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痠痛

貼貼布也有技巧?5撇步有效解除慢性痛

貼貼布也有技巧?5撇步有效解除慢性痛#肌肉痠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痛哪裡就貼哪裡」超過95%的民眾,每年會有肌肉骨骼痠痛的經驗,你曾有疼痛難耐的經驗嗎?有些人會自行使用貼布疼痛藥膏、噴霧劑來緩解不適感,但這些解痛方法,真的安全嗎?姿勢不良、神經敏感都可能是造成痠痛的原因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塗雅雯表示,除了沒有運動、長時間過度使用、肌肉疲勞、姿勢不正確、神經壓迫易造成肌肉關節疼痛外,交感神經障礙也會產生過度的反應,形成慢性疼痛。對於不同的原因引發的疼痛,治療方式和使用藥物都不一樣,使用藥物治療前最好先了解造成痠痛的成因。塗雅雯主任表示,約60%到70%的人,一生中會經歷慢性疼痛,而多重慢性疾病、焦慮、女性、就診意識不強者,更是好發族群。遠離副作用 痠痛貼布5撇步快記下來如果確定有發炎反應,建議選購含有消炎止痛成分的貼布,好處是腸胃不適、水腫等副作用較低。使用貼布要注意容易發生皮膚局部瘙癢、過敏、紅腫,甚至潰爛等副作用。以下「用對痠痛貼布5撇步」,提供民眾參考:1) 確定疼痛來源與病因,不同成分的貼布有不同的效果,對於太深的部位通常治療效果有限。2) 使用貼布治療超過一星期仍然沒有效果,就應該找醫師診治。3) 儘量避免大面積或多塊同時使用,以免造成肝腎的負擔與腸胃症狀。4) 同一片貼布最佳約3到4小時,不宜貼超過6小時,以免造成皮膚過敏等症狀。5) 若有開放性傷口也不建議使用。認清疼痛主因就不會有痠痛的迷思塗雅雯主任表示,沒有運動、長時間過度使用、姿勢不正確、神經壓迫等因素造成肌肉關節疼痛時,使用貼布改善的效果很有限。清楚認識疼痛原因後,就不易再有「痛哪裡、貼哪裡」的迷思了。

流感再發威 落實7招流感不近身

流感再發威 落實7招流感不近身#肌肉痠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上升,新北市近4週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為去年同期2例的14倍,衛生局提醒,近期氣候多變,社區流感疫情仍持續,如出現發燒、頭痛、喉嚨痛、咳嗽及肌肉酸痛等類流感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在家休息。流感併發症如肺炎、腦炎、心肌炎及心包膜炎等,重則奪命,民眾千萬別大意。50歲以上且有慢性疾病是併發重症高風險群新北市近4周新增28名患者,上週因類流感症狀至門急診就診人次達13,121人次。衛生局指出,新北市自105年10月1日起至106年6月20日,共累計119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近8成為50歲以上且併有慢性疾病民眾,都是容易引起併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7大絕招降低罹流感的機會臨床上,一般的感冒症狀較輕微,常見有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及喉嚨痛,偶有輕微咳嗽、發燒或全身酸痛;但流感主要為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及咳嗽等。打疫苗、勤洗手、戴口罩、掩口鼻、速就醫、好作息、多休息,是預防流感的7大絕招,可以降低罹流感的機會。公費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延長至7月31日,衛生局也與627家醫療院所簽約,方便民眾就醫。疾病管制科長許玉芬呼籲,罹患流感應於出現症狀48小時內服用抗病毒藥劑,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氣溫升高 首例登革熱現蹤高雄

氣溫升高 首例登革熱現蹤高雄#肌肉痠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氣溫逐漸升高,受鋒面影響各地有降雨情形,許多疾病都潛伏威脅。近期我國登革熱本土疑似病例通報數呈上升趨勢;今年迄今累計1例登革熱本土病例,79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為多。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確定病例在高雄近日疾病管制署公布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確定病例為高雄市27歲女性,出現頭痛、發燒、肌肉痠痛、關節痛、後眼窩痛、食慾不振等症狀。患者於5月10日由診所通報疑似登革熱後轉院治療,隱藏期5天,於16日確診,目前個案住院隔離治療中。疾管署表示,個案過去未曾罹患登革熱,無慢性病史,活動地點以住家及工作地為主,衛生單位調查,個案同住接觸者4人及社區週邊民眾均無疑似症狀,惟針對社區民眾擴大採血時發現,其中1名無症狀者為登革熱疑似病例(需於5月20日進行2次採檢),高雄市衛生局已啟動相關防治作為。發燒、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要速速就醫時序已入夏,全台氣溫逐漸上升,近期受鋒面影響各地均有降雨情形,環境中容易產生積水容器,適合病媒蚊生長,呼籲民眾應加緊腳步,落實戶內、外環境整頓、巡查及孳生源清除;計劃前往登革熱流行疫情國家的民眾,務必作好防蚊措施。民眾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近期旅遊活動史,以利衛生單位採取後續防治措施。 

