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

用口呼吸 恐引發氣喘、花粉症

用口呼吸 恐引發氣喘、花粉症#氣喘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而且,口呼吸與睡眠與睡眠呼吸中止症(SAS,sleep apnea syndrome)有著密切的關係。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為睡覺時呼吸會中止、大聲打鼾等,也因為是心臟疾病、中風等容易引發猝死疾病的原因之一而廣為人知。此外,即便沒有嚴重至引發心臟疾病、中風等,也可能造成在行車當中因為突然覺得昏昏欲睡而引發重大的車禍事故等嚴重問題,而部分重大交通事故的案例推測也都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關。最後,就如一開始就曾提及的,口呼吸也是引發氣喘、異位性皮膚炎、花粉症、癌症等現代社會特有的難病的原因之一,接下來就要說明不用鼻呼吸而以口呼吸為什麼會引發這些疾病。只要瞭解疾病的「根源」,治療方法就全都一樣,凡疾病必有因。哺乳動物就是因為遵循生命的規則,所以脊椎動物的進化才能綿延不斷地持續了近五億年之久。人類因為在六百年前學會了語言,所以喪失了身為哺乳動物最重要的一項構造,那就是從鼻孔經過鼻腔深入後鼻咽腔的氣管再深入到肺部的連續性構造。污染了胰臟的胰島細胞時 會變成糖尿病生命中最重要的運動就是呼吸。無論何時都必須完全確保呼吸的暢通,這是哺乳動物生命的規則;然而,在說話或睡覺時用「口呼吸」的話,喉嚨溫度下降,結果就會導致白血球載著口內細菌或喉嚨的常在菌環繞全身,如果污染了胰臟的胰島細胞時就會變成糖尿病,如果盤踞在關節細胞時就會引發風溼,如果盤踞在皮下組織細胞就會引發蕁麻疹或是異位性皮膚炎。如果「冷中毒」的話,腸內的細菌就會侵襲體內的細胞。如果「休息不足」的話,骨髓的造血功能就會受阻,白血球的力量就會減弱,腸內細菌就會蔓延至全身。如此一來,掌管細胞內呼吸的粒線體就會受損,然後引發疾病。揭開了謎底之後,治療的方法其實都一樣。那就是矯正至肺部為止的外呼吸,還有為了將體溫維持在37℃必須保持身體溫暖,為了細胞呼吸能夠攝取充足的營養,就必須攝取不傷腸胃的食物並且細嚼慢嚥,好好地保護粒線體。這麼做的話,一定就能常保健康。(本文摘自/呼吸力—「呼吸」對了,就能不生病、提升免疫力、找回健康!/臉譜出版社發行。)

長者注意!3成氣喘合併心臟病

長者注意!3成氣喘合併心臟病#氣喘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名90歲的女性有多年氣喘病史,最近嚴重哮喘由急診入住加護病房,仍未改善哮喘,甚至惡化至瀕臨呼吸衰竭。檢查發現急性肺水腫、重度主動脈狹窄,醫師判斷是瓣膜性心臟病引起心衰竭合併肺積水,造成哮喘。使用利尿劑等藥物治療,迅速改善哮喘、免除插管,病人情況穩定後轉至一般病房,數日後順利出院。不只過敏原 氣候變化也可能使氣喘發作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心臟科醫師李威廷表示,過去對於氣喘的印象著重過敏性體質與過敏原的接觸,特別是對灰塵、花粉、塵蟎等過敏原。但毛皮、情緒反應、氣候變化、或其他過敏原刺激也可能造成氣喘發作,PM2.5或其他空氣汙染也會造成氣喘。刺激物會使氣管變窄,並增加分泌物,造成支氣管或小氣管阻塞。心因性氣喘過去較不受關注,易被忽略。心因性氣喘成因為心臟衰竭合併肺部積水,壓迫小支氣管而造成呼吸哮喘。所有可能造成心衰竭的心臟疾病,如心臟冠狀動脈疾病、瓣膜性疾病、心律不整等,都有可能造成心因性氣喘。年長氣喘病患 3成合併心臟疾病心因性氣喘初期症狀以咳嗽和哮喘為主,難以和一般氣喘區分。嚴重會伴隨心衰竭症狀,如端坐呼吸、頸靜脈怒張、肢端水腫,此時往往合併呼吸衰竭而插管,錯失早期治療時機。治療心因性氣喘最重要的是早期診斷、積極治療心衰竭,一旦心衰竭症狀緩解,哮喘也會改善,常見氣喘藥物不但沒有療效,更可能延誤心衰竭的治療時機。李威廷醫師提醒,超過65歲的氣喘病人中,約3成合併心臟疾病,這些病人一旦氣喘發作,就應該將心因性氣喘列入鑑別診斷,安排心臟檢查。現今台灣社會老年人口快速增加,老年人氣喘的發生率與嚴重度亦增加,應該審慎評估心因性氣喘的可能性。當氣喘病患治療成效不彰或是病情時常不穩定,應該將心臟機能的評估列入考量。

