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

喝茶不怕牙齒染色 快加牛奶就對了

喝茶不怕牙齒染色 快加牛奶就對了#牛奶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編譯)雖然愛喝茶是件好事,不僅可藉由裡頭的咖啡因提振精神外,還能去油解膩、抗老、降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只不過,當茶飲用過量時,牙齒恐怕就會瞬間從白變黃了,而日前在國外有項最新研究發現,在茶裡添加牛奶,改喝鮮奶茶,就可以避免牙齒染上茶漬,讓你滿口「黃牙」。牛奶可中和茶葉單寧 減少茶漬堆積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茶葉的氧化程度越高,越容易對牙齒造成染色,因此,加拿大研究人員為減輕牙齒被牙漬染色的問題,特地拿掉下來、拔下來的牙齒進行研究,首先記錄每顆的顏色,接著再將牙齒分別放置攝氏37度的茶及鮮奶茶中,等待24小時後再觀察齒色變化,結果發現,鮮奶茶中竟能減少茶漬堆積。對此研究人員表示,茶葉因含有單寧,不但會造成苦味,也會使茶色變深、讓牙齒出現茶漬,而牛奶中的「酪蛋白」,則可與單寧產生作用,進而預防牙齒染色,且此效果甚至比美白牙超還要好,所以,建議民眾在喝茶時,可盡量添加牛奶,以避免黃牙上身,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口腔衛生國際期刊》。

牛奶、豆漿致乳癌?國健署:無關聯

牛奶、豆漿致乳癌?國健署:無關聯#牛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乳癌居女性癌症發生首位,每年約有2千名婦女死於乳癌,讓人為之震驚,各種有可能的致癌食品,都讓女性們避之唯恐不及,曾有報導指出,少喝豆漿、牛奶,可以預防乳癌發生,然而國健署表示,牛奶與乳癌的關聯,國際上並無定論,民眾毋須恐慌,健康飲食、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預防癌症的不二法門。牛奶與乳癌無關 少喝反造成骨質疏鬆日前曾有媒體報導,常喝牛奶的歐美、澳洲人乳癌發生率也數倍於飲用量較低的日本、印度,國民健康署表示,牛奶與乳癌有無關聯,國際上並無定論,建議民眾毋須恐慌,且由於牛奶是很好的鈣質攝取來源,若長期攝取不足,反而容易造成骨質疏鬆等問題,據統計,國人有9成以上每日鈣攝取量均未達標,國健署呼籲民眾應多攝取乳品,補鈣存骨本,預防骨質疏鬆,勿錯失補充鈣質的有效途徑。除了牛奶外,也有不少人認為豆漿、山藥等食物會誘發乳癌因子,然而國健署防癌組長吳建遠說,其實只要正常飲食不過量,並不會造成乳癌的發生。3撇步 乳癌防治教戰世界衛生組織也曾明確指出,吸菸、過量飲酒、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及肥胖等,才是造成癌症死亡的主要危險因子,國健署提醒民眾,面對乳癌,拒菸酒,少吃高油脂、多運動、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異常者定期追蹤,才能有效防治。1) 健康吃/飲食西化是導致乳癌發生率上升的原因之一,例如炸雞、薯條、蛋糕甜點等,然而高油脂食物,卻是誘發雌性素分泌的原因,進而導致乳癌風險增加,民眾應秉持少油、少鹽、少糖的料理方式,達到健康飲食的預防原則。2) 快樂動/瑞典研究指出,缺乏運動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比有運動習慣者高出4成,因此,國健署邱淑媞署長表示,運動可從日常生活中時時執行、處處落實,建議民眾應養成每星期至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的習慣,以降低罹癌的風險。3) 定期篩/5~69歲婦女,及40~44歲具乳癌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以達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目標。

夏季會有化工牛奶?專家:網路謠言都騙人!