肌肉痠痛 冰敷熱敷時機報你知

肌肉痠痛 冰敷熱敷時機報你知#肌肉痠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運動可以健身,但是很常在運動後出現肌肉痠痛的現象,這時是應該要冰敷還是熱敷來緩解痠痛呢?運動醫學科醫師指出,應該要先冰敷,冰敷3天之後,再熱敷,而且冰敷與熱敷時間不宜太長,一次以10分鐘為限。 每週運動3至5天 每次半小時壢新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吳順堯表示,運動應該要適度,每次運動時間不宜太長,否則就容易造成肌肉痠痛,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每次運動以半小時為宜,一周3到5天,而且建議不要每天做2、3個小時,這樣才不會受傷。 應該要先冰敷 不要超過10分鐘但是,很多人都很貪心,不但運動時間超時,還可能因為沒有暖身,或是姿勢不正確,進而導致運動傷害,吳順堯醫師指出,若是因為運動後出現肌肉痠痛,應先冰敷,早、中、晚各一次,可以用塑膠袋將冰塊包起來,外面再用毛巾包裹,每次冰敷不要超過10分鐘,並且可進行簡單的伸展運動,來緩解痠痛。 過了急性發炎期 應該要熱敷吳順堯醫師進一步指出,運動後出現痠痛,通常都在3、5天之後會過了急性發炎期,這時就不宜再冰敷,而是要熱敷,早、中、晚各一次,可以使用暖暖包或是熱敷袋,熱敷的時間也是每次大約10分鐘就可以。(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肌肉痠痛不管 身體機能恐下降

肌肉痠痛不管 身體機能恐下降#肌肉痠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肩膀痠痛、手臂產生哪裡不太對勁的不適感時,我們都會懷疑「是不是五十肩?」過去,這種不適症狀,主要發生在50歲的中年人身上,因此又被稱為五十肩,但最近這個症狀,也出現在40歲,甚至是30多歲的人身上,然而,即便出現問題,很多人仍無視痠痛的感覺,想說忍耐一下,或是吃止痛藥就好。放著痠痛不管 導致身體機能下降事實上,「痠痛」是我們身體的感應器,說得更明白一點,「痠痛」事告知我們身體狀態的訊號,如果放著痠痛不管,認為只要多休息、吃止痛藥或是忍耐,而沒有積極採取緩解症狀,身體就會更將硬,甚至導致身體機能下降,進而引發疾病。原則上,這種令人坐立難安的痠痛,正是來自於緊繃糾結的肌肉,諸如:僵硬的肩頸痠痛、腰部痠痛等原因,追根究柢都來自於肌肉。肌肉成為肌肉結 無助緩解痠痛因為過度而感到疲憊,或是因為壓力而使身體狀態變差,抑或是激烈運動後隨之而來的肌肉痠痛,都是因為肌肉裡產生了又厚又硬的肌肉結,正常的肌肉狀態,應該如橡皮筋一樣具有彈性,但是一旦肌肉成為肌肉結,其肌肉纖維就會糾結成一團,引起痠痛,這時,即使拼命做肌肉伸展,也不會拉長肌肉,無助於緩解痠痛。產生痠痛表示受到壓力的部位旗肌肉纖維長度變短,肌肉變得像肉乾一樣硬梆梆的難以動作,這時,連帶肌肉外層的筋膜也會變硬進而壓迫神經,使血液循環變差,接著便進入越來越嚴重的惡性循環,變的太短或拉太長的肌肉,都無法發揮原本正常的力量與功能。手腳刺痛 多半都是肌肉緊繃、僵硬一旦肌肉纖維失去彈性肌肉變短,原本肌肉與骨頭相連的位置也就是被稱為肘部的手肘或到後腳跟的肌肉,都會因為被拉扯而感到疼痛,而經過肌肉底下的神經也會受到壓迫、纏繞在一起,導致神經所致的部位一起感到緊繃,出現放射痛症狀,為此,手腳刺痛或事後腦脹痛的感覺,多半都是肌肉緊繃、僵硬所導致的問題。因此,唯有把這些糾結再一起的肌肉跟神經鬆開,疼痛感殘能得到根本的減緩徹底消除疼痛,而肌筋膜伸展按摩就是能將僵硬的肌肉節鬆開的自癒舒緩療法,只要我們讓錯誤的肌肉恢復原來的樣子,就能讓活動更順暢、循環更好,恢復健康。(本文摘自/滾一滾鬆筋膜,天天零痠痛/采實文化)

常依賴止痛藥 小心傷肝腎!

