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訓練

什麼是肌少症?我有肌少症嗎?教你3招自我檢測+預防肌肉流失

什麼是肌少症?我有肌少症嗎?教你3招自我檢測+預防肌肉流失#肌力訓練

肌少症不是一種單一疾病,而是因為肌肉質量的流失,造成肌力下滑,引發後續影響的症候群。由於臺灣於2018年已達到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率超過14.05%,預計於2025年達到超高齡社會。當高齡長者抱怨沒有手腳力氣,走路速度變慢,提東西買菜都感到吃力,就要考慮是不是「肌少症」已經找上門了。

減重先餓肚、肌肉會變脂肪?5大你搞錯的健身迷思

減重先餓肚、肌肉會變脂肪?5大你搞錯的健身迷思#肌力訓練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少吃就會瘦嗎?重量訓練次數越多、效果才越好?大部分台灣人對增肌減脂存在許多迷思,美軍特種部隊王牌教練馬克・羅倫要從最常搞錯的健身5大迷思談起,一一擊破,培養正確健身觀念,才能事半功倍。迷思1:重點減脂是的,沒錯,每年夏天被美美的雜誌重覆強化那個老舊想法,認為減肥效果可限定在身體的特定部位。「想要消除肚子的肥油嗎?做些仰臥起坐就好啦!」你想得美!事實上,雖然每天做幾百下仰臥起坐確實能夠練出強健腹部,但如果你肚子上堆積了肥油,做仰臥起坐並不能讓你擁有六塊肌。想要單獨減去那部位的肥油,靠仰臥起坐是辦不到的。減肥只可能全身各個部位同時進行,而且燒掉的熱量要大於攝取的熱量才行。實際來說,想要減去肚子的肥油(別的部位也是),鍛練大腿或肩膀可以和仰臥起坐達成同樣(甚至更多)的效果,因為這些都是比較大的肌群。只有當你全身除掉的脂肪夠多,才能讓腹肌顯露出來,單單鍛練強大腹肌只會把肚子的肥油更往外推。那麼,應該怎麼消去肚子上的一圈肥油、鬆垮的臀部,或是軟綿綿的肚皮?注意飲食,藉由肌力訓練培養出肌肉。至於身體各部位減去脂肪的速率則是靠遺傳來決定。迷思2:肌肉會變成脂肪?脂肪細胞和肌肉細胞的功能完全不同而且各不相干,絕對不會從這種變成另一種。如果某人原本「結實」而富筋肉,後來變成「軟綿綿」又過重,那是因為熱量輸出不再超過熱量攝取。這往往是肌肉減少所造成代謝減緩的後果。肌肉流失是因為缺乏必要的刺激造成,肌肉並不會神奇地變成脂肪,只不過是肌肉量減少而體脂增加。迷思3:做局部的動作可以重塑肌肉沒這回事!肌肉不是長得更大,就是縮得更小。尺寸改變後肌肉會是什麼形狀,並非由你所做的局部、特定鍛練的動作來決定,得看你的遺傳如何。然而要記住,有些肌群我們通常以為是單獨的肌肉,例如肩膀、大腿或後背,可藉由強化該肌群內的某條肌肉而加以調整。舉例來說,肩膀,如果把後三角肌練大,從側面看就是個美好的心形,但後三角肌能受控制的程度只有更大或更小兩種可能。同理,做深蹲動作的時候你可以把腳趾朝外,藉此將大腿的「內股肌」(位於膝蓋內側正上方)練得更大。反之,做深蹲動作的時候你可以把腳趾稍微朝內,更集中強化外股肌,藉此增加大腿的外側「線條」(這就讓女性穿比基尼時大腿超好看)。迷思4:肌力訓練讓你變壯,心肺循環訓練讓你瘦再次重申,飲食攝取是調節身體組成的主要因素。雖然持久、中等強度的運動,像是有氧運動,可有助於稍微增加你的能量消耗,但對於養肌肉的貢獻有限。若沒有肌力訓練,你就是將手頭最佳的燃脂工具:更多的肌肉,置之不用!我相信你現在懂我的意思了。沒別的東西能比肌肉更有效地提升身體的休息代謝率。多幾公斤精瘦肌肉,所燒掉的熱量幾乎等於一堂普通有氧運動下來所耗去的能量。增加的肌肉可讓你即使在睡覺時也能燃燒更多熱量。若想增重,增加熱量攝取,並藉由肌力訓練養肌肉。若想減重,減少熱量攝取,並藉由養肌肉增加你的休息代謝率。迷思5:飲食受限人們往往會為了減重而餓肚子。絕對是此路不通!身體可用的資源甚多,而且它會將代謝率調低,以補償熱量不足。身體會設法利用你所攝取的任何熱量,因為它不確定何時才能再次進食。然後,一旦你回復原先的正常熱量攝取,代謝率仍維持調低。也因此,想要限制飲食的人經常重拾原本的體重,有些人往往還增加更多。好消息來了,如果你想減重,絕對不應該餓著肚子。藉由少量多餐(每隔2.5~3.5小時)所養成的良好均衡飲食,是長期成功的關鍵要素。(本文摘自/你的身體就是最好的健身房/商周出版)