夏季會有化工牛奶?專家:網路謠言都騙人!#牛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時值夏季,正是不少水果的盛產時刻,例如,清涼多汁的西瓜,或是通透圓潤.肉質如玉的荔枝,都是仲夏之間,消暑聖品,然而,只要高溫超過三十三度以上,台灣酪農臉色,可說與荔枝的紅豔外衣形成強烈對比,慘綠一片。原因就出自,乳牛乳汁分泌量,會隨著高溫炎熱,而大幅下滑。但台灣的牛乳需求量那麼大,怎麼廠商還是拿得到乳源?網路因此盛傳,是因為酪農會施打荷爾蒙,促進牛隻分泌乳量,以確保乳源能夠持續順暢。然而,台大動物科學系教授陳明汝直言,台灣沒有化工奶,錯誤的謠言將扼殺本土酪農業的發展。國內法規:牛隻不得施打生長素催乳陳教授進一步說明,部分國家確實可以合法使用抗生素於乳牛飼料、注射生長激素促進泌乳。但台灣採歐盟管理標準,不准使用抗生素於乳牛飼料或注射生長激素以增加乳產量。 因此國內大廠在進行生乳收購時,一定會有藥物殘留的檢驗程序,若發現殘留值超標除了整批退或銷毀,更會追溯酪農場的責任,台灣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CAS更會定期抽驗鮮乳產品,因此酪農不太可能冒險施打激素或抗生素。網路辨別方式 都是謠言過去網路曾有傳言,部分廠商在缺乳期會以奶粉、濃縮還原乳混充鮮乳販售。更有網友及媒體提出可以「口感濃」、「香味重」、「加醋會凝結」等方式實驗辨別假鮮乳,但這些都是錯誤的辨別方式。陳明汝教授解釋,鮮乳的口感香味與牛種、牛乳品質、脂肪球大小,均質與否、殺菌方式有關。且口感、香味皆屬於個人的主觀感知,用來判斷鮮乳真偽準確度低。此外,鮮乳加醋凝結,主要來自鮮乳中蛋白質遇酸變性凝固沉澱,但即使是乳粉、濃縮還原乳,只要按照比例調和,蛋白質成分並不會少於一般鮮乳,因此亦非良好的判斷方式。也因此他提醒,切莫相信網路謠言,以免對酪農造成傷害。

咖啡易致骨鬆?營養師:一天2杯牛奶可預防

咖啡易致骨鬆?營養師:一天2杯牛奶可預防#牛奶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咖啡是許多人拿來提神醒腦的好物,上班族常常是人手一杯,然而也常常聽到咖啡因可能會造成骨質疏鬆,或對身體帶來其他負面影響,網路上資料繁多,說法也是眾說紛紜,到底哪一個才是正確的?營養師表示,鈣質攝取足夠的話,可減少咖啡因引起的鈣質流失。咖啡因致鈣流失 恐增加骨折機率亞東醫院營養科賴巧憶營養師表示,雖然沒有研究直接證實咖啡因與骨質疏鬆有絕對相關,但基本上咖啡因會透過兩種方式導致鈣質吸收不足,第一是咖啡因利尿,會使尿中鈣的流失;第二則是咖啡因會抑制腸道的鈣質吸收,以上原因綜合起來,甚至可能導致骨折的機率提高。致使骨折機率上升的條件也並不容易,需要一個人每天喝4杯以上的咖啡,且每日的鈣質攝取不足700毫克,才有可能使鈣質嚴重流失,而目前國人普遍鈣質攝取都是不足夠的,衛福部建議每人每日應攝取1000毫克的鈣,換算下來,應至少喝2杯牛奶的量,才能補足一日所需的鈣。補充鈣質,也可以選擇較為天然的高鈣食品,像是乳製品,乳酪、起司等,豆製品、深綠色蔬菜、小魚乾、芝麻等,缺點是較難計算吃的量是否足夠,而鈣片則是最好計算攝取量的鈣質補充方式,都可以有效預防骨質疏鬆或骨折的風險。每日300毫克為限 手搖杯跟進咖啡因紅綠燈除了骨鈣流失外,咖啡因也會使人睡不著、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潰瘍、使人興奮、手抖、頭痛、焦躁等作用,更可能導致關節炎或是刺激膽激素的釋放,導致膽結石加重,因此咖啡因的攝取仍需有個指標。依據歐盟的建議,每人每日咖啡因不宜攝取超過300毫克。台灣自民國95年以來,就設置了「咖啡因紅綠燈」,紅色代表每杯咖啡因總含量200至300毫克或甚至更多,黃色代表每杯咖啡因總含量100至200毫克,綠色代表每杯咖啡因總含量100毫克以下,而食藥署也已經擬定手搖杯飲料之標示草案,預計於今年7月31日上路。

喝牛奶防失智?研究:一天3杯效果最好

喝牛奶防失智?研究:一天3杯效果最好#牛奶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目前全世界罹患失智症的比例越來越高,且這種腦部退化或病變所引起的疾病,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療方式,但日前在國外卻有項研究發現,一天喝3杯牛奶的年長者,其腦部的抗氧化物比較多,除了能對抗氧化壓力外,還能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喝牛奶補充穀胱甘肽 可對抗氧化壓力該研究主要是由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中心,針對60名年長者進行飲食習慣的觀察,並做腦部掃描,檢測腦內穀胱甘肽的量,結果發現,最近有喝牛奶的人,腦內穀胱甘肽的含量比較多,且一天喝3杯者最多。對此研究人員表示,穀胱甘肽是一種天然強力的抗氧化物,除了可對抗氧化壓力,還可修復腦部正常新陳代謝時,所造成的傷害,且大腦的氧化壓力,與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息息相關,因此,當長者的牛奶攝取量較多時,他腦部的穀胱甘肽含量也會比一般人較多,如此一來,就能降低罹患風險,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

