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

長期咳嗽、喘未癒 恐是肺部阻塞

長期咳嗽、喘未癒 恐是肺部阻塞#氣喘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92歲的王先生有60年的抽菸史,有咳嗽、喘的症狀。求診檢查肺功能,顯示有重度阻塞、通氣不良且氣體交換不足的問題,確診為慢性阻塞肺病。經過1年治療,肺功能大大改善,從重度阻塞變成輕度,病人也恢復體力。經過抽血檢驗過敏源,被確診為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疊症。咳嗽、喘症狀似 氣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病難分別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醫師江啟輝表示,氣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呼吸道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兩者的症狀表現很相似,包括咳嗽、喘、胸悶與哮鳴音。若發生於年紀大病人,有時很難分辨是單純氣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兩者重疊。若是兩者重疊,稱為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疊症。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疊症,致病原因、治療方法與單純氣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不完全相同。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患,長期暴露於有害的粉塵、油煙、氣體環境,導致支氣管慢性發炎與肺泡破壞,肺功能檢查呈現不可逆的通氣阻塞與氣體交換不良。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治療採用氣喘治療藥物為主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致病原因則是,早期有氣喘,但沒有好好控制及治療,或是因為抽煙讓支氣管長期受傷發炎,使支氣管壁持續的破壞而重塑,以致不可逆的氣道阻塞,症狀會和慢性阻塞性肺病一樣。江啟輝醫師說明,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臨床症狀包含部分氣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病特質,所以才獨立出來稱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療採用氣喘治療藥物為主。這類病患病情容易惡化且肺功能降低快速,值得臨床醫師的重視。

以為是感冒?這病恐成幼兒殺手

以為是感冒?這病恐成幼兒殺手#氣喘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最近季節交替,幼兒常出現咳嗽、喘鳴,家長可別以為只是感冒。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多為病毒所引起,即使有發燒,頂多3、5天就會漸漸改善。但有時這些病毒會突破防線,造成下呼吸道發炎、腫脹或分泌物增加,如果聽到支氣管收縮的喘鳴聲,恐怕是急性細支氣管發炎,而最可能造成的就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抵抗力差幼童 患病恐呼吸窘迫亞東醫院小兒部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陳家駿表示,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傳染,主要藉由直接接觸感染者的口鼻分泌物,或是間接接觸到環境中受汙染物體,以及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散布的飛沫傳染。被傳染後,潛伏期為2至8天,容易引發嬰幼兒細支氣管炎或肺炎,嚴重時喘到需要插管,甚至致死。多數感染者會在4至7天後自行痊癒,然而對先天抵抗力較差,如先天性心臟病、早產兒,以及合併有慢性肺病等少數族群,極有可能誘發呼吸窘迫,需緊急插管治療。容易產生嚴重症狀的高危險群為小於六個月的嬰兒、小於35週的早產兒、有先天性心臟病、免疫不全、有其他慢性疾病或氣喘的孩童。感冒久不癒 咳痰、喘鳴速就醫陳家駿醫師提醒,家長若發現幼兒感冒久未癒,咳痰、喘鳴症狀嚴重,甚至呼吸急促症狀,應儘快就醫治療。目前對呼吸道融合病毒無特效藥,只能住院觀察並用氧氣罩加水蒸氣或高濃度生理食鹽水化痰。高危險族群如先天性心臟病、早產兒幼童,可施打免疫球蛋白單株抗體,從6個月大開始每月施打1劑,接續打12個月,可有效降低誘發重症機率。曾因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而住院的寶寶,之後發生反覆性喘鳴或氣喘的機率是一般嬰幼兒的3至4倍。所以當不像一般感冒,病程太久或合併喘鳴咻咻聲時,一定要跟醫師好好討論,是否是氣管過敏、氣喘徵兆,以免氣管持續受傷發炎而更難控制。建議家長落實幼童衛生習慣,遊戲後、吃飯前等勤洗手,出入人多的公共場所戴上口罩,防堵呼吸道融合病毒侵襲。

下床上廁所都會喘 COPD惹的禍!

