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

醫訊/孕期準備 如何成功哺乳

醫訊/孕期準備 如何成功哺乳#哺乳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新手媽媽對於頭一胎要如何哺餵母乳總是感到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甚至有的媽媽被寶寶咬,痛到哇哇叫,雖然知道母乳哺餵比喝奶粉更健康,但是還是有很多問題需要諮詢。 有鑑於此,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特規劃「102年1~6月母乳哺育支持團體」聚會,每月第3週星期六舉辦1場,共6場,3月份場次分享主題為「孕期準備-如何成功哺乳」,將邀請專科醫護人員主講,教導新媽咪如何成功哺乳,現場並有規劃寶寶遊戲區。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母乳哺育支持團體時間:102年3月16日(六)上午10:00~12:00地點:聖馬爾定醫院大雅院區(嘉義市大雅路2段565號)11樓1101會議室洽詢:05-275 6000轉5539 衛教室

母嬰親善院所 媽媽:照護更順暢

母嬰親善院所 媽媽:照護更順暢#哺乳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為提供媽媽與寶寶最好的生產、出生環境,國民健康局與接生院所攜手打造母嬰親善環境。自民國90年開始推動全國母嬰親善醫院認證,迄今全國已有163家醫院通過認證,平均每四個寶寶就有三個是在母嬰親善院所誕生,幫助父母喜迎新生寶寶的到來。健康局指出,今年認證有兩家醫院在十項評比上都獲得了滿分,分別是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將母嬰親善十大措施融入醫療照護項目;高雄中和紀念醫院除落實母乳政策外,還有行動嬰兒沐浴車及哺乳專刊等貼心設置。服務產後病房十多年的程偉婷護理師表示,在任職耕莘醫院永和分院施行母嬰親善政策近五年來,最大的收穫應該屬於施行親子同室的部份,在住院短短幾天內,爸媽不僅可以跟孩子有親密頻繁的互動,臨床工作人員指導的照護技能也較容易達成,不僅能適時給予協助及解答,衛教也更完整、具體、有連貫性,服務範圍也由單一個體變成全家、全程。有4位寶寶的龐國詩媽媽表示,有一次在非母嬰親善醫院生產,產後恢復後要到嬰兒室哺乳,卻被護理人員拒於門外,被告知:「妳剛生完還沒有母奶。」因此在去年第4個小孩堅持要選擇完整的母乳哺育照護,選擇了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讓她哺乳之路一路順暢。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每年由醫療院所主動提出申請,由評審委員進行實地評鑑,全國已共計有163家母嬰親善醫療院所,涵蓋全國75.1%的接生數,顯示母嬰親善認證已普遍獲得醫療院所及新手父母的認同,等於每四個寶寶就有三個是在母嬰親善院所誕生。母嬰親善醫療院所還會持續提供出院後的衛教,媽媽能夠電詢或親洽院所,獲得協助,醫護人員也會致電媽媽,探詢持續哺餵的情形,提供媽媽們互助分享的經驗。

