燒不退現象,經家人送往醫院時患部已演變為蜂窩組織炎。一般外科醫師指出,該名個案半側臀部異常腫脹,傷口部位遭到二度灼傷,替其處理傷口時抽出將近700㏄的膿血,由於灼傷部位未妥善處理,開放性傷口遭細菌感染引起蜂窩組織炎,醫師表示,如果未儘快處理,患者會出現全身發冷、發熱、不適和白血球增多症狀,嚴重者甚至可能逐漸化膿、壞死,引發敗血症。光田醫院皮膚科醫師表示,暖暖包是利用鐵粉氧化的方式進行發熱,市面上部份商品效果可達五十至六十五度間,若是長時間接觸皮膚,由於能量的累積,仍是會造成皮膚嚴重灼傷,民眾使用前應詳閱使用說明,避免造成傷害。 

加速傷口癒合-高壓氧治療

加速傷口癒合-高壓氧治療#敗血症

高壓氧治療已在國外施行多年,近年來國內各醫療診所亦陸續引進高壓氧治療艙,希望藉由此治療來改善許多因缺血及缺氧所造成的疾病。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問題傷口已成為高壓氧治療中最常見最普遍的適應症,糖尿病足潰瘍則是造成問題傷口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新店耕莘醫院  陳紹原醫師指出影響傷口的癒合要,評估的因素可分為三方面:循環、感染及營養。由於高壓氧治療主要靠病人利用呼吸高壓氧的方式將溶解在血漿中的高濃度氧氣經由血管帶至缺氧的區域,因此評估病人是否有適當的循環是在接受高壓氧治療前很重要的課題,這就跟稻子如要得到充足的水分供應,一定要有良好的溝渠是同樣的道理。其二是感染,缺氧本身就會影響白血球的殺菌能力,再加上長期罹患糖尿病的病人常會有免疫功能不全的問題,一旦傷口發生感染,不但會嚴重影響傷口癒合,更有可能併發菌血症或敗血症。最後一項是營養,足夠的養分是促進傷口癒合的最佳原料,白蛋白過低的病人即使有好的循環及感染控制仍會影響傷口癒合。高壓氧治療可藉由適當的循環提高缺氧組織氧分壓、提高白血球的殺菌能力,更能促進纖維母細胞合成膠原蛋白。許多研究報告已證實高壓氧可加速急性及慢性傷口的癒合,最主要的也大幅降低了病人截肢手術的比率,因此如果您有傷口癒合的問題,請儘早尋求高壓氧專科醫師的評估,適時的給予治療,以減少併發症及截肢的命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