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

90%患者非退化 膝痛凶手找到了!

90%患者非退化 膝痛凶手找到了!#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歷經百萬年的演化,人體膝關節構造精緻完美,理論上軟骨並不容易受傷或「退化」,除非結構受到破壞(像是因為過度激烈運動造成半月軟骨、十字韌帶損傷,甚至是骨折等),膝蓋的穩定度受到影響,軟骨才會受到波及而逐漸損壞,這在醫學上稱為「外傷性骨性關節炎」,約占「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的10%;然而,90%的人沒受過傷,為什麼他們的膝關節還是會「退化」?膝蓋內側磨擦也會損害關節40歲以上的膝痛患者如果去找醫師,由於X光檢查總是會看到或多或少軟骨破壞的現象,幾乎都會被診斷為「退化」性膝關節炎。目前全世界接受正統訓練的醫師對「退化」性膝關節炎病人的標準治療建議依序是:復健→服用消炎止痛藥→補充軟骨成分製劑(葡萄糖胺)→注射潤滑保護製劑(玻尿酸),若無效,則建議注射血小板濃縮製劑(PRP)。最後,就只好換人工關節。根據呂紹睿醫師長期的觀察以及10年來的研究,這90%患者的病痛,真正原因並不是「退化」,絕大部分是內側皺襞與關節的摩擦造成的「內側摩擦症候群」。內側皺襞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殘留在膝關節滑膜腔中的皺襞,外型像是衣服皺褶,正常人膝關節平均每年彎曲多達百萬次,每次膝蓋彎曲、伸直時,內側皺襞與關節股骨內髁會互相摩擦而產生物理及化學破壞,隨著年齡增長,內側皺襞與股骨內髁摩擦達數千萬次,若是從事必須一再重覆彎曲及伸直膝蓋的活動或工作,摩擦次數就更多了。50歲後對關節軟骨的破壞會逐年增加因此,原本像新鮮絲瓜一樣柔嫩的內側皺襞,經年累月摩擦後,最後會變成像菜瓜布一樣粗糙。人在年輕時,內側皺襞是平滑且薄的半透明狀;至3、40歲時內側皺襞開始纖維化,漸漸失去彈性而變硬;50多歲以後即出現磨損、發炎,對關節軟骨的破壞逐年增加。內側皺襞終其一生會影響膝關節的活動,也會因為每個人的日常活動及工作狀況不同,而造成膝關節不等程度的「退化」。當內側皺襞發炎、變厚、缺乏彈性時,就會磨損股骨表面的軟骨。內側皺襞本身被重複夾擊而產生的發炎現象也會釋放出有害的化學物質,使關節軟骨逐漸崩解。軟骨磨損或崩解後產生的碎片,會掉到關節中,產生更多不正常摩擦而導致軟骨加速破壞,致使膝關節繼續「退化」。▲物理性磨損:膝蓋彎曲伸直時內側皺襞與股骨內髁互相摩擦▲化學性破壞:內側皺襞發炎會釋放出有毒化學物質侵蝕關節軟骨圖(本文摘自/自己的膝蓋自己救/時報出版)

研究:抗骨鬆藥物服越久越有效

研究:抗骨鬆藥物服越久越有效#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台灣人有夠「鬆」!骨質疏鬆症是僅次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重要疾病,根據統計,台灣人髖骨骨折發生率是亞洲區第1名,是全世界第9名。另一方面,隨著人口老化及肥胖人口增加,骨鬆引發的退化性關節炎更是許多高齡者的共同困擾。雙磷酸鹽類抗骨鬆 助降低開刀風險由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醫師跨多專業領域合作研究,分析退化性關節炎病患使用雙磷酸鹽類抗骨鬆藥物的情形,了解使用該藥對於病患後續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風險的影響,以及相關止痛藥物的長期使用情況。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骨科傅紹懷醫師表示,藉由大數據及嚴謹地實驗設計和統計分析,成功地驗證在此類病患,使用雙磷酸鹽類抗骨鬆藥物,能有效地減少止痛藥的使用,延後開人工膝關節手術的時間,甚至降低開刀的風險。而且當病患服藥越久、遵醫囑性越佳,則此效果越顯著。積極治療骨鬆 防骨折又能改善生活品質傅紹懷醫師表示,以往退化性膝關節炎病患的治療方式,多傾向減重、物理治療、以及使用護具。一旦治療無效,多會建議使用症狀治療藥物,例如止痛藥,或關節內注射類固醇、玻尿酸、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等。雙磷酸鹽類的抗骨鬆藥物原本即被用來治療病患的骨質疏鬆,可以有效地降低骨折風險,甚至減少死亡率。骨科部醫師黃全敬表示,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證實,雙磷酸鹽類的抗骨鬆藥物在合併骨質疏鬆及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病患身上確實有療效。希望藉此鼓勵骨質疏鬆的病患能積極治療,不但能預防骨折,同時還能減輕其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疼痛,改善生活品質。