下床上廁所都會喘 COPD惹的禍!#氣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年約70多歲阿公抽菸菸齡40多年,雖然戒菸,但肺部還是出問題,不只常咳嗽、有痰,且動不動就喘,後來喘到進急診、住院,連從病床起身、上廁所都會喘,而這一切都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惹的禍!治療COPD 需遵照醫囑、耐心用藥收治這名COPD長者的怡仁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杜宜霖表示,這位長輩平常喜歡到處走走,與朋友相聚、聊天,很擔心因為疾病使生活受限制,後來就積極戒菸、接受治療,所幸經兩個月左右,症狀就大幅減輕,還可以去台北看朋友,再度恢復社交生活。抽菸、空氣汙染 容易誘發COPD杜宜霖主任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發炎疾病,由於抽菸、交通空氣汙染、粉塵等刺激,導致呼吸道發炎、狹窄,甚至阻塞,常見症狀包括慢性咳嗽、漸進式呼吸困難、咳嗽有痰等,也有患者睡覺會有喘鳴聲,或胸悶、吸不到氣。症狀嚴重時 連走路、爬樓梯都有困難隨著病情惡化,COPD患者的運動耐受力會越來越差,原本爬樓梯可以一口氣從一樓爬到三樓,後來可能只走一、兩層樓就開始喘、需要休息,像上述長輩,就嚴重到連下床上洗手間都會喘。當患者開始臥床、不敢下床,便容易肌肉流失,或產生骨鬆、褥瘡、肺炎等問題,進而形成惡性循環,健康會更加惡化。治療時  戒菸、藥物雙管齊下杜宜霖主任強調,治療COPD首要之務是要戒菸、遠離二手菸等刺激。第一線藥物治療包括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乙二型交感神經刺激劑與抗膽鹼藥物等,若症狀嚴重,就會考慮使用類固醇等第二線藥物。戒菸2星期 症狀便明顯改善根據統計,大約八成COPD患者有抽菸習慣,或過去有抽菸史,無論症狀多嚴重,只要戒菸,都會有好處;因此,杜宜霖主任強烈建議民眾戒菸,只要戒菸約2星期,搭配使用藥物,症狀便可大幅改善,戒菸3個月,運動耐受力也會明顯提升。肺活站 幫助找出COPD潛在病患為了找出COPD潛在病患,並讓民眾了解抽菸對肺部傷害有多大,有些醫院醫療團隊花了許多巧思,鼓勵民眾接受檢查、治療。怡仁醫院就設有「肺活站」,讓民眾檢測肺部一氧化碳濃度,民眾可以進一步瞭解自己肺部狀況,對抽菸所造成的傷害,也會多一層警覺性。杜宜霖主任表示,設置「肺活站」目標在於早期發現、盡早治療,當呼吸道開始變形、狹窄,治療就會更棘手,藥物效果也會很有限;反之,COPD患者及早接受治療,生活品質便可能恢復正常,社交生活也較不會受到影響。(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研究:三伏貼能減輕60%氣喘

研究:三伏貼能減輕60%氣喘#氣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有常常反覆感冒、過敏性鼻炎等症狀的人,利用天氣熱時藥物容易吸收的原理,把握夏天防治好時機,讓惱人氣喘、咳嗽可達到大幅改善。暑假是治療氣喘、鼻過敏的好時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兒科主任劉佳祐表示,「三伏天」是指一年二十四節氣中最炎熱、陽氣最旺的時候。其中今年的初伏是7月12日,中伏是7月22日,末伏是8月11日,把握暑假這段時間,是治療氣喘、鼻過敏的最佳時機。人體陽氣旺盛,藥物容易從體表吸收,三伏貼的原理為將辛溫通絡的藥物如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甘遂等藥物磨成細粉製成藥餅,敷貼於背部的腧穴,讓藥效直入血絡經脈,達到通經活絡、溫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研究證實三伏貼能減輕60%氣喘根據2016年韓國學者文獻分析顯示,16個臨床試驗含括1,287位氣喘病患顯示,單純穴位敷貼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的13%肺功能,也可以減輕60%氣喘的症狀。對於已經接受正規西醫治療的患者,加上穴位敷貼的效果可改善患者的11.6%肺功能,也可以減輕69%氣喘的症狀。劉佳祐主任表示,針對12歲以下的氣喘病童,可經由中醫師評估進行健保給付的小兒氣喘中醫加強照護門診,在中醫門診同時接受包含穴位敷貼、內服中藥、針灸治療、推拿按摩等全方位的整合照護。如能使用三伏貼搭配正規西醫治療進行體質調理,相信更能夠改善氣喘的病情,減緩症狀發生。三伏貼不但能為氣喘患童加強免疫力,也可有效改善其他如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腸胃功能不佳等病症。