喝蛋白粉能增肌減脂?破解高蛋白迷思

喝蛋白粉能增肌減脂?破解高蛋白迷思#肌力訓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聽說多吃蛋白質就會長肌肉?還是我們要多吃點肉?」「要吃那個蛋白粉啦,我有個朋友在賣,說很有用!」你也聽過這樣的說法嗎?也以為只要吃了蛋白質或蛋白粉,肌肉就會跑出來嗎?請繼續看下去。增長肌肉的要件是運動大家都想「增肌減脂」,在減重的路途中,若能多長些肌肉,才能拉高基礎代謝率,多燃燒點熱量,達到減脂目的。那蛋白質吃多一點,就自動會長出肌肉嗎?並不是這樣的。蛋白質很重要,原因在於胺基酸與肌肉、韌帶、關節、骨頭、指甲、頭髮、抗體、酵素等的合成都有關係。當我們吃進多一點蛋白質,身體會擁有比較多的胺基酸原物料,但身體可以拿去做頭髮、做抗體、修復組織,並不會直線跑去做出多一點的肌肉。想要長肌肉,還是需要額外的肌力訓練。在鍛鍊肌肉及肌肉修復的過程中,才能增加肌肉質量。沒有肌力訓練,肌肉不會有獲取胺基酸原物料的需求,無法形成更大的肌肉。並不是只要多吃蛋白質,身體就自動會長肌肉出來。記住,增長肌肉的要件是運動。不做肌力訓練 不會變成廣告裡的猛男美女過去蛋白粉是健身者的愛,但這股風潮逐漸吹向普羅大眾,許多直銷公司也賣起了高蛋白補充品。因此有人想知道,如果像上一題所說,食用雞肉、牛肉這些蛋白質不能直接讓人長肌肉,如果吃的是蛋白質營養補充品呢?廣告上都寫身體很容易吸收蛋白粉這些補給品,圖片也都是練的猛猛的俊男美女,會不會對增長肌肉有點用處?你可能已經猜到了我們要說的結論了:如果你有在做肌力訓練,喝乳清蛋白會幫忙長肌肉。如果你沒在做肌力訓練,喝乳清蛋白也不會長肌肉。因此,重點還是有沒有持續地訓練。如果你想要避免未來罹患肌少症,務必從飲食調整,並加上肌力訓練運動,不是一直靠多吃蛋白質或喝蛋白質補充品,就會直接長出肌肉。再次強調,增長肌肉的要件是運動。減少碳水化合物 卻可能吃進更多脂肪和鹽很多人會採取高蛋白、低碳水的方式來控制體重。當攝取的碳水化合物減少後,可以迫使身體燃燒脂肪來補足熱量。而且飲食中蛋白質的比例提高時,可以增加飽足感,(想想看你上次晚餐吃牛排時是不是一路飽到隔天,完全不想吃消夜?)而降低了食用者的飲食量,整體攝取的熱量下降。所以確實高蛋白低碳水的方式是可以降低體重的。不過,不要為了講求超級低碳,而放棄了蔬菜、水果、全穀類,那會很難獲取到足夠的礦物質、纖維及抗氧化劑,讓鈣離子、鉀離子、鎂離子不足。而且當大家刻意減少碳水化合物且吃很多蛋白質時,意味著同時吃進太多飽和脂肪,甚至更多的鹽分(尤其是各種像香腸、火腿、培根這類的加工肉品)!反而提高血中膽固醇濃度,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想要高蛋白時,同樣要注意食物選擇!如果有實行上的困難,可以先請教營養師或醫師,了解正確的高蛋白減重方式。目前短期(六個月)內嘗試高蛋白飲食應該是還算安全,但長期來說會不會帶來身體其他的危害,還無法確立。但通常超過六個月以上時,高蛋白飲食帶來的減重效益就大幅降低。蛋白粉含的添加物可能引起發炎過去只有持續健身,想練肌肉的人才會注意蛋白質攝取量,但最近大家常常會聽到要多吃蛋白質的說法,也延伸出了「平常人一定都吃太少蛋白質,要靠補充品才夠」的說法。不過根據美國針對介於19到30歲之間的年輕人的營養研究,發現其實每人每天平均攝取了100g的蛋白質,這樣並不算少。目前沒看到台灣人的數據,但就算我們通常飲食習慣沒有那麼美國派「American style」,也不需要到每個人都得買蛋白粉補充品來吃的程度。蛋白粉是很簡單輕鬆的補充品,剛運動完就能補上一杯,而且身體也很好吸收。另外,現在也出現了不少高蛋白的隨手點心,讓大家嘴饞時來個高蛋白解饞。但這些補充品的問題就是會有食品添加物與賦形劑,例如高蛋白棒裡會用讓食物變得穩定、增稠的食品添加物「鹿角菜膠」,有些研究認為此品會引起體內發炎反應、影響礦物質吸收、腸道損傷。在情況允許下,天然食物較無食品添加物,還是比較好的蛋白質來源。而且身體需要各種不同的胺基酸,盡量從各類食物中攝取才有機會得到不同的胺基酸,同時也能吸收到其他的營養素。因此不要把這些蛋白粉補給品當成主要、甚至唯一的蛋白質來源。最好盡量從不同來源,像是魚類、奶類、豆類、白肉等補充蛋白質。另外,身體並不會貯存蛋白質,如果短期內攝取太多蛋白質,仍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增加體內氨氣ammonia的累積。假如你在飲食調整、控制之後,體重真的已經下降了,記得也要同時調整蛋白質的攝取量。(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要活就要動 9個適合銀髮族的運動

