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

電燒、酒精治早期肝癌 肝功能影響小

電燒、酒精治早期肝癌 肝功能影響小#酒精

肝癌往往沉默的來,令許多病患措手不及,原因之一是:高達兩百萬人不知道自己是B型或C型肝炎帶原者。幸好,現今醫療科技進步,當肝癌細胞現形,手術之外,小型肝腫瘤還能透過電燒灼術、酒精注射法控制,肝功能影響最小,也幫助維持生活品質。臺中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黃吉宏醫師指出,確診病患罹患肝癌後,會依據肝腫瘤的大小、位置、數目、肝硬化程度、病患的年齡及身體的狀況,建議治療的方式。治療方式依分期嚴重度決定,包括手術切除、經皮酒精注射、電燒灼術、經導管肝動脈栓塞術、放射線治療以及化學治療等等。其中,經皮酒精注射、電燒灼術治療小型肝癌效果較佳,肝功能影響較小。黃吉宏醫師解釋,電燒灼術正式名稱為「無線電射頻高溫燒灼術」,施作方法是用一根針,透過超音波、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的導引,進到腫瘤正確位置,透過改變針的正負極,產生振動水分子,引發熱能,在攝氏八十度以上把癌細胞燒死,腫瘤若完全燒灼掉,就像是手術切除般清除癌細胞,由於肝臟內部無神經,加上過程中會為病人局部麻醉,病人會有微熱感,但不致於疼痛。但是,電燒灼術也有其侷限性,黃醫師說,肝功能太差、超過三顆的肝臟腫瘤、腫瘤大小超過四到五公分都不適合。醫師操作時,更是要小心避免燒灼到腫瘤附近的胃、腸。另一種酒精注射療法,則是透過對肝腫瘤施打濃度超過95%的純酒精,使細胞脫水、蛋白質凝固,進而達到腫瘤壞死的效果,適合的癌細胞大小以不超過2公分為限,如果較多顆,需要多次治療。

酒精增強恐怖記憶! 藉它消愁愁更愁

酒精增強恐怖記憶! 藉它消愁愁更愁#酒精

中國有句俗話「藉酒消愁愁更愁」,此話可能不假;日本專家發表研究成果說,他們透過動物實驗證明,酒精能讓大腦中淡去的恐怖記憶,變得鮮明起來。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的研究中心發現,喝酒會刺激大腦中某一特定區域,使人的記憶更加清晰。該研究中心的專家表示,酒精會讓人們暫時忘記一個名字或忘記早上把某東西放在哪,但酒精也會增強人們潛意識中的學習能力與應變能力。東京大學研究人員將大白鼠移到與平常飼養環境不同的箱子裡,並給牠們施以電擊,接著,把白鼠再關回正常的飼養箱,第二天又把牠們移到被施予電擊的箱子中。研究人員觀察大白鼠在箱子中呆立不動的時間長短,來測試大白鼠恐怖記憶的程度。研究人員發現,如果不再次給大白鼠施予電擊,隨著時間的過去,大白鼠在「恐怖箱」中呆立不動的時間會漸漸縮短,代表被電擊的恐怖記憶正在被遺忘。之後研究人員再把大白鼠分成兩組,讓其中的一組飲酒,並把牠們再次關入曾遭電擊的箱子裡;研究人員發現,與沒有飲酒的白鼠對照,喝酒的白鼠呆立不動的時間會變得更長。研究人員認為,這可以證明「恐怖記憶」會因酒精的影響而增強。

