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痛

避孕藥不僅防止「意外」 還能舒緩經痛

避孕藥不僅防止「意外」 還能舒緩經痛#經痛

服用避孕藥一直是成功率最高的避孕方法,而國外近日的一篇研究證實避孕藥不只是避孕藥。根據瑞典長達近30年的衛生研究報告顯示,市面上的口服避孕藥對改善女性的經痛問題也有很大幫助,不過報告中也提及年齡多少也與經痛的程度有關係。儘管口服避孕藥對女性有不少負面傳言,如導致水腫、中風、乳癌、造成未來不孕等等,但經過近幾年的成分劑量調整後,新型避孕藥已逐漸對女性不再僅是用來避孕的藥物。瑞典日前對外公布一篇針對避孕藥做近30年的研究指出,避孕藥可能有效紓緩女性的經痛問題;瑞典衛生單位分別在1981年、1991年與2001年對百名服用避孕藥的19歲女性做調查,發現5年後做的二度調查顯示,月經來時的疼痛程度明顯降低,間接證明避孕藥有助舒緩經痛。不過瑞典哥德堡大學研究員Ingela Lindh也在聲明稿中強調,除了避孕藥或許有效紓緩經痛之外,隨著女性年齡增加,經痛程度也可能會漸漸好轉,而Ingela Lindh表示希望透過這份研究,能幫助女性擺脫每個月都得痛到癱軟在床上的惡夢。瑞典的研究報告中提及,光在美國有痛經問題的女性,就有花費多達6億工作時數在休息,換算起來可說讓美國損失20億美金的生產力。而根據台灣婦產科學會在2011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國內15至20歲的青少女中,高達7成的人備受痛經之苦,平均都得痛上8年才會自然好轉。

女少了子宮多了睪丸! 動手術避免生殖細胞癌危機

女少了子宮多了睪丸! 動手術避免生殖細胞癌危機#經痛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林姿吟醫師指出,之前有一位34歲女性因腹痛來看診,外型高挑美麗,經問診才知道20年從來沒有月經來過,後來以內診及超音波檢查竟發現她沒有子宮,使用腹腔鏡手術竟在鼠膝部發現有男性睪丸,檢查染色體為46XY,連患者自己也嚇了一跳。經檢查後,醫師後來以手術為該女子取出睪丸,再補充女性荷爾蒙後,讓她恢復女兒身,幸好還算有提早發現及治療,否則長期下來,可能會轉變成生殖細胞癌。林姿吟醫師指出,青少女來看婦產科的人數確實很少,父母親也沒有帶女兒定期到婦產科門診諮詢的觀念。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委託模範市調公司針對305位15~20歲青少女健康問題進行網路調查。結果發現,大多數青少女自認年紀輕不在乎健康問題,超過七成青少女對青春痘(76%)及月經相關問題(73%)感到最困擾,但找婦產科醫師治療的比率卻不到二成,有四成青少女根本不在乎,認為症狀自行會好或不知如何處理。其中月經相關問題包括經痛(71%)及月經週期紊亂(68%)更讓青少女苦惱,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但卻有近五成青少女認為吃巧克力就可以解決經痛問題。一名28歲的蕭小姐,自從青春期開始,每次月經來時不僅經血量多造成貧血,常常還會讓她痛到在地上打滾,後來聽朋友說吃巧克力可以改善,買了一堆巧克力來吃,沒想到經痛不但沒好轉,還讓她胖了5公斤。有一次在學校下樓梯時,因經痛痛到差點昏過去,不慎就從樓梯上滾下來,害她摔掉一顆門牙,最後趕緊求助婦產科醫師,經服用口服避孕藥調經後,病情改善不少。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謝卿宏醫師提醒,父母親應該在青少女身體(生理)開始發育時,或初經後就陪同看第一次的婦科門診,門診時大多數不需骨盆內診檢查,看診的目在於瞭解身體發育情況、衛生教育及預防保健;同時與青少女討論第二性徵、月經、懷孕、避孕及性傳染疾病、避免約會強暴、避免菸酒、飲食運動習慣、疫苗注射等議題;養成正確觀念,有不舒服一定要尋求醫師協助。

