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

年輕人關節退化 「肌」極運動就對了

年輕人關節退化 「肌」極運動就對了#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退化性關節炎並不是只有老年人才會罹患,仍然有些年輕人因為膝蓋曾經受過傷,以致容易提早出現退化性關節炎;而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除了藥物之外,很重要的就是得要好好保養關節,平常應該要積極運動,維持肌力,也能緩解退化性關節炎的傷害。勞力工作者恐在30幾歲就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醫師羅浩儒表示,通常退化性關節炎都在60多歲時才出現,但也有人是因為小兒麻痺症,腿部肌肉會萎縮,膝關節會因為不當的使用而較早退化,也有人是因為車禍,致使膝關節受傷,進而導致提早出現退化性關節炎,若是又從事勞力工作,就可能會在30幾歲就出現退化性關節炎。止痛藥吃太久會對正常生理功能造成負擔退化性關節炎仍以老年人居多,而且主要是以膝蓋最常見,羅浩儒醫師指出,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藥物只是其中一項方法,但由於服用藥物太久,仍會對正常的生理功能造成負擔;所以,退化性關節炎除了吃止痛藥之外,必須要依據退化的程度,進行復健運動治療,復健運動就是要做核心肌群運動以及訓練大腿與小腿肌力的運動。增強下肢肌力可減少軟骨關節壓力羅浩儒醫師進一步指出,退化性關節炎病人可以到復健科有儀器進行復健運動,或是去健身房有健身器材專門訓練下肢的肌肉,可以協助走路或是跑步時所需要的能量,因為膝關節承受了身體的重量,增強下肢的肌力,可以使軟骨與關節減少壓力。所以,退化性關節炎會造成的膝蓋疼痛,急性期可藉由藥物來控制疼痛,但是長久來說,仍應該要運動增加肌力,加強下肢肌肉力量,以及加強核心肌群力量,否則疼痛會沒法得到很好的緩解,屆時就得接受侵入性治療。羅浩儒醫師強調,退化性關節炎最嚴重的是要置換人工關節,或是自體血清注射以及玻尿酸注射,也可獲得緩解。(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人工膝關節還是卡卡?6大原因報你知

人工膝關節還是卡卡?6大原因報你知#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些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換人工膝關節後,老是感覺關節卡卡、不舒服,天氣變冷,症狀就更明顯。高雄榮民總醫院骨科部部長任振輝表示,根據臨床觀察,大約每10名接受傳統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就有1人術後感覺關節卡卡、不舒服。6大原因造成人工膝關節卡卡任振輝醫師分析,置換人工膝關節的患者,之所以感覺關節卡卡、不舒服,常見原因包括,第一、手術後膝關節兩側韌帶鬆緊不一。第二、人工膝關節與骨頭不夠密合。第三、由於疤痕較長,變天時疤痕攣縮,患者就可能不舒服。第四,患者術前因膝關節變形,已習慣特定角度施力,當角度矯正回來,患者不太適應新角度,就會感覺卡卡、不順。第五,患者術後復健運動做不夠,產生組織沾黏。第六,患者手術前血液循環不好、肌力不足,進而復原狀況不如預期理想。傳統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是將全部關節換掉,韌帶鬆緊的平衡,需要用肉眼、醫師個人感覺及經驗,因此較容易產生膝關節韌帶鬆緊不一等問題,由於傷口較大,疤痕攣縮可能更嚴重。近年來,隨著新科技發展,醫界開始運用機器人手臂進行膝關節、髖關節置換手術,在南部,高雄榮民總醫院近期引進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術新科技,引發醫界、學界討論。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術 復原時間大幅縮短任振輝醫師指出,這類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手術只換掉磨損軟骨組織,不需挖掉整顆關節,並藉由機器手臂及電腦輔助人工關節植入位置、以及動態評估韌帶鬆緊程度,所以較不會韌帶鬆緊不一,屬於局部手術,可適用於單關節面、雙關節面磨損患者,患者術前需要經過電腦斷層檢查,手術中,也會隨時透過電腦系統進行評估、導引,幫助提升手術精準度。此外,手術傷口約傳統手術的1/3,復原時間大幅縮短,患者從入院、手術到出院,大約3天左右。任振輝醫師也提醒,民眾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後,要盡量避免負重,平常也要適當運動,以維持肌力,並注意不要跌倒,這樣才能幫助延長人工膝關節壽命。(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關節鏡軟骨再生 幫膝關節大掃除

