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型肝炎

健保放寬C肝治療給付 輕鬆戰勝肝炎

健保放寬C肝治療給付 輕鬆戰勝肝炎#C型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106年度死因統計顯示,肝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2位,而肝炎更堪稱為台灣的國病。目前除了B型肝炎可用疫苗預防外,實際罹患C型肝炎的人數尤其眾多。肝臟常被稱為沈默的器官,感染到肝炎的患者3/4不會有症狀,即使生病也不自覺,只有少數1/4的人會有輕微症狀表現,如疲累、虛弱、腹部不適、沒胃口等。感染肝炎病毒後,若是不及早治療,就有可能由慢性肝炎演變為肝硬化,進而轉變成肝癌,統稱肝病三部曲。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 健保給付不再限制肝纖維化程度柳營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林政衡表示,C型肝炎治療應該及早開始,一來可以避免肝臟細胞因發炎而變成肝硬化,同時也可降低肝癌發生的機率。過去只能使用干擾素治療,治癒率大約7成多,但副作用大,因此治療失敗後,醫師和病人常會感覺很沮喪。但從C型肝炎口服藥物新療法上市後,不但可以讓病人緩解難以忍受的副作用,治癒率也高達95%以上,療程更可縮短至8至12週。有鑒於此,中央健康保險署自今年元月起,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給付不再限制肝纖維化程度,只要檢驗出有C肝病毒就可使用,希望在2025年台灣能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消除C型肝炎的目標。C型肝炎用藥 應定期追蹤確保治療成功台灣地區平均C型肝炎盛行率大約為4.2%,尤其雲嘉南地區40歲以上成人的盛行率高達7.3%,其中在台南的部分鄉鎮更是有10%以上的盛行率,推測可能與早期衛生條件不佳,且頻繁共用不潔的針頭、針具導致的感染較有相關性,針對目前已篩檢出罹患C型肝炎的患者治療更是刻不容緩。林政衡醫師提醒,需注意每位病人只有一次使用一種C肝全口服新藥的機會,而每種藥物均有其副作用以及與其他藥物的交互作用,C型肝炎口服藥物新療法也不例外,建議在使用藥物前需由專科醫師進行完整評估及檢查,才能為每位病人選擇最適合的藥物。並且遵照醫囑於規定時間追蹤看診、每日服藥及進行相關檢查,確保治療成功。

C肝治療不設限 及早治療防肝硬化

C肝治療不設限 及早治療防肝硬化#C型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根據統計資料發現,台灣約40萬名慢性C型肝炎患者,C型肝炎是台灣地區肝病僅次於B 型肝炎的第二號殺手。慢性C肝炎患者中,20至30%的人在20年後會惡化為肝硬化。肝硬化的C肝患者中,每年有1至4%機率產生肝細胞癌,4至5%機會發生肝衰竭。C型肝炎過去施打干擾素治療 副作用包括發燒、咳嗽等過去治療慢性C型肝炎主要為每週施打一次長效型干擾素,並配合每日口服雷巴威林。對於病毒基因型第1型患者而言,需治療48週才能有70%的病患治癒;病毒基因型第2與第3型,需治療24週能達到80至90%的治癒率。干擾素常見副作用包括持續發燒、咳嗽、食慾不振、貧血、血小板、白血球降低、甲狀腺功能異常、情緒低落等,雷巴威林也會引起貧血。副作用常導致病患治療意願降低、治療期間辛苦與不適,同時也降低完成治療的比率。健保給付放寬肝纖維化程度限制 C肝病友受惠新營醫院肝膽胃腸科邱立權醫師表示,近年來慢性C型肝炎的口服藥物有突破性的發展。新型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療程從6個月、3個月、縮短到2個月,治癒率可達90%,甚至是95%以上。可治療的基因型,從侷限於第1型,進展到全基因型(1至6)皆可使用全口服藥物。副作用及藥物交互作用也不斷進步與減少。健保給付範圍也逐漸放寬,從最早期限制干擾素曾經治療失敗患者,到僅限制肝臟F3以上纖維化,再到今年完全不設限的情況。給付治療人數也從106年8千人、107年的1萬6千人、增加到108年的4萬人。希望病人盡早接受全口服抗病毒新藥治療,達到2025年台灣消除C肝的願景。邱立權醫師呼籲,若民眾有C肝相關疾病或篩檢出C肝且有肝纖維化的病患,應勇於就近儘速接受治療,與醫師進一步討論治療策略,避免日後演變為肝硬化、肝癌。