哺乳出現紅斑誤為漲奶 竟是罹患乳癌

哺乳出現紅斑誤為漲奶 竟是罹患乳癌#哺乳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位三十歲的婦女,產後哺乳發現乳頭周圍皮膚有紅斑,以為只是漲奶現象,經診斷竟已罹患乳癌,澄清醫院中港院區院長張金堅呼籲,懷孕婦女在做產檢的同時,最好一併接受乳癌篩檢,因為大約每三千個懷孕婦女約有一人產生乳癌,對孕婦和胎兒都是很大的打擊。這種哺乳期間發現的乳癌,往往被忽略是漲奶情形,一旦查覺,其腫瘤的體積都不小。乳癌專家張金堅認為,該位婦女在懷孕之初期可能已罹患乳癌,由於懷孕期間各種相關賀爾蒙會增加,使得乳房組織增生及血管供應較平常豐富,因乳房迅速漲大,淋巴引流轉強,在早期性腫瘤的診斷上,有一定的難度,有可能因而耽誤了黃金治療期。如果在懷孕期間檢查出已罹患乳癌,最理想的是治療乳癌的同時也讓懷孕過程繼續下去,一般而言,懷孕第一期則考慮將胎兒流產,但對懷孕第二期和第三期的乳癌不致於影響胎兒的安全,懷孕第三期後期,則可考慮產後兩週內儘快接受乳房切除。張金堅強調,台灣的乳癌患者已有年輕化趨勢,尤其懷孕婦女一旦罹患乳癌,對身心的危害更是煎熬,呼籲所有的懷孕婦女要有防癌的新觀念,在定期做產檢的同時,務必要接受乳癌篩檢,多上一道「保險」就多一重健康保障。如果在懷孕期間自覺有乳房腫塊,絕不可掉以輕心,必須進一步檢查,乳房超音波加上粗針切片檢查,可說是乳癌診斷的最佳利器,必要時亦可在嚴格保護及屏障下進行乳房X光攝影,但乳房之磁振造影,因懷孕時,乳房血流分佈強,診斷率不高,加上對胎兒可能造成影響,故不建議施行。

醫訊/懷孕與哺乳~如何用藥才安全

醫訊/懷孕與哺乳~如何用藥才安全#哺乳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期待肚子裡的新生命平安健康誕生,是每位得知懷孕的準媽媽最大希望,但在孕程中難免會有生病的時候,常會陷入該不該吃藥的兩難,而正值哺乳期的婦女也會有相同困擾,究竟該如何是好呢?所以,亞東醫院特規劃「孕期及授乳用藥安全」講座,邀請陳佩汝藥師主講,陳藥師將告訴聽眾孕期與授乳用藥的注意事項。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此活動須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孕期及授乳用藥安全時間:101年12月12日(三)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台北捷運亞東醫院站,新北板橋區南雅南路2段21號)1樓思源廳洽詢:02-7728-2123線上報名

打造親善哺乳環境 高雄辦哺乳室競賽

打造親善哺乳環境 高雄辦哺乳室競賽#哺乳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為了使高雄市民能更自在的在公共場所或職場哺餵母乳,高雄市政府衛生局今年首次辦理「高雄市『乳妳所願‧歡迎哺乳』哺(集)乳室競賽」,經衛生局邀請專家評選,共有35個單位分別獲選為最佳創意獎、最佳舒適獎與最佳貼心獎。國內外研究均證實,哺餵母乳對嬰兒與母親的健康有不可取代的價值。但要能成功哺餵母乳,非常需要一個支持性、友善且鼓勵哺乳的生活環境,因此,高雄市衛生局舉辦哺乳室競賽,並由高雄市政府副秘書長蘇麗瓊頒發獎牌及3000元等值禮券給予本市公共場所、學校及職場所屬優良哺(集)乳室計35個單位。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為了鼓勵及作為其他單位之學習標竿,特舉辦本次頒獎,也期望激勵更多民間企業支持母乳哺育政策,能於職場設置哺(集)乳室。同時促使法定場所更加重視及落實所屬哺(集)乳室之管理,營造更便利、溫馨與舒適的親善母乳哺育環境。而根據我國「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之規範,目前高雄市共有171個法定哺(集)乳室,提供市民外出需要哺乳時可就近使用。

