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

冬天肌膚保養 防曬、美白、除斑三管齊下

冬天肌膚保養 防曬、美白、除斑三管齊下#防曬

炎炎夏日已過,面對秋冬季節,各位愛美的女性們,可不要因此鬆懈日常防曬工作!光田綜合醫院皮膚科張和興主任指出,由於秋冬陽光的威力沒有夏天來得強烈,許多人容易忽略基礎防曬工作,讓紫外線有機可趁,反而讓肌膚曬黑或曬出斑點來,如果想要擁有白晰無暇的美麗肌膚,秋冬之際,防曬工夫可千萬不可省。張和興主任進一步表示,陽光中的紫外線根據波長長短可分為紫外線A、B與C三種及紅外線,前者能穿透皮膚層造成皮膚曬黑或灼傷,並易引起皮膚產生皺紋,後者則會破壞染色體導致皮膚癌,因此可別小看紫外線所產生的威力。追求白皙的肌膚是多數女士夢寐以求,因此若想在秋冬季節進行美白工作,張和興醫師建議民眾做好防曬外,亦可選擇具有美白治療功效的保養品,目前較常被用來當做美白成份的有玻尿酸、左旋維他命C、維他命C衍生物、麴酸、熊果素、維生素A、果酸等,而屬於藥品類的有苯二酚、杜鵑花酸、A酸,但這類成份需醫師處方使用。此外,最近極為流行的奈米科技亦應用在美白保養上,由於具備分子小易吸收特性,因此可讓美白成份快速被吸收。而目前熱門的美白治療包括左旋C美白導入,以超音波微細按摩作用,促進血液及淋巴循環,配合將左旋維他命C導入,促進吸收,可改善黑斑、皺紋、黑眼圈,讓肌膚白皙柔嫩;而果酸換膚可藉助去角質促進皮膚更新,加速黑色素排除,亦可達到美白的效果;另外,若想快速除斑,可利用雷射將黑色素破壞來達到去斑美白的效果。不論是何種方法來進行美白、除斑,重要的仍是平日的保養及防曬工作,而每日徹底清潔皮膚是保持完美膚質的不二法門;而攝取充足的水份可讓皮膚維持濕潤及彈性;此外,除了要勤擦防曬乳,阻隔紫外線降低傷害外,外出時仍可準備帽子或陽傘,可有效減低曬傷、黑斑及皺紋形成之機會。夏天如果變黑了沒關係,只要能有效防曬美白,秋冬是讓您恢復白皙的最佳時機!

對光越敏感 越容易曬傷

對光越敏感 越容易曬傷#防曬

暑假以來,幾乎每天都是豔陽高照,陸續發現不少民眾被曬傷;曬傷的程度從發紅、發腫、起水泡、甚至發燒和噁心的都有。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急診科李世光醫師提醒,夏日若需長時間在戶外活動,除了要記得適時補充水份外,防曬工夫一定要做好,以免產生脫水及嚴重曬傷。李世光醫師指出,曬傷的症狀多發生在暴露於陽光6~12小時後,起初因血管擴張會感到灼熱、刺痛,接著紫外線引起皮膚深層化學反應,釋放大量過敏物質而引起皮膚癢;脫皮則是發生在曝曬24小時後。若傷害深達真皮層,發炎反應更嚴重,水泡就會出現,甚至還會有滲出液。曬傷的程度又依個人對「光」的敏感性不同而有所差異,皮膚顏色較淺的人較易曬傷,其他如紅斑性狼瘡、紫斑症的病人,會對光較敏感;另外藥物也會影響對光的敏感性,如正服用四環黴素、利尿劑、鎮定劑或磺胺劑(泌尿道感染用藥)的病人,也較容易曬傷。至於水邊、沙灘或雪地因為反射,陽光的殺傷力更強,海拔高的地方也因空氣較稀薄,阻擋陽光較少,因此民眾不得不防!李世光醫師建議,結束戶外活動後可先用毛巾或冰袋濕敷,除了可先替皮膚補充水分外,低溫也可減緩發炎反應。保濕降溫後,可以擦一些鎮定皮膚的保養品,可選擇含有甘草、燕麥、蘆薈等鎮定成分的曬後保養品;千萬不要隨便塗抹家中常備的凡士林、藥膏或含酒精的化妝水,這些藥品也許會帶來一時滋潤或涼快的感覺,暫時解除症狀,卻無法改善發炎。若是感覺到輕度的刺痛,也可服用普拿疼緩解不適。此外,因此活動中、活動後都需補充大量水分,以避免曬太陽過久,易產生脫水。值得注意的是,嬰兒和小孩比成人容易曬傷。一方面是因皮膚較細,陽光較易穿透,另一方面,因小孩皮膚含水較多,導熱較快。而且,曬傷後復原能力也不如成人。更可怕的是,小孩暴露陽光可能造成細胞永久的改變,埋下日後皮膚癌的危險。李世光醫師建議,若皮膚有傷口、刺痛不已、長水泡、發燒,就該就醫了;若是有神智不清、幾乎沒有排尿、眼睛凹陷、皮膚鬆弛起皺、口舌極度乾燥等脫水的情形,應立刻到醫院急診治療。