政府新春大紅包 C肝健保全面開放

政府新春大紅包 C肝健保全面開放#C型肝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2019年元月起,政府全面開放慢性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的健保給付,療程只要8至24週,不僅治癒率高達97%,相較於傳統療法,全口服新藥副作用極低。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林漢傑醫師呼籲,民眾把握C型肝炎治療黃金期,利用政府德政,及早篩檢、早日治療。C型肝炎及早治療 降低肝硬化、肝癌風險林漢傑醫師說明,由於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大部分肝病發生並沒有明顯症狀,等到出現明顯症狀時通常已肝癌末期,治療效果有限。每年約1%C型肝炎病患會變成肝硬化,而隨著病程進展,每年約有3至5%病患會演變成肝癌,甚至也有少部分人不經由肝硬化,直接從肝炎演變成肝癌。一名60歲老婦人於20幾年前確診罹患C型肝炎,未積極治療,2013年時惡化為肝硬化併發胃食道靜脈曲張出血。但因傳統療法副作用高,使她無法完成療程。所幸去年(2018年)C肝健保給付開放代償不全性肝硬化患者(程度為F3以上),老婦人使用全口服新藥終於成功擺脫C肝,病情獲得良好控制,不再有腹水、黃疸症狀,12週內肝功能指數就降回標準值。林漢傑醫師提醒,C型肝炎治療應越早開始越好,目前的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治癒率高達97%,療程8至24週且副作用少,病友們應把握黃金治療期,落實篩檢、及早治療,避免拖延病情惡化至肝硬化、肝癌。2019年起健保給付C肝全口服新藥 全面開放不設限林漢傑醫師表示,過去健保設限,導致不夠嚴重的病患無法給付全口服新藥治療。現今政府德政,只要確診慢性C型肝炎,不論1至6型基因型,不論肝纖維化程度,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均有健保給付,預計將有約4萬名病患受惠。呼籲已知自己為C型肝炎感染者的民眾,主動就醫治療,善用政府健保給付,根治C肝,遠離肝癌風險。目前國民健康署亦提供民國55年次或以後出生且滿45歲民眾,終身有一次免費肝炎篩檢服務。林漢傑醫師建議符合資格的國人,可善用此項篩檢服務或自費前往醫院檢查,安排健康檢查小心肝,與家人一同安心好過年。

C肝治療一舉兩得 降末期腎病變風險

C肝治療一舉兩得 降末期腎病變風險#C型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C型肝炎病毒感染會造成全身性疾病,不但傷肝導致肝硬化、肝癌,還有腎臟病、糖尿病、中風等肝臟外病變風險。另外,台灣腎病患者多,若同時染C型肝炎,將使腎臟功能雪上加霜。台灣消化系醫學會名譽理事長暨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林肇堂團隊過去國內研究發現,比起未治療的C型肝炎患者,已治癒的C型肝炎患者追蹤8年,末期腎病變風險大幅降低85%。清除C型肝炎病毒可穩定腎臟功能,肝、腎健康一舉兩得。健保治療C型肝炎條件放寬 給付6款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政府今年加碼C型肝炎治療預算與人數,全面放寬健保治療條件,不分肝纖維化程度,只要確認慢性C型肝炎感染,即給付6款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療程8至24週,包括5款治療特定基因型,與1款針對泛基因型(涵蓋1至6型)。病情較嚴重的慢性腎臟病患者,以及容易貧血、不適合使用雷巴威林的長者,都有新藥可以治療。工作繁忙的勞工族群、交通不便、高盛行區的偏鄉,治療也更加簡便。林肇堂院長帶領的國內大型研究發現,相較於未治療的C型肝炎病患,已治癒的患者追蹤8年後,整體存活率較高,末期腎病變風險更大幅降低85%,缺血性中風的風險降低38%,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的風險也降低23%。參與此研究的輔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許耀峻表示,透過有效根除C型肝炎病毒,穩定腎功能、避免腎衰竭,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整體降低肝外病變與相關的死亡。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治療8至12週不中斷 清除病毒林肇堂院長表示,輔大醫院和嘉義基督教醫院臨床治療數據,本次收案98位罹患C型肝炎的洗腎病患,其中多位患者合併腎功能障礙或者有肝硬化。這群病患經過8至12週的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治療後回診追蹤,療程中沒有人中斷治療,所有病患療程結束時血中的C型肝炎病毒完全被清除,停藥後已追蹤12周的患者也無人復發,治癒率高達100%。72歲的張女士便為一例。張女士罹患肝癌多年,近年又合併晚期腎臟病,如果病情持續惡化,恐怕須終身洗腎。所幸張女士治療後徹底清除體內C型肝炎病毒,大幅降低腎病惡化風險。雲嘉南為C型肝炎高盛行區 篩檢、治療需注意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陳啟益表示,台灣C型肝炎患者確診與治療有南北與城鄉差異。北部患者常因其它疾病就醫,間接發現感染並透過其他科別醫師轉介、接受治療。而雲嘉南地區是C型肝炎高盛行地區,由於地域幅員廣闊、交通不便,且中老年人口對於篩檢治療較為被動,更需要醫療團隊主動出擊。嘉義基督教醫院長期與當地衛生所安排外展門診,和當地衛生單位、村里長、教會等單位合作,以最簡便「一條龍」方式,讓民眾同時進行肝炎、肝纖維化與肝癌檢查,期盼帶給民眾最好醫療資源,真正落實根治C型肝炎!