改善O型腿 試試看毛巾綁膝體操

改善O型腿 試試看毛巾綁膝體操#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即使沒有膝蓋痛的症狀,但有O型腿的人仍不在少數,「從小就是O型腿」的人也並不少見。但這不表示就可以忽視O型腿的問題。O型腿會引發身體負重失衡,特別是膝蓋內側的軟骨容易磨損,就會提高退化性膝關節炎發生的機率,再加上年齡增長的因素,膝蓋內側的股內側肌開始衰弱,便構成了膝蓋疼痛的條件。因此,應盡早進行「毛巾綁膝體操」,排除這些負面因素。毛巾綁膝體操 起床後就寢前各做2至3次進行方法如下。首先準備一條毛巾或手帕,坐在椅子上,兩膝之下的部分併攏貼近後,用毛巾綁住固定,將雙手慢慢插入兩膝之間,手臂伸直插入直到手腕貼著膝蓋,維持此狀態的手臂稍稍施力,將大腿往外側輕推。請在起床後和就寢前,各做2至3次。小腿由外往內施力 大腿由內往外施力進行時,兩腿的小腿部分盡可能要保持緊貼,大腿往外擴張。小腿的部分是由外往內施力,大腿部分就會是由內往外施力。也就是說,對腿部施予造成O型腿相反方向的力量,就能預期腿部變直的效果。此外,不只O型腿,對於改善和預防膝蓋疼痛也有很大的功效。(本文摘自/1顆網球按摩!:遠離肩頸、腰腿、膝蓋痠痛/高寶出版)

葡萄糖胺怎麼選?問問瑞士人就知道

葡萄糖胺怎麼選?問問瑞士人就知道#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走進公園裡,最常看到的是長輩們坐在輪椅上,被外籍看護推出來曬太陽。依賴輪椅或行動輔具的現象,和退化性關節炎也有很大的關係;而要改善退化性關節炎,除了運動維持肌肉力量,使用葡萄糖胺也相當流行。然而,目前坊間除了吃的、喝的,還有用擦的葡萄糖胺,琳瑯滿目的葡萄糖胺非常多,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台灣老人人口將從2018年的14.6%,至2025年跳升到20.1%,短短7年就從高齡社會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化速度世界第一。反觀瑞士,在1986年就進入高齡社會,目前人口約1/5是銀髮族,但走在路上經常可以看到老爺爺、老奶奶一起結伴出遊、登山健行,鮮少有人使用拐杖、輪椅,身體不但都十分硬朗,甚至8、90歲都還在農場工作,被評比為全球最適合老人居住國家的第1名。瑞士歷經30多年的高齡社會,銀髮族已經形成一個共識,要保有高行動力,才能創造健康、愉快的生活!因此,瑞士人對於葡萄糖胺的選擇十分挑剔,除了必須是高品質外,還要迅速有感、方便使用。所以對於吃的、喝的葡萄糖胺都需要長時間服用,且無法針對局部位置加強,就逐漸被擦的方式所取代,「擦的葡萄糖胺」就成為較夯的選項。由於瑞士四季分明、日夜溫差大,因此擦的葡萄糖胺分為涼感型、溫感型兩種,涼感型是會有深入的沁涼感,溫感型則有廣度的溫熱擴散,兩者同樣是以補充GAG(醣胺聚醣),瑞士人會選擇自己喜好的類型,或是在每天使用過程中,早晚各採用不同的冷熱方式,來緩解退化性關節炎的不適。瑞士人是如何選擇擦的葡萄糖胺?根據專業醫療研究機構Quintile IMS調查,每3位瑞士人就有2位會選擇GAG原料通過紐西蘭ORIGINAL PERNA EXTRAKT認證標誌、瑞士PERNATON在地製造(Swiss Made)的指標性產品,該品市占率高達68%,可說是瑞士人家庭中的必備保養品。瑞士老爺爺、老奶奶活得快樂又精彩,除了早晚擦葡萄糖胺,或是覺得關鍵位置卡卡時隨時塗抹,他們的保健觀念還會每天做適度運動、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期待台灣每位銀髮族都能像他們一樣青春有活力,選對擦的葡萄糖胺,成為樂齡族的一員。(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血小板濃縮液 有助改善關節炎?

