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

炎炎夏日防中暑 補充水分注意防曬

炎炎夏日防中暑 補充水分注意防曬#防曬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美國的熱浪「熱」死不少人,而台灣的氣溫也持續飆高,國民健康局提醒民眾,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並牢記預防中暑的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衛生署「及時疫情監視及預警系統」,分析全國170多家醫院急診及時資料顯示:每年的7至8月是民眾因中暑等熱急症至急診就醫的高峰期,99年及100年因中暑等熱急症至急診就醫的人次就高達1510人及1456人。今年1月至6月因中暑等熱急症至急診人次為362人,近日邁入酷熱的炎夏,應儘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室內加裝窗簾,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穿著輕便、淺色、寬鬆的衣服、不可將任何人留在密閉、停泊的車內。不論你的活動程度,都應該隨時補充大量的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份的飲料,以避免身體流失更多的水分、不要立刻喝下太過冰冷的水,以避免胃不舒服。夏日隨時注意氣象局發布的天氣預報,選擇氣溫較低的日期安排戶外運動、於室內擺放溫度計,隨時監測室內溫度,避免室內溫度過高造成身體不適。若需在高溫環境下進行戶外活動,如運動員、農民、工地施工人員或其他戶外工作者等,國民健康局則建議民眾可以採取下列預防措施:儘可能將活動安排在早晨或傍晚的時間、每小時補充2至4杯(1杯為240c.c.)不含酒精的白開水、多在陰涼的地方休息。外出時隨時注意防曬,例如戴寬邊帽、太陽眼鏡、塗抹防曬係數15或以上的防曬乳液。當民眾有疑似中暑等熱急症的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酷夏遊海邊曬傷 曬後別亂塗保養品

酷夏遊海邊曬傷 曬後別亂塗保養品#防曬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夏日炎炎,很多人愛到海邊戲水,曬傷是很多人都有過的經驗,許多人即使只是在戶外遊玩,幾個小時後也發現皮膚發紅曬傷,手臂、肩後、背部既紅又疼,甚至引發嘔吐、發燒的現象。卻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何時該看醫生。一旦遭曬傷,會在日曬後四到六小時開始出現反應,到了12到24小時後達到高峰,日曬部位的皮膚會出現鮮明的紅斑、水腫,嚴重的會發生水皰,水皰內為淡黃色的漿液。具瘙癢、灼痛或刺痛感。阮綜合醫院皮膚科醫師劉昭宏表示,皮膚曬傷後,只要使用冰袋、冰包冰敷或冷敷降溫即可。將毛巾或皮膚放入冷水中,擰乾放在皮膚上。建議一天敷三到四次,每次半小時,或者用布包住冰塊,敷在受傷的皮膚上,可紓緩疼痛,但不能將冰塊直接接觸皮膚。如果曬傷比較嚴重,吃一片阿司匹靈能有效促進皮膚的修復。但如果是大面積曬傷,就應該立即看醫生,醫師會視情形,開些消炎止痛藥讓民眾回去吃,降低發炎反應。如果曬傷部位太廣,曬得太厲害,除形成水泡外,並會出現全身的症狀,如發燒、心慌、頭痛、噁心、嘔吐等。輕度的曬傷一般在一到二日內逐漸消退,並出現脫皮、色素沉著。身體表面過大面積的曬傷,會出現與熱灼傷相似的全身症狀,從發熱、寒顫、虛弱,甚至會休克,此時也要擔心併發繼發性細菌感染。要提醒的是,曬傷之後如果又誤用了保養品,很可能會迅速發展成接觸性皮膚炎!而皮膚浸濕後,日光太強更容易讓肌膚敏感在急性曬傷消退之前,應避免日光進一步曝曬。建議夏天出門應該盡量塗防曬霜,最好穿深色衣服,因為紫外線比較容易穿透淺色衣服。曬傷症狀未減的時候,日常保養中不可去角質,要讓曬傷後的廢皮自行脫落,不可以外力強行清除。

