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

年後用力甩油 揪團一同來減重

年後用力甩油 揪團一同來減重#減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連續年假期間您是否高頻率攝取高熱量、高脂肪食物,也增加靜態生活方式,因此腹圍與體重皆增加,想要恢復健康體位,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喔!減重不能減掉健康,唯有透過生活型態的調整,特別是飲食加上運動,不僅可減輕體重,更可有效預防疾病。建議每天健走、健康操及打球等運動,每週累計運動至少150分鐘將有益健康。目前基隆市衛生局、所持續推動肥胖防治結合社區、職場、學校、醫院各場域,號召民眾共同學習「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參與健康體重管理,培養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的習慣。民眾可全家或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向轄區衛生所或透過社區、職場、學校、醫院報名參加。健康體重管理計畫,參加者可獲領取健康手冊及健康管理諮詢等服務,透過團體的力量,相互支持,一起展開「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的健康新生活。

怎麼減怎麼重? 可能是鹽巴吃太好!

怎麼減怎麼重? 可能是鹽巴吃太好!#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愛吃「好鹽」嗎?玫瑰鹽、岩鹽吃了覺得比較健康?但是這些好鹽並不適合人人都吃,因為這些好鹽裡面,並沒有額外加碘,導致一些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患者碘攝取不足,莫名的虛胖及浮腫,對此萬芳醫院減重中心張家恩個案管師說,成人每日應攝取碘100-200mcg,等於是食用傳統加碘鹽五克。怎麼減肥怎麼重,那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原因,屬內因性肥胖。張家恩說,內因性肥胖(如:遗傳、基因、病理因素),佔肥胖人口的3-5%。他解釋,甲狀腺低下好發於更年期後,但民眾若發現45歲以內出現甲狀腺低下的情形,多半是因為「鹽吃太好」飲食習慣的改變,導致體重不易下降,同時引起內因性肥胖病因「甲狀腺功能低下」如浮腫、虛胖之徵狀,尤其是孕婦若碘攝取不足,則易造成嬰兒自閉症的情形。這類型民眾門診量最近亦增加近兩成。甲狀腺機能低下的症狀很多,包括容易怕冷、虛胖、容易便祕、無精打采、月經不規律、四肢肌肉乏力、肌肉疼痛、抽筋、睡不飽、皮膚粗糙、頭髮乾粗、臉部及身體浮腫、聲音沙啞、憂鬱、不孕等;臨床上,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狀況以女性遠比男性要多,年紀愈大得病的機會也愈大,一般在進入停經期左右時,比較容易有甲狀腺機能低下的可能,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常是逐漸產生,所以症狀並不是很明顯,輕微的甲狀腺機能低下症,病人甚至感覺不出症狀。對此張家恩建議,由於國人每日碘需求量為100-200mcg、每日鈉需求量為2400mg,實際上相當於5g鹽,而傳統碘鹽中每克含碘20-50微克,若每天吃5g加碘鹽,即符合每日碘與鈉的食用量;但不建議吃過多海帶及市面上流行的各樣海苔,因一卷就含600mcg碘就攝取超量,如此一來將造成免疫系統失調。

減重時期代謝率降低 運動才是不二法門

減重時期代謝率降低 運動才是不二法門#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過年期間大吃大喝,攝取高糖、高油、高熱量密度的食物,加上活動量不足,使得熱量無法進行正常的生理代謝造成體重的增加。新竹馬偕醫院營養師柯麗苓表示「少吃多動」是減重不二法門,飲食控制和運動相輔相成,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少吃高熱量、高油脂、高糖的食物並配合有氧運動,才能消耗脂肪、增加肌肉彈性及維持骨密度,因為減重期間,減少熱量攝取會造成基礎代謝率降低,必須藉由運動維持或提高人體基礎代謝率,飲食與運動雙管齊下可達到最佳效果。健康減重原則,每累積約7000大卡,就會增加1公斤體重。相反的若每天減少500大卡,一週就可以瘦0.5公斤,這才是健康減重的方式,成人減重計畫,男性熱量至少1500大卡,女性至少1200大卡,否則容易發生微量元素不足的情況。營養師柯麗苓就教大家正確飲食習慣,吃得健康又窈窕。第一、先飲後食,先喝清湯再吃涼拌或燙青菜,然後再吃其他菜餚,可增加飽足感。第二、細嚼慢燕,人類進食須20分鐘後,葡萄糖經血液循環至腦部飽食中樞,才有飽足的感覺,切忌狼吞虎嚥。第三、定食定量,「三餐吃飽」,避免額外攝取點心與零食的壞習慣,養成用餐八分飽的良好飲食習慣。此外,低熱量食物,像是無油蔬菜、代糖產品、蒟蒻產品、無糖飲品等,都可以適量攝取。目前一般民眾飲食最大的問題,幾乎都是醣類不足但純糖太多,及為了追求食物口感與價值而忽略脂肪與蛋白質的份量。正餐的選擇應以五榖根莖類,如地瓜或玉米、蔬菜類、豆魚肉蛋類和油脂類所組成的飲食型態是最恰當的。另外,控制油脂的攝取也很重要,食物過水或以紙巾吸油、避免肉汁或菜汁淋飯或麵上、點選無油烹煮食物。柯麗苓提醒民眾減重不難,難在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和規律運動,學習控制食物而不要讓食物來控制你。

