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

與友同桌吃飯 竟染急性A肝!

與友同桌吃飯 竟染急性A肝!#肝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20歲左右年輕男子,感染急性A型肝炎掛急診,由於該名男子沒有去過落後地區,醫師在問診後才知道,原來他是在照顧得到A肝的友人時,與他一起吃飯才遭到感染! 吃了A肝患者食物 遭到感染這名男子因為急性A型肝炎去就醫時,醫師原本以為是去落後地區遭到感染,但是他卻沒有前往,因此就很詳細的詢問了他的日常生活起居,沒想到,原來他是因為照顧得到A肝的朋友,而這位朋友因為沒有食慾,無法吃下食物,這名男子吃了他剩下的食物,進而遭到感染。 得過A肝 會有抵抗力亞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志道表示,A型肝炎會經由飲食傳染,而4、50歲以上年齡層的人,因為小時候衛生環境不好,很多人都得過A型肝炎,進而會有抵抗力,但是近年來,台灣衛生環境變好,很多年輕人都沒有抵抗力,加上兩岸來往頻繁,以及常會去落後地區旅遊、出差,就會因為飲食而傳染。 如何不生病? 預防醫學最高境界大家都想要不生病,但是卻很難避免,然而,確實有很多疾病是可以預防的!陳志道醫師指出,尤其是經由實證醫學所提供的疫苗接種,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台灣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的成效,在國際上廣受矚目,也是預防醫學最被醫界所津津樂道的項目。 接種A肝疫苗預防感染不過,陳志道醫師提醒,隨著B型肝炎的逐漸消失,目前台灣極需要接種A肝疫苗,尤其是30歲以下年輕人,因為從小在乾淨的環境下成長,幾乎都沒有得過A肝,也就沒有對於A肝病毒產生抵抗力,最好是能接種疫苗來加以預防感染。(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頭痛、體重落 肝發脾氣啦!

頭痛、體重落 肝發脾氣啦!#肝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上班用電腦,下班看ipad部時還要滑手機,和好友即時通訊,長期下來,竟然發現視力越來越模糊,而且有明顯的紅腫、充血、乾澀和疼痛症狀,後來,經過診斷才知道肝臟發炎症狀。眼睛痠澀、指甲黯淡 恐有肝病從眼睛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有沒有肝病,肝主筋、開竅於目,其華在爪,因此若有肝血不足、肝經風熱情況就可能會造成眼睛痠澀、指甲黯淡的現象,就是要提醒我們─小心肝已經在發脾氣了!血氣不暢 心悸、頭暈目眩現代人工作壓力大進湊忙錄的生活經常讓人喘不過氣,老是想東想西,夜不成眠,目不思飯,肝腎不免出毛病,若是肝功能原本就不佳,疏泄不及致使身體內蘊濕邪,血氣不暢的結果,當就會老覺得心悸、頭暈目眩。肝血虧虛 偏頭疼、神經衰弱夜理常被噩夢擾眠,常常無故驚醒,長期下來,身體虛弱,眼眶也出現了熊貓狀,由於肝血虧虛,導致心悸、偏頭疼、神經衰弱等現象,一連串的身體不適其實很有可能是因為氣血不足,肝脾失調,如果得不到適當的疏緩調節,恐會加重症狀。嘔吐發熱、消瘦黃疸、體重直直落肝鬱導致氣滯,當感到疲勞、食欲降低,你的肝可能已經生病了,長期處於高度緊張,飲食無度的情況下,消化功能變差,肝火熾盛,濕熱和氣滯同時會降低排泄機能,因而導致吃少卻體胖,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有些肝病患者會嘔吐發熱,消瘦黃疸,呈現體重直直落。黃瓜、蓮子 清肝、降燥,除濕熱也有一些即使吃的少,體重卻沒有減輕,反而加重正是因為體內熱毒集聚,此時,單就護肝之外,更要留意恢復消化和排泄功能,夏日燥熱氣候,選用良性食材,像是黃瓜、蓮子等,可清肝、降燥,除濕熱,當身體不再上火,食慾自然回來了,特別要說明,搭配散熱祛濕的食養,更能維持體重的平衡,可說一舉兩得。(本文摘自/肝膽排毒不吃藥:100道保肝壯膽安心食療/博思智庫)

吃一點就脹?肝炎晚期不自知!