起床就擤鼻涕 中醫三九貼助緩解

起床就擤鼻涕 中醫三九貼助緩解#氣喘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23歲的李小姐鼻子過敏,每日晨起鼻塞、鼻水量很多,天氣變冷時更容易發作,接觸家中寵物後症狀加重。今年夏季三伏貼時間初次就診中醫,搭配穴位敷貼與濃縮中藥治療,緩解每日晨起的鼻水,與家中貓狗玩耍也比較不會誘發鼻子過敏。冬季好發鼻過敏 三伏貼助緩和中醫學認為人體和自然環境相互呼應,冬季最冷也是人體陰氣最盛、陽氣最弱的時候。此時是鼻過敏症狀好發時節,常感覺身體能量不足、活動力下降、血液循環不良、皮膚乾燥、毛孔緊縮等,身體處於低代謝狀態。此時身體最容易受寒,平時體質虛弱的人更容易出現過敏、氣喘、腹瀉、關節疼痛、遺尿、遺精等症狀。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鄒曉玲說明,「三九貼」是傳統醫學對於慢性、虛寒性疾病的保養方法,和夏季「三伏貼」同樣屬於穴位敷貼,在特定節氣進行特定穴位的中藥敷貼,是中醫治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方法。三九天依照每年冬至次日開始算,第1個9天稱「一九」,第2個9天稱「二九」,第3個9天稱「三九」。孕婦、嬰兒、心肺功能不足者不適用鄒曉玲醫師表示,「三九天灸」是在三九天時使用辛散溫熱的中藥敷貼在人體背部穴位,可趨除寒邪、提高身體抗病力,減緩上述疾病發作的困擾。「三九貼」是夏季「三伏貼」的延續治療,已經接受「三伏天灸」的病人再輔以「三九天灸」可維持療效,錯過「三伏貼」的病人也可把握三九天時搭配中醫治療。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孕婦、一歲以下小孩、嚴重心肺功能不足及皮膚短時間敷貼會大量起泡者,不適合三九天灸治療。發燒和咽喉發炎痊癒後才可治療,治療期間不妨礙其他藥物正常使用。三九貼敷貼當日禁食生冷、油膩以及辛辣食物,以免影響治療效果。若皮膚紅腫、搔癢應立刻撕下藥餅,並塗擦適當消炎藥膏。

講座/糖尿病用藥、氣喘

講座/糖尿病用藥、氣喘#氣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天氣轉涼,慢性病的發病率逐漸攀升,呼吸道過敏也找上門,突然發病讓人措手不及,從根本預防、保健成為關鍵。署立雙和醫院將於每月周一、周四舉辦講座,傳布更多生活衛教資訊與觀念。雙和醫院將於11/27(一)分別舉辦2場團衛講座,邀請陳柔錚藥師主講「糖尿病用藥須知」、兒科衛教師李雯玲主講「小兒部衛教講座-氣喘」。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 【第一場:糖尿病用藥須知】名稱:糖尿病用藥須知時間:106年11月27日 星期(一) 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 一樓大廳洽詢:02-2249-0088 【第二場:小兒部衛教講座-氣喘】名稱:小兒部衛教講座-氣喘時間:106年11月27日 星期(一) 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 二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空汙髒到爆!健康亮紅燈怎麼辦?

