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礙

舌懸吊術幫大忙 退休女老師終於可好好睡覺

舌懸吊術幫大忙 退休女老師終於可好好睡覺#睡眠障礙

楊老師先天扁桃腺、舌頭肥大,造成睡眠呼吸中止、嚴重失眠,幾十年沒有一日好眠,求睡若渴的他絕望到「一覺不起也甘願」,經臺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石堅醫師合併舌懸吊術與顎咽懸雍垂成形術,讓他終於找回一夜好睡,重新開始不一樣的人生。睡個好覺是楊老師過去的一大夢想,長期睡不好的痛苦,一般人無法想像,當時人生沒有什麼目標,只希望睡個好覺,最羡慕邊睡邊打呼的另一半,曾經想過,如果能打一針,從此睡到永遠,也甘願。石堅醫師建議楊老師一併處理舌頭與扁桃腺,舌懸吊術合併顎咽懸雍垂成形術一起做,手術約二個小時、住院五至七天,術後終於不必再像從前每分鐘都在找呼吸的感覺,自然而然、沒有意識的呼吸狀態,躺下去幾分鐘就能進入夢鄉,人生就此改變。「舌懸吊術」是國內今年才引進的術式與器械,其實已在美國發展多年,做法在舌頭肌肉裡穿一條外面看不到的尼龍線,在下頷骨正中間打一個釘子,把線固定在釘子上拉緊,把舌根往前帶,睡覺不會往後掉塞住口咽部,因為侵襲性少、傷口小,併發症少,相對而言也比較安全。

「三少」讓你睡好覺 養生則是要「三寶」

「三少」讓你睡好覺 養生則是要「三寶」#睡眠障礙

「睡覺」這件事占去我們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但要怎麼睡得「好」,可是大有學問!根據統計,門診中約有六成左右的人抱怨睡不好,大多都有過沒睡著,卻有昏睡的感覺;或是明明已經睡很長的時間,仍覺得睡不飽的經驗。精神科醫師陳家駒指出,睡好覺能養精蓄銳、改善新陳代謝甚至減緩細胞老化,若想要一覺好眠,則要遵守「三少」原則─口中言少、心中事少及腹裡食少。口中言少:少說話,讓環境安靜下來。心中事少:沉澱自己的心緒,讓腦袋放輕鬆,不要就寢時依然    思考著生活或工作中的事務,減少心理的雜念。腹裡食少:避免吃很飽時候就寢。除了三少原則外,醫師也提醒,想睡好首先要養成固定規律的作息與固定睡眠的量,如果白天覺得體力不佳時,可以短暫午睡來恢復體力,但不要睡太久。陳家駒醫師表示,長時間的睡不好,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疲倦、情緒差等症狀,甚至引發神經衰弱、腦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等。 此外,陳家駒醫師呼籲,養生有三寶:吃好、睡飽、煩惱少。睡得好,除了能幫助身體健康,也能有養生的效果,因此覺得可能有睡眠問題時,應儘早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評估自己的睡眠狀態,找出睡好覺的方法。癌症治療帶來「疲憊症」 造成患者很大困擾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44&HN_Yr=0&HN_Mon=0糖尿病患B肝風險倍增 美政府籲接種疫苗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41&HN_Yr=0&HN_Mon=0感冒沒好、吐氣有喘鳴聲 嬰幼兒當心細支氣管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39&HN_Yr=0&HN_Mon=0

年輕不養成「深睡」習慣 日後恐引發高血壓

年輕不養成「深睡」習慣 日後恐引發高血壓#睡眠障礙

一位中年上班族患有高血壓,明明上班已經很累了,晚上卻睡不著,就算睡了也睡得淺,一個晚上要起床好幾次,醫生認為這是因為高血壓引起睡眠障礙。美國心臟協會日前即發表了一篇研究,認為高血壓的成因是從年輕時即沒有足夠的睡眠,讓血壓逐步上升,引發心血管疾病。

「一夜好眠」不再是奢侈的追求!