要活就要動 9個適合銀髮族的運動#肌力訓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要活就要動!運動與長壽存在著正相關,英國研究發現,運動可以保持免疫系統的年輕和效率。在規律運動的長者中,產生免疫性T細胞的胸腺明顯大於無運動習慣的長者,甚至與年輕人相當!但是老後才開始運動嗎?答案是錯的,治療師指出,20多歲後胸腺開始縮小,因此培養終身運動習慣很重要。運動能堅固骨骼 活化大腦防失智南投醫院物理治療師陳怡君表示,銀髮族運動的好處有健全免疫系統、堅固骨骼、使平衡更好、活化大腦連結,預防失智改善認知功能。運動分為有氧運動、肌力訓練、平衡運動及柔軟度運動四類,重要性相等。陳怡君治療師指出,有氧運動主要在訓練整體健康和耐力,肌力訓練能強化肌肉和骨骼,平衡運動可增強維持平衡的肌肉,預防跌倒,柔軟度運動則能增加活動角度減少僵硬。下列為治療師建議年長者適合的九大運動項目:1.快走(有氧運動):與慢跑相比,是低強度有氧運動,可提高心率和肌肉使用。對膝蓋或腳踝無力的人,快走是更佳選擇。2.固定式自行車(有氧運動):是有氧運動很好的一種形式,不會對關節產生傷害。3.游泳(有氧運動):受水浮力支撐,對於關節炎和骨質疏鬆症者,是很好的運動,水提供的阻力會有肌力訓練效果,即使不會游泳,也可以在水中活動。4.深蹲(肌力及平衡訓練)。5.太極拳(平衡、靈活度訓練)。6.手臂舉重(肌力訓練):增強上背部和肩膀肌力。7.健身體操(肌力平衡訓練)。8.伸展:伸展所有肌肉保持靈活度,防止關節僵硬。9.瑜伽(柔軟度、平衡性及力量訓練)。

