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

小兒氣喘咳不停 中醫調理控病情

小兒氣喘咳不停 中醫調理控病情#氣喘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8歲的柯小弟弟,小時候開始有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某次感冒後咳嗽停不了,被西醫診斷為氣喘,長期服用吸入性類固醇。但冬天早上及晚上症狀加重,不只打噴嚏、流鼻水,呼吸時伴隨胸悶、咳嗽痰多,坐起來才能緩解,即使加上口服類固醇仍感不適。柯媽媽怕長期類固醇影響生長發育,故至中醫科求診,減輕早晚咳嗽狀況、痰液減少,治療1個月後氣喘已無發作,減少類固醇劑量,連長年困擾的異位性皮膚炎也一併改善,能夠一覺到天亮。治療4個月回診西醫評估後,已不需使用吸入性類固醇。天寒、空汙 恐加重氣喘症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據105年全民健保門診統計,14歲以下學齡兒童每10人就至少3人因氣喘問題就診,除了遺傳因素,空汙問題日益嚴重,近年罹患氣喘的人數越來越多。氣喘若沒得到很好的控制,嚴重甚至會導致死亡。中醫認為本病與「痰飲」有關,天氣寒冷會使痰飲加重,氣喘症狀更加嚴重。以即飲包中桂枝、生薑可以溫肺化痰飲,杏仁能夠止咳平喘,厚朴在現在藥理研究有擴張支氣管的功效,甘草調和諸藥且能顧好腸胃,所以能夠改善呼吸道的敏感度,增加身體對於疾病的抵抗力,從根本治療。氣喘患者 生活3要點有氣喘問題,生活中應避免過敏原,並有飲食宜忌,也可就診中醫使用三九貼。可以中西醫搭配治療,提升控制成效。謝旭東醫師建議氣喘患者的生活3項注意要點:1) 過敏原要避免/家中床單、枕頭套、棉被套宜經常換洗,避免塵蟎。家中最好不要養寵物,貓毛狗毛也是過敏原。注意空氣汙染數值,必要時戴口罩出門。空氣濕度也很重要,家裡臥房最好放除濕機及空氣清淨機。2) 飲食宜忌/避免服用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如帶殼海鮮(蝦、蟹)、奶、蛋、芒果、花生等,性味屬於寒涼的瓜果則儘少服用,比如西瓜、哈密瓜、奇異果、番茄、橘子等,多汁的水果偏寒涼居多,另外辛辣、油膩、甜食也會讓咳嗽及痰液變多,也要忌口。3) 冬天使用三九貼/與夏天使用的三伏貼類似,運用中藥藥性屬於溫熱的藥材,敷貼於身上的膀胱經穴位上,能夠溫肺化痰、排出體內的寒氣,又可止咳平喘,比如肺俞、脾俞、肝俞、腎俞等,再加上定喘穴、大椎穴,連續貼三年。