婦女經痛要當心! 熱舞恐扭轉卵巢

婦女經痛要當心! 熱舞恐扭轉卵巢#經痛

「好朋友」來的時候,妳常常痛到不行嗎?當心可能是卵巢囊腫在作祟!日前一名年輕女性在生日舞會中忘情熱舞,跳到一半突然覺得下腹部劇烈疼痛,緊急送醫經內視鏡診療後,才發現原來是卵巢中一顆拳頭般大小的巧克力囊腫嚴重扭曲所致,幸好手術後已無大礙。女性在月經來潮期間,常常會有經痛、下腹悶痛的現象,但千萬不要抱著一個月痛一次的想法而置之不理,一定要去婦科接受檢查。醫師指出,巧克力囊腫就是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瘤」,因為月經血逆流,將子宮內膜組織帶到卵巢表面包住並形成囊腫,每月會不斷分泌血水而持續長大。鮮紅的血水累積其中,久而久之,漸漸變成有如濃濃巧克力般的瘀血,因此又被稱做「巧克力囊腫」。原本就有囊腫的婦女要盡量避免激烈運動,性行為、搖呼拉圈等,或像車禍這種突然的撞擊,都有可能造成卵巢扭轉。卵巢一旦扭轉,血液循環就會受阻,卵巢組織變得腫大,若沒有及時處理,組織恐壞死,復位後,原本阻塞血管中的血栓回流會造成栓塞,應考慮施行全卵巢切除術。卵巢扭轉最常見症狀即為單側急性下腹痛,且疼痛感會越來越嚴重,病人不會有陰道出血及發燒等症狀。早期血液循環尚未完全阻塞時,可以考慮施行復位術,同時施行卵巢瘤切除術及卵巢固定術,以預防未來再度發生扭轉機會。醫師提醒,卵巢扭轉是一種難以預防的疾病,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但如果能夠早期發現,則保留卵巢機會便會增高,而已知有卵巢腫瘤的病人,尤其大於5公分,務必定期追蹤,平常也應特別小心,盡量避免進行一些激烈運動。若出現腹痛症狀,應盡早就醫,以免錯失良機,造成日後不孕。

長期食用冰冷食物 是經痛最大主因

長期食用冰冷食物 是經痛最大主因#經痛

一位26歲的陳小姐,每至月經期間小腹疼痛難忍,痛甚時會冒冷汗,排出的血塊約10圓硬幣大,經色深暗紅量少、經血排出不順暢,上述症狀自國中開始,每月經期都必須承受這些不適。經西醫檢查,沒有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屬於原發性經痛,也曾服用半年避孕藥後血塊稍減少,但停用後經痛復發,血塊依舊。追究其過去病史,她自幼喜飲冰冷飲料,因此除了經痛外,尚有手腳冰冷,平日受傷時傷口血流不出來,月經來時下巴容易長痘瘡等症狀,另外還有胃脹氣、便秘、頭暈、眼瞼白、頸項疼痛等症狀。在月經後期給予十全大補湯6克、乾薑1克及桂枝茯苓丸 3克,服用3週,行經期服用理中湯6克、桂枝茯苓丸3克、延胡索1克、益母草1克,服用2個週期後,已無經痛及血塊,月經經色鮮紅,經血排出順暢,行經期痘瘡量也減少,手腳較不冰冷,胃脹氣也改善許多,手指被松鼠咬傷後,傷口竟會流出血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婦科主任廖麗蘭表示,經中醫辨證,此病患因長期食用冰冷食物,使脾胃及胞宮虛寒、陽氣耗損,無法運行血液至末稍,導致手腳冰冷、受傷時不易流出血。她說,胞宮虛寒,使經血排出不順暢、經色暗、血塊大。胃虛寒導致胃脘疼痛、腸道無力而產生便秘。廖麗蘭說,治療上,在行經期以溫中袪寒理中湯溫暖胃及胞宮,桂枝茯苓丸溫經活血袪瘀,讓胞宮溫暖,氣足能運血,血循順暢,經血排出順暢,經痛血塊也就減少了。但因病患尚有經量少、頭暈屬於血不足,因此行經後除了使用溫通化瘀的桂枝茯苓丸及乾薑外,尚使用十全大補湯補血,以治療頭暈、頸項酸痛、經量少的症狀。如此對證下藥,使原本經痛10餘年的症狀得到相當程度改善,虛寒不適的一些症狀也緩解了。廖麗蘭解釋,原發性經痛在中醫辨證有分許多類型,如果能自我診斷自己是屬於虛寒性經痛的證型而選擇適合之方法,將能大大改善經痛。一般可根據簡單幾個症狀特點來診斷:經痛時若是按壓及熱敷小腹後疼痛緩解。四肢末梢冰冷。臉色蒼白、嘴唇淡紅。如有上述症狀大都屬於虛寒性經痛。虛寒性經痛可在行經期使用辛溫中藥,如乾薑、良薑、小茴香、艾葉、當歸、川芎,內服、熱敷或艾灸,達到散寒化瘀止痛效果,一般在行經期使用3-5天,不可長時間服用,因為辛溫中藥過服會耗傷氣血,仍需要依照月經週期生理療法,依階段服用不同藥物,以免產生副作用。廖麗蘭提供以下二種適合虛寒性經痛在家使用的方法:散寒經痛湯:老薑2片(約6克)、紅棗3枚、當歸2錢、川芎2錢、紅糖3克,使用600cc開水,火煮開小火煮15分鐘後,加入黑糖後熄火,溫服,月經期服用3-5天。艾灸:使用老薑切成厚0.3公分,長寬約3-4公分,放於臍下中極穴處(約恥骨上方1寸、肚臍下4寸),用艾條離薑約5公分處灸,一天灸2次,一次灸10分鐘,利用艾草及薑的辛溫達到溫暖子宮、促進血液循環,以達到治療經痛的效果。她強調,在冬季氣溫降低,血循較差,對虛寒性體質的病患猶如雪上加霜,中醫講「通則不痛」,如能適當運用辛溫及活血化瘀的藥物,不僅能趕走經痛,連手腳都會暖和起來。