喝牛奶強健骨骼?研究:恐易骨折、增死亡率

喝牛奶強健骨骼?研究:恐易骨折、增死亡率#牛奶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普遍民眾的觀念裡,多喝牛奶對身體有益無害,不僅可補充營養,更能強健骨骼,但根據《BMJ》公佈的最新研究指出,攝取過多牛奶,恐增加提早死亡的機率,且對於女性而言,也會增加骨折風險。該研究主要是由瑞典烏普薩拉大學針對約6.1萬名39~74歲的女性,以及約4.5萬名45~79歲男性進行調查,包括飲食習慣、生活型態、體重、抽菸習慣、教育程度與婚姻狀況等,且在這段期間內,女性有5541人死亡、17252人骨折,其中4259人為髖部骨折;而男性則有10112死亡、5066有骨折;其中1116有髖部骨折。高乳糖與半乳糖為主因結果研究發現,攝取過多牛奶並不會降低骨折風險,反而會增加死亡率,對此,研究人員麥可森表示,每天喝3杯甚至更多的女性,相較於每天少喝一杯牛奶的人,死亡率提升了90%、臀部骨折的比例高出60%、發生任何部位骨折的比例則高出15%;在男性部分死亡率與骨折部分較不明顯。此外,研究團隊表示,牛奶之所以會增加死亡率,可能與高含量乳糖和半乳糖有關,因為在動物實驗中,已被證實這種糖類會加速老化和縮短壽命,而像是發酵奶產品,例如:起士、優格,因為含有低乳糖,所以和降低死亡率與骨折有關,特別是在女性方面。

研究:牛奶喝太多 死亡率暴增兩倍

研究:牛奶喝太多 死亡率暴增兩倍#牛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了防止骨質疏鬆症,攝取一日所需的鈣質,喝牛奶則是眾多民眾的健康之道,但卻有愈來愈多的研究,竟都指向「喝牛奶沒你想像的那麼健康」,根據瑞典的最新研究指出,一天喝超過三杯以上牛奶的人,死亡率反而會大幅提升,其中,髖部骨折的機率,也會同時增加。研究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民眾無須過度恐慌研究來自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研究人員對超過十萬人進行長期的追蹤,並調查他們飲用牛奶與食用奶製品的習慣。數據顯示,每天喝超過三杯以上的牛奶,約略680毫升的人,死亡率是較無喝牛奶習慣的人的兩倍以上,髖部骨折率意外的多出五成。雖研究結果的確令人大感意外,但研究人員也指出,這並不代表飲用牛奶會對人體帶來損害,也可能是其他環境因素,例如體重、肥胖等等,導致研究出現此數據,未來仍須把其他因素納入考量。

喝牛奶、綠茶可解K毒? 醫師:別受騙!

喝牛奶、綠茶可解K毒? 醫師:別受騙!#牛奶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炎熱夏日,紅茶、綠茶、可樂等五花八門的飲料是青少年的消暑最愛,新北市衛生局調查發現,半數使用毒品的青少年曾聽聞喝飲料可以解K毒的謠言,但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成癮防治科主任黃正誼指出,使用毒品後大量喝水或飲料只能加快身體代謝的速度,並無法排毒或影響檢驗結果! 衛生局今年與地方法院合作,針對103位受保護管束的青少年進行毒品危害防制宣導,宣導過程調查發現,半數受保護管束的青少年聽過多喝飲料可解k毒的謠言,飲料排名依序為牛奶、水、綠茶。103位受保護管束的青少年並有1成誤以為真。戒毒找醫師協助才是正途另衛生局針對戒治所內239位受觀察勒戒的收容人調查,發現高達53%不知道使用搖頭丸、神仙水等毒品是違法行為需要進行勒戒,大多是誤以為抓到只要罰錢、去KTV或夜店才吸毒,沒有上癮就不用關。衛生局指出,今年起加強與少年警察隊、教育局及少年地方法院合作,結合新北市立聯合醫院、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土城門診部,提供青少年二、三級毒品醫療戒治,透過專業的醫師診斷、心理輔導等方式,協助青少年戒除毒癮。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