不用類固醇可能嗎?醫教氣喘患者7招

不用類固醇可能嗎?醫教氣喘患者7招#氣喘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很多氣喘患者對於吸入型類固醇存在偏見,很容易症狀稍微改善就自行停藥;或是只有不舒服有症狀時才使用氣喘藥物,這樣的治療方式反而會使氣喘反覆發作、長久以來氣道變形惡化,成為慢性肺病。7大絕招控病情 停止類固醇治療氣喘患者都很關心,如何才能停掉類固醇?其實氣喘患者停止類固醇治療並非不可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分享7大絕招,教你如何停止類固醇治療:絕招1)找對醫師,配合治療/氣喘患者最忌諱斷斷續續治療,台灣許多氣喘患者對治療都相當不重視,常常不願意規律使用藥物,自動停用藥物造成反覆咳嗽、呼吸道症狀惡化,久了造成呼吸道不可逆的破壞,演變成慢性肺病。絕招2)使用類固醇、才能停止類固醇/「使用吸入類固醇才能減少口服類固醇」聽起來很奇妙,但卻是氣喘治療的精髓。氣喘使用的吸入型類固醇藥物主要作用在肺部,而劑量更只有口服類固醇的1%,對全身的副作用很小,大可放心使用。許多研究都指出,規律使用吸入類固醇更能減少口服類固醇的使用機會。絕招3)嚴重氣喘,許多不含類固醇新藥可當輔助治療/近年來藥物快速進步,已有非類固醇的藥物可當治療輔助,其中包含有許多長效的支氣管擴張劑,還有氣喘的標靶治療藥-生物製劑可供使用,以上的藥物能用於改善重度氣喘患者的持續發作,也因為有許多的新藥,氣喘患者只要好好接受治療,就能得到不錯的控制。絕招4)了解誘發氣喘原因/氣喘患者必須從每次急性發作中,注意自己對那些物質過敏。一般來說常見的過敏原有:塵螨、花粉、黴菌、蟑螂、寵物的毛髮與灰塵;室內二手菸與三手菸和蚊香、燒香、油漆、香水、殺蟲劑等化學物的吸入;室外的空氣汙染也常常是促使氣喘發作的原因。遠離不必要的過敏刺激,室內使用空氣清淨機,定時打掃清洗環境、地毯、窗簾,布料傢俱,絨毛玩具等等。室內環境須保持通風乾燥,濕度宜控制在50至60%間,避免塵螨及黴菌滋生。還要注意居家整潔,減少蟑螂繁殖。絕招5)治療引發氣喘發作的共病症/許多共病症已被發現會增加氣喘發作與發生,如過敏性鼻炎、鼻竇炎、心臟病、胃食道逆流和肥胖等。這些共病症常會加重且誘發氣喘發作,如果此時只治療氣喘不處理共病症、常會讓氣喘藥物越用越重,反而加重類固醇的劑量。此時應該結合其他共病症一起治療,才能使氣喘得到良好控制。絕招6)確認吸入藥物是否使用正確/臨床上發現許多氣喘患者,雖然有使用吸入藥物來控制氣喘,但是因為使用方式不正確,使大部分吸入的藥物都留在口腔,無法達到藥物治療的目標-肺部。此時患者應該利用每次回診的機會,跟醫師或衛教師討論自己吸入藥物使用的方式是否正確,才能減少口服類固醇的使用。絕招7)小心思考氣喘診斷的正確性/臨床上曾遇到好幾個氣喘案例,被當作是氣喘被治療半年,後來才發現原來是氣管裡長肺癌;也時常遇到氣喘患者對藥物使用無效,詳細檢查發現是心臟衰竭而不是氣喘。當氣喘在持續正確用藥且避免過敏原的刺激後,仍然反覆發作難以控制,必須思考氣喘診斷的正確性,因為許多其他疾病也常常以咳喘當作表現,譬如肺癌、心臟病等,如果一直加重氣喘的藥物劑量仍只能暫時控制氣喘症狀、無法達到真正的疾病治療,要小心再次檢查氣喘的診斷正確性,非常重要!氣喘切勿自行停藥 應徵詢醫師意見再決定蘇一峰醫師建議氣喘患者,平時應聽從醫師指示規律用藥,氣喘穩定時也必須在醫師許可下才能停藥,切勿自行停藥!家中必須準備緊急藥物,如有不舒服的症狀,請馬上使用氣喘救急藥物並且就醫,平常則須注意過敏物質、空氣汙染與菸害,才能避免氣喘發作,有害生命危險。

講座/小兒氣喘

講座/小兒氣喘#氣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臨床上許多兒童的慢性咳嗽,常被誤診為反覆感冒,以致錯過控制氣喘的黃金時間。其實氣喘就是出現因呼吸道阻塞現象所產生的胸悶、呼吸不順及持續咳嗽等症狀。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2/17(一)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主講「氣喘」,提供您孩子氣喘平時保健及處理須知。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氣喘時間:107年12月17日(一)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日夜溫差大 小心氣喘、過敏發作