夏日選用BB霜兼具防曬與清爽 成分很重要

夏日選用BB霜兼具防曬與清爽 成分很重要#防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夏天到了,愛美女孩最在意的就是臉部「防曬」及「妝感」兩大議題,上妝時總是瓶瓶罐罐往臉上擦,乳液、粉底、防曬油擦完不僅讓人覺得厚重,又有阻塞毛孔、導致粉刺的困擾。現在市面上推出許多同時能遮瑕、防曬又保濕的BB霜,讓人一瓶搞定底妝問題,然而是否真能達到上述功效,民眾必須認清成份,才能達到真正的清爽無負擔,清潔保養還是得兼顧。靜宜大學化妝品科學系張乃方講師表示,BB霜成份以粉體、矽酮油、乳化劑、防腐劑以及萃取物為主,其中矽酮油能達到順滑輔助著妝的質感效果,經由化學合成為「矽靈」;可分為親水性以及親油性兩種油脂,若選擇BB霜時,應以揮發快乾的親水性矽靈為主,尋求少油脂、少油膩,並且採用較多易揮發性成份的產品,使用起來妝感較佳,也會較乾爽。張乃方解釋,任何BB霜都無法完全使用水性成分,所以挑選時更應以無額外添加油脂的產品為主。現在最新的BB霜產品中,已加強重視BB霜零油脂及零香料的製成,搭配親水性的矽靈成分,做到讓皮膚呼吸的透氣感;而其他添加物如礦物成分,則是為了捨棄化學色料及防腐劑,做自然修護等用途。敏感肌膚在挑選產品時,張乃方建議挑選適合自己的單一產品即可,盡量避免一層一層塗抹化妝品至臉上。選用包含有效保濕成分及SPF防曬系數的BB霜,即可同時達到保溼與防曬效果。另外BB霜防曬等級亦同樣提升,目前市面上已有加入衛生署核可最高係數SPF50 PA+++的BB霜,可同時阻隔UVA、UVB。紐約開架BB霜龍頭品牌的公關經理表示:『目前擁有BB霜中最高防曬係數的產品,其妝效自然持久,純物理性防曬的成分也適合敏感性肌膚使用。』BB霜屬彩妝品,雖粉末細緻,仍該使用油性卸妝油進行清潔。張乃方提醒, BB霜一瓶抵多瓶固然方便,但是不論其質地多清爽,若未徹底卸妝,還是會對皮膚造成影響,故完整清潔,才是正確使用BB霜之道。

超級愛健康/熱浪即將來襲 小心曬黑又曬老

超級愛健康/熱浪即將來襲 小心曬黑又曬老#防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在很多人都開始換上薄衣、短褲的裝扮,由此可見,夏天腳步越來越近了,想必許多女性已經蓄勢待發,要來對抗肌膚老化的天敵「紫外線」!到底從頭到腳如何防曬,而市面上林林總總的防曬用品,擦臉、擦身體、防曬唇膏、頭髮,該怎麼使用才能有效防曬呢? 為了不想被烈日曬傷,最好出門前三十鐘就先擦好防曬乳,抹防曬乳之前,可以先擦美白霜,不僅效果佳,也不易曬黑。怕被烈陽曬黑想遮陽,應穿深色的長袖衣服比淺色的效果好,別忽略了頭髮在陽光下過度曝曬,容易曬傷、分岔,也需要防曬。而防曬乳擦抹順序,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劉春麟醫師說,首要是把握分子大小滲入肌膚機會不同的概念,依序為化妝水、藥膏、功能性保養品(例如:美白、保溼精華液)、乳液或晚霜、防曬乳、粉底或BB霜。潘懷宗博士指出,不注意防曬,皮膚上便會反應許多問題如皮膚老化、曬斑、雀斑、產生皺紋、血管擴張,甚至有可能導致皮膚癌。但其實生活中有許多食物可多加攝取,含有維他命C的水果,如芭樂、奇異果、草莓、柑橘類及含維生素E,如堅果、全穀類、植物油或黃紅色類蔬果:胡蘿蔔、芒果、紅黃番茄、地瓜、南瓜都是對皮膚有幫助的。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111

防曬沒做好 容貌易顯老?

防曬沒做好 容貌易顯老?#防曬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在很多人都開始換上薄衣、短褲的裝扮,由此可見,夏天腳步越來越近了,想必許多女性已經蓄勢待發,要來對抗肌膚老化的天敵「紫外線」!到底從頭到腳如何防曬,而市面上林林總總的防曬用品,擦臉、擦身體、防曬唇膏、頭髮,該怎麼使用才能有效防曬呢? 為了不想被烈日曬傷,最好出門前三十鐘就先擦好防曬乳,抹防曬乳之前,可以先擦美白霜,不僅效果佳,也不易曬黑。怕被烈陽曬黑想遮陽,應穿深色的長袖衣服比淺色的效果好,別忽略了頭髮在陽光下過度曝曬,容易曬傷、分岔,也需要防曬。而防曬乳擦抹順序,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劉春麟醫師說,首要是把握分子大小滲入肌膚機會不同的概念,依序為化妝水、藥膏、功能性保養品(例如:美白、保溼精華液)、乳液或晚霜、防曬乳、粉底或BB霜。潘懷宗博士指出,不注意防曬,皮膚上便會反應許多問題如皮膚老化、曬斑、雀斑、產生皺紋、血管擴張,甚至有可能導致皮膚癌。但其實生活中有許多食物可多加攝取,含有維他命C的水果,如芭樂、奇異果、草莓、柑橘類及含維生素E,如堅果、全穀類、植物油或黃紅色類蔬果:胡蘿蔔、芒果、紅黃番茄、地瓜、南瓜都是對皮膚有幫助的。