關節鏡軟骨再生 幫膝關節大掃除#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傳統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關節鏡手術,對於中度的「退化」,經由關節鏡沖洗掉軟骨碎片,可暫時減輕關節腫脹與不適,不過最多只能維持半年。對於重度的「退化」,因有大片的軟骨剝離,軟骨下骨頭直接露出,則會藉電動器械做關節面的磨整及鑽孔手術。關節鏡軟骨再生 解除軟骨壓力但這類關節鏡手術只是漫無目的做沖洗、清創、及骨鑽孔的動作,雖能暫時減輕症狀,並無積極的長期治療效果,近年已在世界各專業學會(如美國骨科醫學會、國際退化性關節炎研究學會、歐洲風溼病聯盟)所制定的治療指引中,被列為非必要的手術。至於「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則是以關節鏡及電動抽吸刀片,清除內側皺襞及相關的發炎組織、移除剝落的軟骨碎片、修整破裂的半月軟骨,就像是幫關節做個大掃除。最後,再微調軟骨間的鬆緊度,以解除關節軟骨間的壓力。▲病變的滑膜組織充斥髕骨內側與股骨內側髁間隙;中圖,「關節鏡內側放鬆術」過程中將肥厚的內側皺襞和相關組織予以清創和清除;右圖,「隱藏病灶」清楚可見。調整關節腔各部位的壓力 提供軟骨最佳代謝環境執行時,依每個膝關節的不同病情,進行內側放鬆、外側放鬆、半月軟骨部分切除、關節囊清除、游離骨移除以及軟骨整形術。偶而單一手術即可解決問題,大部分情況則需進行2種以上的手術組合。最終目的是清除關節內所有不正常的摩擦以及發炎組織,並調整關節腔各部位的壓力,以提供軟骨最佳的代謝環境,促進其自然修復。通常,「退化」性膝關節炎的關節間隙異常狹窄,很難透過常規關節鏡檢查發現隱藏在狹窄間隙內的病灶,只有在經過適當的滑膜切除及關節鏡「內側放鬆術」後,才會現出全貌(見上圖)。因此,「內側放鬆術」是解除「內側摩擦現象」的關鍵技術。在骨科領域,僅有受過運動醫學次專科訓練的骨科醫師具有執行關節鏡手術的能力,何況,要在因「退化」而空間緊縮的關節腔內執行手術,需要更精巧熟練的技術。對於執行「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的醫師,我們所設計的專業研習課程有完整的認證標準:負責醫師及護理師必須完成實際觀摩學習課程、加上累積有執行一百例的經驗、並且在追蹤超過一年後,這些病人有超過百分之八十的比例是滿意的。 (本文摘自/自己的膝蓋自己救/時報出版)

講座/膝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

講座/膝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膝關節卡卡,越老越容易站不穩、走沒兩步就要休息,很可能是關節開始老化的徵兆,有2/3的銀髮族可能沒有早期發現,導致骨密度持續下跌!步入高齡後,更要時時注意膝關節的保養喔!關於骨質疏鬆、生活方面與治療問題,將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舉辦的講座給予建議,復健科醫師柯漢祥將分享衛教講座主題「膝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膝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時間:106年05月03日 星期(四) 下午17:30~18:3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360號)  洽詢:社工 劉大任分機:(02)2791-9696轉1008