「一夜好眠」不再是奢侈的追求!#睡眠障礙

文/康聯預防醫學 蔡志孟醫師談個人化的睡眠(Personalized Sleep)睡眠應該是件私密且令人放鬆的事,然而現代生活的重重壓力,使得一夜好眠常常成為奢侈的乞求。事實上,「因人順時而眠」,才是好眠的首要之道。常常聽到很多關於睡眠的建議,例如一天要睡八小時、早睡早起身體好、11點到凌晨1點是身體排毒的時間,所以11點以前一定要就寢…等等。姑且不論這些建議是否真有科學證據支持,很多人聽了這些建議之後,心理不免有一個小小的疑問:「做不到怎麼辦?」做不到的原因很多,有些人純粹因為生活方式太多采多姿,對生活節奏採完全放任制,想醒就醒、痛快玩樂,要睡就睡、每天睡到自然醒;生活能如此愜意,人生夫復何求。但是這種生活方式很容易將生理節奏打亂,年輕時體能好尚可負荷,但中年之後,身體找不到節奏感,不僅容易產生睡眠障礙,其他生理系統也容易出問題。偶一為之(例如一個月一次)還好,但頻率太高對身體一定會產生負面衝擊,沒有專家會建議這種生活方式。另外有一部份人因為工作型態特殊,不得不採取非常態(例如晝伏夜出)的生活方式。這類人士如果勉強要改成”正常”的睡眠方式,也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以下就是一個案例:A先生是一位成功的藝術創作者,長久以來一直維持上午11點起床,午餐以及梳洗後,下午2點開始上課以及指揮樂團,享用晚餐後稍事休息及運動,每晚10點之後才是他一天最具創造性的時段,一杯紅酒、一壺咖啡陪他度過每一個靈感泉湧的夜晚,直到凌晨3、4點。五十歲後,他小病了幾場,也開始感覺到歲月的壓力,周邊親朋好友建議他回歸一般人的生活方式。在專業諮詢及藥物的幫助下,他順利的將睡眠時間提前到晚上10點上床,早上6點起床;生活節奏是回歸正常了,但是白天卻一首樂曲都寫不出來。有時為了趕作曲他只好又偷偷改回從前晝伏夜出的方式,樂曲完成後再調回正常的作息方式。只是50歲之後的體能已無法適應短時間內快速的生活節奏調整,幾次之後他開始發現常常該睡覺的時候睡不著,該工作的時候卻睏到無法集中精神,半夜時分的靈感也大不如前。經過轉介,他到了我的門診求助,我讓他戴著「活動腕表」(一種居家型的檢測儀器,形狀像一個手錶),紀錄一個星期的醒睡周期變化與活動情形,再安排他在睡眠中心的套房睡一晚,用專業儀器紀錄他晚上的睡眠結構,將所的資料分析後得到的結論是:他原有的睡眠方式,不論是時間長度、睡眠深度或規律性都很好,對他個人而言就是最適當的生活作息方式,唯一的問題就是「跟一般人不一樣」。因此,努力將他的睡眠節奏改成一般人的睡眠方式,立意雖然良善,卻沒能大幅提升他的睡眠品質,反而把他從傑出的藝術家變成一個普通人。他需要的並不是一般人通用的睡眠方式,而是針對他個人的特點,為他量身打造的睡眠方式!經過深入解釋與討論後,我們還給他一個藝術家型的生活作息建議,讓他的身心比以前更健康。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有異於常人的表現。個人化睡眠,甚至個人化醫學的觀念,就是針對每個人的特別需求與生理狀況,量身打造的健康規劃,讓顧客更健康、更快樂、更成功。【健康辭典】目前一般睡眠檢測有四種類型,針對不同需求進行檢測,幫助失眠或有睡眠障礙者找出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或治療。蔡志孟醫師 個人部落格:http://tmjmaxtsai.pixnet.net/blog

「講話不到5分鐘就昏睡!」 男深受「猝睡症」所擾

「講話不到5分鐘就昏睡!」 男深受「猝睡症」所擾#睡眠障礙

不管怎麼睡,白天還是昏昏沉沉,千萬不要以為是惰性使然,這很可能是罹患「猝睡症」!一名35歲、體重120公斤的陳先生,20年來飽受「止不住的睡意」所困擾,大白天常無故困倦,跟同事講話不到5分鐘就昏睡過去,沒辦法好好看完一部電影,打工做麵包還能邊做邊打瞌睡,嚴重影響人際交往和工作狀況,經醫師診斷為睡眠障礙,透過藥物控制與呼吸輔助器,才擺脫「睡夢人生」。經過台中慈濟醫院睡眠醫學中心檢查診斷,發現該名男子罹患高達三種睡眠障礙,其中「猝睡症」導致男子缺乏某種神經荷爾蒙,使得腦下垂體清醒素分泌不足,以致別人都以為他特別好睡又懶惰。此外陳男又飽受過胖導致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所擾、及腦部缺乏多巴胺荷爾蒙「夜間肢動症」所苦,常感到被鬼壓床而驚醒,20年來每天熟睡時間不超過4小時,夜晚睡眠品質大打折扣,白天又昏昏欲睡,讓他的生活苦不堪言。醫生建議,病患可於工作中每兩小時補充片段睡眠10到15分鐘,並服用長效型「清醒劑」,以在白天維持神智清醒預防猝睡;晚間睡覺可配戴呼吸輔助器及服用多巴胺藥物,以提升睡眠品質。醫生表示,猝睡症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等睡眠障礙疾病相當罕見,如果睡不好的情況已經影響白天工作或學業,應及早就醫找出原因並治療,避免病情惡化。˙當美好的睡眠變糟了 ˙淺談銀髮族的睡眠障礙 ˙寶寶呼吸為什麼會有雜音?

