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素

肚子餓脾氣「牙起來」是真的!心理師揭大腦「1荷爾蒙」掌管情緒

肚子餓脾氣「牙起來」是真的!心理師揭大腦「1荷爾蒙」掌管情緒#血清素

你曾有過因為肚子餓,而導致生氣的經驗嗎?研究指出,大腦的神經肽Y掌握了食慾 、憤怒情緒與攻擊行為,因此當人體感到飢餓時也更容易感到生氣、煩躁,甚至可能出現攻擊行為。心理師表示,如果發現自己餓到受不了,建議在情緒變得更強烈之前,試著先調節自己的情緒反應,學著和情緒共處。

月經來超暴躁又肚痛?營養師教你9大飲食秘訣:靠「吃」度過生理期

月經來超暴躁又肚痛?營養師教你9大飲食秘訣:靠「吃」度過生理期#血清素

生理期來臨,身體缺血又缺鐵,這時候飲食可別隨便亂吃!營養師建議,掌握好飲食原則,就能幫助改善經期症狀,例如:鈣跟鐵要分開不同餐吃,才不會互相影響吸收;避免情緒暴躁,可喝紅豆湯,多吃果乾、蜂蜜優格;預防頭痛可以喝黑咖啡、薑汁紅茶等,藉由對的食物調理身體,正確攝取生理期所需的營養素,才能達到快速補充的效果,順利度過每個月的經期不適。

想甩開產後憂鬱?醫教「居家2運動」改善產後不適+緩解情緒

想甩開產後憂鬱?醫教「居家2運動」改善產後不適+緩解情緒#血清素

疫情期間待在家,又碰上陰雨綿綿的梅雨季,很容易引發心情上的憂鬱,若家中又有剛生產完不久的產婦,更要特別留意是否有產後憂鬱加重的風險。許多研究證實,憂鬱與血液中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的濃度過低有關,當特定腦部區域的血清素代謝速度過快、或是合成量減少時,就有可能讓人陷入憂鬱低潮。