吃一點就脹?肝炎晚期不自知!#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0歲女性,腹脹吃不下就醫,經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是大量腹水,內視鏡檢查發現有胃部惡性腫瘤,已擴散至腹腔,70歲女性,腹脹無食慾2周,檢查發現原來她已罹患肝炎晚期,肝硬化併大量腹水,卻不曾接受檢查,另一位是30歲年輕人,打嗝腹脹數星期,患瀰漫性肝腫瘤併發肝門靜脈栓塞,也是B肝帶原卻不自知。腹脹現象明顯 不吃也不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任高銘海指出,在門診經常遇到病人主訴腹脹,尤其特別提到以前不會,最近變明顯,吃一點就脹,甚至不吃也不餓,也有病人因不明原因腹脹住院,結果檢測出重大疾病的案例,不可不慎,以下為6種常見腹脹可能形成原因:1)年紀 /多數中老年人活動量不足,消化變慢,代謝變差,吃一點就腹脹,甚至一餐不吃也不餓,除脂肪增加外,並無明顯病變,增加活動、減少飯量、改善便秘後,腹脹自然改善。2)癌症 /良惡性疾病在最早期至最晚期間產生腹脹症狀,影響消化功能,因腫瘤位置與大小不一,對腹部空間造成壓縮。3)胃腸潰瘍胃酸逆流 /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脹疼痛、嗝氣,除藥物治療,需改變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4)慢性BC肝與肝硬化 /慢性BC肝與肝硬化所衍生晚期症狀,包括黃疸腹水與腹脹,不易治療且會反覆發生。5)    開刀及後續問題 /因開刀後的沾粘與結構的改變所引起腹脹,最易引起便祕與腸阻塞,應經常注意是否排便順暢。6)    食物 /因不易消化的食品攝食過多,經常出現於節日或生日喜慶場合,應注意不宜暴飲暴食。注意月經週期、胃酸、嗝氣患者應注意自身過去病史,並加以定期追蹤,如B、C肝、肝硬化以及開完刀後飲食與排便等,若有新的症狀加以過濾,如女性月經週期與出血量的改變,並注意胃酸、嗝氣與飲食關係,養成定期健檢,健康監測與運動習慣,對於癌症與代謝性疾病高風險家族特別有其需要,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猜測與恐慌。 

別當肝苦人 定期超音波降死亡率

別當肝苦人 定期超音波降死亡率#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在台灣,每年肝病死亡人數高達13,000人,約佔所有死亡人數8%,高過因糖尿病(6%)或高血壓(3%)死亡的比率,嚴重影響國人健康,研究證實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0%的人為B型肝炎帶原者,20%為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B型肝炎、C型肝炎是導致肝病的主因。肝炎帶原者 3成未就醫根據國民健康署104年對25~64歲民眾,進行健康行為調查(BRFSS) 3,336人之結果顯示,約有7成民眾抽血檢查過B型肝炎、C型肝炎,知道自己檢查結果為B型肝炎有11%、C型肝炎為1.4%、正常者為83.9%、不知道者約1%,另外,近90%的民眾認為「喝酒」是導致肝病的主要原因,而B型或C型肝炎是導致肝病主因的卻只有70%和54%的民眾。此外,調查結果也顯示,有9成民眾知道B型肝炎或C型肝炎定期追蹤及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知道自己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的民眾中,仍有3成未就醫,「身體無症狀應該不需要」,就高達85%,其次「沒有時間」約占10%,告知未就醫者「B型肝炎或C型肝炎,定期追蹤及治療可以有效控制」後,有6成比例願意接受治療。半年1次超音波 降37%的死亡率研究顯示,對35~59歲的B肝帶原、慢性肝炎者,每6個月提供1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可以降低37%的死亡率,國內多位醫師研究結果顯示,B型肝炎、C型肝炎患者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約可降低6成以上肝癌發生。依健保署統計資料顯示,全台已有超過500家醫療院所及衛生所,肝膽腸胃科參與追蹤或治療照護方案,但定期接受追蹤或治療的人數僅約3成左右,B型肝炎、C型肝炎是導致肝病的主因,且肝是無聲的器官,要知道自己是否為B型或C型肝炎帶原者,要善用政府提供的追蹤或治療照護服務,以維護自己的健康。 