腹脹如懷胎九月 竟取出子宮肌瘤狀似嬰兒

腹脹如懷胎九月 竟取出子宮肌瘤狀似嬰兒#經痛

40初頭許姓女子(化名),原本身材纖細瘦小,近年來,卻發現自己的小腹日漸變大,沒想到前往沙鹿光田綜合醫院看診時,竟發現子宮中養了一顆巨大的子宮肌瘤,經醫師開刀取出後,發現這顆腫瘤重達五公斤,且形狀看起來就像一個未成型的嬰兒,讓醫護人員都十分驚訝。該病患表示,大約五年前開始,她發現自己的小腹好像有變胖的趨勢,尤其最近一兩年,肚子大到像懷孕9個月一般,連親朋好友都嘲笑她是不是懷孕了。雖然她自己也覺得奇怪,但因為沒出現任何不適感,加上工作繁忙,因此一直沒到醫院進行檢查。直到前陣子,許小姐因腹部有腫脹不適感,故前往光田綜合醫院看診,經醫師透過電腦斷層掃描以及超音波檢查後,赫然發現許小姐骨盆腔裡竟然有一顆巨大的子宮肌瘤,且該腫瘤已經壓迫到腎臟,造成單邊腎臟水腫。蘇棋楓醫師指出,子宮肌瘤是子宮平滑肌和結締組織纖維異常增殖型成的良性腫瘤,主要是因為女性賀爾蒙刺激子宮造成,而罹患的機率、數量、位置都因人而異,平均每3~4位女性就有一位可能罹患子宮肌瘤,許多婦女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蘇棋楓醫師進一步表示,肌瘤生長的位置可分為子宮腔內、子宮體本身以及子宮外部。通常生長在子宮腔內的肌瘤因為會影響子宮收縮和經血的排出,症狀會較為明顯,患者可能會出現經血量多、經期過長甚至不孕、易流產等問題。如果肌瘤長到一定的大小時,甚至會壓迫到周邊器官,如壓迫到直腸時,會有莫名便意,若壓迫到膀胱,則會出現頻尿的狀況。因此,蘇棋楓醫師建議女性朋友若發現自己腹部有壓迫感、不正常腫大、經期時間過長、經血量過多的情形時,應儘快到醫院婦產科接受詳細的檢查。若經診斷為子宮肌瘤,症狀不嚴重時,尚可透過藥物控制,等更年期過後,肌瘤就會萎縮。如果症狀較為明顯或肌瘤位置在子宮腔內,建議可以透過手術切除。目前手術治療的方式包括腹腔鏡手術、傳統手術和子宮鏡切除術,需視患者腫瘤的位置、數量和大小來評估治療方式。

剖腹產中合併子宮肌瘤切除 不再是禁忌!