會做減法的人生,不糾結

會做減法的人生,不糾結#血清素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是每一個人都想要真正的快樂。這句話很武斷嗎?其實是這樣的:每個人天生的快樂程度都不一樣,取決於你腦內分泌「血清素」(一種讓人愉悅的化學物質)的能力,能力不佳的人,感受到的喜悅感就比較低。因此,這些不快樂的人,為了追求快樂的感受,他們會以為外在的一些成就和事物能讓他們快樂。比方說──錢、愛情、權力等等。於是,這些為了追求快樂的人,就開始了追逐金錢、愛情和權力等外在事物的游戲。追到最後,他們已經忘了自己原來的目的只是單純地想要快樂,不惜一切代價地追求這些東西,而完全忘了自己的初衷。聽過一個笑話:三個人到了火車站,看到火車已經開走了,於是在旁邊的咖啡廳休息等候下一班車。火車又來了,三個人聊得高興,火車又要開走了才發現,於是,他們開始追逐已經啟動的火車,最後,兩個人成功登上了火車,只剩下一個跑得慢的沒趕上。剩下的人看著離去的火車發楞,突然放聲大笑。旁邊的人覺得奇怪,問他:「火車沒趕上你那麽開心幹嘛?」他說:「我才是要搭火車的人,那兩個朋友是來送行的!」就是這樣,我們可能太過關注自己想要追逐的東西,而遺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其實就是單純的快樂本身而已,並不是外在的那些東西。但是我們的社會、家庭、學校等各種環境,會營造出一個氛圍:你要有錢才能成功,成功了才能快樂。美麗才會有人愛,有人愛才會快樂。最後,我們搭上了社會成功列車,才發現,原來那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快樂,是一種可以學會的習慣真正想要快樂的人,不會得不到。所謂真正的快樂,是沒有附加條件的快樂。也就是說,在任何情況之下,我們都能夠快樂起來。因為,快樂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技能,是可以學會的。所以,不是每一個人都真的想要快樂的。而且,很多人都受到自己內在程序(出廠驅動模式)的影響,不知道自己努力奮鬥的方向是與快樂絕緣的。每個人的意識層次不同,在不同的層次,就決定了你對自己的人生有多少的認識,對自己的快樂有多少的掌控權。我開了抖音帳號(defen123),那裡的讀者比較落地、務實,沒有人問靈性成長的問題,百分之九十都是感情問題。我看到,把愛情當成麵包,每日需要它來充饑的人,幾乎都是在煎熬的狀態。我每次的回答幾乎就是:你知道嗎,這個世界上有比愛情更好玩、更重要,而且投資回報大得多的東西,可不可以麻煩你轉移一下注意力,不要一天到晚盯著你的愛情看了?!我自己的經歷就是,當你被迫離開了愛情,有一段時間會非常迷茫、痛苦,頓失所依的感覺。但是,當你適應了以後,不去用「立刻找下一個」來補償,而能夠開始自己一個人享受這個世界,這是一個女人這一生需要學會的重要功課。當你的一手幸福(不依賴他人而獲得幸福感)的比例越來越大的時候,即使天生血清素分泌不高的人,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穩定、愉悅的感受。還有一種人,是擁有了所謂的美好感情。另一半對他們寵愛、包容,但是他們視為理所當然。在這種情況之下,當然沒有所謂的愛情了,因為大多數的愛情,都是得不到的、有虐待性質的,才算是愛情。天長地久、平淡如水地過日子,通常會被戲精們唾棄,進而無法産生愛情的感覺,所以會想要靜極思動。上課的時候碰到好幾個這樣的幸運女人,自己條件好,老公多方疼愛,但是她們就是挺挑剔的,而且婚外也有一些看起來好像比自己老公有智慧又有趣的男人。以過來人的經驗,我嚴正地警告這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福氣,草永遠是對岸看起來比較綠,不要被幻象迷惑了,毀了自己的幸福。任何時候,你的快樂都由自己選擇抖音的粉絲裡面最多的糾結,是來自嫁給一個「不對」的男人,但是有了小孩,所以無法輕言離婚。我看了太多身邊朋友的例子,如果不是小孩,他們早離婚了。可是,因為有婚姻、孩子等責任,他們忍下來了,熬過了最痛苦的一段長長的磨合期,最後守得雲開見月明,雖然孩子上大學了,兩個人還是能安分守己地繼續維持生活,做成了「老來伴」。怎麽磨合?怎麽忍呢?這個難度比一個人單身去找到快樂要難多了,但不是不可行的。最重要的還是「注意力」,是你關注的焦點在哪裡。如果結了婚以後,你還是喜歡風花雪月的浪漫感覺,或是期待對方負起責任養家、照顧你──後面這個要求其實並不為過──可能就會墮入失望的深淵。看清楚他究竟是什麽樣的人,在他舒適做自己的時候,到底能不能為你和孩子的生活「加分」,或是至少不要帶來負面的影響(酗酒、賭博、暴力),這是一個重要的檢驗標準。再看看自己的「奢望清單」──體貼、關懷、賺錢養家、負責任、情投意合、互相理解尊重,那麽是不是可以把這些要求降到最低,讓自己在精神上獨立起來?男人不一定非得是家庭收入的唯一負擔者,但是他不能靠你養還給你臉色看。他也許不會談笑風生、不理解女人的情緒,但是至少要為家裡的事情負責。我有很多朋友告訴我,如果她們自己有謀生能力,早就離開了。但是因為必須寄人籬下養孩子,不願意離開孩子和舒適的生活,所以也忍過來了。那一段時間,她們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學會不把心思放在男人身上,眼光也收回來不去找他的碴,最終,男人年紀大了,會回歸家庭,變得比較宅,比較黏著老婆了。我自己兩次離婚以後,現在大部分都是勸和不勸離。就像我前面說的,人要學會在任何情況之下,都能夠靠自己找到快樂的源泉,那麽你就是所向無敵了。如果你真正想要的是幸福快樂,無論在任何情況之下,你都可以選擇快樂。至於這個婚到底離不離,沒有任何人有資格告訴你。不要忘記自己最終的人生目標,不要陷在情緒裡面膠著、糾結,把自己的身體顧好,存一些錢,找到自己精神喜悅的獨立來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確定自己要的是快樂幸福,而不是一出又一出的濫情戲。那麽,你的人生就沒有交白卷,算得上是對自己負責了。(本文摘自/遇見自在優雅的自己/皇冠文化)