血小板濃縮液 有助改善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繼玻尿酸製劑之後,抽取病患本身的血液,經過離心處理後,將分離出來的血小板濃縮液(Platelet-Rich Plasma, 以下簡稱 PRP)注射至關節腔,由於含有較高濃度的生長因子,被認為有促進人體組織修復及再生的功效。這種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做法,在一些社會名人現身說法的加持下,成為熱門的選項。▲重複注射玻尿酸,導致細菌感染,軟骨嚴重受損,只能以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挽回功能但目前仍然沒有足夠證據顯示PRP對「退化」性膝關節炎有長期的治療效果,更沒有客觀證據顯示它能讓「退化」性膝關節炎患部的軟骨增生!近幾年,一些臨床試驗的結果陸續出現,相關論文已有數十篇,不過,這些研究因追蹤時間過短(半年∼一年)、沒有對照組、只以病患的主觀感受評估治療效果、缺少影像或組織切片的客觀證據。若了解本書第二章的致病機轉,就可以清楚了解,導致這些臨床研究得不到預期結果的主要原由是:他們並不知道也沒有先把造成膝關節「退化」的原因去除!當然就沒辦法得到確實的長期治療效果,只得到暫時的消炎止痛效果。由於血小板濃縮液的使用漸趨浮濫,衛福部已出面釐清亂象:PRP的效果尚無定論,醫療院所不得宣稱PRP具有療效。近年來,因「退化」性膝關節炎前來本中心就診的病友,接受過PRP治療的比率已超過五成,都會區更為明顯。注射PRP如同注射玻尿酸,只有暫時的消炎止痛效果,並非治本,卻有以下隱憂:● 延誤病情。暫時止痛後,膝關節失去自然的保護機制,誤認為改善,繼續不當使用,可能會加速損壞。● 未正確注射到關節腔內。順利打入關節腔是不會痛的!若注射後疼痛反而加劇數天,就要懷疑是沒打入關節腔!若長期重複注射,會導致關節囊及周邊軟組織纖維化,軟骨間的靜態壓力因此逐漸增加,加速退化,更增加執行「關節軟骨再生促進手術」的困難度!若不幸感染細菌,整個關節就報銷了,連置換關節都無法恢復正常功能!根據我們的研究統計,四十歲以上,因長期膝痛問題而就診的民眾,有超過九○%的機率會被診斷為「退化」性膝關節炎,自然就被放入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治療流程:復健→消炎止痛藥→葡萄糖胺、軟骨素→注射關節液(玻尿酸)→注射血小板濃縮製劑(PRP)→置換人工關節。也就是說,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指引,其實就是消極的拖延戰術,直到置換人工關節。PRP的盛行,是民眾寧願花大錢解決病痛的怪現象。準備接受PRP治療的病患,應徹底了解這只是暫時減輕疼痛的方法之一,本中心二○一四年開始針對三十位第三期「退化」性膝關節炎病患執行為期一年的雙盲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同一病患之雙膝,注射PRP與注射生理食鹽水的治療效果並無明顯差異。(本文摘自/自己的膝蓋自己救/時報出版)