小心肝!8成肝癌來自B、C型肝炎

小心肝!8成肝癌來自B、C型肝炎#C型肝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衛福部106年公布死因統計,肝癌為我國癌症死因的第2位,8402人死於肝癌,其中男性死亡人數為女性的2倍多,顯見肝癌嚴重威脅國人生命。從104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約有8成的肝癌來自B型或C型肝炎感染者,而B型或C型肝炎感染者只要定期接受追蹤治療,就可有效預防肝癌的發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目前約有7100萬人感染C型肝炎,每年有39.9萬人死於C型肝炎;2.6億人感染B型肝炎,每年有88.7萬人死於B型肝炎,由於B型肝炎有疫苗的防治,而C型肝炎口服藥物治療高達9成以上,所以世界衛生組織定2030年降低肝炎新感染個案數達9成的目標,降低肝癌發生率。B、C型肝炎民眾3成未就醫 原因多為自覺身體健康、無症狀肝癌的危險因子包括B型或C型肝炎長期感染、酒精性肝炎、肝硬化或家族有肝癌病史等,在我國B型或C型肝炎約占危險因子80%,肝癌早期通常沒有症狀,有很多患者被告知罹患肝癌時都難以置信。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健康促進業務推動現況與成果調查結果顯示,感染B、C型肝炎民眾有3成未就醫,原因多為自覺身體健康、無症狀而未就醫,或沒有時間就醫。依據臺北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吳俊穎等人研究結果,B型肝炎帶原者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約可降低63%肝癌發生率。健保署自去年提供C肝新藥治療後,12週病毒量檢測結果治療成功率高達97%,顯示C肝新藥可以有效治療C型肝炎感染且成效良好。我國自民國75年開始全面對嬰幼兒施打B型肝炎疫苗,目前研究顯示6歲幼童B型肝炎帶原率由疫苗政策實施前的10.5%下降至0.8%,健保署亦於106年開始提供C肝口服新藥,預估可達到世界衛生組織2030年的目標,且C型肝炎可能提早至2025年消除。肝臟是「沉默的器官」 民眾發現時通常都為時已晚由於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大部分肝病的發生,並沒有明顯症狀,民眾發現時通常都為時已晚,導致治療效果不佳。為阻斷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政府提供疫苗、篩檢與治療費用,民眾對B型或C型肝炎的正確識能更重要,提醒已知有B型或C型肝炎民眾,一定要定期至醫院接受追蹤治療,就可有效預防肝癌。若不知道自己是否有B型、C型肝炎,國民健康署提供民國55年次或以後出生且滿45歲民眾,搭配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終身1次B型肝炎、C型肝炎篩檢服務。國健署署長王英偉提醒符合資格的國人,可善用此項篩檢服務或自費檢查,依醫生建議定期接受追蹤並積極治療,守護自己的小心肝。