瘋路跑 小心恐致「跑者膝」

瘋路跑 小心恐致「跑者膝」#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3歲的許小姐(化名),身高160公分體重48公斤的她看起來身材苗條,之前都沒有運動的習慣,最近因為報名了夜跑活動,才開始認真練習,沒想到才跑了一個禮拜,右邊膝蓋前側就開始出現疼痛。起初症狀只在跑大約10分鐘後出現,她試著把跑步的速度減慢,症狀似乎有緩和一些,不過疼痛仍然會在跑一陣子之後出現,有時候連坐著休息都會感到疼痛,因此前往復健科門診求診。沒有運動習慣突然練慢跑 恐跑者膝上身成大斗六分院復健科醫師鐘毓婷指出,由於慢跑風行,參加路跑、半馬或全馬已成全民運動,然而在復健科門診相關的運動傷害病患也變多。平常沒有慢跑習慣的民眾,可能因為報名了一場路跑開始練跑,隨之而來的就是下肢的酸痛,其中常見的就是跑者膝,學名叫做「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根據統計,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約佔跑者運動傷害的20%,常見於運動族群,除了慢跑愛好者外也發生於腳踏車騎乘者,由於先天生理構造的關係,女性的發生率又高於男性。典型症狀為膝蓋前方髕骨的周圍疼痛,尤其是在上下樓梯、上下坡時最為明顯,發生的原因可以分為3大類:髖關節穩定性不足、局部肌肉的不平衡、以及足弓塌陷,其中最常見的是局部肌肉的不平衡,患者也可能同時有2個原因導致。運動傷害為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主因 置之不理恐釀骨刺鐘毓婷醫師補充,近來也發現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年齡有下降的趨勢,原因大多數為運動傷害或是外傷。相關退化性關節炎指在關節面間的軟骨受到磨損,產生發炎,典型的症狀為關節周圍的疼痛、局部腫脹、僵硬、活動時可能出現聲響等。因此,民眾在運動時若出現撞擊,可能造成關節構造的創傷如前十字韌帶受損,半月板受損等,這些傷害可能造成膝關節的不穩定,進一步造成退化性關節炎。另外,若對退化性關節炎情況置之不理,導致關節壓力太大,骨頭承受不住,就可能有骨刺的情況發生,骨刺常出現在承重關節部位,如髖、膝及腰椎等,除非壓迫到神經,不然並非造成疼痛的主因。鐘毓婷醫師表示,如果骨刺已經發生,盡量不會以治療骨刺為目的,建議應找出發生的原因予以治療,例如利用運動減緩關節炎的進展,讓骨刺不會一直增生。想預防運動傷害!跑前、跑後、日常這樣做至於民眾要如何預防運動所帶來的傷害呢?鐘毓婷醫師也說明,跑前的動態熱身、跑後的靜態伸展,與日常的肌力訓練三者皆需做充足。跑前建議先以快走、慢跑讓身體暖和甚至微微出汗之後再開始伸展關節較不會受傷。跑後的伸展以放鬆為主;肌力訓練可以加強股內收肌群;若已發生跑者膝,建議可以配戴適合的輔具,減輕疼痛。此外,有退化性關節炎的民眾還是要積極運動,藉由伸展慢慢增加關節的活動度,減輕僵硬;接著做關節周圍肌肉的肌力訓練,以膝關節為例,可以做直膝抬腿訓練股四頭肌、大腿內側夾瑜伽球訓練內收肌等,最後就是也要訓練心肺適能,如快走、游泳、慢跑等,視身體狀況決定運動強度,同時注意飲食控制體重,減緩退化性關節炎的病程進展。葡萄糖胺助舒緩 藥品級食品級分清楚另外,有些民眾會選擇補充葡萄醣胺來舒緩關節炎,余朱青營養師表示,人體其實可以自然合成葡萄糖胺,只是隨著老化,體內葡萄糖胺的生成變慢,趕不上代謝分解速度,所以關節出現僵硬、發炎及疼痛。補充葡萄糖胺可修護人體各關節的軟骨組織,緩解關節不適症狀,並增加關節靈活度,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有兩大類,分別是硫酸鹽、鹽酸鹽葡萄糖胺藥品級葡萄糖胺為指示用藥,因有臨床文獻佐證療效,目前為衛福部核准治療關節炎的藥品,食品級則多為鹽酸鹽葡萄糖胺若已經經醫師診斷有關節炎現象,建議服用藥品級葡萄糖胺來舒緩關節炎疼痛症狀。此外,余朱青營養師補充,民眾也可以攝取膠質含量高的食物來促進關節修護,如海帶、木耳、豬腳、秋葵、海藻及納豆等食物,至於豬皮、蹄膀等因膽固醇較高所以不建議。若有關節炎現象也可適當補充抗發炎營養素如Omega-3。若民眾關節炎症狀較為嚴重,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與治療。