想健腦先整腸 益生菌讓你思緒不卡卡

想健腦先整腸 益生菌讓你思緒不卡卡#血清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上班族每到年度交接,工作量總是大爆炸;百貨服務業衝業績,壓力、工作量都超標;運輸業司機們更是得加班開車。工作辛勞、忙亂中不能有差池,思緒清晰超重要。別讓腦筋卡卡,首先拒絕高糖份零食,也別胡亂用提神飲料、咖啡、茶提神,以免一時提了神,卻讓身體累積更多難以代謝的疲勞。透過健康飲食+維持體內菌叢好環境,就能維持高效人生。病從「腸」入 鎖定致病第一現場現代人往往因為工作忙碌或壓力,飲食不正常、久坐久站,長年下來養成了胃痛、脹氣等腸胃壞毛病,更讓腸道成了壞菌樂園,引發許多文明病、慢性病。別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亞洲益生菌權威、陽明大學教授蔡英傑指出,近年科學研究發現,體內重要免疫中心、神經叢密集的腸道,才是許多疾病的「第一現場」,腸道不健康不僅會引起腹瀉、腸胃不適、吸收不佳,更會透過腸道細密的神經元影響全身,間接造成情緒失調、憂鬱,讓人從裡到外都黯淡無光。腦力神救援 掌握高效人生靠腸道別把「腦袋渾沌」歸咎給年齡,腦會老是因為能夠保養神經元、幫助神經生長的蛋白質與激素不足!「大腦神經細胞總數固定」的說法早被推翻,只要體內的BDNF(Brain-derived neurotrophy factor,腦衍生神經滋養因子)、多巴胺、血清素充足,就能讓腦部的神經元時時更新、常保年輕。而影響體內BDNF、多巴胺、血清素分泌的關鍵其實就在腸道。腸道除了消化吸收功能外,神經更受到分布腸道中千百種不同的菌叢影響。就像維生素也分ABC,不同的腸道菌叢能提供刺激的器官或影響的內分泌也不同。其中PS23益生菌就能影響體內BDNF、多巴胺、血清素濃度。從「腸」記憶 PS23記住你的青春力清晰的思考力、專注力就是高效率關鍵。蔡英傑教授分析,大腦與腸道間可透過迷走神經與化學分子雙向溝通,研究團隊從千萬支乳酸菌珠中開發出的PS23益生菌,將益生菌功能由幫助腸胃順暢、調整體質與代謝再推進,經生物實驗證實可調節大腦激素,達到身心同時保養。現代人依賴大腦更勝以往,想讓「大腦回春」,每天補充PS23健腦益生菌,養腸更養腦!養好腸道優良菌叢、重新讓腸道的益生菌分布回歸平衡,就能輕鬆擁有高效人生。

獨特機轉治思覺失調 高材生重返校園

獨特機轉治思覺失調 高材生重返校園#血清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21歲的小琪是國立大學的高材生,剛入學就出現脫序行為,總覺得身邊的人要害她,內心恐懼不已,甚至曾經在街上裸奔。家人陪伴就醫後,確診為思覺失調症,因缺乏藥物穩定治療,病情反覆,無法繼續求學,只好休學靜養。後來聽從醫師的建議,以新型藥物進行治療,很快地小琪不再受幻聽、妄想等症狀困擾,漸漸重拾信心,期待重回校園完成學業。大眾污名化 認為患者都有攻擊行為台灣約有15萬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好發年齡為15~30歲,很多患者受到疾病干擾,無法完成學業或順利工作,失去他們原有的人生。鹿港基督教醫院榮譽院長、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邱南英表示,許多人認為思覺失調症患者都有攻擊行為,其實他們是疾病的受害者,不是社會事件的加害者,大眾不了解患者艱辛的治療歷程,污名化是對患者的另一種傷害。思覺失調症除了正性症狀(如聽幻覺、妄想等),患者多也承受著負性症狀(如社會退縮、面無表情、消極懶散等)、認知相關症狀(如判斷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等)以及情緒相關症狀(如憂鬱、焦慮、擔心、易怒等)、解組症狀(如胡言亂語、混亂怪異的行為)。新藥改善精神呆滯、食欲增加副作用邱南英表示,思覺失調症發病原因,可能與腦中多巴胺與血清素有關,第一代藥物,雖然控制了多巴胺,但容易出現精神呆滯、手抖等副作用,年輕人看起來像個老頭;第二代藥物雖改善上述副作用,但患者食欲增加,容易變胖產生心血管疾病。新一代藥物可以良好穩定大腦多巴胺與血清素濃度,讓服藥患者不會精神呆滯,也不容易食欲增加,只要正常服藥,復發風險可以顯著降低,大腦永久性傷害也能減少,且今年初已納入健保給付。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表示,現在常見的思覺失調症治療藥物能有效減少正性症狀,但在正性症狀減少、病情穩定後,患者其實情緒上仍飽受折磨。許多患者在恢復病識感後,易產生情緒低落、憂鬱的感受,面對人群時會感受到明顯壓力,有些患者甚至會經歷沒有原因的焦慮感,生活中滿滿害怕、不安的情緒。對許多患者而言,回到正常生活是他們最大的願望,但思覺失調症會造成患者思考能力不如以往,加上患者恐懼疾病復發,什麼事都不敢做。目前大約僅有三成患者可以在穩定治療下回歸社會,尚有三成患者雖能照顧自己,卻仍無法恢復原有的能力,完成簡單的工作。曾有患者家屬說:「沒關係,爸爸養你一輩子。」雖然背後的情感讓人動容,陳紹祖仍期待可以有更多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回歸社會,因為患者父母會老、兄弟姊妹會有自已的家庭,患者終有一日還是要學習自立。因此鼓勵患者透過新獨特機轉藥物,改善全面性症狀,開創自己的第二人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