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礙

醫訊/常失眠要看醫生嗎?

醫訊/常失眠要看醫生嗎?#睡眠障礙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失眠及各種睡眠障礙,已是現代人的流行病。現代人常見的睡眠相關疑難雜症,陳錫中醫師將提出清晰的解答,幫助聽眾建立睡眠保養知識,了解失眠及各種睡眠障礙的原因,釐清求診用藥的正確觀念,並提供實用技巧,讓你夜夜好眠,身心舒暢,精神飽滿。現在,信義文化基金會將辦「幸福家庭」系列講座,此次主題為「經常失眠睡不好,需要看醫生嗎?」,特邀請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陳錫中主治醫師主講。本活動需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經常失眠睡不好,需要看醫生嗎?時間:102年10月18日(五)下午19:00~21:00地點:學堂(台北信義區信義路5段100號B1;松智路交叉口,101斜對面)洽詢:02-2722 5068報名:網路截止,現場開放候補

月圓夜 失眠夜?

月圓夜 失眠夜?#睡眠障礙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編譯)「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寫下這首流傳後世的「靜夜思」時,應該望著一輪明月無法入眠吧!科學家發現,滿月確實會擾人清眠。Current Biology生物研究中心觀察33名受試者在月亮週期中的睡眠狀況,發現滿月時受試者即使在全黑的房間裡睡覺,睡眠品質也會比較差。月圓日 退黑激素分泌減少之前研究指出,退黑激素與人體生理時鐘息息相關,當退黑激素增加,人自然會想睡覺。人體在黑暗中會分泌退黑激素,光線越強,分泌量越少。不過退黑激素的分泌量不僅與夜裡的照明有關,如果白天接收太少日照,也會破壞退黑激素的分泌循環。然而,Current Biology的Christian Cajochen教授猜測,滿月對睡眠的影響應該與光照度無關。實驗中,受試者在兩個不同的晚上進睡眠研究室睡覺,這些人實驗目的毫無所知,在睡眠研究室中也看不見月亮。實驗結果發現,即使如此,接近滿月的時候,大腦中的深層睡眠活動會降低,退黑激素的分泌量也會減少。月亮吸引力其來有自 中外都有月圓傳說研究結果顯示,滿月時,所有的受試者平均多花5分鐘入眠,睡眠時間平均縮短20分鐘。Cajochen教授表示,「即使受試者沒看到月亮,也不知道月曆週期,月亮圓缺在無形之中還是會影響人類睡眠。」不過研究人員表示,有些人的體質對月亮週期會特別敏感。英國睡眠專家Neil Stanley對這樣的研究結果並不驚訝:「月亮對人體有影響力,這個想法隱藏在許多民間故事當中,特別的是,現在我們能夠用科學來證實這一點,也知道為什麼我們總是在月圓日睡得比較不安穩。」西方文化的狼人,東方文化的嫦娥奔月說不定都是受到滿月的召喚呢!

夜裡難入眠? 失眠恐是憂鬱症

夜裡難入眠? 失眠恐是憂鬱症#睡眠障礙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編譯)你有失眠問題嗎?一般人常誤以為失眠應該請醫師處方安眠藥,但是,失眠很可能是因為沮喪情緒、憂鬱症引起的,若只吃安眠藥,恐怕治標不治本。美國一位58歲的房產業者Thomas長期失眠,出現人格轉變的現象,經過醫師處方憂鬱症藥方,不但睡眠品質改善,心情也輕鬆許多。失婚壓力大 性格出現變化Thomas自從離婚之後,一直有睡眠障礙。失眠初期,在睡覺時會突然驚醒或抽蓄,導致睡眠中斷。隨著時間拉長,他的睡眠時間越來越少,「到後來,我一到睡覺時間就害怕。」Thomas說。他坦言,婚姻破碎、年長的父母給他極大壓力。「之後我越來越敏感,連兒子沒有打電話回家我都會發火。」Thomas堅持了5年之後,終於到睡眠診所求診,醫師並沒有處方安眠藥給他,反而問他生活上遭遇哪些難題,瞭解之後便開了抗憂鬱的藥方。除了開藥之外,醫師試圖舒緩他心中對睡眠的恐懼與焦慮,讓他重新享受睡眠。治好憂鬱症 失眠自然改善經過醫師問診治療之後,Thomas改善他的生活習慣,開始慢跑、舉重,不再整天專注在煩惱上。Thomas說,「我現在覺得很好,生活變得更有目標。」其實情緒低落為許多人帶來困擾,包括黛安娜王妃、希斯萊傑都飽受憂鬱症之苦,失眠是病徵之一。有失眠問題的民眾,不妨到精神科問診或到心理諮商中心與諮商師聊聊,找到最根本的失眠原因,才能根治失眠的困擾。