承重關節未保養 恐致退化性關節炎

承重關節未保養 恐致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機器用久了會磨損,關節用多了、用久了一樣會磨損老化。所謂退化性關節炎,即關節面的軟骨磨損、老化而造成疼痛、發炎、關節變形的疾病。若發生在膝關節,剛開始關節附近會痠痛與肌肉變緊,活動或輕壓關節時會痛,接著,剛起床時會覺得關節活動很不靈敏,膝蓋愈來愈疼痛與腫脹,活動時甚至會感到無力可施,蹲不下去站不起來。時間愈久,膝關節變得極度僵硬無法活動,患者會無法行走,需要以手術矯正。骨科常見退化性關節炎 承重關節易發生退化性關節炎是骨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特別是老年人在65歲以上的人口中有一半以上有退化性關節炎,主要因為關節表面的軟骨磨損、軟骨細胞剝離來不及增生,造成軟骨層變薄,關節間隙變小,甚至磨損到軟骨下方的骨頭暴露出來或壞死形成骨囊腫。不過現代人由於運動、過度的負重、肥胖或免疫系統失調等,都會讓關節過度磨損,使得罹患關節炎的病患年齡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關節炎主要是關節的軟骨退化或者結締組織發炎產生,不僅會發生在膝關節全身活動量大或需承擔重量的關節都可能發生,例如:指間關節、肩、肘、腕、脊椎、髖、足踝等,另外創傷、骨折或關節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及化膿性感染等後遺症,也會造成退化性關節炎,其他如體重過重、骨骼、神經、肌肉系統的協調性疾病,也較易發生退化性關節炎。常見的關節炎為退化性關節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常見於過度使用、運動、身體重量過重或是喜好爬山、慢跑的民眾。抬腿+復健運動 強化下肢肌力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常因疼痛、肌肉功能受損及本體感覺變差而產生下肢功能障礙。最常衛教病人的運動為抬腿運動,即所謂的等張訓練。病人平躺,一腳彎曲另一腳伸直,伸直的腳抬起懸空維持5秒鐘再放下,一回做15至20下;另外,可於趴姿及側躺做同樣的訓練。大約2至4週後甚至可在腳踝上綁上沙包以加強訓練強度。此外,過去總認為膝關節退化透過訓練大腿肌肉即可,然而一旦發現膝關節退化,也說明著腰椎、髖骨可能也有退化的情況,因此復健運動應該腰、臀、腿肌都要訓練到。為了避免民眾在家做錯運動,造成更嚴重的傷害,退化性關節炎的復健多半是較溫和的運動,如:水中走路、騎腳踏車、原地抬腳,有助強化下肢整體肌肉群的耐力;但假使想學強度更大的運動,就建議民眾要諮詢專家做進一步的評估。葡萄糖胺助舒緩關節炎 認明藥品級葡萄糖胺在眾多舒緩關節炎的方式中,以葡萄糖胺最廣為人知,但多數民眾仍無法正確辨別與選擇。葡萄糖胺目前可以分為藥品級的硫酸鹽葡萄糖胺,以及保健品級的鹽酸鹽葡萄糖胺,但僅以藥品級的葡萄糖胺具有治療的作用,建議民眾使用前先諮詢骨科醫師或藥師較為妥當。不過若身體出現關節不適等症狀,還是要尋求專業的骨科醫師,做仔細的臨床評估。醫師會依據個人身體及臨床情況的不同,給予合適的醫療建議。(文章摘錄自/優活健康網站內新聞)

阿伯手機成癮 「硬頸」上身

阿伯手機成癮 「硬頸」上身#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別以為只有年輕人才滑手機,現在就連阿公阿嬤都愛滑,甚至還因為滑手機時間太長,姿勢不良導致脖子痛。日前一名86歲老翁,因為脖子痛就醫,醫師進一步問診才發現,老翁每天使用手機和親友聊天的時間很長,就連社群網站在線時間也很長,長時間低頭滑手機,才導致脖子僵硬疼痛。 退化性關節炎+長時間姿勢不正 使病情更加重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復健科主任吳政哲表示,原本以為這位86歲老翁脖子痛是因為退化性關節炎,沒想到他竟然會滑手機玩line和臉書,這麼大年紀每天都有好幾個小時低頭滑手機,長時間姿勢不正,更是加重他脖子疼痛的重要原因。 消炎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 治標不治本老人家出現脖子僵硬疼痛,治療方式也和年輕人一樣;吳政哲主任指出,脖子僵硬疼痛急性初期都會開給藥物治療,以及可搭配復健熱療與電療,主要藥物以消炎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來緩解疼痛,但這只是治標不能治本。 拉筋復健運動 訓練斜方肌此外,對於肩頸痠痛,可以針對頸椎與肩胛骨周圍的肌群做拉筋復健運動來改善;吳政哲主任進一步指出,拉筋運動也可以調整姿勢,尤其是斜方肌,平常坐在椅子上時,可用左手把頭往左側方向按下伸展,右手把頭往右側方向伸展,一次做10至20秒,共做3~5次。 避免低頭、使用30分鐘起來活動想要預防滑手機導致肩頸僵硬疼痛,吳政哲主任建議,最重要的就是使用手機的型態與時間要正確;所謂使用手機的型態就是姿勢上要避免低頭,可以將手機放在書架上看,至於滑手機時間也要節制,不要一直緊盯著螢幕,最好是使用30分鐘就起來走動走動。(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春天後母心 你的膝蓋也跟著「凍未條」嗎?

