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剛過,台灣氣候逐漸轉趨炎熱,溫暖潮濕的環境,也造就許多過敏疾病的發生,而三伏貼療法是目前最常見,中醫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方法之一。有中醫師就表示,已有研究證實三伏貼治療過敏性鼻炎,利用穴位敷貼法,持續6週,可以明顯改善打噴嚏、流鼻水等症狀,效果等同服用抗組織胺藥物。那麼2023年的三伏貼,該在何時使用呢?以下解答。
立夏剛過,台灣氣候逐漸轉趨炎熱,溫暖潮濕的環境,也造就許多過敏疾病的發生,而三伏貼療法是目前最常見,中醫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方法之一。有中醫師就表示,已有研究證實三伏貼治療過敏性鼻炎,利用穴位敷貼法,持續6週,可以明顯改善打噴嚏、流鼻水等症狀,效果等同服用抗組織胺藥物。那麼2023年的三伏貼,該在何時使用呢?以下解答。
56歲的蔡先生因為反覆咳嗽,已長期持續1~2年,又時逢新冠肺炎疫情,蔡先生很擔心自己咳嗽的表現,會令人誤以為他確診或是新冠後遺症,而感到十分困擾。醫師提醒,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其實有很多種,最主要2大原因為「鼻涕倒流」及「胃食道逆流」,經中醫對症用藥調養月餘後,有效清痰、止鼻水,改善咳嗽症狀。
秋冬時節好發過敏,家中有小孩的爸媽也常會擔心,該如何幫小孩檢查是否為過敏體質、對哪些來源過敏,也好奇小孩到什麼年紀才能去檢驗過敏原?兒科醫師指出,過敏體質是基因遺傳所致,但仍需後天環境中有誘發過敏的條件,才會導致過敏疾病的發生。而針對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的小孩,應等到2~3歲之後再去檢驗過敏原。
40歲張先生從小就有鼻過敏,每逢夏秋交替症狀就會加重,近期「霜降」過更有涼意,只要吹到風就打噴嚏且鼻水流不止,冬天鼻子還會乾到流血,還有便秘困擾。張先生透過中藥、穴道、並建議搭配食療與三伏貼,鼻水量及便秘問題均有改善。
30歲李小姐長時間有鼻子過敏的困擾,每當秋天天氣轉涼時,總覺鼻子搔癢,不久後便持續打噴嚏,嚴重時鼻流清涕,如同水龍頭一般滴下,偶有鼻塞,讓她呼吸不順,改用嘴巴呼吸,睡眠品質變得不好,隔天上班也沒有精神,也常揉眼睛打哈欠,使鼻根部有數條明顯細紋,這些問題反覆發作,影響生活品質,讓她十分困擾。
張姓高一生每天晚上睡前鼻塞很嚴重,「幾乎都吸不到空氣」,經常睡不好,白天上課都會打瞌睡,以致於老師講的都沒在聽,課業成績始終吊車尾,運動也特別容易喘,必須用嘴巴呼吸,但往往越呼吸,喉嚨就越乾,讓他十分難受。就醫檢查後確實發現,鼻塞情況嚴重,因為下鼻甲肥厚到幾乎完全阻塞呼吸道,縫隙僅約0.1公分。
鼻塞、打噴嚏、流鼻水,跟體內器官也有關係!?兩名中醫實習醫學生,在網路社群上以「中醫四物所」做為科普知識平台,經由中國醫藥大學助理教授巫漢揆審訂出版同名書籍,用輕鬆圖文解析中醫藥知識,並從日常病痛解方著手,分享與時俱進的現代中醫。在解析過敏性鼻炎的篇章中便指出,身上臟器可能也出了問題。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8歲的張小弟弟,2歲開始生長曲線表都在10%以下,長期在小兒新陳代謝科就診。後來因為有暴牙到兒童牙科求診,檢查後發現有口呼吸症狀,醫師協助裝置肌肉功能矯正裝置。期間又因為仍有打呼情況轉診到耳鼻喉科,發現其實呼吸道堵塞的地方是在鼻腔,使用鼻噴劑之後效果改善打呼,咬合情形也有明顯改善,外觀跟當時求診時相差非常多。 過敏性鼻炎導致呼吸道不順暢為何孩童這麼小就會有睡眠呼吸障礙的問題?台中榮總兒童牙科暨齒顎矯正科主任陳亮如解釋,其實是有多重原因,臨床上常見的是兒童新陳代謝問題,如肥胖及過敏性鼻炎。台灣空氣汙染導致孩童過敏的比率日益增加,以中部來說,兒童鼻過敏比例比20年前增加了3倍。反覆的過敏性鼻炎會導致呼吸道的淋巴腺體腫大、鼻黏膜發炎腫脹及下鼻甲肥厚。當呼吸道不通暢,孩童睡眠時就會用嘴巴呼吸,而較嚴重的呼吸道阻塞,家長甚至會聽到小孩濃濁的呼吸聲、打呼聲或呼吸暫時停止的情形。由於睡眠品質嚴重被影響,孩童還有白天注意力不集中或生長遲緩的現象,甚至有學者提出兒童睡眠呼吸障礙還會造成孩童白天嗜睡、過動、注意力不集中、語言學習力下降等問題。因此提早改善呼吸,並同步改善咬合,效果較佳。 搭配口腔矯正同步改善齒列與鼻塞台中榮總口腔醫學部2017年引進肌功能矯正裝置,主要應用於臨床上有異常咬合如暴牙、戽斗孩童的早期矯正。長期追蹤結果發現,不僅齒列情形得到改善,鼻塞嚴重程度及頻率降低,睡覺時打呼情形也有減少。陳亮如說明,睡眠呼吸障礙的問題因為是多重原因,因此在使用肌功能矯正裝置前,需要先評估兒童呼吸道不通暢的原因。如果小孩呈現明顯的過敏性鼻炎症狀,應會診兒童過敏科;若孩童因扁桃腺肥大,應會診耳鼻喉科;若有嚴重的睡眠呼吸障礙,就需要睡眠中心的協助,重建正常的呼吸模式。也提醒家長,如果家中孩童常常有睡不飽、過動、注意力不集中、身材較矮小等問題,在經過許多治療仍無法解決時,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有睡眠呼吸障礙問題,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改善,也有利孩子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