挑選兒童肌膚防曬品十大原則

挑選兒童肌膚防曬品十大原則#防曬

今年夏天,艷陽時常高照,門診中偶可見到因不當曝曬造成輕度曬傷的孩子,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大部份的父母親或者照顧者並沒有使用防曬品的觀念,導致曬傷的情形一再出現。由於孩子無法避免在戶外的陽光下活動與遊戲,加上醫學研究也顯示在兒童時期就已接受到絕大部分的陽光曝曬量(超過一生之中的80%以上);因此為了防止孩童遭受到過度的陽光曝曬,應該在嬰兒時期,就開始使用適當的防曬品,幫助保護細嫩而未成熟的皮膚。依據美國兒科醫學會的實證性建議,敏盛醫院資深兒科主治醫師周怡宏提出以下使用防曬品的十大重要參考原則,提供家中有嬰幼兒的父母做為使用根據。一、使用防曬係數(SPF)至少30或更高的防曬品。一般認為寬廣光譜的防曬品可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A和B (UVA和UVB)影響,周怡宏醫師指出防曬品的形式則可以採用乳液、膠凍、乳脂或者軟膏等其中之ㄧ。二、在可能的陽光曝曬活動之前至少30分鐘,應該先行塗抹防曬品預防。三、應使用防曬品於將被暴露在陽光下的所有皮膚,包括鼻子,耳朵、脖子、頭皮和嘴唇。防曬品使用時需要根據產品標示建議的用量均勻地塗抹在皮膚上,多數的防曬品並不是完全地有效的理由在於沒有正確地使用。通常約需使用10-15毫升塗敷在孩子的皮膚上。四、防曬品需要每隔2到3個小時使用ㄧ次,尤其持續地在陽光下活動、游泳或者流汗很多的情況下。如果孩子流汗很多或是泡在水中,因為水在皮膚上會相當程度地減少防曬品的保護效果,SPF的保護價值將會減少。此外,防曬品的效果也會受到風量、濕度和高度的影響。五、使用有SPF30或係數更高的脣膏或者乳液,以保護嘴唇免得受到曬傷。六、在高海拔處或熱帶氣候的地方應該使用更高的SPF的防曬品。七、一些防曬品可能具有防水性,並且可以保護在陽光下大約40分鐘的水中活動,即使如此,在水中活動仍應較常使用防曬品。此外,潮濕的皮膚容易灼傷,因此即使不認為有曬傷,仍應保護皮膚。游泳時穿著T恤並不能保護皮膚,除非防曬品塗抹在T恤之下。八、如果孩子的皮膚對於防曬品有過敏反應,應該仔細挑選不含對胺基安息香酸(PABA),防腐劑以及香料的防曬品,因為以上成分較易造成不良的皮膚反應。 九、如果孩子在外活動有很高度的陽光曝曬,周怡宏醫師建議使用物理性防曬品,例如氧化鋅乳液(膏),它可以完全阻絕陽光到達皮膚上。 最後,如果孩子需要同時使用防曬品及含有敵避 (DEET)成分的驅蟲劑,請勿使用含有兩者的產品。可以先使用防曬品,再使用驅蟲劑,而且防曬品必須每兩小時重複塗抹使用。如果能夠做到上述十大重要防曬準則,相信您家中的小寶貝能夠度過一個愉快的夏日時光。

