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高濕環境食物易腐壞 民眾應注意保鮮

高濕環境食物易腐壞 民眾應注意保鮮#食物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目前時序已進入梅雨季節,在高溫多濕的環境非常適合各種微生物的繁殖,容易使食品腐敗,因此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提醒民眾,對於應冷藏而未冷藏的食品,民眾切勿採購,以免發生食品中毒。另外衛生局也指出,造成「食品中毒」的成因很多,每種案例的潛伏期長短不一,有些長達48小時以上者才有症狀,當衛生單位接獲通報後,已難以採集到保存良好的真正進食檢體。而細菌分布不均,要從食物中找到病因物質,就更加不容易。此外在購買食物上應該要注意的,像是真空包裝的即時黃豆製品(如滷豆干、滷素雞)需經專業機構確認的殺菌條件處理,才可在室溫下販售。其餘未經商業殺菌的產品都必須標示冷藏,包括配送、貯存及販售等全程皆須冷藏,民眾在採購這些產品時,若發現未有適當冷藏,請勿購買。至於其它真空包裝黃豆製品(如素雞),由於「肉毒桿菌」於真空條件下易生長,民眾吃之前記得要先以100℃加熱10分鐘,才能確保吃得安全更安心。

蛋殼上潛藏中毒細菌 「殺菌液蛋」讓您食的安心

蛋殼上潛藏中毒細菌 「殺菌液蛋」讓您食的安心#食物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採訪報導)有許多人不知道,其實蛋殼上常有沙門氏菌,如果在烹調時沒有特別注意,誤將此菌吃入人體裡,恐怕會導致嚴重血便、腹瀉等問題,因為一隻雞的屁股不光只用來排便,它同時也是雞蛋產出的通道,所以蛋殼易受到糞便污染,因此目前國內許多高級的飯店、空廚、連鎖速食業、食品廠等都紛紛採用符合CAS/HACCP標準的「殺菌液蛋」來製作膳食或糕餅,提供民眾在飲食方面,一項更安心的選擇。國內蛋品專家古榮海表示,所謂「殺菌液蛋」是指以連續式殺菌設備,從清洗、打蛋、殺菌、包裝全程自動化一氣呵成。他更表示蛋殼上那些肉眼看不見的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致病菌,會大量潛伏於蛋殼上,並經由蛋殼裂縫或氣孔侵入污染蛋黃,一但使用受污染的雞蛋於食品加工上,將誘發食物中毒危機。不少人以為,雞蛋只要經過洗選程序,就能降低病菌污染機率,蛋品專家古榮海說明,話雖如此,但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病菌仍可能殘留。此外,製程中使用一般雞蛋亦潛藏一項高風險,那就是手工打蛋易有蛋殼碎屑殘留的問題,誤食入口可能刮傷口腔與食道。正因使用一般雞蛋有太多食品安全的疑慮,因此許多歐美國家烘焙業者也選擇「殺菌液蛋」,比較沒有病菌污染的問題,亦無蛋殼殘留問題,而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處長陳立奇提醒民眾,若選用生鮮雞蛋最好先清洗過後再烹調,也盡量不要食用生雞蛋、把蛋煎熟為佳。

高雄9名學生食物中毒 衛生局提供預防五要原則

高雄9名學生食物中毒 衛生局提供預防五要原則#食物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於今日下午接獲疑似食品中毒通報,於鳳山區青年國中1年級同一班學生9人出現身體不適症狀,其中2人嘔吐、7人有噁心情況,5人送往國軍高雄總醫院、4人送長庚醫院就醫,截至下午4點止5人留觀國軍高雄總醫院觀察,其餘皆返家休息。中毒通報發生後,衛生局立即派員分別前往學校、醫院調查,經查共同食物為家政課自行調製珍珠奶茶,該局已採集使用原料奶茶、奶精、果糖、冰塊及調製之珍珠奶茶等檢體,送該局檢驗科化驗,並採患者肛門拭子檢體送疾病管制局檢驗,進一步釐清。隨著氣候漸漸炎熱,衛生局提醒民眾一定要嚴防食品中毒,在購買一般食品時,要注意到販售場所是否依照食品保存條件陳列販售,冷凍食品不應有解凍或重複結凍的現象,所有食品也要依其保存條件適當擺放或冷凍、冷藏。購買與食用前要注意食品有效日期,如遇過期、變質或產生異味的現象,請丟棄且勿再食用,家中冰箱也不要放得太滿,確保冷空氣流通。最後衛生局也提供預防食品中毒五要原則,分別是1、要洗手:調理時手部要清潔,傷口要包紮。2、要新鮮:食材要新鮮,用水要衛生。3、要生熟食分開:生熟食器具應分開,避免交互污染。4、要徹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應超過70度C。5、要低溫保存:保存低於7度C,室溫下不宜久置。另外從日常生活習慣做起養成良好飲食習慣,認明健康食品標章,正確選購健康食品,才能放心度過ㄧ個沁涼的夏日。

