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

刷牙用力、飯後馬上刷牙比較乾淨?都錯!牙醫親解4大「NG刷牙法」

刷牙用力、飯後馬上刷牙比較乾淨?都錯!牙醫親解4大「NG刷牙法」#蛀牙

刷牙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你該不會一直都刷錯?牙醫師提醒,在日常生活中,牙齒琺瑯質每天都會損耗, 若是刷牙方式錯誤,就會造成琺瑯質流失,容易形成敏感性牙齒。但許多民眾以為,刷牙就要「馬上刷、用力刷、涼涼的」才是刷乾淨,真的是這樣嗎?以下解答民眾容易誤解的4大「NG刷牙法」。

牙齦腫痛以為火氣大?當心細菌入侵「長水瘤」她花4年才解決

牙齦腫痛以為火氣大?當心細菌入侵「長水瘤」她花4年才解決#蛀牙

16歲A小姐,因左上臉頰疼痛,擔心是惡性腫瘤,經診所轉介至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髓病科主治醫師陳昭安門診就醫。檢查發現除了牙齦腫痛、牙齒敲擊會痛及側門齒牙髓壞死外,X光片上也有個2~3公分大小陰影。由於尺寸過大,疑似水瘤包圍左上顎側門齒,並且侵犯到上顎鼻竇,初步診斷「齒源性根尖囊腫」。長期處於慢性發作狀態,平時沒感覺,但身體免疫力下降時,就會急性腫脹疼痛。

食物咬碎再餵孩吃?醫驚大錯特錯:細菌傳染致滿口蛀牙

食物咬碎再餵孩吃?醫驚大錯特錯:細菌傳染致滿口蛀牙#蛀牙

4歲的夢夢經常因拉肚子看醫生,卻始終找不出原因;不僅如此,她還有嚴重的蛀牙,不舒服的她常常哭鬧不休喊痛,而且每次刷牙都會滿口鮮血,被媽媽帶至台北慈濟醫院兒童牙科,經醫師診察後發現全口20顆乳牙都有蛀牙,且其中幾顆已侵犯至牙髓,伴有發炎紅腫的情形,若再放任不管恐致蜂窩性組織炎;問診後得知,家長有將食物嚼碎後再餵給孩子吃的習慣,且潔牙觀念不正確,推斷可能就是造成夢夢蛀牙嚴重與腹瀉的原因。

裝牙套還是會蛀牙!哪些情況需要補牙?

裝牙套還是會蛀牙!哪些情況需要補牙?#蛀牙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病人因為牙套密合度不好,到牙醫診所做新牙套,醫師卻沒有馬上把舊的拆下來做新的,而是先進行補牙,讓病人感到非常困惑。生活家牙醫的魏緯昕醫師解釋,裝牙套最主要的目的是提供齒質結構缺損較大的牙齒保護力,讓已經受損的牙齒能正常發揮應有的功能,但是如果牙齒內部本身有問題,還是得處理。 魏緯昕醫師指出,挖補過程其實是把牙齒上殘餘的蛀牙,以及已經和牙齒鬆脫的舊填補物移除,重新換上新的填補物,除了避免讓殘存的蛀牙繼續破壞牙齒之外,也幫助恢復支台齒的強度和完整性,後續的牙套裝在扎實的地基上才能夠穩固耐用。 牙齒敏感一定得補牙嗎?醫師:這兩種情況不一定!至於很多人喝水或吸氣時常常覺得牙齒很酸,擔心可能是蛀牙需要補牙。魏緯昕醫師表示,其實除了蛀牙,常見的牙齒敏感還有可能是齒頸部(牙冠、牙根交界處)的楔形缺損,以及牙根外露的問題。 牙齒在日常使用時會受到各種方向的力量,當牙齒長期受到這些力量,尤其是側向力時,由於牙根固定在齒槽骨中,應力會集中在齒頸部的地方,造成一些齒質崩落,再加上病人清潔習慣不理想,導致牙菌斑堆積,細菌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進一步破壞齒質;或使用刷毛太硬的牙刷、刷牙力道太強,也有可能讓缺損的速度更快,最後形成齒頸部常見的楔形缺損。 不過魏緯昕醫師認為,一般來說,如果只是淺淺的缺損,而且沒有症狀,不一定需要修復,除非已經造成牙齒敏感、缺損太深而可能導致牙髓腔暴露、牙齒因結構脆弱斷裂、或是造成美觀上的影響,才建議修復。 另一種牙齒敏感的常見原因則是牙根外露,由於牙齒本身結構並沒有缺失,並不建議以填補的方式來覆蓋牙根,一來是牙根本身對於樹脂的鍵結能力較差,造成復形物的耐久度較差;再者補上去的材料是多出來的,反而容易造成清潔上的困難,可能進一步引起牙齦發炎或蛀牙。 這時可以考慮使用一些抗敏感藥劑或是進行牙根覆蓋手術來改善,也可以嘗試加強清潔減少牙菌斑覆蓋;或使用坊間的抗敏感牙膏,在刷完牙後取少量牙膏覆蓋牙根約3~5分鐘,降低牙齒敏感度症狀。 魏緯昕醫師最後提醒,如果有出現以上兩種狀況,最好還是盡快就診給醫師進行口內評估,提供專業的治療建議。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