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礙

昨晚睡的好嗎?一天要睡多久才夠?

昨晚睡的好嗎?一天要睡多久才夠?#睡眠障礙

你昨夜睡的好嗎?近年來世界各地的腦神經醫學對於睡眠的研究日漸重視,隨著醫學儀器的進步得以讓我們對這個佔去一生中1/4~1/3的事件得以進行研究,相信我們都同意,一夜的好眠對於隔日的工作絕對有正面的幫助,但因現代社會需要輪班與夜間工作的人逐漸增加,身體能得到休養與修復的時間變少了,因而衍生出許多身體上不適的症狀。 那到底要睡多久才夠呢?阮綜合醫院神經內科洪國瑋醫師說明,有的人每天睡 8 個小時,起來還是會覺得累,所以並不是睡的越久越好,而是睡眠的品質好不好的問題比較大,一般來說,正常人在經歷約5~6個小時的睡眠之後,便有一至二次以上完整的睡眠結構輪替。所謂的睡眠結構大致分為第一、二、三、四期與快速動眼期,大部分的人會在入睡後二至三小時內完成一次的睡眠結構輪替;因此,要知道一個人到底睡的好不好,看睡眠的結構是否正常是非常重要的。有什麼狀況會破壞正常的睡眠結構呢?目前研究最多的便是睡眠呼吸中止症與夜間陣發性肢體活動。前者容易造成睡眠時缺氧,導致腦部發出清醒訊號使呼吸換氣加強以增加氧氣濃度;後者則因肢體的動作而直接影響腦部無法進入深層睡眠,甚至有時會因為肢體動作過大而使人醒過來。這兩種狀況都會直接破壞睡眠結構,失去深層睡眠期與快速動眼期。當然不是只有這些問題會影響睡眠,例如腦中風、腦部退化、內臟疾病、遺傳疾病、藥物和生活環境因素等,都有可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睡眠的結構而導致睡眠品質下降。但若是正常人在熬夜或是超時工作而睡眠不足後,會逐漸產生「睡眠債」。當累積的睡眠債使身體無法負荷時,便會強迫身體進入休息狀態,而出現打瞌睡甚至突發性睡眠,導致工作效率不佳甚至威脅到自身及公共安全。所以,自我評估清醒時的「嗜睡程度」,便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否處於因睡眠問題而累積了過多的睡眠債,再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透過睡眠多項生理檢查儀、腦波、或是影像學檢查來確立影響睡眠的因素並加以治療,進而改善生活品質。

睡眠品質差 糖尿病患者血糖易增高

睡眠品質差 糖尿病患者血糖易增高#睡眠障礙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有較高的比例有睡眠障礙,而睡眠障礙會使得血糖增高,兩者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危害糖尿病病患的生活品質並造成併發症。根據國外研究,第2型糖尿病病患有高達38%以上的比例有睡眠障礙,此外,使用安眠藥的比例亦是正常族群的4倍多。糖尿病患睡不好乃多重因子導致:包括:血糖的不穩、睡眠呼吸中止症、神經病變造成的肢體麻痛、不寧腿徵候群(restless leg syndrome)與夜間盜汗等等都會造成睡眠問題。此外由於糖尿病患患有憂鬱症的比例亦較一般人高也可能是睡眠障礙的原因之一。 睡眠為何會影響血糖的代謝呢?睡眠經由調節飢餓激素(ghrelin)、瘦素(leptin)、胰島素與可體松(cortisol)等賀爾蒙而影響血糖代謝與交感神經,而睡眠障礙會刺激交感神經活化與壓力性荷爾蒙造成身體的發炎反應,睡得不好的人傾向吃得比較多、白天容易疲累、懶洋洋而活動少,造成肥胖與胰島素阻抗,使得發炎更厲害,惡性循環使得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率增多或使糖尿病病患血糖控制不良。此外,糖尿病患相關症狀與併發症干擾正常的睡眠,又再加重此惡性循環。要打斷這個惡性循環要由根本的原因下手,應包含完整的評估與多專科的治療:增加血糖的穩定性避免夜間低血糖,治療不寧腿徵候群與使用藥物改善神經疼痛,如果有憂鬱的傾向,應諮詢精神科醫師。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糖尿病患有極高的比例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而睡眠呼吸中止症易造成心血管疾病,可能患加重糖尿病本身易得到心血管疾病的狀態,因此,更應該積極發現並給予治療。    血糖與睡眠是健康狀況的一體兩面不容我們忽視,糖尿病患的失眠問題不容忽視。

睡眠障礙有哪些?一般人睡多久才夠?