日夜溫差大 小心氣喘、過敏發作#氣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今年因暖冬,日夜溫差加大,每當天氣從熱轉涼時,氣喘患者吸入冷空氣,呼吸道就開始狀況百出。根據國民健康署針對氣喘民眾的提醒,若室內室外溫度差異達7度以上,容易誘發氣喘、過敏發作。加上正值流感旺季,近2、3周氣喘患者紛紛回籠找醫師拿藥,求診人數也增加。超過8成氣喘患者的病情控制 仍有進步空間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1997至2001年間,平均每年27926人次因氣喘住院,平均住院日數為6.4天,平均醫療費用為新台幣16829元,平均每年因氣喘住院的費用高達4.7 億元。有氣喘的成人的年度醫療費用,是沒有氣喘的成人的2.7 倍。根據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INA)的治療指引,依氣喘控制程度將國內氣喘患者抽樣結果分級,超過8成氣喘患者的控制仍有進步空間。台北榮總胸腔部臨床呼吸生理科主任彭殿王指出,當氣喘患者控制不佳,容易引發急性發作跑急診,嚴重時更需住院治療,影響工作、睡眠及生活品質。加入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 降低5成以上住院率健保署自2001年11月起,推動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期望透過醫療團隊給予正確衛教資訊,加強病患自我照護的能力,減少急症及併發症的發生。至2016年追蹤結果顯示,目前約近3成氣喘患者加入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的照護。參與改善方案患者的住院率為1.6%,而未參與方案患者則為3.5%,顯示加入此方案,可降低5成以上的住院率。不僅提升氣喘患者照護能力及改善生活品質,長期而言,亦能有助於整體醫療費用的降低。氣喘就像三高 必須長時間監控彭殿王主任說明,「Healthy Lung台灣健康肺計劃」針對現行全民健康保險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更深入討論,擴大影響力,提高方案執行的品質,鼓勵醫療單位積極參與、患者收案,讓氣喘患者獲得妥善照護。並透過簡單易懂的方式,讓病患可以清楚了解,同時促進醫療單位與患者的溝通與交流,讓患者增加認同感,提升氣喘病患對自我疾病照護的重視及按時用藥與規律回診的重要性。台灣胸腔重症暨加護醫學會理事長林孟志表示,「Healthy Lung台灣健康肺計劃」希望改善國人肺部健康、降低氣喘危害,連結學會、基層診所,期盼透過專家學者們的拋磚引玉,擴大更多醫師的投入,嘉惠更多有需要的氣喘患者。彭殿王主任提醒,氣喘就像三高,必須長時間監控,這是氣喘病患最易忽略的一塊。氣喘患者常因為救援治療效果很好,誤以為氣喘不需要任何控制。事實上,氣喘的控制需要醫病共同配合,期望持續透過計劃,幫助基層院所強化氣喘患者照護網,告別急性發作陰霾。