安心夏日!注意預防食品中毒五要原則

安心夏日!注意預防食品中毒五要原則#食物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夏日的腳步近了,氣溫一再飆高,也進入夏日冰品、冷飲、涼麵的銷售旺季。由於這些食品在食用前都不需要再加熱,食品衛生和保存條件就格外重要,尤其氣候高溫潮濕,是最適合許多微生物生長繁殖,若不注重飲食衛生,易發生食品中毒事件。建議民眾在購買前,要注意販售場所的環境衛生、使用水來源,以及食材及容器具等是否適當的儲存與擺放。此外,也要注意餐飲從業人員的個人衛生,是否穿戴乾淨整齊的衣帽,且時時保持手部清潔,此類食品在購買後要及時吃掉,不要在室溫下放太久,以免變質。購買一般食品時,要注意到販售場所是否依照食品保存條件陳列販售。冷凍食品不應有解凍或重複結凍的現象,所有食品也要依其保存條件適當擺放或冷凍、冷藏。購買與食用前要注意食品有效日期,如遇過期、變質或產生異味的現象,請丟棄且勿再食用,家中冰箱也不要放得太滿,確保冷空氣流通。為確保夏日食品安全,衛生機關將會持續加強抽檢夏季冰品、冷飲、涼麵等食品,民眾也要確實掌握預防食品中毒五要原則:1.要洗手:調理時手部要清潔,傷口要包紮。2.要新鮮:食材要新鮮,用水要衛生。3.要生熟食分開:生熟食器具應分開,避免交互污染。4.要徹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應超過70度C。5.要低溫保存:保存低於7度C,室溫下不宜久置。從日常生活習慣做起,養成良好飲食習慣,認明健康食品標章,正確選購健康食品,才能放心度ㄧ個沁涼的夏日。

學生外訂午餐餐盒 六件大腸桿菌超標

學生外訂午餐餐盒 六件大腸桿菌超標#食物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前些日子校園食物中毒事件頻傳,嘉義市政府衛生局為加強把關校園飲食衛生安全,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發生,且許多高中職學校時常外訂午餐,因此衛生局於於4月18日,針對轄內外訂午餐之供應餐盒進行抽驗,總計抽驗4所學校、計20件餐盒便當,檢驗大腸桿菌、大腸桿菌群等衛生標準(大腸桿菌應為陰性及大腸桿菌群應<1000 MPN/g),檢驗結果計有6件(5家供應商)不合格,不合格率達30 %,而衛生局也已針對轄內不合格業者開立限期改善通知書,將於限期改善後另擇期複驗。大腸桿菌傳染性強,以直接接觸傳播為主,會通過污染的手、食品或用具而傳播,並會造成患者下痢、腹痛等症狀,嚴重則出現嘔吐、發燒、血痢、腹絞痛、腹脹。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將持續不定期進行校園外訂餐盒之抽驗工作,在此再次呼籲餐盒業者應確實遵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的自主管理及安全操作原則,按部就班謹慎操作,尤其應注意員工個人操作衛生、便當製作完成時間及儲存狀況、製造場所衛生及食物容器具清潔狀況等衛生問題。另辦理外購午餐之學校,於學生食用前應確實做好餐盒的衛生保存措施,以防範食物腐敗或污染,並應輔導學生應於取得後儘速食用完畢,以保障學生食的安全。

午餐食物中毒 近200名生送醫

午餐食物中毒 近200名生送醫#食物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昨日,台南市南區的省躬國小發生食物中毒,多輛救護車停在校門口,等候載學生到醫院,許多家長紛紛都到學校關心。學生吃了「南寧高中」(中央廚房)供應之午餐後,發生頭昏、嘔吐、面部潮紅等症狀,目前已知南寧高中中央廚房尚供應喜樹國小、省躬國小等學校。中毒學生人數截至昨下午5時止共185人且陸續增加中,分送往台南市成大醫院、台南市立醫院、奇美醫院、署立台南醫院及新化分院、新樓醫院、郭綜合醫院、榮民醫院等。從症狀判斷應該是對魚類的組織胺過敏,懷疑應該是午餐的香酥虱目魚條出了問題;當日衛生局接獲通報隨即派員前往稽查,也隨即前往南寧高中,將午餐採檢送驗。衛生局也在此呼籲,近日天氣忽冷忽熱,特別容易疏忽餐飲衛生安全,也將請各級學校廚房應落實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預防食品中毒5要原則」,避免再發生食物中毒事件。

