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壓

靠牆抬腿就可以!5個必學「簡單瑜伽」放鬆身心:有效改善肌肉緊繃

靠牆抬腿就可以!5個必學「簡單瑜伽」放鬆身心:有效改善肌肉緊繃#紓壓

瑜伽透過正念以及和緩的動作達成全方位活動幅度,是備感壓力和緊繃時的理想運動,只是有時候,你甚至連進行輕柔伸展的力氣和時間都沒有,但是有一種瑜伽,就算只擺一個姿勢也能做,毫不費力卻很有效率。《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5個簡單瑜珈」讓身心狀態漸趨平靜和放鬆。

「精油VS香水」差在哪?一表格解析來源、成分與效果:1種有藥效

「精油VS香水」差在哪?一表格解析來源、成分與效果:1種有藥效#紓壓

許多人都會塗抹精油按摩,達到舒壓放鬆的目的,除此之外,精油還有調節溫度、預防疾病、防蟲等功效。美國NAHA國際認證臨床芳療師、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博士許藍方於《許藍方博士的芳香癒療》一書中,分享不分年齡的身、心、靈全方位保養方案,幫助讀者有正確保養觀念,避免疾病不適。以下為原書摘文:

圖解》上班族沒時間運動怎麼辦?必學9招「椅子瑜珈」舒緩肩頸痠痛

圖解》上班族沒時間運動怎麼辦?必學9招「椅子瑜珈」舒緩肩頸痠痛#紓壓

現代人上班整天坐在辦公室,長時間的坐姿導致腰痠背痛、肩頸僵硬、身體緊繃,但忙碌的生活又沒有多餘時間可以運動,該怎麼辦呢?不妨試試椅子瑜珈,運用短暫的休息時間及一張椅子就能伸展,不僅是上班族,就連年長者、行動不便的人都很適合!以下介紹9種椅子瑜珈體式,幫助你放鬆全身的緊繃肌肉、舒緩壓力,還能恢復精神!

紓眼壓又身心放鬆 熱眼運動3方法

紓眼壓又身心放鬆 熱眼運動3方法#紓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熱眼運動能讓眼睛周圍的血液循環變好,所以會看得更清楚,頭痛、肩膀僵硬、心浮氣燥、自律神經紊亂都能緩解。建議大家早晚各熱敷一次。若是需要用電腦閱讀大量資料的工作,或者有閱讀這類長時間使用眼睛的興趣,都很建議白天就熱敷眼睛。熱眼運動的方法有三種,請大家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方法1】基本熱敷將濕毛巾稍微擰乾,再放入微波爐加熱至不會燙傷的溫度。2.將毛巾放在眼皮上。3.靜置到毛巾涼掉就可以了。【方法2】簡單版熱敷(手掌熱敷)1.雙手摩擦、搓熱掌心。2.將手掌彎成杯狀。3.閉上眼睛,將手掌蓋在眼睛周圍三十秒到一分鐘。【方法3】使用市售熱敷眼罩或道具市面上也有熱敷眼睛的商品,例如打開包裝就會加熱的拋棄型眼罩,或是可利用微波爐重覆加熱的款式。(本文摘自/1天3分鐘14天有感 腦科學認證!拯救視力╳防失智的「蓋博符號」/三采文化)

研究發現:送花竟比送豪禮更紓壓

研究發現:送花竟比送豪禮更紓壓#紓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送花是大家常用來表達心意的方式之一,受贈者也常感到心花怒放。根據北佛羅里達大學「花卉對女性感知壓力的影響」的研究發現,有近七成的民眾每週都感到壓力,尤其是有四分之一的女性每天都覺得有多次的壓力。研究證實,收到花束的受試者,壓力水平有顯著的下降,情緒獲得改善。一份2018年九月份進行的「花卉對女性感知壓力的影響」研究,針對美國人整體壓力水平進行調查,發現68%的民眾每週都感到壓力,32%則是每天都感到壓力,其中女性對壓力感知特別明顯,四分之一的女性每天有多次的壓力。本次研究以18-65歲共170位女性為對象,參與者對研究目的並不知情,隨機分配至三個組別,分別為「送花束到府」、「送包裝精美的豪華蠟燭」、「對照組」,前兩組在實驗的第五天或第六天會收到花束或豪華蠟燭,且被告知這些物品是感謝他們的參與,對照組則不會收到任何東西。所有受試者皆完成連續12天的線上壓力調查,並以壓力知覺量表(PSQ)於研究前後進行施測。結果發現,收到花束的受試者,壓力水平有顯著的下降,情緒獲得改善。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胡延薇說明,目前美國、日本等國開始推廣園藝治療,建議平日可先從小盆栽開始,讓生活增添小小綠意,利用人與植物的關係,如維護、植栽、美化等,在照顧花卉的同時刺激手部小肌肉,在過程中投注希望、期待,間接達到提升專注力、穩定情緒、緩解壓力等目的。這項研究證實贈送花束能紓緩日常壓力。無論是賞花或接收他人贈予的花束,常讓人有好的聯想,像春天來了、希望、美麗、道謝或讚美等正面感覺。以往男性朋友認為贈送花束不實在、花期短很快就謝掉,不如折現….等,經上述研究證實花卉對女性的情緒穩定有好的影響力,想讓女性朋友擁有好心情,那就在適當時機送束花給她吧!