塑化劑人心惶惶 吃粽疑問多!

塑化劑人心惶惶 吃粽疑問多!#睡眠障礙

端午節快到了,雖然三天連假,但塑化劑風波讓人不知道該不該吃粽子?台北中山醫院營養組黃子芩營養師表示,塑化劑食品風波難免讓民眾對端午吃粽子感到疑慮,不過目前並沒有傳出市面粽子出現「粽」毒問題,民眾也別恐慌,只要挑選健康食材或選擇自製的調味料或天然飲品,一樣可以吃到健康的美味粽。黃子芩營養師說,目前市面上的粽子大多是糯米做的,腸胃不容易消化,睡前把粽子當宵夜吃,不僅吃下過多熱量,增加腸胃道負擔,也會影響睡眠品質。建議一天就選擇中餐吃粽子,如果消化功能差的民眾、糖尿病患者或老人、小孩,可以白飯一半及粽子一半食用。台北中山醫院營養組針對市面上常見端午節粽子進行熱量及營養評比,包括廣東口味的裹蒸粽、江浙口味的湖州粽、台灣口味的南北粽及客家口味的粄粽,其中裹蒸粽每顆重量達320公克,熱量也高達630大卡,如果一個人吃,就等於吃下2塊炸雞熱量,再加上沾醬的熱量,吃下肚可能讓血糖飆高或卡油變胖,民眾食用時不可不慎!黃子芩營養師說,粽子因為熱量高、黏度高人體不易消化,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控制份量。一般糯米做成的肉粽,吃下肚後大約要六個小時才能消化完,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可能會讓本來就有慢性胃病或胃溃瘍的患者發病;而有些甜粽因沾糖吃,糖份含量多,也容易造成血糖飆高,有糖尿病的患者不宜多吃。另外老人及小孩因為消化能力較差,吃下太多粽子可能會造成腹脹或便秘甚至腸阻塞。建議三餐當中就選擇一餐吃粽子,最好選擇在中餐時吃,再搭配蔬果會更好。黃子芩營養師提醒,許多民眾習慣吃粽子時再添加油膏或甜辣醬調味,這種吃法相當不健康,油膏或甜辣醬的熱量雖然不高,但鈉含量不低,吃多了容易對腎臟造成負擔,最好避免這種吃法。建議可以在吃粽子時搭配一些平時容易取得的小菜,如梅粉小蕃茄、涼拌四季豆,再加點蒜味青花菜及廣東味泡菜等,不僅可以開胃,還可以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取;另外可以把平常搭粽子時喝的四神湯改成薑絲鮮魚湯,最後再喝一杯去油解膩的洛神花茶,這樣的粽子餐組合熱量不超過600大卡,可以吃得健康又營養。延伸閱讀「如何挑選健康好粽」: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0520

長期被失眠困擾 你知道要看哪一科嗎?

長期被失眠困擾 你知道要看哪一科嗎?#睡眠障礙

20歲陳同學從小睡覺時打呼聲音就很大聲,媽媽也發現他有睡眠呼吸中止的情形,隔天醒來依舊覺得很疲勞。白天上課又容易睡著,曾被老師誤以為前一晚外出夜唱。羅東博愛醫院睡眠障礙聯合門診、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張明哲診斷後表示,陳同學扁桃腺腫大,建議使用睡眠呼吸輔助器或開刀,因為家長希望能先以非侵入的方式治療,所以暫不考慮開刀,先試用呼吸輔助器。張明哲醫師說明「睡眠障礙聯合門診」的優點,包括:許多民眾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常不自知或是長期被失眠困擾,又不知道要看哪一科,「睡眠障礙聯合門診」有睡眠專業團隊為您找出問題所在,並安排後續的檢查與治療。「睡眠障礙聯合門診」看診地點同設在門診大樓二樓診間病人只需走到對面診間等候看診,免於奔波於各樓層之不便。聯合兩科門診,院方只收一次的掛號費。張明哲醫師表示,若民眾晚上睡覺鼾聲如雷,或睡覺時頻頻打呼,一瞬間打呼突然中止,隨後又開始打呼,或睡到半夜常起床,白天又頻頻打瞌睡等症狀,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往門診的病人之中曾碰到病人白天頻頻打瞌睡,曾開車甚至騎摩托車都因打瞌睡而撞車,非常危險的。他醫師說,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指呼吸道因為塌陷,躺下睡覺時空氣無法進入肺部,血氧濃度因呼吸暫停而降低,無法持續睡覺。該症狀可能導致病人出現健忘、記憶力減退,甚或心血管、高血壓及腦血管變化等病症,民眾不可輕忽,應儘速就醫。另外,部分民眾睡眠習慣不佳或是工作、生活的壓力太大,常有失眠的困擾,或是有夢遊的症狀…等。睡眠障礙聯合門診為蘭陽地區有這項困擾的民眾找出問題所在,讓您更好入眠。