安心防曬!環保署推「台灣紫外線指數」App

安心防曬!環保署推「台灣紫外線指數」App#防曬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夏日陽光高照,紫外線更是強烈,而環保署推出「台灣紫外線指數」手機應用程式(App),免費提供民眾下載使用,此App可連線環保署紫外線監測資料庫,除了提供全國各地紫外線指數外,也提供當日紫外線最大值、紫外線預報、紫外線指數說明以及防護資訊等,且每小時更新一次,讓民眾隨時掌握紫外線狀況,對愛美怕曬黑的女性來說無疑是一項福音。環保署指出,該項App目前先推出Android手機版本,民眾可至Google Play商店搜尋「台灣紫外線指數」免費下載,其餘手機版本,如:Apple iOS或Windows phone等將陸續推出,民眾亦可透過Facebook等社群網站,將該署服務帳號(epa_uv)加入為朋友,就可獲得紫外線指數及預報的即時訊息。為擴大紫外線監測範圍,環保署也已分別在台北及嘉義地區增加二個紫外線測點,測站數從現行19站增加為21站,且紫外線預報也從原本每日1次改為每日2次(上午10點30分及下午5時),讓想在炎炎夏日從事戶外活動及旅遊的民眾,能掌握更多紫外線即時訊息。

上班族小叮嚀 冷氣房中也要注意防曬

上班族小叮嚀 冷氣房中也要注意防曬#防曬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夏天到,不只出遊需要注意防曬,大林慈濟醫院雷射中心林志明主任提醒,待在冷氣房中也要注意防曬,許多上班族以為在室內工作,就可以省略防曬,但辦公室的燈如有鹵素燈或紫消燈,就是暴露在紫外線的環境下工作,長期在這種環境工作仍要注意防曬來保護皮膚。他指出,防曬的重點主要在於防曬乳液補充的次數,在一般不容易流汗的環境下,2至4小時補擦一次,在海邊或光線較強的環境下,則1到2小時即需進行補充。但市面上的防曬產品琳琅滿目,該如何挑選?林志明主任表示,市面上的防曬產品大多有標明防曬係數,民眾在選購時,可選擇SPF為25~35且PA值為++以上,就已經足夠,如果使用防曬產品更高的產品,容易會使皮膚的負擔過重。許多產品兼顧防曬與保濕,甚至標榜多種功效,但其實並不一定比單純化的產品來得有效。林醫師建議,選擇保養品時,還是應該盡量讓保養品的功能單純化,一個個步驟都做得扎實,才能真正發揮功效。此外衛生署也提供大家幾各個簡單防曬的方法, 除了使用防曬產品,適時撐傘、戴帽、使用太陽眼鏡及穿著淡色長袖衣物,並避免曝曬在強烈陽光下外,牢記簡單防曬手則「防曬123:1要、2擦、3遮」,即可輕鬆防曬戰勝艷陽, 1要:要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之間,曝露在陽光下。2擦:塗抹適當防曬產品,以防止肌膚曬傷及曬黑。3遮:出門可適時撐陽傘、戴帽子、戴太陽眼鏡,穿淡色長袖衣服防曬。

戰勝豔陽夏日 防曬品應每2小時補充

戰勝豔陽夏日 防曬品應每2小時補充#防曬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又將至,愛美的女性出門可別忘了保護您嫩白的肌膚,南投縣政府衛生局教您簡單防曬手則「防曬123:1要、2擦、3遮」,輕鬆戰勝豔陽,減少皮膚曬黑或曬傷。 防曬123步驟:要:要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3點之間,曝露在陽光下。 擦:塗抹適當防曬產品,以防止肌膚曬傷及曬黑。 遮:出門可適時撐陽傘、戴帽子、戴太陽眼鏡,穿淡色長袖衣服防曬。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注意,除防曬123外,還要依個人膚質正確選購具有衛生署許可字號及完整產品標示的防曬產品,一般日常生活塗抹SPF15至SPF30即可,陽光下活動場合,建議使用防曬係數較高且具UVA的防禦產品,並應每隔2小時補充足量的防曬劑,游泳玩水時,請使用標示能防水的防曬產品,強化自我陽光防護,減少曬黑或曬傷的可能性,在炎炎夏日可以輕輕鬆鬆做好防曬,健健康康玩樂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