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

英國研究:酒精危害更甚海洛英!

英國研究:酒精危害更甚海洛英!#酒精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酒,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澆愁、助興、解悶等的重要腳色,但是,如飲酒過度,其帶來的傷害,竟可能會比吸食海洛因還來得高!根據英國研究,若將各類成癮物質對個人或他人,考慮在身體、心理、社會諸多方面的危害指標,計算加總各類危害指數後,酒精危害指數(72)竟高於列居第二的海洛因(55)!對此,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黃名琪主治醫師表示,因為酒精的成癮性不像海洛因或甲基安非他命那麼迅速,所以國人經常忽略它的成癮威力。他進一步解釋,若過去一年曾經一次喝酒酒量超過,五瓶啤酒(一瓶350c.c.),或750c.c.保力達B或三洋維士比,或600c.c.紅酒,或200c.c.白蘭地或威士忌,或150c.c.高梁酒,就已經是危險性飲酒(喝得過量或太兇)的飲酒型態,有較高的危險可能發展成酒癮。然而,英國研究裏頭,更顯示,酒精對他人的危害指數更高於對自己本身的危害。這或許可以說明在頻傳的社會傷害事件中,酒精經常扮演催化行角色。對此,黃名琪提醒,酒癮發生非一朝一夕,多在習慣性飲用過量酒精多年後逐漸發展而成。所以謹慎控制飲酒量,才可降低酒精成癮危險。

你想減肥嗎? 那麼你該遠離酒精!

你想減肥嗎? 那麼你該遠離酒精!#酒精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減肥對許多人來說,是長期抗戰,必須少吃忌口加上多運動,現在可能又該加上離酒精遠一點!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報告聲稱,酒精飲料佔了喝酒者全部熱量的16%,以大多數美國人來說平均每天攝入100卡路里的熱量。對年輕人和男人來說,每天喝葡萄酒,白酒和啤酒會大幅增加卡路里的攝入量。因為一杯酒(不包括混酒)平均含100至150卡路里。一瓶12盎司的啤酒包含150卡路里,一杯5盎司的葡萄酒包含120卡路里,一小杯1.5盎司的烈酒包含100卡路里的熱量。酒精的熱量主要來自糖,據美國聯邦膳食指南建議,食品中不得添加超過5%到15%的糖或固體脂肪。而酒精飲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最新的研究顯示。美國人平均每日消耗的熱量遠遠超過了建議量的上限(15%),達到31%。研究報告指出,2007年到2010年,針對20歲以上1.1萬名所做的成人健康和營養檢查中發現,男性平均每天攝入150卡路里的酒精,女性平均為53卡路里。報告還顯示,年齡介於20到29歲之間的年輕男性每天從酒精中大約攝入高達174卡路里的熱量。年齡在60歲以上的婦女從酒精中攝入的熱量最少,平均每天33卡路里。研究人員發現,比起其他類型的酒精,男性更鐘愛啤酒。在他們每天攝入的熱量總數中佔103到150卡路里。啤酒,葡萄酒和烈酒對女性來說沒有分別,唯一的區別是收入高的女性比收入低的女性喝更多的酒。聯邦衛生官員建議,人們應該適度飲酒,女性每天控制在一杯酒左右,男性每天大約兩杯酒。最新的研究結果表示,19%的男性和12%的女性每天的飲酒量遠遠超過了所建議的攝取量。(照片翻攝自/Medical Daily)

酒駕要人命 衛生局助您擺脫酒精困擾

酒駕要人命 衛生局助您擺脫酒精困擾#酒精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炎炎夏日,許多人喜歡來罐冰涼的啤酒消暑,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控制自己的飲酒量,最近警政署開始施行每個月2次的「全國酒測大執法」,警方酒測不分白天晚上,全天候嚴防酒駕,為的是降低酒駕肇事的機率!大家都知道「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這句話,但又有多少人可以遵守這項原則呢?酒駕問題層出不窮,很多人卻又往往禁不起酒精的誘惑,最後釀成悲劇才悔不當初!酒精對人體影響有兩項重要之影響:視覺能力變差,酒精會使視覺神經系統短暫麻痺,造成視力模糊,嚴重時眼瞼會沉重而不自覺闔上。運動反射神經變差,喝酒後人的反應會變遲鈍,要踩煞車時已較正常狀況下慢了一兩秒,結果會增加很長的煞車反應距離。而長期喝酒會影響腦部功能使記憶力退化、注意力受影響、連帶地情緒也易受酒精影響,心情低落、煩悶鬱卒。大腦長期習慣血液中的高濃度酒精,等到哪一天喝酒喝的少了,臨時反應不過來,於是產生各式各樣「酒精戒斷症狀」,腦部會微小放電,腦內化學物質也不平衡,若不積極處理,持續惡化,腦部會進展到更混亂的狀態,人時地不清楚,甚至抽搐等需要緊急處理的狀況,否則有致命危險,長期飲酒除傷害腦部,也會影響到肝膽腸胃及相關代謝,讓原有的慢性疾病惡化,可能肝指數過高、脂肪肝、胃潰瘍、高血脂症等慢性生理疾病。為了杜絕酒駕肇事之發生,也顧及市民之身心健康,衛生局特別委請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行政院衛生署嘉南療養院、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台南分院及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柳營分院提供酒癮戒治服務,每人可受理醫療補助費最高上限為四萬元整,衛生局再次呼籲市民過量喝酒傷身又傷心,如親朋好友需要協助,可利用酒癮諮詢專線 (06)6377232,衛生局有專人提供免費諮詢服務,請善用這難得的資源,讓我們一起幫助您遠離酒精的控制!