年節後想甩肉 勿信誇大減重產品廣告

年節後想甩肉 勿信誇大減重產品廣告#減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逢年節團圓聚餐,不知不覺大吃大喝而飲食過量,加上現代人普遍運動不足易造成肥胖問題,民眾若想藉由廣告宣稱「減肥瘦身」的產品,速效減重,恐會讓您荷包失血又傷身喔!「讓你吃得少,排的多,快速擺脫肥肉陰霾,讓你大吃大喝都不怕,輕鬆甩掉臃腫!除了可以讓小腹平坦,還可以解決水腫;一盒挑戰體內3-6公斤的宿便幫你排光光..貪吃剋星..達到完美的塑身加瘦身的效果。」您對這些內容心動了嗎?千萬別貿然行動,看清楚,這些都是涉誇大不實的違規廣告!目前行政院衛生署未核准任何一種瘦身減肥食品或健康食品,請民眾千萬勿信、勿買此類宣稱不實的廣告產品。衛生局提醒民眾,各種通路廣告行銷手法花招百出,介紹某樣成分之功效及引用薦證人說法誇大產品效能,並常留有諮詢專線供詢問,民眾撥打電話後再加以吹噓產品功效,使得民眾不自覺地落入陷阱。衛生局強調一般食品非藥品並無減肥功效,惟有均衡的飲食和配合適當運動,循序漸進並持之以恆,才是達到理想體重的不二法門。勿信可以不運動、還能大吃大喝又能速效減重的食品。若身體有疾病或肥胖等問題,應循正規管道就醫治療,勿輕信廣告內容,以免花錢又傷身。

過完一個年想甩肉嗎?健康局揪團減重開跑

過完一個年想甩肉嗎?健康局揪團減重開跑#減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長達9天的年假一過完,體重也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了。國民健康局提醒民眾,年後秤一下體重,量一下腰圍,若是發現自己體重增加了、超重了、腰圍變粗了,想要恢復健康的體重,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喔!可洽各縣市衛生局及衛生所免費報名參加健康體重管理計畫。 依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101年「國人於春節期間體重控制調查」結果發現,有近4成5的民眾表示過年期間體重會增加,平均約增加1.7公斤。國民健康局表示,減重不能減掉健康,唯有透過生活型態的調整,特別是調控飲食加上運動,不僅可回歸健康體重,並可有效預防疾病。國民健康局建議每天提早一、兩站下車走路上、下班,或配合爬樓梯運動、騎腳踏車、做健康操及打球等生活化運動,每週累計運動至少150分鐘,有益健康。102年國民健康局推動健康體重管理計畫已邁入第三年,在家庭、社區、學校、企業及公私立團體共同響應下,於100年有72萬人參與健康減重,減重1104公噸;101年有78萬人參與,減掉1137公噸,平均一個人甩掉1.5公斤。我國推動肥胖防治的成果更獲得國際媒體關注,在今年過年期間,英國BBC新聞台特進行電視與網路新聞的專題報導,我國透過社區、職場、學校、醫院各場域,鼓勵民眾揪團減重、小額捐油,共同學習「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號召國人響應參與健康體重管理,培養健康飲食與動態生活的成功經驗,已成為全球肥胖防治的重要示範。國民健康局表示民眾揪團減重,團體一起減重的力量大於個人獨自對抗肥胖,過程也較為有趣、不孤單,民眾可全家或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向各縣市的衛生局及衛生所報名參加健康體重管理計畫,人數不拘,也可以透過社區、職場、學校、醫院報名參加。各地衛生局及衛生所將提供參與者有關健康飲食、運動及健康體重管理諮詢講座等服務,另外可免費獲得一本「健康生活動起來」手冊,透過團結力量大,相互支持,一起有效學會「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的健康新生活。

脂肪也有好脂肪! 可燃燒卡路里助減肥

脂肪也有好脂肪! 可燃燒卡路里助減肥#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你知道嗎?脂肪不見得都是不好的!研究指出人體內有兩種脂肪,一種是白色,而另一種是棕色,棕色脂肪會燃燒掉體內的卡路里,達到減重的效果,白色脂肪則會儲存熱量!渥太華大學附屬機構、渥太華醫院研究所科學家使用成年老鼠的肌肉幹細胞製成複合物,然後將複合物注射入實驗室老鼠體內,導致實驗老鼠產生棕色脂肪,體重迅速下降。此一發現使得科學家們未來能夠再進一步利用這種好脂肪,治療所有與肥胖有關的病症。 棕色脂肪與白色脂肪相比,屬於好脂肪,因為它屬於發熱組織,能夠燃燒掉存在白色脂肪中的卡路里。不過這種棕色脂肪會隨著年齡逐漸流失,導致肥胖,這也是為什麼,小朋友體溫比老年人家高的原因。研究員表示,將肌肉幹細胞打進老鼠體內,產生棕色脂肪後,老鼠體重真的能迅速下降,但在人體實驗成功還要好長一段路,期盼未來某天,或許真的能克服討人厭的肥胖問題。

減肥致勝關鍵 調整飲食習慣!