空汙髒到爆!健康亮紅燈怎麼辦?#氣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有發現空氣汙染真的很嚴重嗎?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站發現,全台各地空氣品質指標經常達到橘色警戒,甚至有些地方會飆升到紅色警戒。空汙不只是對過敏體質者造成危害,就連一般人也都會受到影響,會使得過敏體質者出現氣喘的嚴重病況,甚至還會導致心臟病和肺癌,進而對健康形成威脅;所以,千萬別小看空氣汙染對於健康的傷害,除了要小心防範之外,更應該要加強自身保健之道。空氣汙染嚴重 首要傷害就是肺對於目前嚴重的空氣汙染,首要傷害就是肺!中醫師李深浦解釋,肺在五行中屬金,而金就是氣,空氣不好,肺無法呼呼到乾淨的空氣,心神會不好,心神就不快樂,至於肺健康的人沒有憂鬱症,因為空氣好,肺氣旺盛,心神就快樂;此外,肺的溫度、濕度足夠,皮膚一定會有彈性,因為肺主皮毛。鼻子過敏、氣喘、風濕性心臟病 和肺的氣化不夠有關而且空氣污染,為何有的人有事、有的人沒事?李深浦醫師分析,這是因為肺的乾燥度與肺的濕度問題,而當肚子裡溫度低、肺的水蒸氣少,就會難以調解血液濃度,至於肺有痰是因為肺部太乾燥,進而造成咳嗽、氣喘與呼吸困難,健康的肺有纖維絨毛清掉肺的汙染,正常肺裡面的氣化液體,能把髒空氣帶掉。鼻子過敏是因為氣不足,沒有熱量,才導致流鼻水,鼻子過敏、氣喘和風濕性心臟病,都是因為肺的溫度太低,肺的氣化不夠,體內產生的體氣不足造成。加強肺部保養 少喝冰水、多運動、多吸收芬多精所以,李深浦醫師強調,對於空氣汙染,大家要多注意肺的保養,少喝冰水、多運動、多吸收芬多精,到空氣良好的地方運動,讓肺加快把不好的東西排掉,腦也會健康,神經系統也會好。雖然空氣汙染無法避免,但可以從自身做起,到近郊走走也是一種選擇,血液循環也會好,大環境大家一起努力,小環境自己創造。空氣汙染是人為因素 大環境需要大家共同保護中醫師李深浦指出,空氣汙染都是人類造成的,PM2.5懸浮微粒會在空氣中很久,極端的氣候以及排汙過程沒道德,空汙就會一直來,這都是人為因素;然而,人會為了生存會有所節制與改變,空汙問題會獲得解決。目前德國有百分之八十都是綠色能源,還有電動車的發明,可見要改變大環境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發揮;台北街頭空氣很糟糕,到處都是臭氣,而當全民都意識到空氣很重要,共同保護環境,相信會否極泰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氣喘用藥分清楚 控制病情不出錯

氣喘用藥分清楚 控制病情不出錯#氣喘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秋冬來臨,氣溫急劇下降,進入氣喘容易發作的季節。氣喘是一種呼吸道疾病,也是很普遍的慢性疾病,常見於老年人、兒童族群。氣喘一旦急性發作,常常讓人緊張、感到危急。急性、長期藥物須區分 避免生耐受性亞東醫院藥學部藥師周嘉湉表示,氣喘是呼吸道因長期發炎、過敏而變得狹窄,空氣難以進入,會反覆出現喘鳴、呼吸困難、胸悶、多痰及夜間或清晨咳嗽症狀。根據國際治療氣喘的「GINA 指引」,建議採取個人化階梯式治療,以病人氣喘控制的狀況來調整治療階段。緩解與控制症狀,避免反覆發作,提高生活品質。治療氣喘的藥物主要分為急性發作時使用的緩解型藥物,以及長期保養用的控制型藥物。緩解型藥物能夠快速放鬆支氣管,緩解不適,吸入後數分鐘就起效,藥效維持3至4小時,用於治療急性發作或預防運動引發氣喘,務必隨身攜帶。長期使用容易產生耐受性,若發現使用變頻繁,應向醫師反應調整。避開氣喘因子、規律用藥 控制氣喘不難周嘉湉藥師說明,控制型藥物可減少支氣管發炎、呼吸道腫脹,規律使用能有效控制氣喘。吸入時有少部分藥物會殘留口腔,使用後漱口可降低念珠菌感染或咽部不適。吸入治療直接將藥物送到支氣管內,作用時間快、副作用少,為目前治療氣喘最主要的選擇。有些病人會因為迷思、誤解,如擔心藥物副作用、感覺不到立即效果、認為症狀已經控制很好、以為只要發作時才使用,沒有配合醫囑按時用藥,反而造成氣喘控制不佳甚至惡化。只要每天規律使用藥物,注意保暖、適度運動、避開氣喘誘發因子,如花粉、寵物、空氣污染等,好好控制氣喘並不困難。