眼睛的無形殺手-紫外線

眼睛的無形殺手-紫外線#防曬

炎炎夏日,當大家迎接太陽時都已清楚如何保護皮膚,但紫外線對眼睛的危害您是否了解呢?紫外線(Ultraviolet Radiation)波長的範圍在100至400nm,依波長不同可分:「長波紫外線(UVA)、中波紫外線(UVB)及短波紫外線(UVC)。」而紫外線常常在不知不覺中被皮膚及眼睛等器官所吸收,導致皮膚曬黑或曬傷,及眼睛各部位的傷害,所以說紫外線是眼睛的無形殺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王宗仁醫師表示,過量紫外線可能對眼睛造成的傷害如下:1. 結膜翳狀贅片:俗稱眼翳,一般認為其發生與與長期紫外線輻射UVA 及 UVB 有密切的關聯。症狀為眼睛容易充血發紅,嚴重者甚至會影響視力。2. 角膜炎:急性角膜表皮的點狀性角膜病變,眼睛會有疼痛、流淚、畏光、紅腫及視力模糊等症狀。3. 白內障:世界衛生組織曾調查因白內障而導致失明的人口中,有20%可能和紫外線曝曬有關。長時間接觸紫外線,使水晶體中不溶性的蛋白質含量逐漸增加,形成白內障。4. 黃斑部病變:黃斑部是眼球後部視網膜最中央的一塊小區域,是主宰中心視力最重要的部位,而過量紫外線會會對黃斑部造成傷害。5. 眼瞼皮膚癌:眼部周圍皮膚是在防曬時容易忽略的地方,膚色較淡者,危險性較高,長時間過度曝曬可能會導致眼部周圍的眼瞼皮膚癌,如惡性黑色素瘤等。受到環境污染的影響,大氣中的臭氧層逐漸變薄,因此更應該重視靈魂之窗對紫外線的防護。王宗仁醫師建議,除了消極的避免在紫外線強度最強的時間(約為早上10:00至下午2:00)外出,更加積極的方法莫過於使用紫外線防護鏡片,也就是一般俗稱的太陽眼鏡,其種類有鍍膜彩色鏡片、偏光鏡片及調光變色鏡片。太陽眼鏡的顏色選擇以灰色和褐色為宜,若戴用不當的太陽眼鏡(如一般彩色鏡片),使進光量減少、瞳孔放大,讓更多的紫外線進入眼睛,反而造成更大的傷害。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具有累積性,暴露時間越久傷害也就越大。保護眼睛免於紫外線的傷害應即早開始進行,以免紫外線的傷害逐漸累積而加劇。提醒您眼睛也要注意防曬!