睡眠障礙有哪些?一般人睡多久才夠?#睡眠障礙

睡眠和吃飯一樣都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如果人餓了就會吃東西,那為什麼累了會有睡不著的狀況呢?因為影響睡眠的因素實在太多了,包括:個別差異(個性、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年齡(老年人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容易失眠,生理所需睡眠時間減少)、生活事件(如:考試、升遷)、環境因素(如:旅行時差、工作輪班)等。(圖:睡眠障礙讓人頭疼)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耳鼻喉科林政佑醫師表示,睡眠就像吃飯一樣,吃太多或太少對身體不好;睡的太多或太少對身體都有不良影響。正常「睡眠需求」有很大的個別差異,少則四~五小時,多則將近十小時,但大多數成人所需的睡眠時間約為六~八小時,國小兒童所需的睡眠時間則約為八~十小時。只要以能「提供白天工作精神所需」即算足夠。常見的睡眠障礙●失眠:睡得太少或睡醒後覺得沒睡夠、難以入睡、半夜覺醒或是睡眠品質不好。●嗜睡:睡得太多,整個睡眠時間已經足夠,但是該清醒時還在打盹。●睡眠關聯呼吸疾患:由於睡眠中的呼吸困難引起大腦的微覺醒,而造成的睡眠片斷,使得無法得到完整且良好的生理及精神的休憩。●類睡症:睡眠時或前後出現異常的行為,例如:夢遊、惡夢驚醒(夢魘)、夜尿、夜驚等。●睡眠關聯運動疾患:睡眠中陣發週期性的肢體動作所造成的覺醒而影響睡眠品質,例如不寧腿、磨牙。如果您有以下狀況:(1)連續睡眠障礙時間長達一個月以上(2)睡眠障礙的程度足以造成主觀的疲累、焦慮或客觀的工作效率下降、角色功能損傷。尤其已經明顯影響你的日常生活及功能時,林政佑醫師建議應尋求醫師的專業協助,醫師會評估您的睡眠狀況、相關症狀、生活影響的嚴重度,給予適當的建議。目前也有許多的大型醫院具備完善的睡眠中心,經過一晚的睡眠檢查更能提供醫師治療時的依據。

睡覺揮拳打傷太太!多種神經退化作祟

睡覺揮拳打傷太太!多種神經退化作祟#睡眠障礙

在台南市有一位六十五歲的吳先生,幾乎每日到了深夜時分,就會突然大喊大叫,嚴重時還會拳打腳踢。但事後清醒過來時,完全記不起有這種狀況。起初家屬只是覺得吳先生常做惡夢,但最近狀況越來越嚴重,睡眠中動作越來越激烈,還打傷了枕邊的吳太太。白天時吳先生又會常發呆、表情呆滯、動作遲緩。家屬看到這種怪異表現,認為可能是招惹到了不乾淨的東西,以致引來「鬼附身」,便到處求神問卜,收驚保平安。但這些狀況在求助於神經科醫師之後得到改善。(圖:蔡宗儒醫師解釋神經退化症)台南市立醫院神經科醫師蔡宗儒表示,這種表現就是典型的「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蔡宗儒表示,人類睡眠過程分為四個時期循環,每循環約一個半小時,每夜約有4~6個循環。當中有一期是「快速動眼期」,在這時期中產生的夢境最鮮明印象深刻。正常情況下,大腦會抑制肌肉活動,讓全身處於癱軟無法動彈的狀態,此時就算夢境再怎麼精彩,一般人仍是靜止不動沉睡著。但若病人腦部功能退化,身體無法抑制住肌肉活動,就會表演出夢境的內容,如果在夢中和他人打鬥爭執,肢體也會配合劇烈揮舞。病人以老年男性為多,一般人口發生率約為0.5%。 蔡宗儒表示,這種「演出夢境」的病,常是多種神經退化症的前兆,如巴金森氏症、失智症等。以巴金森氏症為例,在真正動作障礙發病前數年,約有14~33%會先產生這種睡眠行為障礙。上述吳先生經診斷後,的確患有早期的巴金森氏症,所以動作和反應都較遲鈍。睡眠行為障礙的部分,可用藥物控制,而動作障礙則使用多巴胺製劑治療,便可順利改善症狀。   台南市立醫院身心科李怡萱醫師提醒,事實上不管是卡到陰、中邪、煞到等,都是民間對精神疾病的通俗形容方式,千萬別因過度迷信而錯失治療時機。