剖腹產中合併子宮肌瘤切除 不再是禁忌!#經痛

陳小姐(化名)長久以來都有經期腹痛的困擾,每次月經來時,經血多,腹部疼痛還須要靠止痛藥才能夠緩解,飽受困擾的陳小姐後來到北醫附設醫院婦產部求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有數顆直徑大小從2.5公分到20公分左右的肌瘤在子宮上,原本要預定時間接受肌瘤切除手術治療,卻發現已經懷孕了,北醫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告知陳小姐,肌瘤應不至於影響到胎兒,建議順其自然懷孕。接近臨盆的日子來臨,子宮肌瘤並沒有因為懷孕的關係而改變,反而最大一顆約20公分的肌瘤阻擋到產道,必須選擇剖腹產手術。後來在劉偉民主任建議下,接受改良型剖腹產合併子宮肌瘤的手術治療,順利產下一名男嬰3086克重,也同時切除了子宮肌瘤,後經追蹤,這位媽媽又順利的再度懷孕、產下第二胎。北醫附設醫院婦產部團隊運用「改良型剖腹產合併子宮肌瘤切除術」,成功替多位孕婦同時接生,並解決子宮肌瘤問題,免除婦女二次動刀的痛苦。接受改良型剖腹產合併子宮肌瘤的孕婦中,最大的一顆肌瘤直徑將近40公分,生產完後手術房的同仁們都驚呼說像是生了雙胞胎一般,這位媽媽過兩年後也順利的再度懷孕;而最多顆的肌瘤是一位33歲的孕婦,每次肚子一收縮時,除了圓滾滾的肚子外,肚皮上還可以驚見好幾顆大小不同的突起物,手術中發現共有7顆大小不等的肌瘤,也一併於術中切除。子宮肌瘤是婦女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約三分之ㄧ育齡婦女都有子宮肌瘤的困擾。以往剖腹產同時進行子宮肌瘤切除是項禁忌,但劉偉民主任提出了改良型手術,不但使此類患者不必再接受一次子宮肌瘤切除手術或子宮切除手術,又可同時減輕患者長期受肌瘤所累之苦,主要因為合併子宮動脈結紮手術,大大減低了手術中失血,以及子宮肌瘤未來的復發機率。  劉偉民主任指出,從1999年至2003年,期間有36位此類孕婦接受改良型剖腹產手術合併子宮肌瘤切除,另外取同時段36名患者為對照組(只實行單純剖腹產,未合併子宮肌瘤切除),術後追蹤63個月發現,除了前者的手術時間略為增加外,術中出血量,術中併發症,術後併發症,術後血紅素改變量並無明顯差異,但前者36名中病患僅有一位因肌腺瘤疼弄難耐,再次接受子宮肌瘤切除手術,相對的,對照組則有36.2%(15位)的孕婦,因子宮肌瘤的困擾再度於63個月內接受子宮肌瘤切除手術或子宮切除手術。此一臨床研究,由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第二年住院醫師林睿禹撰稿,近期將於於知名國際期刊登出(已獲通知接受刊載),創下國內最年輕住院醫師完成國際知名期刊SCI原著研究論文撰寫的首例。