淺談酒「癮」之營養補充

淺談酒「癮」之營養補充#酒精

文/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營養師 林鑾珍所謂「成癮」(addiction)在Churchill氏所編的醫學辭典裏,被定義為︰「對於藥物(物質)的強迫需求」;而酒飲個案也就是對於酒精類飲品攝取過量進而到無法克制的地步,一般人對於飲酒過多的認知多半只停留在過量飲用會傷肝,往往忽略掉後續引發之併發症卻宛如洪水般不易抵禦。首先,在行政院衛生署公佈六大類食物當中我們查不到「酒」這樣食物,也就是說「酒」它根本不是一項食物,不是食物就不應該往嘴巴裡面送!不是嗎?除此之外,酒對身體還有更嚴重的傷害,因為「酒」具有熱量,每C.C.酒精可產生7Kcal的熱量,僅次於我們熟知食物中熱量最高的「油脂類」產生9Kcal/每克熱量,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酒癮個案有體重過重、高血脂、高血壓…等併發症,這正是因為飲用過多酒,所攝取的熱量超過身體代謝熱量之限度(一般正常成人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平均為1200~1600kcal/day):「飲用酒」主要成分為「ethyl alcohol」,其分子極微小,不需要像其他食物(例如:澱粉、蛋白質、脂肪)需經過分解和代謝程序,「乙醇」於腸胃道可以快速吸收,也可以輕易通過血腦屏障(BBB;blood-brain barrier)。因此相形之下,酒癮個案的其他食物營養吸收效果就較一般人差,因為酒精在食道、血液及胃等不同方式進行吸收,最終在小腸作有效且大量吸收;而食物(尤其含有脂肪)可稀釋酒精濃度並延緩酒精從胃進入小腸;由此可知,酒精的消化吸收絕對快過一般食物,當人體在足夠的熱量下,其他攝取過多的食物即轉化成脂肪儲存在體內,這也就是酒癮者為什麼多數伴有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以及體重過重等等因素。在以健康為前提之下,仍強烈建議不要飲酒;若為酒癮個案,在飲食方面該如何注意呢?首先建議,千萬不要空腹喝酒,因為酒精吸收速度快,一旦空腹喝酒則會嚴重影響其他食物攝取,進而影響酒精代謝,如此惡性循環將會快速的使肝臟功能發生問題;酒癮者多數不太會注意飲食攝取是否均衡,因為大量飲酒者的熱量有一半以上來自酒精,所以進而影響維生素及礦物質等人體必須營養素來源;所以建議在飲酒同時也不要忘記攝取適量主食(例如:麵包、米飯…)、適量高生物價蛋白質食物(例如:魚肉、雞肉,盡量不要吃豆類製品)以及適量的蔬菜和水果,因為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維生素及礦物質,而維生素和礦物質即為協助體內營養素吸收及熱量代謝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在加上酒飲者血液中三酸甘油酯偏高,更需要這類營養素協助代謝過多的熱量及脂肪。酗酒真的百害無一利,行政院衛生署一再大聲疾呼,為了大家的身體健康及家人的幸福,請勿過量飲酒,且必須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一旦擺脫酒精約束,你就會體會那種不受束縛的輕鬆感;一樣要成癮,為什麼不要選擇讓身體健康的方式,將一切良好習慣內化成生活的一部分,就讓我們一起「健康成癮」吧!