飲食運動心理三合一 產後輕鬆變辣媽

飲食運動心理三合一 產後輕鬆變辣媽#哺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龍年生子潮,內政部預估上看22萬名龍子龍女誕生,但年關將近,媽媽們可不想把產後走樣的體態帶到明年吧?日前部落客「馬克媽媽」上傳自己產後成功甩肉35公斤的美照,羨煞不少網友,專家就說,只要吃對食物、維持適當運動並突破心理障礙,妳也能輕鬆變辣媽!國內專業「代謝型態」減重團隊資深營養師袁毓瑩指出,產後一個月瘦身最快,六個月內是黃金瘦身期,只要把握符合自己身體代謝的飲食方式,就能輕鬆享用滋補食材無負擔。 一位小學老師小芬(化名),因為懷孕貪吃體重從48公斤增加到70公斤,生完兩胎後,試過各種減重方式後卻導致胃痛,在經過代謝型態減重班的檢測找到適合自己的飲食比例,由營養師教導如何從日常飲食吃對自己的食物與比例,生活食材去製作屬於自己的代餐,無須額外購買市售的保健品或代餐;接著,再由心理師進行減重行為分析,幫助小芬增加減重自信,打破肥胖心魔。最後,透過運動專家學會如何動找回自己的肌肉,提高基礎代謝率,現在小芬老師已經瘦到52.4公斤,現在只要照著當初的課程落實在日常生活,就可以持續減重。袁毓瑩營養師表示,懷孕到生產的過程對女性的身體是一個很大的變化,因此產後需要有良性蛋白質的補充來修補生理組織(或稱坐月子)。像是麻油雞、麻油腰花都是不錯的選擇,素食者則可以多吃芽菜類、各種菇類、五穀類輔以薑、胡椒、咖哩等溫熱食材調味,達到足夠的蛋白質攝取。袁毓瑩強調,吃對食物比吃多還重要!重視食材的品質,自然吃的就少,也可以達到熱量控制的目標。此外,袁毓瑩營養師也建議媽媽們可以多吃當季水果,因為水果富含礦物質、維生素,這兩種營養素對身體的修補及代謝都有很大的幫助,但應避免性質較寒冷的瓜類。在卡路里的攝取上,產後媽媽以每天兩千大卡為主,若有哺乳需求的媽媽則可以兩千三百至兩千五百作為攝取目標。另一位唐小姐也說,水果要吃,但要有技巧的吃,六點後不吃水果,是阻止脂肪再上身的一大心法,她在學到代謝型態減重方式後,從55公斤與體脂率38%,大幅降至49公斤及體脂率28.5%,腰圍回到懷孕前的26吋!談到哺乳,媽媽們吃進什麼食材,就會透過哺乳傳遞給寶寶,可見挑選食材相當重要!營養師張益堯就建議,在哺乳期間,媽媽們應均衡攝取各類營養素,且必須依自身的代謝型態作為挑選食材的依據,抓到各類營養素攝取的比例,對瘦身也有加分的效果。媽媽們若想發奶、充足乳汁,可多吃富含膠質、蛋白質和脂質的餐點,如花生豬腳、青木瓜等,另外雞肉、魚類煮成湯也不錯。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像是人參、韭菜和麥芽飲品、涼性食材都會影響乳汁分泌,應避免食用。此外,張益堯營養師也呼籲媽媽們,哺乳期間應避免菸酒、含咖啡因重的飲品。過去曾發生在寶寶體內驗出反式脂肪酸的情形,原因就是媽媽吃太多加工類食物,連帶影響到寶寶健康,足見食材選擇的重要性。另外,媽媽們也不要迷信以藥物幫助減肥,因為藥物也會透過哺乳進到寶寶體內。運動也是產後瘦身很重要的一環!代謝型態運動專家劉大敭建議,若媽媽懷孕中就有運動的習慣,產後則可以繼續保持,但運動強度則要視媽媽的分娩方式、傷口的癒合程度和體力來作為衡量的標準。媽媽們從事的運動可以分為兩種,像是騎飛輪、快走和慢跑這類的有氧運動,可以幫助訓練心肺能力、達到瘦身的效果。另一種是加強訓練腹部、腰部、臀部和背部的肌肉群,像是反覆蹲坐可訓練臀部和大腿的肌肉;皮拉提斯、瑜珈和扭轉則對於腹部、腰部肌肉群幫助很大。另外,媽媽們也可以在教練的協助下使用健身器材,針對個別的部位做核心肌力的訓練。不過劉大敭提醒,產後瘦身的運動時間及強度,應依照媽媽本身的身體狀況調整。一般來說,有氧運動一週可做五天,每次約20至30分鐘;肌力的訓練則以「做一休一」或「做一休二」的方式進行,因為過與不及的運動,都沒有幫助。媽媽們的心態,也會影響到產後瘦身的進度!代謝型態臨床心理師王淳指出,產後媽媽們因為體內荷爾蒙的變化加上生活改變造成的壓力,會產生產後憂鬱的情形,對減重瘦身當然也提不起勁。體內荷爾蒙的改變,可以攝取高蛋白質的食物幫助改善;但生活作息的改變、退離職場的失落感及來自親友間的壓力,則必須靠自己慢慢調適。因此,王淳心理師就建議,媽媽們可以找到一個可以諮詢的對象,或尋求協助的管道,並可多閱讀相關育兒書籍,避免遇到狀況時手忙腳亂。綜合有減重輔導經驗的營養師、運動專家和心理師的建議,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在產後找到適合的方式,輕鬆調整體態並達到最佳的心理狀態,輕鬆成為辣媽無負擔!(照片/代謝型態團隊提供)