樂閱讀/睡眠:身體內建的平衡器

樂閱讀/睡眠:身體內建的平衡器#睡眠障礙

我們一年與數以千計的人共事,發現很大比例的人睡不好。由於營養和運動的資訊比高品質睡眠的資訊容易取得,又由於你會花生命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時間睡覺,因此我們在這裡要花些時間,幫助你更瞭解高品質睡眠對平衡生活的重要性。全國性的估計是:25%的人口有睡眠困難,而高達80%的人口睡眠受到剝奪。睡眠受到剝奪也意味著我們的快速動眼期(REM)不足,或者睡眠時間周期不全,而這兩者是內在平衡和導引的重要來源。這些人去找醫師的理由,20%與筋疲力竭有關,而超過半數去找醫師的累垮病例,是苦於睡眠受剝奪的人。而絕大多數苦於睡眠剝奪的人,甚至於沒有意識到它!停下片刻讓這點融入你的腦袋,假如睡眠對我們的健康是如此基本,以致我們花將近三分之一的生命做這件事,那如果有這麼多人睡眠不足,而我們的世界有這麼多事情失去平衡,又有什麼好奇怪的呢?睡眠受到剝奪,部分是因為我們過度低估我們需要多少睡眠,造成不實際的預期。理想上,我們每晚需要睡七個半小時到九小時。睡眠剝奪也因為另一項事實──許多人即使有時間睡覺,也難以入眠。在許多例子中,睡眠問題與壓力相關。人們變得如此緊張,發條上得如此地緊,以至於累積如此多的壓力和緊張,白天又喝了大量咖啡因,結果更難以鬆開發條,轉換激發壓力的模式,無法安然入睡及好眠。人們的生物系統往往過度失衡,才會衍生出睡眠不足的生理問題。(本文作者/喬爾.勒費博士、米雪.勒費)(摘自/平衡生活:讓你的生活少費一點力/新星球出版)

4個瑜珈動作 讓你睡得香甜

4個瑜珈動作 讓你睡得香甜#睡眠障礙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編譯)以後半夜睡不著覺,不要再睜大眼睛數羊了!瑜珈老師Sara Ivanhoe傳授她對抗失眠的秘密武器,簡單幾個瑜珈動作,解決失眠、壓力大、頭痛,和腰酸背痛等多種問題。下次失眠,趕快找出瑜珈墊伸展一下吧!動作一:改善失眠讓血液回流到頭部能夠幫助你進入夢鄉!動作並不難,身體站直,雙腿左右張開,前方擺一個小枕頭或一本磚頭書,然後深呼吸、彎腰向前,直到頭頂碰到枕頭。雙手十指張開撐住地面,讓頭與脖子能夠完整的支撐。仍有餘力的人,此時可嘗試雙手離地,抱胸。接著深呼吸,吐納五分鐘,再慢慢站起來回到原來的動作。特別注意: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宜嘗試這個動作。動作二:舒緩頭痛頭痛會讓人輾轉難眠,這個動作能夠舒緩頭痛,讓你容易入睡。躺在瑜珈墊上,將臀部移近牆壁,雙腳併攏、沿著牆面抬起。雙手可放在腹部上,或輕鬆擺在頭旁邊。閉上眼睛,慢慢深呼吸,開始放鬆下巴、臉頰,維持這個姿勢約3-10分鐘。動作三:舒緩背痛對有背痛困擾的人來說,躺在床上並不是一件享受的事,更別說長時間睡眠了。這個動作可以轉動脊椎,舒緩背痛,讓你不再翻來覆去。躺在瑜珈墊上,雙膝彎曲抱在胸前,兩邊膝蓋不要分開。再來,將膝蓋往左側放下,上半身往右邊轉動,延伸右手、眼睛直視右方,動作維持5-15個呼吸。完成之後,再換邊做一次,左右來回三次,就能放鬆背部肌肉。動作四:消除壓力消除壓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將自己還原到孩童狀態。雙腿屈膝跪坐在小腿上,彎腰向前,延展整個背部,直到前額碰到瑜珈墊。雙手向前伸直,手心向下,輕鬆地擺放在瑜珈墊上。此時,將膝蓋間與手肘間距離稍微拉寬,調整到最舒服的距離。接著,將注意力集中於呼吸,呼吸時可在心中默數1,2,3,每次「吸」、「吐」最好都能持續到4-8。(圖片來源/Health)