改善虛寒體質 冬病夏治就靠「它」

改善虛寒體質 冬病夏治就靠「它」#氣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夏季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節,中醫的養生觀中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順應四時特色,在夏季來治療虛寒性疾病能有不錯的效果。二十四節氣中,小暑到立秋最炎熱、陽氣最旺盛,俗稱「伏夏」,又名「三伏天」。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總稱。清代醫家提出的「天灸」療法──三伏貼,被證實能有效減緩過敏症狀,達到冬病夏治的療效。幫助改善久咳不癒、過敏鼻炎等虛寒症狀衛生福利部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陳建閔表示,三伏貼的作法是在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利用辛溫香竄藥物敷貼於人體特定穴位,如:肺俞、風門、大椎。冬天咳嗽、久咳不癒、過敏性鼻炎、肺氣虛造成的喘促及虛寒體質,都能藉由貼敷腎俞、氣海俞等穴位改善長年痼疾。因以上所提的病症在冬天好發,所以可以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藉由三伏貼可減少內服藥物的使用陳建閔醫師指出,研究發現三伏貼對於過敏性鼻炎有相當的療效,三伏貼的適應症也可針對遇冷空氣加重的過敏性鼻炎、慢性虛寒性疾病來改善。因是獨特的中醫外治法,可減少內服藥物的使用。但因敷貼藥物中有些藥物較易造成敷貼局部皮膚水泡的產生及短時間的膚色色素沉澱,故於貼敷後更要注意皮膚的護理。在「三伏天」的特定的日子前後,可以選取特定的穴位進行藥物敷貼來治療慢性、過敏性、虛寒性疾病。為方便民眾,可於7/10~9/02間進行敷貼,每次敷貼間隔10日,一共3次為基本療程,宜事先預約掛號新營醫院中醫科,以便準備藥餅。 

氣喘控制差 6成民眾亂停藥害的!

氣喘控制差 6成民眾亂停藥害的!#氣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國人氣喘盛行率逐年升高,幾乎每100人中就有5人有氣喘問題。氣喘無法根治,但是在良好的治療與控制下,病患可以過著不受束縛的生活。因此,治療氣喘的目的不在「斷根」,而是要與之「和平共存」。三軍總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郭彥良表示,重積性氣喘是氣喘發作當中最嚴重的形式,能在極短時間內因支氣管痙攣,病情難控制,需要用更高劑量的藥物治療,甚至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引發呼吸衰竭,嚴重可導致病患死亡。6成民眾亂停藥 迷思害氣喘控制差郭彥良醫師表示,氣喘所誘發的症狀不但嚴重影響病人生活品質,所導致的惡化更可能致命,對於病患個人、家庭以及社會都是沉重的負擔,如果平時不正視及好好治療追蹤,便有可能陷入急重症的危險之中。根據統計,有6成的病人並沒有長期使用醫師處方藥物,主要認為自己疾病已好而不需使用,次之則是害怕類固醇的副作用,因此平時只靠急救型的氣管擴張劑。另外,這樣因誤解而衍生的行為反而是造成氣喘急性發作或控制不佳的主因。用最少的藥物控制氣喘事實上吸入型類固醇很少有全身性的副作用,惟有每日用藥保養氣管、預防發作,才能將疾病的傷害降到最低,這種藥並不會產生成癮性,而若是保養得當,藥物劑量還可以減低,讓你可以用最少的藥物來控制氣喘。郭彥良醫師提醒,有氣喘的民眾,務必規律回診追蹤並按時用藥,對於用藥有任何疑問,也可於門診時間與醫師請教討論。