正確服用提神飲料 以避免酒癮上身

正確服用提神飲料 以避免酒癮上身#酒精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市面上經常被一般民眾,尤其是勞工朋友作為提神的飲料有兩類:不含酒精或酒精濃度在0.5%以下的機能性飲料,屬於食品,可在一般的商店販售,主要提神成分以咖啡因或綜合維他命為提神成分。含8%酒精濃度的口服液劑,屬於指示用藥,不是一般飲料,依法只能在藥房或藥局販售,其建議飲用量為一天飲用不超過3次,一次不超過30到40 毫升。導致長久以來「維士比」及「保力達B」等這類含酒精口服液劑藥品,被廣告塑造為勞工的好朋友,易被誤認為一般飲料,事實上是屬於「指示藥品」管理範疇,並非一般的飲料,依法是需經醫師或藥事人員指示及說明下,才能到藥局或西藥房購買服用。因此一般商店、檳榔攤及小吃店未領有販賣業藥商許可執照,倘販售「維士比」或「保力達B」即是違反藥事法規定,依法可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台南市局提醒,提神飲料過量飲用除會傷肝也會造成酒癮傷身,因此購買前請注意包裝上成份標示。飲用提神飲料時還須注意以下事項,習慣混合米酒等含酒精性飲料,酒精濃度會飆更高;摻入奶茶、紅茶、或咖啡沙士調味,則容易忽略酒精存在,不自覺飲用過量;加入咖啡、茶等,由於咖啡因作用,更容易成癮。為保障民眾健康及權益,請民眾必須在領有販賣業藥商許可執照的西藥房或領有藥局許可執照的藥局並經由專業人員指示及說明下,才能購買始可安心服用。另同時呼籲未領有藥商許可執照的業者(如一般商店、檳榔攤及小吃店等)勿違規販售維士比及保力達B,以免觸法。。

對酒精say no 勇敢戒酒贏回健康

對酒精say no 勇敢戒酒贏回健康#酒精

許多勞工朋友揮汗工作之餘,常會喝些酒精性飲料提神,而業務員交際應酬拼業績,也常會需要喝酒助興,娛樂業用它來活絡交際,但豐原醫院精神科陳逸群醫師表示,許多研究指出,比起安眠藥、安非他命,「酒」對大腦的影響更複雜嚴重。另外,孕婦若有酗酒習慣生下畸型兒及智力障礙兒的比率會較高,顯示酒精對中樞神經傷害的影響。(照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Photomag)陳醫師說,當酒癮體質的人置身於這種愉悅的情境時,腦內的嗎啡、多巴胺、尼古丁等神經傳導物質會產生使人保持愉悅的感覺,但如果經年累月的每天喝酒,上述的神經傳導物質就會放送失調,就會覺得要喝更多的酒才能達到原本愉悅的程度。臨床上發現,來門診戒酒的患者,許多在飯局前甚至需要在家先喝一些酒,才能達到原本愉悅的程度,另外,在看到「酒」或處於有關「喝酒」的情境時,想喝酒的動機也會特別強烈。每天喝酒持續20年,久而久之,即使沒有飯局,一個人時也會想要喝酒,沒喝酒則覺得沒有力氣、失眠、手抖、焦慮不安等,這就是所謂的「酒精戒斷症狀」。這時候個案通常很難承認自己有酒癮的問題,直到發生酒駕、酒後肇事、酒醉受傷等事情或產生肝臟發炎、胰臟發炎等健康問題,才願意開始面對。陳逸群醫師也表示,開始戒酒的兩週會有酒精戒斷症狀,建議可以大量補充水分、營養、及維他命B1。少數人在最後一次喝酒後的48到72小時內,會有意識不清、癲癇的情形,需要住院治療。一般來說,酒癮的治療藥物有三項:Naltrexone、Acomprosate、Disulfiram;前兩項可以抑制個案喝酒的動機,第三項則是讓個案一喝酒就臉紅、頭暈、心跳加快等,進而減少喝酒的次數。誠實的心態是戰勝酒癮的第一步,民眾若自覺有酒癮症狀,千萬不要否認要勇敢面對別讓酒精誤事,必要時可藉助戒酒門診來積極治療,在專業人員的協助下戰勝酒癮,贏回健康才能在生活或職場上永續經營。

酒精作祟誤事 酒癮症狀有哪些?