暖身體運動!3招肌力訓練提高體溫

暖身體運動!3招肌力訓練提高體溫#肌力訓練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鍛鍊肌肉可以幫助提高體溫,遵守下列三步驟,慢慢鍛鍊出結實的肌群。1)勤散步活動腿部肌肉/下半身肌肉佔全身肌肉的七到八成,走路可以運用到腿部肌肉,提高體溫。2)增加身體柔軟度/身體僵硬會導致血液循環變差,體溫下降。勤做伸展操維持關節與肌肉的柔軟度,不僅能促進日常的身體活動,也能提升運動效果。3)強化肌力/運動有助於調整自律神經,幫助調節體溫。關鍵在於持之以恆,維持適度的運動量,不要過度勉強。有效提高體溫的三大肌力訓練只要坐在椅子上,就能強化下半身肌肉。腰部與膝蓋無力的讀者,請酌量運動,不要勉強。Pose1)抬膝運動/緩慢抬高與放下膝蓋,避免產生反作用力。8下為1組,每次做 1~3組。• Point /這項運動可以強化腹肌群與腰大肌。膝蓋無力的人可左右兩邊輪流做,感到疼痛時,請調整膝蓋抬起的高度。Pose2)伸直膝蓋/輪流伸直左右兩腳膝蓋,速度要緩慢,維持伸直姿勢8秒,再慢慢回復原來位置。• Point/ 鍛鍊股四頭肌和脛骨前肌等大腿前方肌肉。Pose3)踮腳運動/腳尖著地,踮起腳跟,再慢慢回到原來位置。• Point /此動作可以強化小腿肚肌肉。將手放在膝蓋上,踮起腳跟時輕輕往下壓,即可增加運動負荷量。(本文摘自/神奇熱敷法:一條毛巾治好痠痛!/采實文化出版)

研究:25歲開始 肌肉量就逐漸減少

研究:25歲開始 肌肉量就逐漸減少#肌力訓練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透過伸展運動,至多只能練出身體的柔軟度。當身體的柔軟度提升至某種程度後,還必須接著做肌力訓練。一定要進行肌力訓練的原因,是它可以提升肌肉的品質,而且還能維持隨著年齡增長而遞減的肌肉量。肌肉量在25歲後開始減少 40歲後明顯下降一旦肌肉減少,代謝就會變差,進而導致肌肉無法有效保護身體及關節,造成各種疼痛傷害。然而,透過伸展運動並無法增加肌肉量,也無法培養出體力。事實上,研究結果已經發現,肌肉量在二十五歲過後就會開始逐漸減少,自四十歲開始將明顯下降。尤其是下半身、軀幹的機能會明顯衰退;假使放任不管,一旦年紀到了八十歲之後,肌力只會剩下三十歲時的一半,其中位於軀幹的肌肉腰大肌,具有彎曲髖關節、使骨盆立起等作用;當這部分的肌肉開始衰弱,便會對前彎動作造成不良影響。換言之,隨著年齡增長,維持肌肉量也變得越來越重要。3種肌力訓練 姿勢比次數更重要我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鍛練臀部及大腿等下半身的肌力訓練,都是可以鍛練到前彎柔軟度相關肌肉的運動。在下半身的肌力訓練中,將介紹包含大家熟悉的深蹲等運動。建議初學者或是沒有運動習慣者,先從負荷量「小」的運動開始做起,等到這項運動能夠輕鬆完成後,接下來再繼續進行負荷量大的運動。以下是注意事項:● 姿勢比次數更重要。● 不要憋氣,自然呼吸。● 肌力訓練兩天做一次就好。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正確姿勢。若過於著重次數但姿勢不正確的,不僅效果不佳,甚至可能會導致運動傷害。(本文摘自/前彎,最強舒筋活血法/采實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