過年團圓、不吃圓 聰明健康挑食吃

過年團圓、不吃圓 聰明健康挑食吃#酒精

新年要到了,對於大部分民眾而言,終於可以暫時卸下一年的辛勞,悠閒的休個年假,與親朋好友聚聚,其中當然免不了吃吃喝喝,除了自家準備的「好料」之外,麻辣火鍋、燒烤、吃到飽,外頭的佳餚更是豐盛。但因為連續假期多日,常因吃得豐盛但卻動得少,短短幾天左右的佳節,放縱吃喝搭配輕鬆愉快的心情,很容易就像吹氣球般胖個三、五公斤,無形中增加了身體的負擔,甚至可能會在休了年假之後產生消化不良、腸胃不適,還可能加重慢性病的危害,而有得不償失的狀況。因此,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在這裡要提供大家一些健康小撇步,如何健康吃年菜,在年假期間徹底放鬆精神,也寶貝自己的身體,避免「圓了身子,傷了裡子」,過個健康滿分的新年假期。◆ 健康煮年菜傳統年菜往往都是大魚大肉才算豐盛,但因現代人生活富足,日常飲食不虞匱乏,過年期間大魚大肉反而增加慢性病風險且加重體重負擔。因此,以精緻、簡單為出發點,便可聰明做出健康年菜。菜單設計要注意三少二多的原則「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多蔬果」,避免過度烹調,善用油脂含量低的豆製品與雞肉、魚肉,取代部分紅肉的攝取。蔬菜不論是清燙或涼拌,請多多益善。餐後甜點再來份水果,以達到低脂、高纖的健康取向,如此一來就是符合均衡營養的健康年菜了。若是大年夜圍爐,必定少不了火鍋,火鍋湯頭部分,請避免口味過重的麻辣、泡菜口味,改以大骨熬湯,記得於低溫時去除上層固態浮油,或以清爽的蔬菜為湯底,如:蕃茄或昆布湯底,健康又可增添風味。沾醬可選用天然香辛料,如:蔥、薑、蒜、洋蔥等搭配醬油、白醋或少許香油,沙茶醬熱量高應庰棄不食。◆ 聰明挑食吃過年期間,還是有很多出遊的機會,如此便無法避免外食,如何「挑食吃」更是聰明人必備常識。尤其過年難免會吃到一些零食,才會有過節的感覺,特別是在看電視、聊天時不知不覺就吃下過多零食,而且我們也常因肚子餓一下子吃進太多高熱量食物,所以客廳桌上迎賓的點心,應避免準備高糖分、高油脂的糖果、餅乾、或堅果、汽水。台灣癌症基金會建議,可以放些新鮮水果、蒟蒻干、蒟蒻條、蒟蒻果凍、海苔、無糖飲料等,這些都是屬於低熱量的零食。如果吃了一些正餐以外的食物,應將這些食物的熱量計算到我們一天所需的熱量當中,減少主食與正餐的份量,把握攝取熱量與消耗熱量的平衡原則,體重一定可以維持的平穩的曲線。另外在餐前先喝杯水或是清湯,也可吃點水果,用餐時先挑蔬菜類的食物來吃,以增加飽足感。另外,吃團圓飯的時候,常因為待在飯桌上的時間長就不自覺的吃下更多的食物,我們可以準備自己的小盤子,每道菜挑出適宜的份量,只吃自己盤子內的食物,以控制食量。另外,把油炸過的外衣、高脂的皮去掉,挑選菜盤上層的部份吃,別喝芶芡、濃稠的湯汁菜汁,或者選擇放棄幾道肉類及高油鹽烹調的菜餚,這些都是可以減少油鹽攝取的小撇步。每口飯菜都要細嚼慢嚥、咀嚼20下再吞下去,延長用餐時間,吃七分飽時就應該停止,避免吃過飽。吃不完的飯菜就封包好放入冰箱保存,避免因覺得可惜而硬逼自己吃下肚。最後要注意的是,酒精飲料屬於空熱量食物,除了熱量之外幾乎不包含任何營養素,建議男性每日不超過2份酒精當量,而女性不超過1份酒精當量。每份酒精當量相當於360c.c.的啤酒、150c.c.的發酵酒,如:紅酒或白酒;及30c.c.的蒸餾酒,如:高梁、白蘭地及紹興等,需知飲酒雖可助興,但應量力而為,一餐下來除了累積可觀的熱量外,過多飲用還會對身體造成其他傷害。這些潛在危機不可輕忽,所以我們應該節制飲酒,並儘量選擇無糖的飲品。享受美食但不放縱,注意節制與挑選,不暴飲暴食、避免「一年一次,難得過年嘛!」的心態,相信大家都可以「人團圓,吃不圓」,記住:少油炸、少肥肉、少油湯、少醬料、多蔬果,讓您家人也過個健康快樂又防癌的好年!

《用藥安全》私酒還是藥酒?