定期追蹤超音波 防止肝炎變癌症

定期追蹤超音波 防止肝炎變癌症#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肝臟是沉默的器官,通常肝病初期不會有任何症狀,當發現不對勁,病情可能已經很嚴重;台灣每年因肝病死亡的人數高達1萬3千人,佔死亡人數8%,甚至高過因糖尿病或高血壓死亡的比率,嚴重影響國人健康,國健署強調,只要透過定期追蹤、治療,就可有效控制肝病危害。肝癌患者 9成為B、C型肝炎國健署指出,國人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0%的人為B型肝炎帶原者,20%為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顯示B、C型肝炎是導致肝病的主因,只要定期追蹤,就可以有效控制;因此邀請提供B、C型肝炎患者追蹤或治療之醫療院所肝膽腸胃科,一起組成護肝者聯盟,共同宣導B、C型肝炎患者定期追蹤及積極治療之重要性。民眾錯誤認知 3成肝炎未追蹤根據103年調查結果顯示,仍有近9成的民眾認為喝酒才是導致肝病的主因,另外,知道自己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的民眾中,有3成未就醫,其中高達80%民眾認為身體無症狀應該不需要,有8%民眾則是因為沒有時間。國內多位醫師共同表示, B肝帶原和慢性肝炎患者,每半年1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可以降低37%的肝癌死亡率; B、C型肝炎患者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約可降低6成以上肝癌發生率。國健署估計,目前約有90萬人需要治療,但僅25萬人接受治療,目前利用率不到1/3,請民眾善加利用,以維護自己的健康。慢性肝病、肝硬化 有望從十大死因除名近年來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死亡人數及死亡率逐年下降,除了全面推動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之施打外,並鼓勵B、C型肝炎定期接受追蹤、治療,以有效降低肝癌的發生;此結果顯示台灣肝病防治有成,相信不久的將來,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即可從全國十大死因中除名。

酗酒、濫用藥物 誘發肝炎危險因子

酗酒、濫用藥物 誘發肝炎危險因子#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肝臟一直是身體最沉默的器官,因為沒有痛覺神經,往往等到不適就醫時,早已是末期,而日前因為藝人安鈞璨的驟逝,使得整個社會再度關注起肝癌議題!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台灣2013年死亡原因,肝癌仍高居第二位,每年有1萬多人罹患肝癌,死亡率高達7成,且目前尚無疫苗可預防,所以,提醒民眾除了應篩檢B、C型肝炎病毒指標,來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外,也要盡量避免酗酒、濫用藥物,以免肝炎上身都不自知。B、C型肝炎 易演變為肝癌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陳皇光醫師表示,任何會誘發肝炎的原因,都是未來產生肝硬化與肝癌的危險因子,包括B、C型肝炎、酒精型肝炎、藥物性肝炎、脂肪肝炎、及自體免疫性肝炎等,只是,上述多種肝炎原因中,最容易演變為肝癌的就屬B、C型肝炎帶原者了。控制體重、正常作息 助降低風險除了B型肝炎帶原母親垂直傳染給新生兒外,一些生活習慣及特殊行為,也是造成B、C型肝炎傳播最大兇手,民眾要避免吸毒共用針頭、用消毒不完全的器械刺青或穿耳洞與危險性行為。若透過檢查發現自己未曾感染過B型肝炎,且沒有抗體保護,可以考慮接受B型肝炎疫苗注射,另酗酒、藥物及肥胖,也是引起肝炎的重要原因,所以,應避免過度飲酒,濫服藥物,需控制體重於正常範圍、規律運動及正常作息。保健食品別亂吃 當心引發藥物性肝炎在飲食方面,陳皇光醫師表示,要避免食用容易誘發肝炎的黃麴毒素,所汙染的食物(如儲存不良的花生製品、乾貨或醃漬食物),至於保健食品其實是無法預防或治療肝炎!很多民眾認為吃護肝的保健食品有效,是極為錯誤的觀念,大量藥品及補品,反而增加肝臟的負擔,容易引發嚴重的藥物性肝炎。肝炎帶原者 應每半接受一次篩檢最後,預防重於治療,提醒有B、C型肝炎帶原的民眾,每半年應接受肝炎指標、肝癌腫瘤指標及腹部超音波的篩檢,由於大部分的B、C型肝炎可獲得抑制,甚至有一部分的C型肝炎可以被治癒,所以,發現有任何異狀時,應盡速接受治療,以免造成憾事發生。