哺乳可促小孩往後飲食習慣健康?!

哺乳可促小孩往後飲食習慣健康?!#哺乳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小孩子吃飯時有時東張西望,東摸西摸,總是沒有辦法專心乖乖吃飯,時常讓父母傷透腦筋!但你知道嗎?培養小孩良好的飲食習慣,其實能從哺乳開始!教育家徐國靜在書中曾說,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從哺餵母乳開始。喝母乳是大自然精心設計的一套餵養方法,簡便又科學。他說明,喝牛奶長大的孩子,很容易養成邊吃邊玩的習慣。因為喝牛奶不需要太費力,奶瓶嘴小,可以人工放大,嬰兒不需要太用力就可以喝到奶。叼著奶瓶時,可以躺著、坐著,視野開闊,隨時可以東張西望,注意力不會集中在食物上,自然就養成邊吃邊玩的壞習慣。而餵母乳時,孩子的狀態和刁奶瓶截然不同。吸吮母乳要花力氣,要全身心投入,要全神貫注,既不能東張西望,也不能邊吃邊玩。如果母親的奶汁多,能省點兒力氣;要是奶汁少,不但要用力,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因此,徐國靜提醒各位新手媽媽們,如果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孩子在長大後吃飯無法專心,第一步可從哺育母乳開始做起。

哺育母乳極為重要!能促親子關係

哺育母乳極為重要!能促親子關係#哺乳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知道,哺育母乳對於親子關係,是極為重要的嗎?教育家徐國靜曾在書中說,如果母親經常對孩子表示不滿,即便是嬰兒,也能敏感地接收到母親傳遞的訊息;因此,哺育母乳,是母親與小孩互動的最佳時刻,如果這時母親對於孩子產生疏離感,可能會在嬰孩的心理產生對母親的距離感,而影響親子關係。孩子餓了,本能會找母親,母乳就是母親自身攜帶的食物;孩子冷了也要找母親,被母親抱在懷裡就溫暖了;孩子睏倦了要找母親,母親拍打著、搖晃著就睡著了;孩子害怕了要找母親,母親來了,恐懼就嚇跑了。徐國靜強調,而這些生命之初的印象,會清晰完整地刻在孩子的記憶裡,構成每個人與母親的情感聯繫網。因為這些記憶與食、衣、住、行密切相關,隨時隨地可以觸景生情地被想起。而在敏感的嬰孩時期,如果一個孩子對母親儲存的痛苦記憶多於快樂記憶,他就會選擇以逃避、拒絕等方式來拉開與母親的距離。所以,如果母親在孩子出生的時候,能夠在哺育母乳時,與正在吸允奶水的小孩,輕輕地說說話,讓小孩能安心的喝著母奶,能增進孩子與母親的互動,也是給剛出生的小寶寶一個最棒的禮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