共用刮鬍刀恐染C肝!8危險族群注意

共用刮鬍刀恐染C肝!8危險族群注意#C型肝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4.4%)是全球少數C型肝炎盛行率高於3%國家,C型肝炎是國人肝病第2大殺手。政府明年元月全面放寬C肝口服新藥給付條件,病人只要確認感染慢性C肝,不論有無肝纖維化,均可使用全口服新藥。共用刮鬍刀、刺青 C肝8大風險族群社團法人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會長高嘉宏表示,國內C肝患者高達40多萬人,但半數不知染病。為積極找出病人,響應國家根除C肝政策,肝策會列出8大C肝風險族群,提醒民眾多利用國健署成人預防保健、健檢等篩檢管道儘速確知是否感染。確認為慢性C肝,就應儘速用藥。根據世界肝炎聯盟發佈白皮書,根除C肝病毒最大挑戰是「診斷」,全球近8成病患不知已被感染。潛在的C肝感染者如同海面下的冰山,依照流行病學估計,台灣約有40萬名C肝感染者,但在健保資料庫中僅20萬人,仍有20萬名潛在患者未確診。要達到根除C肝的目標,一方面儘速治療已確診患者,另一方面需要積極找出潛在患者。肝策會依據國人常見傳染途徑,列出8大風險族群:(1)與人共用剃刀(刮鬍刀)、(2)刺青/紋眉繡眉/繡唇、(3)穿耳洞或肚臍環、(4)曾有未戴套危險性行為/多重性伴侶,(5)以及洗腎、(6)民國80年以前曾接受輸血、(7)曾接受密醫或密牙醫注射或牙科處置、(8)共用針頭。民眾若曾有上述高風險行為,需積極就醫篩檢。治C肝降低71%肝癌發生率、減少肝外病變風險高嘉宏會長指出,據臨床觀察,國內多數C肝感染者為55歲以上,提醒子女多關心家中長輩,確認是否感染。男性長輩喜歡在理髮店刮鬍子,要特別留意共用剃刀可能經由傷口從血液感染C肝病毒。年輕人流行飄眉、霧眉、穿耳洞、肚臍環等身體穿孔或刺青,應確保店家使用拋棄式器具,降低感染風險。除了私人健檢、員工健檢,還可利用政府提供的篩檢管道,例如縣市政府整合性健康篩檢,與國民健康署成人預防保健提供民國55年或以後出生且滿45歲民眾終生給付一次的B肝和C肝的檢查。C肝雖無疫苗,但能治癒。且治C肝除了大幅降低71%肝癌發生率,也可減少肝外病變風險,如末期腎病、缺血性中風、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自體免疫疾病等。健保給付6款C肝口服新藥 幫助及早治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消化系主任彭成元表示,肝纖維化程度是併發肝硬化、肝癌的重要指標,而目前沒有可以逆轉肝纖維化的藥物。不過研究已發現,C肝病人的肝臟持續慢性發炎,若還沒演變為中度纖維化,或僅是輕度纖維化,只要積極治療、根除病毒,肝癌風險可望降至最低。彭成元教授提醒,肝臟是沉默的器官,若未能治療根除C肝病毒,反覆發炎、細胞持續慢性損傷,歷經結疤又修復過程,肝臟內結締組織會異常增多、逐漸變硬,因肝纖維化不會有疼痛及不適感,提醒C肝感染者應及早治療才能避免肝硬化、肝癌憾事發生。彭成元教授進一步說明, C肝全口服新藥的副作用極低,治癒率更高達97%。健保已給付6款全口服新藥,包含5款針對特定基因型藥物、與1款泛基因型藥物。6款藥物涵蓋台灣6種基因型別,療程介於8至24週。民眾一生有一次接受健保以全口服新藥治療C肝機會,鼓勵國內C肝感染者早治早好,「肝肝」盡淨。