春天後母心 你的膝蓋也跟著「凍未條」嗎?#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今年春雷已響,代表季節正在轉換,氣候也由冬季轉入春季。俗話說得好,「春天後母心」指的就是春天的天氣多變,就像後母的心一樣難以預測。然而,春天的多變氣候、懸殊的溫差是不是也讓膝蓋「凍未條」呢?其實天氣寒冷時,人體的肌肉會不由自主的緊繃,引起膝蓋血液循環不良,而膝蓋發炎物質難以排除時,就會感覺到膝蓋痠痛,其中又以關節炎及膝蓋曾受過傷的民眾感受最為明顯。不分年紀 你我都可能遇到『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炎,是一種最常見的關節軟骨退化病變。此病症會讓關節內的軟骨漸漸磨損、軟骨厚度減少、失去彈性,當關節間隙變得狹窄,此時行走或運動時,產生的力量會直接作用到軟骨下方的骨頭,使骨頭變性、硬化、壞死,變成囊狀空洞,常併有發炎現象,稱為退化性關節炎。雖然退化性關節炎和關節內軟骨磨損有關,但肥胖、關節使用過度、老化以及曾經受傷等,也會增加罹患機率。然而退化性關節炎卻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近年來,由於飲食西化,加上國人普遍缺乏運動,使得肥胖人口越來越多,膝關節長期承受龐大壓力,因此年輕人罹患關節炎的比例逐漸升高,多半都是因為體重過重,或是運動過度所造成,只要將體重減下來、適量運動,關節炎的症狀都能夠緩解。2招預防退化性關節炎:運動、飲食清淡想延緩膝關節退化,可以從運動著手,像似走路、騎腳踏車、游泳、水中運動等。相較於慢跑,走路對膝關節的衝擊較少。而騎腳踏車(尤其是室內腳踏車),既能訓練肌肉的力量又不傷膝,且除了達到增進心肺功能及骨質密度的效果,對關節的衝擊也較少。但還是要注意調整座墊的高度,避免活動空間不夠,造成膝蓋彎曲角度太大,反而磨損膝蓋。而游泳及水中運動,則對膝蓋關節沒有負擔,如果不會游泳,可做些水中運動,例如在水中走路,這些運動對關節非常好,因為水的浮力可以減輕關節的壓力,水的阻力也可用以強化肌力。此外,研究發現過多的「糖化終產物」(AGEs)沈積於關節腔,容易造成軟骨損傷,而糖化終產物(AGEs)為人體老化自然產生的一種蛋白質,會造成關節軟骨僵硬和損傷,使退化性關節炎更惡化。若常吃燒烤、乾煎、油炸等食物,會大幅增加糖化終產物(AGEs),因此建議,如果將食物改採水煮、清蒸、川燙等方式烹煮,或在烹煮過程加醋,都可減少糖化終產物(AGEs)產生。藥品級葡萄糖胺助預防 使用前應詢問專業建議至於許多退化性關節炎的民眾會補充葡萄醣胺增生膝蓋軟骨,減緩膝蓋疼痛表現,葡萄醣胺是軟骨的重要成份,目前研究看來,其效果應來自於抗發炎及防止細胞死亡的藥理性效果。葡萄糖胺又可分為藥品級硫酸鹽葡萄糖胺及食品級鹽酸鹽葡萄糖胺,其製程及吸收方式皆不相同,但僅有藥品級硫酸鹽葡萄糖胺通過健保局規定藥品,呼籲民眾攝取前應詢問專業醫師或藥師。 (文章摘錄自/優活健康網站內新聞)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