「耳穴貼壓」治療法 改善婦女更年期

「耳穴貼壓」治療法 改善婦女更年期#睡眠障礙

當年紀逼近45歲的婦女,最困擾的是更年期問題,心理雖然不願承認自己已經到了更年期階段,但生理的更年期症狀郤一一出現,如:熱潮紅、夜間盜汗、陰道乾燥、性功能減少、睡眠障礙、頭痛、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疲勞…等,署立彰化醫院婦女身心科結合中醫科推出「耳穴貼壓」治療法,每次療程為期四週共8次治療,目前至署彰接受治療的婦女共10位,症狀都有明顯改善,而且只要一次掛號就可接受四週8次治療。署立彰化醫院婦女身心科高靜玲主任說,43歲的林太太,去年(98年)開始停經,出現更年期症狀的熱潮紅、胸悶、入睡困難等困擾,因為害怕長期吃藥會有副作用所以拒絕就醫,但近一個月來因為出現失眠嚴重、心情煩悶,而致影響白天生活作息,經朋友介紹到署立彰化醫院婦女身心科門診,經由結合中醫科進行耳穴貼壓治療,在二週4次的耳穴貼壓治療及婦女身心科醫師心理治療後,無配合藥物治療下,林太太表示症狀已明顯改善,目前持續回診治療中。還有一位58歲陳女士,停經7年,失眠超過4年,一直依賴短效型助眠藥物,陳女士在白天就一直煩惱晚上會無法入睡,造成長期情緒不穩、緊張等,而導致出現輕微的憂鬱症,陳女士也在透過心理及耳穴貼壓治療,完成共四週8次的一個的療程後,已經改善長久入睡困擾及輕微憂鬱症的情形。署立彰化醫院中醫科陳昭勳主任說,耳朵是一個人體的縮影,耳朵表面上分佈許多穴點,而這些穴點可以反應身體或體內相對應器官的功能,中醫科針對更年期婦女所做的「耳穴貼壓」治療法就是在婦女耳朵的耳神門及大腦皮質區進行耳穴貼壓,以此來刺激耳朵表面上的穴點,就如同針刺軀幹、四肢的穴位一樣,所以會讓更年期婦女的失眠及焦慮困擾得到很大的改善。署立彰化醫院婦女身心科高靜玲主任指出,女性一生當中有幾個階段特別(如:在月經來之前、懷孕時、產後以及更年期階段)容易發生焦慮症狀。而睡眠問題則較常見於更年期及停經後婦女,睡眠障礙問題的盛行率根據研究是15%至60%,而焦慮發生在更年期及停經後婦女這個族群的盛行率可高達到53.7%。國外已經有多篇研究指出針灸對於焦慮疾患的改善是有很不錯效果的。又有研究發現耳穴療法是可以減輕手術前及手術中的焦慮,而且耳穴貼壓治療,具有簡易操作及非侵襲性的優點。高靜玲表示,除了更年期症狀外,其實中年族群的婦女,還有許多壓力的來源(例如「空巢」症候群、照顧年邁的雙親、伴侶死亡或離婚…等),這些壓力來源都可能會惡化焦慮和失眠的情況。有研究指出婦女更年期階段雌激素(estrogen)的下降與產生睡眠和情緒困擾是有相關,因為雌激素可調節許多與睡眠相關因素,包括體溫的調節、日夜的節律、壓力的反應等。高靜玲進一步指出,署立彰化醫院針對更年期婦女的相關困擾治療上,除了有需要時給予西醫少量的藥物治療外,主要治療是以婦女身心科結合中醫耳穴貼壓來進行治療,目前還接受中國醫藥大學中藥臨床試驗中心指導,所以歡迎40歲至60歲的更年期及早期停經婦女,當有出現焦慮和失眠等症狀,且嚴重程度已影響到日常生活時,歡迎向署立彰化醫院婦女身心科洽詢,醫師會協助婦女朋友們評估是否可以彈性選擇用藥或不用藥的治療,並提供每日四次、每次約12分鐘在家自行按壓耳穴的治療法,讓服務治療,總療程共需四週,期望透過更多有更年期或停經婦女困擾的朋友參與驗證,而能發展出一種方便、安全及有效的方法,以減少對鎮靜安眠藥物的使用及其依賴性,進而讓更年期或停經後困擾的婦女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