嚴重氣喘 慎防換季、交通廢氣危害

嚴重氣喘 慎防換季、交通廢氣危害#氣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2歲的王小姐(化名)是上班族,有氣喘病史,學生時期定期追蹤、規律服藥,年齡增長後症狀發作次數間隔也越來越長。成年後氣喘症狀一度銷聲匿跡,自覺痊癒,直到出社會後騎機車上班,頻繁接觸汽機車排放的廢氣,又開始出現咳嗽、胸悶、哮鳴等症狀,下班爬樓梯回家都氣喘吁吁,經過檢查診斷為氣喘併嚴重發作。雖然使用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及吸入型類固醇,甚至吸入型類固醇的劑量為高劑量,但症狀始終無法完全改善,必須要併用類固醇,才能稍微緩解症狀。但是天氣變化時常常會發作。醫師判定為嚴重氣喘,需要長期規律用藥,才能改善症狀,維持肺功能,減少急性發作。初期治療以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吸入性類固醇為主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表示,氣喘是一種兼具支氣管慢性發炎與氣道過度反應的疾病,臨床表現型態多元。一般可依據治療方式中高劑量吸入型類固醇或口服類固醇的需求,及症狀影響患者生活的程度分為一般氣喘與嚴重型氣喘。一般氣喘與嚴重氣喘患者的初期治療,均以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與吸入性類固醇為主,但因嚴重氣喘症狀較為複雜且難控制,且症狀常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傳統作法會再搭配口服類固醇,針對較嚴重過敏同時兼具特定表現型的病患進行治療。自行減藥、停藥 恐使復發更惡化然而,多數氣喘患者對類固醇用藥有成見,常擔憂藥物可能帶來水牛肩、月亮臉等副作用,自行減少用量甚至停藥。事實上此時支氣管仍處於長期發炎狀態,會導致支氣管有較高機率發生氣道再塑型。長期慢性發炎下,肺部功能持續緩慢下降,同時會失去對藥物的反應性,待再次嚴重發作時便已惡化至需送急診的程度,此時常需要拉高類固醇劑量,才能有效控制病情,相對於穩定治療患者類固醇劑量可以逐漸降階減少使用,自行降低劑量忽略臨床發炎的存在,實際得不償失。嚴重氣喘分2種 可進行血液檢測得知周百謙醫師指出,氣喘臨床治療上可透過基本肺功能檢測確定對藥物的反應性及臨床嚴重度,利用ACT指數得知氣喘控制情形。進一步可透過進階抽血得到數值,將嚴重氣喘再區分為2種類型,(1)嗜酸性白血球數目增加引起,(2)免疫球蛋白E過多導致。過去病患可能接受過敏原和免疫球蛋白E檢測,但許多病患檢測時常伴隨著血中嗜酸性白血球數目增加,以致嚴重氣喘類型區分不易。為有效控制氣喘進展,建議可提早進行血液檢測,建立基礎值。同時搭配定期肺功能監測,檢測肺功能下降幅度,提早診斷是否有氣喘控制不佳或嚴重氣喘風險。 傳統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與吸入型及短暫口服類固醇藥物治療下,大部分患者果正確及持續使用藥物,都能夠維持良好控制率。目前還有注射型單株抗體藥物,可提供嚴重氣喘患者作為治療搭配選擇參考。遠離塵螨、毛屑 外出佩戴口罩氣喘患者除應規律用藥、回診,平日生活也需盡量減少過敏原曝露,如配戴口罩,遠離塵蟎、動物毛屑、空氣污染、二手菸等;每逢季節更替,天氣變化時,也應特別注意。此外建議患者也可定期紀錄病情變化,了解各地空汙指標等資訊,做好自我評估與預防措施,就能降低嚴重氣喘發作機率,症狀控制得更良好。

講座/氣喘用藥指導

講座/氣喘用藥指導#氣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當時序變化,因氣喘等呼吸道疾病就醫的民眾就隨之增加。氣喘俗稱哮喘,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許多病人往往症狀發作而不自知,影響生活品質。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10月31日(三)舉辦藥學講座,由鄭雅文藥師主講「氣喘用藥指導」,藥師將在課程中介紹治療氣喘的藥物種類及用藥須知,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藥學部 (02)89667000轉分機2123。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氣喘用藥指導時間:107年10月31日(三)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2123

