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的陳小姐相當重視健康和維持身材,熱衷瑜伽和運動,每天都到健身房報到。某天舉啞鈴時忽然右手臂劇烈疼痛,手臂腫脹像長出大力水手卜派的二頭肌一樣,雖已及時冰敷處理、吃止痛藥,但過了1週後,患處痠痛依然沒有好轉,到骨科門診前查後才發現是「二頭肌肌腱斷裂」。
47歲的陳小姐相當重視健康和維持身材,熱衷瑜伽和運動,每天都到健身房報到。某天舉啞鈴時忽然右手臂劇烈疼痛,手臂腫脹像長出大力水手卜派的二頭肌一樣,雖已及時冰敷處理、吃止痛藥,但過了1週後,患處痠痛依然沒有好轉,到骨科門診前查後才發現是「二頭肌肌腱斷裂」。
只有老人家才會膝蓋痛?錯!在運動傷害門診中,年輕人因運動過度所導致的膝蓋不適也很常見,再加上年關逼近,家家戶戶開始大掃除,骨科門診恐又有一波求診民眾。對此《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骨科醫師傳授年前掃除時不傷膝蓋的正確姿勢,還有泡腳、熱敷等可緩解膝蓋疼痛的良方。
身高195公分、54歲從事室内裝潢的詹先生,從年輕時期就愛打籃球,去年因工作時不慎跌倒、造成膝關節傷害、持續疼痛,幾乎放棄籃球夢,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自體軟骨修復術,手術隔日即可以拐杖輔助下床、3天後順利出院,術後3個月就恢復正常行走、簡單蹲跳,預計再復健半年就能重回球場。
坐骨神經痛是指骨刺、腰椎狹窄、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等症狀壓迫到坐骨神經,造成下肢麻木、疼痛甚至無力的症狀。《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骨科醫師指出,若想改善坐骨神經痛,首先要先訓練核心肌群,簡單做「仰臥起坐」就能有效改善,也提醒生活保健3招,並建議症狀嚴重者盡早就醫治療。
「醫師,我以前從來沒有閃到腰過,結果光今年就閃了3次,好像有了第1次之後就會一直來!」有病患在診間詢問醫生,疑惑為何閃到腰會一直反覆發作?骨科醫師提醒,若經常閃到腰,要小心這可能不是巧合,而是核心肌群中的「這塊肌肉」沒有完全復原,並建議可透過「腹橫肌收縮」運動來訓練腰部核心肌群,保護腰背、脊椎。
65歲林先生的雙腳大拇趾在10年前開始疼痛,曾就醫使用輔具、復健等保守療法,但效果不佳,原已放棄治療,然而近年來腳拇趾外翻情況更加嚴重,踩地、行走都痛,變形的腳也找不到合適的鞋子,無論天氣再冷或下雨只能穿涼鞋,讓他又痛又冷又難受,也不能去慢跑與登山,直到求診具備足踝專業的骨科醫師,才擺脫疼痛醜腳人生。
70歲羅先生多年以來糖尿病控制不良,前一陣子右腳底出現一個潰瘍傷口,沒想到傷口越來越嚴重還產生化膿。羅先生到診所去治療,醫師擔心惡化可能會導致截肢,趕緊轉診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骨科部門診,醫師發現糖尿病足的潰瘍已造成骨髓炎,馬上安排住院接受手術清創及抗生素治療。
34歲黃小姐,懷孕6個月時發現左邊髖關節有疼痛感,本來以為是懷孕體重變重的關係,沒想到症狀越來越嚴重,走路開始感覺到一跛一跛的,在小孩快要出生時已經痛到舉步為艱,在家不是坐著就是躺著。黃小姐生下寶寶後立即安排至醫院檢查,X光檢查發現是左側「髖關節壞死」,進行「微創正前開髖關節置換手術」後,疼痛和長短腳都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