減肥致勝關鍵 調整飲食習慣!#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現代人追求身材苗條已成不可擋的趨勢,除了外表美觀之外,健康更是重要的因素,因此坊間減肥藥物、電療、埋線等減重方法盛行。然而臨床經驗發現,減重最忌一蹴即成的懶人減肥法,因為快速減重的結果往往失敗,就算獲得些許效果,減少的體重大多很快恢復,而反覆減重的結果便是勞財又傷身。署立彰化醫院中醫科主任馬易世特別強調階段式減重的觀念,藉由健康減重三步驟逐步落實減重計畫並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一階段,調整飲食習慣。馬易世認為「只吃三餐、減少主食」的概念是這一階段的主軸。減重並不建議節食,過度的節食往往容易暴飲暴食,更可能為身體帶來嚴重的後遺症。建議三餐正常、營養均衡,但需減少米飯、麵食、饅頭、麵包、根莖類等澱粉類主食的份量,並且嚴格遵守不吃零食、不喝含糖飲料、避免重口味飲食、肉類去皮、蔬菜瀝乾油水等規則。第一階段的飲食調整雖然最難達成,但卻是最關鍵的步驟!若沒有養成良好與正確的飲食習慣,結果不是弄垮身體,便是很快地恢復體重。第二階段,體質調理。中藥的使用可緩和減重過程中產生的不適,例如倦怠、便秘等症狀,或是調整如宿便、水濕、寒濕、濕熱等容易肥胖的肥胖體質,然而這一階段必需藉由專業中醫師臨床經驗的幫助才能獲得正向的效果。第三階段,規律運動。一旦完成前兩階段,溫和且持續的運動便是需要的了。然而用大量運動來消耗體內脂肪卻是許多人的減重迷思,因為一次激烈運動所消耗的能量往往遠不及運動後忍不住進食一份點心零食所增加的熱量。因此持續每天約半小時的運動,如快走、慢跑、自行車、或游泳等溫和運動,再配合第一階段的飲食習慣調整才能突顯出運動減重的成效。馬易世根據臨床觀察,若能遵守上述三階段的減重計畫,每月減少二至三公斤的健康減重目標便可輕易達到。提醒大家年節大餐與瓜果甜品要節制攝取,暴飲暴食很容易傷身體。(圖片來源:彰化醫院提供)

午餐什麼時候吃? 時間點成減重關鍵!

午餐什麼時候吃? 時間點成減重關鍵!#減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編譯)根據研究人員表示,午餐若太晚吃可能會使減重更加困難。420位志願者進行一項為期20個禮拜的飲食計畫,下午3點以前吃午餐的參與者比3點之後進食午餐的,減掉多出30%以上的重量。另外,國際肥胖雜誌也發表了一篇研究,實驗團體一半的人在3點以前吃午餐,也是他們一天中最豐盛的一餐,其餘的人則是三點過後攝取,結果顯示,較早吃得人平均減掉了22磅,比晚吃得多出5磅。資深作者兼博士弗蘭克說,這是第一次大規模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對於進餐的時間和減肥效果預測。研究結果,晚吃得人比起早吃的人,重量損失率較慢,且也失去較少的體重。這表示了,大型餐的時間在減肥計畫裡面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該團體被分為兩組,分為早吃和晚吃實驗,而這頓飯,消耗掉每日總熱量的40%。早吃得人在下午3點以前進食,晚吃的人則為3點之後進食,發現晚吃組比早吃組減掉的體重較少,減肥的速度也慢很多。此外,晚食者也容易產生低胰島素敏感性,是導致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但研究人員發現,其他餐(小餐)進食的時間點,在成功的減重中沒有發揮什麼作用。研究人員還研究了其他傳統發揮作用的因素,如總熱量的攝入和支出、食慾激素、瘦素和睡眠時間,在這些因素中,研究人員發現,之間無顯著差異,這表明了一頓的時間,是減肥成功的一個重要的獨立因素。穆爾西亞大學博士兼研究合著者瑪塔補充,這項研究強調,在攝入食物時,時間點可能在體重調節中發揮重要作用。不過,這項新的研究結果應該包括熱量攝取和營養素分配,再來才是時間點。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