長期咳嗽、喘未癒 恐是肺部阻塞

長期咳嗽、喘未癒 恐是肺部阻塞#氣喘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92歲的王先生有60年的抽菸史,有咳嗽、喘的症狀。求診檢查肺功能,顯示有重度阻塞、通氣不良且氣體交換不足的問題,確診為慢性阻塞肺病。經過1年治療,肺功能大大改善,從重度阻塞變成輕度,病人也恢復體力。經過抽血檢驗過敏源,被確診為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疊症。咳嗽、喘症狀似 氣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病難分別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醫師江啟輝表示,氣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呼吸道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兩者的症狀表現很相似,包括咳嗽、喘、胸悶與哮鳴音。若發生於年紀大病人,有時很難分辨是單純氣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兩者重疊。若是兩者重疊,稱為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疊症。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疊症,致病原因、治療方法與單純氣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不完全相同。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患,長期暴露於有害的粉塵、油煙、氣體環境,導致支氣管慢性發炎與肺泡破壞,肺功能檢查呈現不可逆的通氣阻塞與氣體交換不良。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治療採用氣喘治療藥物為主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致病原因則是,早期有氣喘,但沒有好好控制及治療,或是因為抽煙讓支氣管長期受傷發炎,使支氣管壁持續的破壞而重塑,以致不可逆的氣道阻塞,症狀會和慢性阻塞性肺病一樣。江啟輝醫師說明,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臨床症狀包含部分氣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病特質,所以才獨立出來稱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療採用氣喘治療藥物為主。這類病患病情容易惡化且肺功能降低快速,值得臨床醫師的重視。

以為是感冒?這病恐成幼兒殺手

以為是感冒?這病恐成幼兒殺手#氣喘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最近季節交替,幼兒常出現咳嗽、喘鳴,家長可別以為只是感冒。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多為病毒所引起,即使有發燒,頂多3、5天就會漸漸改善。但有時這些病毒會突破防線,造成下呼吸道發炎、腫脹或分泌物增加,如果聽到支氣管收縮的喘鳴聲,恐怕是急性細支氣管發炎,而最可能造成的就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抵抗力差幼童 患病恐呼吸窘迫亞東醫院小兒部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陳家駿表示,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傳染,主要藉由直接接觸感染者的口鼻分泌物,或是間接接觸到環境中受汙染物體,以及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散布的飛沫傳染。被傳染後,潛伏期為2至8天,容易引發嬰幼兒細支氣管炎或肺炎,嚴重時喘到需要插管,甚至致死。多數感染者會在4至7天後自行痊癒,然而對先天抵抗力較差,如先天性心臟病、早產兒,以及合併有慢性肺病等少數族群,極有可能誘發呼吸窘迫,需緊急插管治療。容易產生嚴重症狀的高危險群為小於六個月的嬰兒、小於35週的早產兒、有先天性心臟病、免疫不全、有其他慢性疾病或氣喘的孩童。感冒久不癒 咳痰、喘鳴速就醫陳家駿醫師提醒,家長若發現幼兒感冒久未癒,咳痰、喘鳴症狀嚴重,甚至呼吸急促症狀,應儘快就醫治療。目前對呼吸道融合病毒無特效藥,只能住院觀察並用氧氣罩加水蒸氣或高濃度生理食鹽水化痰。高危險族群如先天性心臟病、早產兒幼童,可施打免疫球蛋白單株抗體,從6個月大開始每月施打1劑,接續打12個月,可有效降低誘發重症機率。曾因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而住院的寶寶,之後發生反覆性喘鳴或氣喘的機率是一般嬰幼兒的3至4倍。所以當不像一般感冒,病程太久或合併喘鳴咻咻聲時,一定要跟醫師好好討論,是否是氣管過敏、氣喘徵兆,以免氣管持續受傷發炎而更難控制。建議家長落實幼童衛生習慣,遊戲後、吃飯前等勤洗手,出入人多的公共場所戴上口罩,防堵呼吸道融合病毒侵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