復健做對2招 換了關節不卡卡

復健做對2招 換了關節不卡卡#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膝蓋卡卡又腿軟,原來是退化性關節炎導致膝關節變形!年近七旬的楊先生,因退化性膝關節炎影響行走功能,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沒想到術後覺得膝蓋卡卡,走路也會腿軟,後來經專業物理治療師指導復健運動,總算漸漸恢復正常行走能力。替換人工關節後的另一項挑戰就是復健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物理治療師蘇慧宜指出,因為舊傷、退化性關節炎、多年的風濕性關節炎或嚴重的外傷,讓膝關節產生變形或疼痛,造成彎曲膝關節困難時,替換人工膝關節是一個選擇,但當人工膝關節置換成功後,患者面臨更大的挑戰即為「復健」。下肢腹健運動 2招改善術後不適蘇慧宜物理治療師指出,術後常見的後遺症包括有,關節僵硬無法彎曲或伸直,也可能會有下肢腫脹、痠痛等不適感,此時復健就很重要。復健運動有兩大目的,其一為強化大腿與膝蓋周圍的肌力,加強膝蓋的支撐力,其二為預防術後沾黏,改善術後疼痛並維持關節活動度。透過「下肢復健運動」,讓患者利用簡單運動就能改善術後不適:第一式【下肢滑行運動】坐於床上,患側膝蓋做彎曲、伸直的來回動作。維持下肢關節活動度。第二式【足踝幫浦運動】腳踝及腳趾同時用力往上翹,維持5秒鐘,再用力往下壓,停5秒後反覆進行15下,促進下肢循環,降低水腫。患者應克服疼痛障礙 持續復健術後復健運動對於人工關節的活動及傷口的恢復有很大的幫助,在可忍耐疼痛的範圍內,建議患者最好能克服疼痛障礙,進行下肢復健運動。蘇慧宜物理治療師提醒,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病患在出院後,仍要持續做復健運動,在上樓梯時,好腳先上樓,再上患側。下樓梯時,患側腿先下,好腳再下樓。患者也應避免下跪姿、跳躍、劇烈運動、深蹲及蹲馬步等動作。術後6個月經醫師評估後,有些患者也可游泳、騎腳踏車,回復到正常生活。

降退化性關節炎風險 跑步比其他運動更有效

降退化性關節炎風險 跑步比其他運動更有效#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期刊》研究,追蹤近9萬名跑步族群及健走族群發現,跑步族群中,罹患退化性關節炎或接受髖關節置換術的人,比健走及其他運動來得少。跑步能減輕體重、減少關節負擔研究分別追蹤7萬4,542名跑者7.1年,以及1萬4,625名健走者5.7年,結果顯示,從事不同強度、距離的跑步運動族群罹患退化性關節炎風險,比健走或從事其他運動者來得少;其中退化性關節炎風險少1成5到1成8,髖關節置換風險少了3成5至5成。研究結論指出,跑步比從事其他運動更能降低退化性關節炎風險,主因跑步可以幫助減輕體重,減少關節的負擔,並增加軟骨密度、彈性,對健康的促進遠大於危害。對於美國的這項研究,林口長庚醫院關節重建骨科主任李炫昇醫師表示,已有不少研究顯示,適度運動對關節的幫助遠大於損害,常活動關節可加速軟骨的新陳代謝。軟骨就像海綿一樣,存在骨頭與骨頭間,常受刺激可使彈性更好。運動時間在30分鐘內 一週不要超過5次適度的跑步對關節有益處,但跑馬拉松、鐵人3項等過量運動,因為強度過大或時間過久,可能造成關節磨損。如果不是長期的訓練或比賽的要求,每次跑步最好在5,000公尺內,運動時間應在30分鐘內,且一週不要超過5次,並配合適當的休息。關節已受傷的患者,最好不要以跑步當運動。振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李林鍵也建議,跑步前應做5到10分鐘的暖身運動,可使用護具來保護關節,並選擇平地進行。運動結束後,應做10到15分鐘的緩和運動,避免運動傷害。(本文摘自/跟著名醫做 疾病不上身/今周文化出版)

O型腿恐致負重失衡?毛巾操助改善!

O型腿恐致負重失衡?毛巾操助改善!#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即使沒有膝蓋痛的症狀,但有O型腿的人仍不在少數,「從小就是O型腿」的人也並不少見。但這不表示就可以忽視O型腿的問題。O型腿會引發身體負重失衡,特別是膝蓋內側的軟骨容易磨損,就會提高退化性膝關節炎發生的機率,再加上年齡增長的因素,膝蓋內側的股內側肌開始衰弱,便構成了膝蓋疼痛的條件。因此,應盡早進行「毛巾綁膝體操」,排除這些負面因素。 進行方法如下。首先準備一條毛巾或手帕,坐在椅子上,兩膝之下的部分併攏貼近後,用毛巾綁住固定,將雙手慢慢插入兩膝之間,手臂伸直插入直到手腕貼著膝蓋,維持此狀態的手臂稍稍施力,將大腿往外側輕推。請在起床後和就寢前,各做兩至三次。進行時,兩腿的小腿部分盡可能要保持緊貼,大腿往外擴張。小腿的部分是由外往內施力,大腿部分就會是由內往外施力。也就是說,對腿部施予造成O型腿相反方向的力量,就能預期腿部變直的效果。此外,不只O型腿,對於改善和預防膝蓋疼痛也有很大的功效。(本文摘自/1顆網球按摩!/高寶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