有睡眠障礙好痛苦!睡眠中心造福病患

有睡眠障礙好痛苦!睡眠中心造福病患#睡眠障礙

嚴重打鼾症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相關的健康議題在近幾年逐漸受到大家重視。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在99年12月完成標準型睡眠檢查床位的設置,截至100年7月為止已有133位完成醫院型多頻道睡眠檢查。耳鼻喉科林政佑醫師表示針對有些患者不習慣在醫院過夜受檢,或年紀較大、行動不便而無法在實驗室接受眠檢查者,也有105位完成居家型睡眠檢測服務。衛生署台南醫院蔡森田院長表示,由於以往只有設置一床標準型睡眠檢查床,因此病患等候檢查時間平均為2.6個月,評估實際臨床醫療業務與民眾的需求,促使台南醫院積極成立睡眠中心,服務深受睡眠疾患所苦的大台南市民。所以自今年2月起衛生署台南醫院開始進行細部規劃,歷經多次參訪、討論與現場監工,終於在12月1日成立嶄新睡眠中心。睡眠中心內部設置3間標準型睡眠檢查室,以及1間豪華型睡眠檢查套房,全部採最新型無線訊號傳輸睡眠檢測儀且採用符合人體工學、舒脊減壓的睡眠醫學床墊。睡眠技師更遠赴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附設睡眠中心進修並順利通過考試,期以提供更優質與專業的服務。一直以來,台南醫院積極發展睡眠醫學,與大台南地區36家基層診所合作及台南市立醫院合作,共同建立社區型睡眠醫療檢測模式。同時也與成大醫院減重團隊合作,迄今已完成55位病態性肥胖病患的睡眠障礙評估,提供臨床醫師在做術前評估時的重要判斷依據。期待衛生署台南完成睡眠中心建立之後,可以讓社區睡眠醫療合作模式發展更蓬勃,與鄰近成大醫學中心的學術研究合作更緊密。爲社區與醫院的結合,開啟另一新的里程碑。

舌懸吊術幫大忙 退休女老師終於可好好睡覺

舌懸吊術幫大忙 退休女老師終於可好好睡覺#睡眠障礙

楊老師先天扁桃腺、舌頭肥大,造成睡眠呼吸中止、嚴重失眠,幾十年沒有一日好眠,求睡若渴的他絕望到「一覺不起也甘願」,經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石堅醫師合併舌懸吊術與顎咽懸雍垂成形術,讓他終於找回一夜好睡,重新開始不一樣的人生。睡個好覺是楊老師過去的一大夢想,長期睡不好的痛苦,一般人無法想像,當時人生沒有什麼目標,只希望睡個好覺,最羡慕邊睡邊打呼的另一半,曾經想過,如果能打一針,從此睡到永遠,也甘願。石堅醫師建議楊老師一併處理舌頭與扁桃腺,舌懸吊術合併顎咽懸雍垂成形術一起做,手術約二個小時、住院五至七天,術後終於不必再像從前每分鐘都在找呼吸的感覺,自然而然、沒有意識的呼吸狀態,躺下去幾分鐘就能進入夢鄉,人生就此改變。「舌懸吊術」是國內今年才引進的術式與器械,其實已在美國發展多年,做法在舌頭肌肉裡穿一條外面看不到的尼龍線,在下頷骨正中間打一個釘子,把線固定在釘子上拉緊,把舌根往前帶,睡覺不會往後掉塞住口咽部,因為侵襲性少、傷口小,併發症少,相對而言也比較安全。

「三少」讓你睡好覺 養生則是要「三寶」

「三少」讓你睡好覺 養生則是要「三寶」#睡眠障礙

「睡覺」這件事占去我們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但要怎麼睡得「好」,可是大有學問!根據統計,門診中約有六成左右的人抱怨睡不好,大多都有過沒睡著,卻有昏睡的感覺;或是明明已經睡很長的時間,仍覺得睡不飽的經驗。精神科醫師陳家駒指出,睡好覺能養精蓄銳、改善新陳代謝甚至減緩細胞老化,若想要一覺好眠,則要遵守「三少」原則─口中言少、心中事少及腹裡食少。口中言少:少說話,讓環境安靜下來。心中事少:沉澱自己的心緒,讓腦袋放輕鬆,不要就寢時依然    思考著生活或工作中的事務,減少心理的雜念。腹裡食少:避免吃很飽時候就寢。除了三少原則外,醫師也提醒,想睡好首先要養成固定規律的作息與固定睡眠的量,如果白天覺得體力不佳時,可以短暫午睡來恢復體力,但不要睡太久。陳家駒醫師表示,長時間的睡不好,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疲倦、情緒差等症狀,甚至引發神經衰弱、腦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等。 此外,陳家駒醫師呼籲,養生有三寶:吃好、睡飽、煩惱少。睡得好,除了能幫助身體健康,也能有養生的效果,因此覺得可能有睡眠問題時,應儘早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評估自己的睡眠狀態,找出睡好覺的方法。癌症治療帶來「疲憊症」 造成患者很大困擾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44&HN_Yr=0&HN_Mon=0糖尿病患B肝風險倍增 美政府籲接種疫苗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41&HN_Yr=0&HN_Mon=0感冒沒好、吐氣有喘鳴聲 嬰幼兒當心細支氣管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39&HN_Yr=0&HN_Mon=0

年輕不養成「深睡」習慣 日後恐引發高血壓

年輕不養成「深睡」習慣 日後恐引發高血壓#睡眠障礙

一位中年上班族患有高血壓,明明上班已經很累了,晚上卻睡不著,就算睡了也睡得淺,一個晚上要起床好幾次,醫生認為這是因為高血壓引起睡眠障礙。美國心臟協會日前即發表了一篇研究,認為高血壓的成因是從年輕時即沒有足夠的睡眠,讓血壓逐步上升,引發心血管疾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