避免肌膚提前老化,艷夏出遊首重防曬

避免肌膚提前老化,艷夏出遊首重防曬#防曬

假日準備出遊嗎?但天氣艷陽高照,紫外線預報指數屢屢在危險級徘徊,想當個白皙亮麗的夏日美人,與其將希望寄託在美白產品和儀器上,還不如預防重於治療,先從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防曬工作做起。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皮膚科黃方怡醫師指出,其實防曬的目的不僅在防止曬黑或曬傷而已。研究指出,80%的皮膚老化都肇因於長時間的紫外線傷害,以致皮膚乾澀粗糙、失去彈性,形成皺紋、黑斑,甚至造成皮膚癌。因此想延緩老化、維持皮膚健康,務須做好防曬,黃醫師提供以下幾點「防曬基本原則」:一年四季、無論晴雨,都要防曬;每天使用防曬乳液、避免在紫外線最強的時段(上午10點到下午3點)從事戶外活動;善用各種遮陽物品(帽子、陽傘、太陽眼鏡)。至於要如何選擇防曬乳液?黃方怡醫師建議,一般日常生活應使用防曬係數至少15(SPF15)的產品,皮膚白皙或有黑斑、雀斑的人,最好提高係數到30左右。防曬品應有良好附著力,防水、防汗。尤其假日從事游泳或戶外活動時,最好選擇有Water Proof或Water Resistant標示的防曬乳液,前者可在水中維持80分鐘,後者可維持約40分鐘。好的防曬乳液需兼具抗紫外線A及B的效果。SPF的數值只代表對中波紫外線B的防曬能力,而穿透力更強的長波紫外線A,才是皮膚老化的元兇,一般都以PA++或PA+++來標示防紫外線A的能力。此外,對於容易長粉刺、痘痘的人,要避免油膩、不透氣的產品,最好選擇註明non-comedogenic(不引發粉刺)的防曬品,才可放心使用!黃醫師指出,防曬是美白的第一要務,也是抗老化的重要工作,希望大家在享受陽光之餘,也能擁有健康美麗的肌膚。■使用防曬乳液小撇步1.需在外出前「十五分鐘」就須擦上。2.視活動狀況隨時補擦。早上擦一次防曬乳並不能保護一整天,最好在中午補擦一次,已經上妝的人,可使用含防曬成份的蜜粉來補妝,一舉兩得。若從事戶外活動,至少每兩個小時要補擦一次。3.從小防曬,學齡期的小朋友戶外活動多,紫外線的傷害最大,應從小使用防曬乳、遮陽品來保護稚嫩的皮膚。

防曬品防曬係數如何選擇?

防曬品防曬係數如何選擇?#防曬

選擇廣效的防曬品也就是兼顧防禦紫外線光A光和紫外線B光的防曬產品,根據膚色選擇適合自己的的防曬係數SPF和PA值。為恭紀念醫院皮膚科醫師 賴義傑指出膚色越白的人,皮膚中的麥拉寧色素越少,對紫外線的抵抗能力也就越差,應該選用越高係數的產品。皮膚科醫師將所有的人種分為六種膚色,從第一型到第六型;第一型為白人,接下來數字越大,膚色越黑,到第六型為黑人。如果是皮膚及油膩或是青春痘患者,應該要選擇擦起來清爽不具黏膩感的防曬品;容易長痘痘的人應該要注意產品上有無標示non-comedogenic(不會造成粉刺)這個英文字。如果乾性膚質,則可以將防曬品 一瓶兩用,選擇適當滋潤度的防曬品,既防曬又保濕。防曬品若發生過敏反應,多半是由其中的化學性防曬成份所引起,特別是早期的PABA。今日的防曬品因為成份的更新,發生過敏的機會已經大大降低。但是若過去使用防曬品有過敏經驗的人,可以選購純物理性的防曬成份為主成份的產品,這樣子應該可以確保過敏不再發生。