醫訊/如何睡個好覺~克服睡眠障礙

醫訊/如何睡個好覺~克服睡眠障礙#睡眠障礙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睡眠不足,免疫功能將降低28%,皮膚變粗糙、腹瀉、感冒一直不好、傷口癒合很慢等小毛病,還有瘦不下來,常常都是因為睡眠問題所導致。手腳冰冷的人如何好睡?值大夜班的人怎麼睡?想睡又不能睡時如何提神?晚上睡不著怎麼辦? 睡不好很痛苦,為何無法解決?不良睡眠也是一種病,有人連想睡個舒服的覺都不可得。緣起於此,純青社福基金會特安排「美好人生講座」,其中的「身心健康類」系列,這次主題為「睡眠的黃金8小時」,特邀請康健雜誌醫療諮詢駐站專家 吳家碩心理師分享。演講內容:從日常生活入手,提出一系列改進睡眠品質、防止失眠和診治睡眠疾病的方法。現在已有不吃藥的自然方式,透過睡眠日誌、睡眠多項生理監測儀、睡眠活動的紀錄儀,加上刺激控制法、睡眠限制法、午睡33法則、運動333法則、舒眠音樂、芳香助療法、光照療法、中醫、食物及認知治療等。活動需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睡眠的黃金8小時時間:102年6月1日(六)上午10:00~12:00地點:基金會(台北信義區東興路69 號3樓)洽詢:02-2763-1650報名:http://www.chun-ching.org.tw/classpost.asp?pno=260

醫訊/睏袂去!失智症病人的睡眠困擾

醫訊/睏袂去!失智症病人的睡眠困擾#睡眠障礙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愈來愈多的老年相關身心疾病中,失智症為大眾所常提及與擔心。失智症病人的睡眠障礙是其照護者的主要壓力源之一。行為問題對於照護家屬已是相當沉重的精神負擔。而失智症病人無法「照表操課」的生活型態更進一步浸蝕照護者透支的體力。其結果也容易了造成失智患者因而發生種種意外,並且大大增加了病人被送至機構安養的機會。另一方面,醫師常期望經由睡眠腦波檢查以及了解睡眠品質、睡眠障礙與失智症發生的關聯性。在處理失智症病人的睡眠障礙與間日節奏異常等問題時,雖藥物扮有一定的角色,但仍舊無法解決所有問題。反之,若能經由正確的睡眠衛生矯正,就可讓他們的生命中任何時刻是有價值、有趣的、多采多姿的。有鑑於此,財團法人行天宮文教基金會特舉辦「 2013行天宮精神醫學系列講座」,這次主題為「睏袂去!失智症病人的睡眠困擾」,將邀請新光醫院睡眠中心江秉穎主治醫師主講,江醫師也是輔大醫學系耳鼻喉科學科主任、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需事先報名,講座對象:銀髮族及一般成年人(12歲以下兒童不宜進場),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該單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進場時間:上午 9:30。報名者優先入座,開場前10分鐘,開放現場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睏袂去!失智症病人的睡眠困擾時間:102年5月18日(六)上午 9:30地點:玄空圖書館本館(台北松山區敦化北路120巷9號;近捷運棕線南京東路站)4樓禮堂洽詢:02-2713 6165報名:http://www.ht.org.tw/education/ed5_2.asp#aform

深受睡眠障礙所苦? 中醫治療調體質

深受睡眠障礙所苦? 中醫治療調體質#睡眠障礙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近日,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的調查,約五分之一的台灣人深受失眠之苦。因為失眠,讓人的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甚至變得脾氣暴躁、攻擊性強,還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容易產生器質性的疾病。所以,有了失眠的情況,最好及早就醫,才能早日免除失眠所帶來的苦惱。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宋光迪表示,一個人若經常性的睡眠減少(或不易入睡,或睡後易醒,醒後不能再睡)甚或徹夜不眠,在一週之內至少出現三次,且持續了一個月以上,同時伴有社會與職業功能的損害(如:健忘、工作效率變差),即是得了失眠。宋光迪說,一個人一夜好眠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中醫認為此種生理現象主要是肝心脾腎血彼此協調合作的結果,若是此種生理現象中的任一環節出了問題,也就是肝心脾腎血的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導致失眠。而中醫可用跑罐、按摩、穴道放血的方式來治療失眠,讓病人於睡前在腰背部跑罐、按摩病人的頭頸部與足底、在後頸部的壓痛點及穴道放血,藉著減少流向腦部的血流以治療失眠。至於失眠的自我療癒之道,宋光迪建議民眾,若夜間睡不好,白天應多曬太陽、多運動、多吃龍眼肉、杏仁、花生、核桃等;不午睡,若一定要睡,勿太久。晚餐可加杯牛奶,因牛奶內含5-HT 及鈣質,可促眠,鈣質可防睡眠抽搐;睡前2小時左右,泡熱水3至5分鐘後,喝杯熱水,再泡熱水3 至5 分鐘後,再喝杯熱水,如此重覆數次,直到身體略感倦怠。如此,可減少腦血流而有助眠的效果;或者,可找較有力之家人,拍打腰、背、大小腿的酸痛處,因為有些痛,所以血流會加速,神經會興奮。神經興奮一段時間後,一定會較安定,神經安定即可助眠。宋光迪表示,中醫治療失眠是依據病人的體質及症狀辨證論治,採內服中藥及針灸等的各種方式調整體質,內外兼顧的目的,期能協助更多的民眾早日遠離失眠之苦。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