《用藥安全》私酒還是藥酒?#酒精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接獲民眾檢舉於臺北火車站附近工地及檳榔攤疑似有人販售藥酒並經該局化驗檢出含酒精濃度8.71% (V/V)。由於保力達等指示藥品,涉屬藥事法第20條所稱之「偽藥」,依據藥事法規定,未經核准擅自製造之偽藥,可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千萬元以下罰金;另若上揭產品內容物盛裝為未經許可產製之酒製品,則可能涉屬菸酒管理法第6條所稱之「私酒」,可處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鄭重呼籲民眾,維士比、保力達B屬於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用藥,一般商店及個人不可私自販售,更不可擅自將產品分裝販售,因其成分及衛生堪虞,藥品有一定的用法用量,未依指示服用,可能超過限量,消費者購買時應慎選;為維護全民健康,創造安全用藥環境,打擊不法藥物,從你我做起!提醒民眾為了自身生命健康與用藥安全,在選購藥品時應注意藥品是否有衛生署核准之藥物許可證字號,對於可疑產品,請儘速向衛生局舉發【不法檢舉專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1043】,以上訊息可至臺北市政府網站查詢。

揪出失眠的原因

揪出失眠的原因#酒精

睡眠發生障礙,雖不見得是什麼大病,卻常造成身體上、精神上諸多的困擾。國外的流行病學調查: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成年人有睡眠問題,老年人甚至高達百分之三十五。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醫師 楊聰財表示從病程上分,可分為: 1. 短暫性失眠:大部分這方面的失眠會隨著事件的消失或時間的拉長而改善。但是短暫性失眠如未接受適當的處理有部分的人亦會導至慢性失眠。短暫性失眠主要治療原則為間歇性使用低劑量鎮靜安眠藥或其他可助眠之藥物如抗憂鬱劑和好的睡眠衛生習慣。2. 短期性失眠:冶療原則為短期使用低量之鎮靜安眠藥或其他可助眠之藥物如抗憂鬱劑和行為冶療(如睡眠衛生、壓力處理等)。和短暫性失眠一樣短期性失眠如未接受適當的處理有部分的人亦會導至慢性失眠。3. 慢性失眠:是患者至失眠門診求診中,最常遇到的疾病類型,其病史有些達數年或數十年,必須找出其潛在病因,才有痊癒的希望。比起短暫性和短期性失眠,慢性失眠的原因是很複雜的且較難去發現。而許多的慢性失眠是多種原因合在一起所造成的。而次發性慢性失眠的治療原則,首先要針對其特定病因做冶療即可改善其失眠狀況。而原發性慢性失眠或以改善其特定病因後仍失眠的次發性失眠可短期使用幫助睡眠的藥物,而長期治療則以認知行為治療為主以改善睡眠習慣、壓力調適、和不適切的認知。失眠的成因是很複雜的,如果失眠的情況直持續著或已逐漸影響生活,請勿自行購買安眠藥使用,因為安眠藥只能幫助入睡對失眠的特定原因並無冶療效果且長期不適當使用會有依賴性甚至成癮,應儘速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忙做專業的診察、評估和最適切的治療。為了對睡眠障礙做最完整的評估和治療,若自己找不出原因,或失眠持續存在,對生活逐漸產生干擾,則應儘速看醫生,千萬不要自行購買安眠藥服用。必須經由專業的檢查及評估,對症治療,才不會延誤潛在病情,或因處置不當,成為慢性失眠。