常依賴止痛藥 小心傷肝腎!#肌肉痠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舉凡是頭痛、牙痛和肌肉痠痛,都可經由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止痛,但是,藥師提醒,吃止痛藥必須是當吃則吃,當省則省,不要長期依賴止痛藥,且每人每天服用乙醯胺酚成分止痛藥劑量應在4g以內,否則長期或過量服用恐有傷害肝腎的危險。 肌肉疼痛、頭痛、牙痛都可緩解亞東醫院藥學部王怡茹組長表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的使用情況非常廣泛,肌肉疼痛、類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感冒頭痛、牙痛等,都會使用到,由於大多屬於不需醫師處方的指示用藥,民眾往往在出現疼痛時,就會到藥局諮詢藥事人員後,就可購買服用。 除慢性疼痛外,多是短期使用藥就有如雙面刃,能治病也能致病;王怡茹組長指出,止痛藥千萬不要濫用,除關節炎或慢性疼痛者需依醫囑長期使用之外,一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在醫療上多是短期使用,針對65歲以上老人,有高血壓或糖尿病者,還要追蹤腎臟功能,建議可定期抽血檢查。 疼痛解除與症狀改善就要停用王怡茹組長強調,除關節炎或慢性疼痛需依醫囑長期使用外,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要記住一個原則,就是當用則用,當省則省,依症狀及標準劑量使用,服藥後,若疼痛持續則必須就醫,若症狀解除則停用藥品。(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戰慄、發熱 7要點防流感

戰慄、發熱 7要點防流感#肌肉痠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所傳染,在秋冬季節最常發生大流行,為了和感冒區別,現在都簡稱為「流感」,以免混淆,雖然流感和感冒都是病毒感染所造成的上呼吸道疾病,但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症狀很類似,常見戰慄、發熱、喉嚨痛、肌肉痠痛、頭痛、咳嗽、虛弱無力等,但是流感症狀往往更嚴重,常導致嚴重併發症,並且有較高的死亡率。發病急、症狀重、出現高熱、流行性流感在中醫是屬於「時邪感冒」範圍,因感受風熱之邪而引起的外感熱病,其特點是發病急,症狀重,甚至出現高熱,有明顯的流行性,可在同一地區,多人同時發病,有時可出現傳變,因此治療時邪感冒,還應在辯證基礎上,酌加清熱解毒之中藥,如板藍根、大青葉、野菊花等。預防流感7要點 /雖然流感總在流行季節時來勢洶洶,不過多注意平時的生活習慣,仍可有效預防感染流感,以下提供幾個建議,時時謹記在心、提醒自己,可以幫助你遠離流感喔!1) 施打流感疫苗,其保護力約70~90%,尤其是老人、兒童和慢性病患者。但是,對於「蛋」之蛋白質或疫苗其他成份過敏者、孕婦、6個月以下的嬰兒則不宜施打疫苗。2) 流行期盡量少出入公眾場所。3) 一回到家立即更換衣物,並以鹽水漱口。4) 勤洗手,減少被感染的機會。5) 營養均衡,並補充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C。6) 適度運動增加抵抗力。7) 罹患流感的人應避免到公眾場合,以免疫情擴大。(本文摘自/顧好呼吸道/三采文化出版)

手麻像針扎 長骨刺當肌肉痠痛

手麻像針扎 長骨刺當肌肉痠痛#肌肉痠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0歲的陳先生從事電腦工作,習慣躺在床上看書,2年前莫名開始出現上肩胛疼痛,去年開始左上臂發麻往下至左手大拇指及食指,最後麻痛感延伸至右手及腰部,看了多家醫院檢查都說是肌肉痠痛,像針扎的麻痛感讓他無法入睡,甚至左腳已逐漸萎縮,到醫院檢查,發現是頸椎椎間盤壓迫神經,即長骨刺,手術後終於擺脫病痛。動作超過30秒後 左上臂開始腫脹長時間使用電腦、智慧手機、平板電腦,不知不覺引發現代人常見的頸椎病,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陳金城表示,陳先生有一天發現自己同一個動作超過30秒後,左手上臂就會開始腫脹,延伸到食指,每次痛起來像是被針扎到,今年開始走路也出現平衡問題,經診查確定頸椎第6、7節之間的椎間盤嚴重壓迫脊髓神經。頸椎椎盤突出 初期時感覺像落枕陳金城醫師指出,大部分頸椎椎盤突出的病人,在初期時感覺像落枕,為頸椎肌肉發炎反應,多在一個禮拜內會好,開始出現麻痛症狀時,可能是脊髓或神經根的壓迫,如果是腫瘤或骨頭移位,推拿時就會有風險,建議在治療前先查明病因,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手術,初期經由復健、藥物治療,8成以上的患者都能得到緩解。一樣的姿勢維持過久 易磨損軟骨椎間盤功能主要承受重力及彎曲動作,若脊椎在長期不當的受力下,容易導致脊椎椎間盤老化,甚至脊椎環破掉,而使得內容物跑出壓迫神經,若一樣的姿勢維持過久也易過度磨損軟骨,導致軟骨變薄,所以最好相同的姿勢不要過久,特別是不當的彎曲要注意,建議1個小時就要起身活動筋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