紓壓放鬆身心靈 從零基礎起練習冥想

紓壓放鬆身心靈 從零基礎起練習冥想#紓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冥想的練習需要非常有系統進行。找一個安靜、乾淨、通風的房間;選一個不會受到干擾,也不用執行必要工作的時間。以舒服坐姿坐好(坐在一張直椅背的椅子,或盤腿坐於放在平坦地面的墊子上),頭部、頸部和身體打直(脊椎保持在自然的曲線)。基本要素是你的姿勢是直立而舒適的。練習冥想的方法先花幾分鐘練習鼻孔交替呼吸法接著從鼻孔進行均勻的橫膈膜式呼吸。下定決心不受心念的干擾。當你已經盡可能地放鬆後,就專注在兩個鼻孔之間的鼻橋上,感受呼吸。專心感受在兩個鼻孔進出的呼吸流動。接著吸氣時,將注意力的焦點放在雙眼之間的位置上,即松果體中心(pineal center);或放在雙乳中間的位置,即心臟神經叢(cardiac plexus)。如果你是理性多過感性的人,可以將注意力放在松果體中心。如果你是感性多過理性的人,就可以將注意力放在心臟神經叢。這個注意力的焦點應該是在身體裡的空間,而不是在皮膚表面。現在讓你的思緒不受干擾地自在流動,並對思緒發展出成為它的見證人的感覺。在你覺得舒服的限度內久坐,以你自身的能力做為決定因素。但要每天進行,因為規律性是增進能力的必要條件。如果你能選定一個特定時間,然後每天都在這個時間進行,將會很有幫助。這會讓你養成坐下來冥想的習慣,而這段時間就會與心靈的放鬆和平靜狀態產生關聯性。若要發展內在專注力技巧(之後演進成冥想),心念首先要靜止和平靜。要做到這點,就需要每日經常性的演練,靜靜地坐著,閉上雙眼,將所有的注意力轉到呼吸的流動上,然後再帶到特定的定點上,來觀察思緒及影像的流動。若要開發這個觀察的技巧,可以選擇一個單一焦點來發展內在專注力。為了這個原因,世界上許多偉大的傳承就使用「咒語」。咒語是個音節、聲音、文字或一組文字,是依學生的本質而特別制定出的。它會平靜心念,以溫和受控的方式,讓人的意識覺知能穿透入心靈的深層。這份穿透力會帶領心念進入意識的更高階層,打開新的知識管道。透過專注力,可以體驗到內在力量的源頭—意識的中心,然後我們就能完全充分地運用真實的潛能。小心選擇注意焦點是很重要的,因為注意焦點會導致負面的狀態。當我們審視多數不在我們控制之下的內在專注力時,此項的重要性就變得很明顯。例如,很多人會自然而然地專注在感受上。不幸的是,這會造成疑心病(hypochondria)這類的問題。或者是,焦慮且神經質地專注在思緒上,但這種思緒只會造成問題,而不是幫助訓練注意力。還有一些人專注在特定影像上而產生恐懼。在選擇特定的專注目標時,務必要極為小心。可以發展出對思緒流的見證能力的前述練習,是絕佳的入門練習。若能在一位對冥想各個面向,包括呼吸練習,都很熟悉,而且自己也經常練習這些技巧的合格老師的幫助下,你的練習將會更加精煉與拓展。冥想的兩種形式冥想有兩種基本形式,相容式與排它式,就像是硬幣的兩面一般。這些語詞的運用只是為了分類的便利性,因為這兩者皆包含了專注與觀察。不同之處是在覺知的目標上。舉例來說,在專注的,或說排它的冥想形式中,所有的目標如思緒、影像、感官印象與感覺皆被消除,只留下一項(像是呼吸覺知或咒語)。這是眾所周知的冥想形式,也是外行人最熟悉的形式,發生在一個人安靜地閉上眼睛坐著時。另一種冥想形式是將單一焦點放在意識流本身上面。不排除標的物、知覺、思考、感受或影像。換句話說,心靈的所有動作全包括在觀察的領域內,但觀察的重點是不去識別這些進行中的活動,不管它們是心理或生理的標的物(思考或感覺),或外在的過程。一切都被以中立的平靜對等待之,冥想者的體驗就像看著橋下流水。單一焦點是膠著在流動的本身上。當觀察狀態因為涉入(識別心)流動中的標的物而受到干擾時,注意力就中斷了。這通常被稱為「行動冥想」,可以在日常工作中進行。這兩種形式的冥想過程,都需要持續不斷的練習內在專注力,才會逐漸演進成冥想。它們對於發展自我認知都是必要的。而且這兩種形式是互補的,能互相強化,讓彼此更容易做到。它們都會帶來對下意識心靈的細微內在過程更多的覺知,而經由練習這兩者,則會加速增進自我控制的整體過程。(本文摘自/瑜伽減壓療法:結合西方神經醫學及東方瑜伽科學,讓你重獲身心平衡與自由/橡實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