三伏貼冬病夏治 3年療效逾80%

三伏貼冬病夏治 3年療效逾80%#氣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入夏以來,每天的體感溫度都超過40度,不過對於患有過敏及氣喘的病人而言,現在正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依據傳統「冬病夏治」的原則,針對氣喘、過敏性鼻炎、反覆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在夏季透過三伏貼穴位敷貼調整體質,冬天時就可減少發作的機率。    肺系疾病都可以透過「預防醫學」改善好發於冬季的氣喘、過敏性鼻炎及慢性咳嗽,成人哮喘、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屬肺系疾病,花蓮慈院中醫部婦兒科醫師楊成湛表示,三伏貼是「預防醫學」的概念,依據冬病夏治的原則,在一年最炎熱的三伏天做預防性治療,冬天時就可減少發作的機率。也都可以經由此法改善症狀。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而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在這一段時間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日子,楊成湛醫師表示,此時在大椎、定喘、肺俞、腎俞、天突等穴位上敷貼熱性中藥,讓藥性深入人體,疏通經絡調節臟腑,進而達到體質調理的目的,可助長陽氣減少寒冬發病率。利用中藥藥餅敷貼在適當穴位可改善過敏三伏貼是利用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甘遂加上新鮮薑汁調製成藥餅,敷貼在適當的穴位上,這些藥物具有溫經通絡,散寒祛痰的作用,能夠改善過敏等症狀。楊成湛醫師表示,中醫流傳下來的三伏貼療效,近年獲得科學證實,臨床研究發現以三伏貼連續治療3年,可增加免疫功能與抗過敏的作用外,對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療效逾80%。三伏貼治療注意事項楊成湛醫師提醒,對中藥過敏或孕婦、3歲以下幼兒、嚴重心肺功能不足及發燒發炎者,不適合三伏貼治療。接受穴位敷貼治療的病友,每次敷貼時間不超過4小時,在敷貼當天配合作息、飲食調養,切忌吹冷風、避免游泳等浸泡冷水活動、吃生冷食物及冰品,才能讓三伏貼效果事半功倍,減少寒冬發病率。

鼻子呼吸防過敏 口罩要選這一種

鼻子呼吸防過敏 口罩要選這一種#氣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已故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教授堀口申作教授指出,當鼻子最深處,和喉頭交界的地方發炎時,就會引發頭痛、氣喘,以及和自律神經相關的免疫疾病。而鼻子最深處,指的就是咽頭扁桃這個淋巴組織的集合體所在的部位。我們可以推測,當這個地方的發炎症狀緩和,自律神經的中樞──下視丘就會間接地受到良性刺激,讓腦下垂體能夠正常分泌荷爾蒙,讓人們可以感覺舒服一點。從胚胎學來看,腦下垂體是由咽頭扁桃體的細胞移動後形成的。咽頭扁桃這個淋巴組織的集合體,就是感冒時會覺得喉嚨痛的主要部位。這個部位有時候會有空氣聚集,而當氧氣無法流通的時候,淋巴組織反而會更加活化,同時造成黏膜肥厚,淋巴球也就會過度運作。因此,只要戴上濕口罩,讓氧氣送進鼻腔裡,就能刺激到局部的交感神經。所以,由副交感神經活化而起作用的前列腺素變弱,頭痛也就會好轉了。另外一個重點是:用鼻子呼吸,可以讓空氣通過副鼻竇的蝶竇,讓那個部位冷卻下來。這麼一來,附近的腦下垂體也會獲得冷卻,防止過熱。如此,腦下垂體就能充分發揮機能,自律神經也會運作順暢。發現這一點的是大阪的牙醫中谷紀之醫師。另外,用鼻子呼吸也可以刺激鼻黏膜表面的自律神經和知覺神經。接下來,就讓我來說明一些比較困難的東西吧。下視丘位於間腦的位置,其中存在著許多神經。下視丘除了是自律神經的中樞所在,也會分泌下視丘激素以及生理活性物質。另一方面,腦下垂體是連接著腦部,從底部突起的內分泌器官。腦下垂體大致分為三類,負責分泌和調節腎上腺皮質激素、成長激素等多種重要的激素。用鼻子呼吸即能在和各式各樣的器官攜手合作的狀況下,調整自律神經的平衡。所以,促進鼻子呼吸的濕口罩不僅對感冒有效,對遺傳性過敏症、過敏等各種免疫疾病,也都有效用。最近,為了應付花粉症,形狀、材質五花八門的口罩紛紛問世,可是最好的口罩還是紗布口罩。紙口罩不能弄濕,合成纖維口罩的吸水性又很差。濕口罩使用一個晚上之後,隔天早上洗臉的時候就要順便用肥皂清洗一下。依照季節不同,有時候口罩會曬不乾,因此預先準備二至三個就很方便了。反正都要弄濕,半乾難道不能用嗎?這種想法可要不得。潮濕會讓黴菌和細菌繁殖。要是戴著沾滿細菌的口罩睡覺,才真的會生病呢。(本文摘自/口罩博士的免疫力革命/平安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