請學生喝飲料卻食物中毒 30師生送醫治療

請學生喝飲料卻食物中毒 30師生送醫治療#食物中毒

日前桃園縣觀音國小老師買飲料請學生,沒想到喝完茶後,老師跟29名學生突然間頭痛、頭昏、噁心及腹痛等症狀,經過送到署立桃園醫院新屋分院治療後,目前都已無大礙。桃園衛生局已採集相關的飲料與嘔吐物等檢體,送往食品藥物管理局化驗,如果檢驗出有病原菌,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處以新台幣六萬元以上,六百萬元以下罰鍰。(圖片為預防食物中毒的宣導單張,翻攝自食品藥物管理局。)針對這起師生飲用茶飲後出現身體不適的事件,桃園縣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連恆榮科長表示,醫院初步診斷可能是綠茶添加糖精無法代謝所致,但坊間綠茶糖精過量情況不多見,且學生出現腹痛、嘔吐等都是食物中毒的典型症狀,極可能是食物遭細菌、病毒污染所致,正針對可能造成污染菌類,如大腸桿菌、黃金葡萄球菌等進行檢驗。根據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文章表示,食品中毒是指2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且發生相似的症狀,就稱為一件食品中毒案件。通常引起食物中毒的有細菌、病毒、天然毒素與化學物質,常見的細菌有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霍亂弧菌、肉毒桿菌等;病毒則有諾羅病毒等。天然毒素則包括植物性毒素、麻痺性貝毒、河豚毒、組織胺、黴菌毒素等;化學物質則有農藥、重金屬、非合法使用之化合物等。該文章表示,常見的食品中毒症狀包括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發燒、頭痛及虛弱等,有時候伴隨血便或膿便,但是不一定所有的症狀都會同時發生。患者年齡、個人健康狀況、引起食品中毒的致病原因種類,以及吃了多少被污染的食品等,都會影響中毒症狀及其嚴重程度。抵抗力特別弱的人症狀會比較嚴重,甚至可能會因為食品中毒而死亡。一般食品中毒的症狀通常會持續1天或2天,有些會持續1週到10天。

吃完飯後上吐下瀉 12名學童疑似食物中毒

吃完飯後上吐下瀉 12名學童疑似食物中毒#食物中毒

昨天(10)南投縣埔里鎮愛蘭國小午餐後,12名學童出現上吐下瀉、腹痛疑似食物中毒症狀。初步治療並診斷後,研判為急性腸胃炎。診後確認情況穩定,目前學童已陸續出院返家休養。10餘名學童集體發病後,院方及南投縣政府衛生局不敢大意,衛生單位已將相關檢體送驗,愛蘭國小學務主任陳妙娟表示,營養午餐由廚工媽媽備料烹調,供應全校800多人食用,除了有學生反映綠豆地瓜湯有塑膠味,未有其他異狀發生。埔里基督教醫院急診醫師黃勝弘則表示,一般食物中毒約需4至6小時才發病,且會有發燒情況,愛蘭國小學童在餐後30、40分鐘後出現不適,時間短且均無發燒,初步研判不像是食物中毒點滴投藥後,小朋友都已不再腹痛,研判像是急性腸胃炎。竹東榮民醫院衛教文章指出,急性腸胃炎是小朋友最常發生的疾病之一,典型的症狀是上吐下瀉。大致區分為「細菌性」及「病毒性」的腸胃炎。「細菌性」中最有名且常見的就是沙門氏桿菌感染;「病毒性」中最有名的則為輪狀病毒感染。急性腸胃炎輕則兩天自然恢復,到較嚴重會有血絲粘液便、高燒持續不退、腹部絞痛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可以持續一週左右。一般而言,「細菌性」腸胃炎較為嚴重,也比較容易出現胃出血,腸穿孔破裂,甚至腹膜炎之併發症。所以家長們必須確保飲食的安全及注意防範群體之間感染,以免引發嚴重併發症。為何小孩會過敏? 與孕婦抽菸、過敏有關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364高凌風拉皮打玻尿酸變年輕 半年後打回原形?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HN_Yr=0&HN_Mon=0&aid=13401&sor=1益生菌可提高流感抵抗力?北歐最新研究顯示可行!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354&HN_Yr=0&HN_Mon=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