女氣喘突惡化 竟是胃食道逆流惹禍

女氣喘突惡化 竟是胃食道逆流惹禍#氣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38歲王太太(化名),自小就有氣喘與過敏的家族史,並檢驗出對塵蟎、貓毛、狗毛過敏。在醫師的建議下,王太太平日均遵循醫囑避免接觸過敏原,也有按時回診、規律用藥,因此在每次的氣喘控制測驗(ACT)中均得到20分以上,對應「控制良好」的不錯分數。直到今年一月初回診,她憂心忡忡地向醫師反應,氣喘似乎出現控制不穩現象,起初是夜咳的情況日漸頻繁,後來連呼吸也不時出現咻咻喘鳴聲。經主治醫師細心問診與檢查,一一排除可能導致氣喘惡化之因素後,發現王太太體重在短短幾個月內增加不少,且身體質量指數(BMI)從過去的24增為26,顯示為過重,加上患者提及近日常有胃不舒服之情形,便懷疑是「胃食道逆流」共病導致氣喘控制不良。後經胃腸科醫師確診治療,並輔以藥物緩解症狀,而王太太也在醫師建議下,恢復每日運動的習慣,自我督促減重,約半年後,不僅氣喘相關症狀得以改善,用藥也經醫師診斷可調降為中低劑量。氣喘控制不良四大成因 「共病」種類含括多元收治此案例的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秦建弘表示,氣喘控制不良常見原因可分為四大類,一是遵醫囑性、用藥順從性低,二是常接觸環境過敏原,三是吸入器使用方式錯誤,未能吸收良好藥效,四是「共病」未妥善治療處理。臨床氣喘共病以鼻子過敏,如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症狀最為常見,但「共病」種類多元,舉凡肥胖、胃食道逆流、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精神有焦慮、憂鬱傾向等疾病,均有可能與氣喘交互影響,甚至使症狀加速惡化。共病治療不可輕忽 氣喘控制重要環節 秦建弘醫師說明,在王太太案例中,就是因爲體重增加而加重引發胃食道逆流症狀,造成患者會有胃悶痛、胸口燒灼不舒服等現象。雖然胃酸逆流是在食道作用,但一旦胃酸湧上來將刺激人體的副交感神經,進而引發氣管強烈收縮導致氣喘,更有可能因酸水嗆到氣管,使症狀一發不可收拾。因此呼籲氣喘患者,如有共病症狀,切勿輕忽,應儘速求診對應科別,讓共病與氣喘都能得到良好控制,有助提升生活品質。建立正確治療觀念 氣喘良好控制不是夢秦建弘醫師指出,臨床常見許多氣喘患者,在短期治療後自覺好轉,擔心持續使用類固醇的副作用,就自行停藥、不再回診。但即使表面上症狀改善,呼吸道發炎情形仍可能持續發生,而這類型病人往往再回到醫院時,氣喘症狀已惡化甚至需送急診。事實上,氣喘控制的吸入性類固醇只會作用於呼吸道,且類固醇含量相當於口服、針劑類型用藥的幾百分之一,使用安全性高,只要於使用後漱口,避免殘留於口腔產生黴菌,副作用相當輕微。對於一般氣喘患者而言,只要遵循醫囑,定期回診、規律用藥,共病控制得宜,就能讓氣喘得到良好控制。(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氣喘病患用藥當心!這成份恐引憂鬱

氣喘病患用藥當心!這成份恐引憂鬱#氣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澳洲醫療用品管理局(TGA)發布少數案例,疑似使用含montelukast成分藥品治療慢性氣喘後,發生精神方面不良反應,如睡眠不佳及憂鬱等,罕見案例包括自殺意念及行為,故要求將該等不良反應加註於產品資訊中。氣喘、過敏性鼻炎用藥montelukast 當心精神不良反應臺灣核准含該成分藥品仿單(說明書)已記載「精神方面」等相關警語,為了病患用藥安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再次呼籲醫師開立處方時,應審慎評估用藥的風險與效益,並應提醒病患或照護者嚴密監視病患服藥後情形。我國目前核准含該成分藥品許可證共30張,皆屬於醫師處方藥,主要是作為預防與長期治療成人及小兒的氣喘或日間及夜間過敏性鼻炎症狀的醫療用途,於所核准藥品仿單(說明書)中已刊載「精神病學異常」等相關警語。如用藥後出現不良反應 可由專線或上網通報食藥署曾於97年及98年發布新聞提醒醫師及病患或其照護者,需密切監視病患服藥後的行為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同時也提醒病患切勿自行停藥,倘若有任何疑問應儘速洽詢醫師或藥師。食藥署會密切注意該成分藥品上市後不良反應通報情形,並持續收集國內外使用該成分藥品與精神方面相關資訊,除有藥品不良反應通報系統外,對於安全有關訊息,隨時進行瞭解,保障民眾用藥安全。同時也提醒醫療人員或病患懷疑因為使用(服用)藥品導致不良反應時,立即通報給衛生福利部的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 02-2396-0100,網站:https://adr.fda.gov.tw。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