出血經痛、骨盆腔疼痛 當心子宮肌瘤

出血經痛、骨盆腔疼痛 當心子宮肌瘤#經痛

子宮肌瘤是最常見的一種婦科腫瘤,根據統計,生育年齡的婦女大約有百分之二十都有子宮肌瘤。。臺安醫院婦產科周輝政醫師表示,超過40歲的婦女當中,有百分之四十到五十都患有"無症狀的子宮肌瘤"。所謂無症狀的子宮肌瘤,指的是子宮長有肌瘤,但是沒有經血過多、腹痛或是頻尿等等症狀,所以患有無症狀子宮肌瘤的婦女,通常不會因此去找醫師,往往是在例行的健康檢查當中,發現子宮肌瘤的存在。許多人會感到奇怪:為什麼子宮長了一個很大的子宮肌瘤,卻沒有什麼不舒服的症狀?周輝政醫師說明,子宮肌瘤的症狀除了和肌瘤的大小有關以外,肌瘤的位置也很重要。長在子宮內層,靠近子宮腔的肌瘤特別容易發生出血的症狀,長在子宮外側的肌瘤,症狀較少,也就比較不會引起注意。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症狀包括以下幾點:一、出血與經痛:這是子宮肌瘤最常見的一種症狀,也是患者尋求診斷與治療最主要的原因。通常患者會有各種程度的貧血。會造成痛經的通常是一種稱為「子宮腺肌症」的良性子宮瘤,外觀上和子宮肌瘤不容易區分,但是有經驗的婦產科醫師可以藉由病患的症狀和超音波的影響,把它和子宮肌瘤作一區分。開刀前區分這兩種腫瘤相當重要,尤其是想要保留子宮,只切除腫瘤的患者。因為子宮肌瘤可以很完整的切除下來,但是子宮線肌症的腫瘤和子宮肌肉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線,往往無法完整切除。二、慢性骨盆腔疼痛:有時子宮肌瘤太大,造成骨盆充血或是子宮肌瘤的組織壞死,往往造成骨盆腔慢性疼痛,月經時間以外,也會有疼痛的症狀。三、壓迫的症狀:子宮肌瘤大到某一程度以後,就會產生壓迫的症狀。最常見的是因為壓迫膀胱產生頻尿的症狀,有時會也壓迫輸尿管導致輸尿管水腫或是腎臟水腫;較少的情況會壓迫大腸,造成便秘甚至腸阻塞;極少數情況下也會壓迫下肢的血管,造成血管栓塞。四、不孕:真正因為子宮肌瘤引起的不孕症相當少,佔所有的不孕病人中不到百分之三的比例。大部分的子宮肌瘤可以經由婦產科的門診檢查以及腹科超音波檢查而被發現,有經驗的超音波醫師可以經由超音波檢查,區分出子宮肌瘤和子宮線肌症,準確度相當高。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的肉瘤,只有大約有千分之三是屬於惡性的腫瘤。雖然腫瘤的良性還是惡性,必須手術以後經由病理檢查才能知道,但是並不是每一位有子宮肌瘤的患者都必須接受手術。沒有症狀的子宮肌瘤通常不需要開刀,但是如果有下列的情況時,則必須考慮接受手術:‧異常子宮出血,導致貧血,而且無法用保守的療法改善。‧慢性的骨盆疼痛,合併有嚴重的痛經、性交疼痛,或是下腹部不舒服。‧急性下腹部疼痛。‧頻尿或是輸尿管水腫。‧子宮肌瘤長的很快,或是停經以後還繼續長大,這時候必須考慮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大的子宮肌瘤,並且有壓迫的症狀。‧不孕,除了子宮肌瘤以外,沒有找到其他的異常。過去許多人認為,子宮的大小到懷孕三個月以上,最好就要開刀拿掉子宮,但是有一些教科書認為,只有在不想要生育而且有明顯症狀的情形下,才必要因為子宮肌瘤進行子宮切除手術。子宮切除的方式包括將子宮整個切除的全子宮切除術,以及保留子宮頸或是少部分子宮下半段的次全子宮切除術,除了子宮切除術以外,也有一些保守的內科療法,被用來處理子宮肌瘤的問題。例如一種荷爾蒙製劑GnRHa,可以用來讓身體處於一種「假停經」狀態,在六個月內讓子宮肌瘤的大小減少40-60%,但是因為費用相當高,健保並不給付,打針以後會出現更年期的症狀,因此頂多只能用藥六個月,停藥以後,子宮肌瘤的大小仍會恢復。周輝政醫師強調,由於子宮肌瘤的治療,必須依據個人的狀況以及相關檢查的結果而定,決定手術之前,應該詳細和您的醫師討論。即使暫時不需要開刀,仍應定時回醫院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