酒精作祟誤事 酒癮症狀有哪些?#酒精

藝人Makiyo與友人因喝醉毆打計程車司機的新聞鬧得社會輿論沸沸揚揚,不但毀了Makiyo卡哇伊的形象也重創其演藝工作。成大醫院精神科主任楊延光提醒,若與三五好友相約出遊,喝酒最好以小酌為宜,以免因為酒精作祟而出糗誤事。許多人喝酒後出現無法控制自己的脫序行為,主因是酒精對大腦功能產生抑制,使人失去控制。酒精屬中樞神經抑制劑,酒量對大腦皮質產生「抑制作用」,讓人逐漸失去意識及自我控制的能力,如喝酒後大哭、原本含蓄的人話變多,或做自己無法控制的舉動,都是酒精作祟。如果酒量愈來愈好,酒要愈喝愈多才有感覺,或一段時間不喝酒,就全身不舒服,甚至無法工作等酒精依賴行為的發生,甚至明知自己不能喝酒、卻還持續飲酒,無法控制自己喝酒的慾望,這樣就屬於酒癮,這時就得到醫院尋求醫師協助才不會傷財又傷身。

假伏特加學生愛 忽略健康女大生險盲

假伏特加學生愛 忽略健康女大生險盲#酒精

根據《每日郵報》(Dailymail)報導,英國一名21歲的女大學生Lauren Platts在一家沒有販賣許可證的小店,以5.99英鎊(約台幣280元)的便宜價格買到一瓶伏特加,當晚喝了3分之1瓶的酒混合檸檬水後,隔天醒來視力消退、幾近全盲,後來發現是假酒惹的禍。Lauren Platts回想,當時店員語帶玄機的警告她,「喝了這瓶酒之後會使妳瞎掉」,但她只把這句話當成玩笑話不以為意,不料真的差點因貪杯而失明。當地警方表示,這瓶伏特加裡摻有工業用酒精,常見於學生聚集的區域販售,因為售價便宜,深受學生族群的喜愛,但同時也對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據報導指出,假伏特加裡除了有工業用酒精甲醇外,還添加了一種「甲基化酒精」(methylated spirit),這種物質原色是紫色的,不肖業者還會添加漂白劑讓它變白。專家說,這些非法的假酒會造成食用者噁心、嘔吐、頭暈、胃痛和呼吸困難等症狀,但更嚴重的是對視覺神經的傷害。Lauren Platts在就醫之後幸運的撿回微弱的視力,而當地一家非法販賣假酒的商店也被處以1000英鎊(約台幣4萬7千元)的罰款。※圖為當地非法店家販賣的假酒,店家肆無忌憚地陳列在商品架上,但也因為價格便宜,為學生族群的最愛。(翻攝自dailymail.co.uk)

乾杯!酒精使人心情變好?

乾杯!酒精使人心情變好?#酒精

許多人心情不好時,總是要喝上一杯,或是狂歡時也習慣飲酒助興,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慣呢?過去科學家們僅從動物研究中得出結論,不過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指出,美國加州大學研究人員指出,酒精確實會令人有愉悅感,因為酒精會在大腦釋放類似嗎啡的化學物質,到大腦中的「快樂中樞」,使人感覺愉悅,這篇研究刊登於《科學》雜誌的醫學報告中。(照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Photomag)實驗對象為13位酗酒的人及12位沒有飲酒習慣的人,研究人員利用PET顯像(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觀察適量酒精對這些人的大腦是否有直接影響,根據美國加州大學首次在人類中研究顯示,這些人喝了酒精之後大腦的伏隔核和眶額皮層兩個區域明顯活躍,在酗酒的人身上活躍程度更是明顯,加州大學神經學教授Mitchell說,這表示酗酒者的大腦,更容易找到酒精使人愉快的大腦改變模式,這也是30年來,首次證實酒精能讓人感到愉悅的直接科學證據。雖然酒精確實能使人愉悅,不過研究人員也發現,只有適量的酒精能使人感覺到愉悅感,反之如果是大量酒精,則會刺激大腦,導致焦慮、憂鬱等感覺,因此若想喝酒狂歡或喝酒解憂的話,可能要注意不要喝多了,適量就好,過量飲酒不僅對身體有害,也不會令人開心起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