夏日皮膚美白及保養

夏日皮膚美白及保養#防曬

台灣地區日照強烈,特別是夏天,一不小心就可能把皮膚曬傷,陽光的強度跟高緯度地區完全不同,在夏日享受戶外活動的同時,更需要注意皮膚的保養,才能確保皮膚的健康。我們知道皮膚的老化分為內在及外在兩大因素,內在因素主要與基因、身體健康、生活型態有關,外在因素則主要跟防曬、保濕有關。適當的運動、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飲食可以減慢皮膚及內在器官老化的速度,而防曬及保濕則可以減少外在環境刺激所造成的皮膚老化,對於夏天來說,防曬及保濕尤其重要,也是我們最容易做到且效果最好。防曬的功用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台灣的夏天又濕又熱,選擇防曬乳除了防曬係數(SPF)外,還需要注意防曬乳的防水性,針對台灣的夏季,建議應該準備兩種防曬乳,一種為水性防曬乳,提供臉部日常使用,另外一種為防水性防曬乳,提供身體部位防曬,戶外及水上活動也可使用。防水性防曬乳可細分為耐水及抗水,耐水指的是在流汗或潮濕的環境下可以提供4小時的防曬效果,抗水則定義有8小時的防曬,但缺點是塗起來很油膩。在海濱及水上活動時必須使用抗水防曬乳,才能真正有防曬效果,倘若使用水性防曬乳,在水上活動時防曬效果只能持續不到20分鐘。小朋友也必須注意防曬,孩童時期如果常常曬傷,長大以後容易長痣,皮膚癌的機率也會較高,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針對小朋友發展出來的防曬噴劑,比較清爽,小朋友的接受度也較高。新店耕莘醫院皮膚科醫師 陳志剛表示夏天流汗多,皮膚容易出油,過度的清潔使皮膚表面保護層流失,容易過敏及長痘痘,必須注意皮膚的清潔與保濕工作,特別是對油性膚質的人來說,一天可能會洗臉好幾次,如果使用不夠溫和的洗面乳,會更容易長痘痘。一般來說,中性或是弱酸性洗面皂(乳)較不會傷害皮膚,它可以去除掉皮膚表面多餘的分泌性油脂,卻不影響到皮膚表面的保護層,抗痘洗面乳只適合較嚴重的化膿性青春痘,也並不建議長期使用。拜雷射醫學的進步,我們也可以透過一些新的醫療儀器來淡化膚色,治療後並不會有結痂及術後返黑的現象,很適合上班族,這些雷射是利用低劑量的雷射光,做全臉大範圍的掃描治療,以達到淡化膚色、縮小毛孔和清除細紋的功能,讓皮膚充分進行新陳代謝,將黑色素及細胞的廢物經由血液循環帶走。

「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你瞭解多少?

「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你瞭解多少?#防曬

對正常膚質的人而言,每天15分鐘的日光浴,可以讓皮膚活化維生素D3來促進骨鈣的合成;對某些特定的皮膚病(如:乾癬……),更可以藉由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來達到減輕症狀;然而過量的戶外活動、或是常常把皮膚曬成古銅色,卻是會對皮膚造成莫大的傷害。《日光性傷害》每天在室外逗留的時間超過15分鐘的話,你就可以算是接受過量的紫外線照射了。一般的遮蔭、衣服、帽子、甚至抗紫外線的陽傘,都只能有效的防止曬傷,並無法預防光過敏的反應,更無法預防紫外線所造成以後永久的傷害。醫學研究已經證實,人的一生當中80%的紫外線傷害在18歲以前早已經造成,且紫外線的傷害是一直會累積下去,使皮膚細胞到中年以後出現皺紋、色素斑,甚至於出現皮膚癌。因此,為了維護皮膚健康,正確的防曬措施,使用防曬乳液的行為應該從小開始學習做起,尤其幼兒及孩童的皮膚更需要家長細心的防曬照料。然而,當皮膚已經出現歲月的痕跡之後,切忌聽信偏方或自行處理,應該尋找專業的皮膚科醫師協助診療才是最實在的途徑。《認識皮膚癌》除了光過敏反應、曬傷、色素斑、皺紋與老化,經年累月的紫外線破壞之下,會導致臉部、頸部、耳部及手部等暴露在外的皮膚細胞產生皮膚癌症。臺安醫院皮膚科醫師 沈兆煇指出常見的有「基底細胞癌」與「鱗狀細胞癌」,所幸的是只要早期接受治療就不至於造成太多的後遺症,比較危險的是黑色素細胞癌,經常會危及性命。所以皮膚上一些不痛不癢的腫塊或是痣細胞發生改變的時候,千萬記得請皮膚專科醫師診斷或接受切片檢查。另外,戶外旅遊活動時無論晴天或陰雨天,戶外活動時所接受的紫外線照射量都遠遠大於室內,尤其是在高空的飛機艙內、遊覽車上或坐船遊玩,甚至滑雪的時候都會照射過量的紫外線,像是海水、石頭或冰雪都能反射紫外線,應該多加注意,除了皮膚之外,尤其易造成眼部的傷害。如果是易長青春痘的膚質,只要能配合醫師的處方治療,青春痘都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至於防曬乳液,可以選用不含油脂的配方來減輕皮膚的負擔,且重複補充之前最好先把多餘的油脂及汗水拭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