解壓、改善血液循環 2招懶人瑜珈輕鬆做

解壓、改善血液循環 2招懶人瑜珈輕鬆做#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吳美瑤/綜合報導)上班族長時間久坐緊盯電腦,下午茶時間一到,再來份雞排加珍珠奶茶,這樣長期缺乏運動以及姿勢不良的結果,就是導致身體僵硬,進而形成肥胖、三高等健康問題。對此,來自印度的瑜珈冠軍Sujit Kumar老師表示,我們總是給自己藉口不運動,其實,越忙越需要做瑜珈,練習瑜珈可同時提升身體與心理的感受力,對身心的好處可是多的數不完。練習瑜珈的7大好處1)增加柔軟度,看起來更年輕,延年益壽。2)提高肌耐力。3)改善呼吸系統與血液循環。4)舒緩壓力並提高注意力。5)刺激消化系統。6)清除血液中的廢物,強化血管功能,加速排毒。7)強化身體各腺體,隨時保持精神奕奕,增加肺活量。在辦公室也能練 2招懶人瑜珈輕鬆做Sujit Kumar老師說,練習瑜珈可釋放壓力,進而獲得心靈平靜,無論你是學生、上班族、家庭主婦或銀髮族,無論是在學校、辦公室,只要短短幾分鐘,隨時都有機會在生活中進行簡單的瑜珈運動。第一招/手腕運動(擰毛巾)想像自己在揉麵包或擰毛巾,這個體位可以在家裡、辦公室、公園、通勤時練習,特別適合經常坐辦公室或使用電腦的人。1)站姿,雙手握住棍子或毛巾兩端(也可空手直接作),往前伸直與肩同高(看場合,坐著進行這個動作也可以),手掌朝下,手肘自然地彎曲。2)右手腕向下轉,左手腕往上轉。扭轉時,只動手腕,其它部位維持不動,感覺手腕的伸展。3)接著換左手腕往下轉,右手腕往上轉,就像擰毛巾一樣,重複進行10~15次,配合正常吸吐。第二招/腳踝運動無論在家中或辦公室,甚至坐著也可以練習,這個運動可以促進下半身血液循環,舒緩肌肉的痠痛與僵硬,改善身體的彈性。練習時,需要使用板凳。1)坐在椅子上,腳掌平踩在地板上,脊椎打直,身體放鬆。2)吸氣時,抬高腳跟(如同踮腳尖一般),伸展腳踝。3)吐氣時,將腳跟放回地面,並將腳趾頭與腳掌往上抬,記得腳跟要貼在地面。重複進行15~20次,配合吸吐。(練習時,感受小腿外側肌肉的伸展)

50%烈酒他曾一晚喝掉整箱 差點丟小命

50%烈酒他曾一晚喝掉整箱 差點丟小命#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天天無酒不歡,習慣三五好友約了就走,不醉不歸,不喝不快,長期下來當心丟小命。台中一名四十四歲林姓男子,平日無太多消遣事,最愛的就是酗酒,還曾經一晚喝掉一整箱酒精濃度高達50%的烈酒,日前,他忽然雙眼茫茫,意識不清,經緊急送醫後,發現他的肝腎功能只剩下正常人的十分之一,讓他嚇得直呼不敢再喝了。每天都要喝 不喝會不開心林姓男子個性海派、好客,常主動糾攤,「心情、菜色、朋友對了,近50%的高濃度酒精,曾經一晚喝掉一箱,不醉不歸是他喝酒的最高原則,總要每個人喝到醉,才感覺盡興。」朋友都知道他很愛喝,一天不喝茫就悶悶不開心,有攤就糾他,家人怎麼勸都勸不聽。發病當天,男子突然覺得很累,眼睛張開全是亮光,遂送至醫院檢查,發現他的肝指數飆高,腎功能指數只剩下正常人的十分之一,已有腹水出現,醫師判斷是肝臟發炎導致昏迷,而腎功能急速降低,尿量突然減少,很可能是急性腎衰竭,若延誤檢查與治療則可能導致長期洗腎。他自知狀況很嚴重,心想「這次一定完蛋了」,要求轉到臺中慈濟醫院,由腎臟內科陳慧芬醫師收治住院。酒精肝不戒酒 肝硬化活不過五年台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陳慧芬指出,男子應為大量又長期喝酒以及濫用藥物造成「酒精性肝炎併急性腎衰竭」。她指出,男子住院前幾天出現小便量變少、嘔吐、腹瀉、右上腹疼痛,或伴隨黃疸與全身倦怠,腎臟突然失去正常功能,稱之為「急性腎衰竭」。陳慧芬指出,酒精性肝病的治療,除補充足夠營養,最重要的是從戒酒著手,若在肝硬化前就戒酒,則原來肝臟的發炎或傷害會降低甚至復原;但一旦出現肝硬化的併發症,如黃疸、靜脈瘤出血、腹水或肝性腦病變,則5年存活率不到一半,這時候的治療只能針對併發症處理,而更嚴重者只有接受肝臟移植治療。她提醒,急性腎衰竭不同於慢性腎衰竭,一般都可找到原因加以矯治,而且治療後腎功能大多可恢復正常,預防發生得靠病人的配合及醫師警覺,及早期發現才能發揮早期治療效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