飲酒別過量!慎防2大忌才能護肝

飲酒別過量!慎防2大忌才能護肝#C型肝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喝酒可以助興,親朋好友相聚,會喝喝小酒,交際應酬也往往避不掉喝酒,酒酣耳熱時,大家都會稱兄道弟,拉近彼此距離。由於喝酒需要由肝臟來代謝;因此,對於得要飲酒酬酢的現代人,該如何保護肝臟,是很重要的課題,且讓養肝權威李深浦中醫師教你養肝訣竅!飲酒過量導致脂肪肝 會使肝臟無法製造鮮活營養酒喝多了會導致脂肪肝,雖然不致像B、C肝使肝臟受到的傷害那麼嚴重,但也會傷肝,若是嚴重時,也可能進展到肝硬化。有台灣養肝丸之父稱謂的李深浦中醫師表示,脂肪肝會使得肝臟無法製造出鮮活營養,以致堆積廢營養,而無法有體力;因為肝臟健康,才能使食物中的營養可以被吸收和代謝。世人皆醉我獨醒 保護肝臟健康很重要李深浦醫師指出,大部份人不勝酒力,喝醉了開車打瞌睡、發脾氣打架、藉酒澆愁,各種現像因人而異;而想要世人皆醉我獨醒,服用有解毒與解酒功效的中藥之外,對肝臟保護還有不喝冰水,以及要運動,促使新陳代謝加強流汗,大小便順暢,使油分排出,以及使不正常沈澱物靠流汗運動來排出。流汗使體呼吸更完善 會使體力變更好尤其是血管和皮膚下的髒東西排掉,對於保護肝臟也很重要;李深浦醫師解釋,這樣可以使體呼吸更完善,因為其實不只是鼻與肺的呼吸,流汗淋漓盡致可明顯感到體呼吸,呼吸到全身,會覺得體力變得更好,呼吸成為體呼吸,會使毛細孔起雞母皮,而體呼吸會使細胞在調整呼吸。每個細胞營養都由肝臟支配 不能吃喝玩樂就要想到肝臟李深浦醫師並強調,肝是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臟是新陳代謝營養分配器官,每個細胞的營養都在肝臟支配之下。例如眼睛乾、眼睛疲勞,因為肝開竅於眼,不要看好多科別,到處找醫生,懷疑自己哪裡有病;其實,不能吃喝玩樂,就要想到肝臟,都是肝影響造成,肝好則生活簡單化。空腹喝酒容易醉 不要喝冰啤酒喝酒往往會讓人興奮,但喝酒也該有些原則。李深浦醫師建議,不要空腹喝酒,因為空腹喝酒容易醉,要吃點飯菜肉再喝酒;而有C肝,喝酒傷害高10倍,有C肝最好是滴酒不沾,並且也不要喝冰啤酒。另外,特別要小心酒後吐真言,若是喝酒後會打架鬧事,這種人就要少接近。(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罹患C型肝炎 積極治療有望根除病毒

罹患C型肝炎 積極治療有望根除病毒#C型肝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C型肝炎全口服抗病毒藥物選項越來越多,目前健保一共給付六款全口服新藥,其中包含一款泛基因型藥物,更讓患者在對抗C肝病毒戰役上多了一項利器。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胃腸肝膽科黃仁杰副院長,在參與社團法人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與台中市豐原區老人會所舉辦的「肝味人生A+計畫-根除C肝,肝淨人生」世界肝炎日衛教講座表示,目前多數藥物對於C肝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過去患者多半使用長效型干擾素搭配傳統抗病毒藥物治療,治癒率雖有8成,但不少患者出現類流感、貧血、發燒等副作用,甚至產生嚴重憂鬱症。更有患者因身體無法承受副作用而放棄治療,即使努力完成療程也苦不堪言。而全口服抗病毒藥物的副作用比傳統治療少,治癒率可達90%以上,用藥時間依不同藥物可從8週到24週不等,獲得醫界重視。全口服抗病毒藥物根除C肝 健保已給付基因型一到六型患者C肝病毒分為6種不同基因型,台灣以第1、2型患者居多,少數患者為3至6型。雖後者人數占比較少,但此類型患者在治療選擇上易受限。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胃腸肝膽科溫奕志醫師說:「過去臨床上遇到第3型患者,因基因型不符合健保給付規範而無法使用,只能選擇自費藥物治療。今年8月開始,基因型一到六型的患者都已納入健保給付,這些患者終於有較好的藥物治療,減輕經濟負擔。」黃仁杰副院長也提醒,雖然C肝患者有許多藥物可供選擇,但治療前還是得經過醫師謹慎評估,如是否有肝功能異常、肝臟纖維化狀況及腎功能異常等,都會影響用藥。另外,主治醫師也需了解患者目前治療狀況,才能減少藥物間產生交互作用。最後,溫奕志醫師呼籲,民眾發現自己罹患C型肝炎,只要積極治療,就有機會根除病毒,減少肝癌威脅。但提醒治癒後還是要定期回診,若肝臟出現變化時,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