喝酒問題不少,想戒酒自己行嗎

喝酒問題不少,想戒酒自己行嗎#酒精

長期喝酒的人,除了腸胃系統及全身各個器官都可能受到損害以外,也容易出現精神心理方面的問題。長期喝酒對腦部的影響,早已經被醫學界發現,包含學習及記憶等大腦功能都會因喝酒而受損,所幸的是,有一研究比較戒酒四週後的酒癮患者,及已戒酒四個月患者的評估報告,發現剛戒酒的酒癮患者有較差的學習力和問題處理能力,研究者認為神經心理缺損,可能會在停止酒精使用之後逐漸恢復。以精神科的觀點而言,與喝酒相關的精神疾病,一般可分為三大類,第一種是酒精依賴及酒精濫用,常被統稱為酒精上癮,在美國的數個大型研究中,發現有超過十分之一的人會有酒精上癮問題;第二種是在長期飲酒者身上同時出現的精神疾病,以憂鬱症和焦慮症等情緒障礙最為常見;最後一類則為喝酒所引發之精神疾患,表現出來可以是酒精中毒,酒精引發之癡呆症,精神病,性功能障礙,睡眠障礙等等。新店耕莘醫院 劉宜釗醫師建議酒癮的治療上,必須考慮生理,心理,以及環境等層面。同時在戒酒的初期,中期,後期等均有不同的考量。一般而言,經長時間喝酒後決定戒酒而停止喝酒,個案身體可能出現焦躁不安,心跳加速,流汗,手抖,噁心嘔吐,失眠等自律神經亢奮情形,這時候需在戒酒時配合藥物處理上述症狀,否則較嚴重時會有癲癇發作,或甚至有生命危險。當身體恢復正常,不再有生理上依賴時,接下來必須針對個案心裏想飲酒的渴望,給予藥物治療,或投予藥物使再度飲酒時產生身體不舒適的感覺及反應,以阻止後續的飲酒行為。其中當併發其他精神疾病時,解焦慮劑或抗憂鬱劑這類藥物的使用是必須的,因為若不治療其他相關的精神疾病,將會讓戒酒的努力事倍功半,甚至在過程中不斷地加深病患及家屬朋友的挫敗感。在治療的後期,身體心理對酒精的依賴均已解決之後,個案上需要在環境及生活上作進一步的調整,例如遠離喝酒的朋友及場合,良好的生活習慣及休閒活動等。還有工作及生活的穩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另外家人朋友的支持,更可以在挫折發生時,給予個案最大的幫忙,避免再度想到以酒精來逃避,而再次陷入酒癮的泥淖中。總之,當不幸酒精上癮時,求助於精神醫療的專業,一定能帶來一線生機。

保肝,保健康

保肝,保健康#酒精

肝病在台灣非常普遍。肝病的成因在台灣大部份以病毒性肝炎(B、C型肝炎)為主,其他包含酗酒、藥物不當使用、營養不良、食品遭黴菌污染、先天性代謝異常、寄生蟲或是化學物質。肝病常見的症狀,有時與感冒很類似,包含四肢無力、容易疲倦、發燒、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痛、腹部有硬塊等。而肝硬化的病人會有腹部積水、黃膽、蜘蛛血管腫、手掌紅斑、皮膚瘀血等症狀。肝病的高危險群包含慢性B、C型肝炎、經常熬夜、喝酒拼酒、濫用藥物(降血壓、消炎藥、止痛藥、精神病、甲狀腺藥物……)、飲食衛生習慣不良、常使用加工食品(罐頭、醬菜……)、打針、輸血、紋身、針灸、穿耳洞處理不當等。台東基督教醫院腸胃科 廖大權醫師表示台灣地區目前最多的慢性肝炎還是B型肝炎。臺灣地區80%成年人在孩提階段已感染過B型肝炎,但其中只有15~20%成為慢性帶原者,約三百萬人。三百萬人中有一半e抗原消失,成為健康帶原者,而另外一半成為慢性肝炎。慢性B型肝炎中有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會轉變成肝硬化甚至肝癌。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為體液(如血液、精液等),潛浮期約兩個月,急性期死亡率約1%。臺灣地區C型肝炎帶原者約2~6%。過去95%輸血後肝炎與C型有關。關於急性病毒性肝炎之治療,中西醫學均無特效藥。主要原則還是休息生養與支持性療法為主。酒精性肝病在台東地區也相當多。據統計在原住民甚至有高達十分之一的人有酗酒習慣。其實人體一天酒精代謝的極限約十六至卅五公克的酒精,這相當於兩瓶鋁罐裝的啤酒(七百cc),或一小杯高梁(七十cc)。如果不加節制,最快在十至二十年後就會有肝硬化及各種併發症。肝臟疾病的飲食原則,以提供適當營養、供給肝細胞恢復為主。熱量需高熱量,每天二千五百至三千大卡。少量多餐,蛋白質需高蛋白,每天七十五至一百公克(一碗肉),醣類每天需三百至四百公克(三碗飯),另外還要補充維生素B、C、K,以對抗壓力修復肝細胞損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