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

揪出肺癌 45歲起每年一次X光

揪出肺癌 45歲起每年一次X光#死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從2001年至今,台灣癌症死亡榜首就是肺癌,以致很多人會擔心自己是否罹患肺癌,至於要揪出肺癌的武器很多,一般都是建議先以X光檢查,之後則是會根據X光報告,再做進一步的檢驗,目前檢查項目包括低劑量電腦斷層、一般電腦斷層、切片檢查。 胸悶、咳嗽與咳血多已是末期國人罹患肺癌的情況一直在增加,死亡人口也不斷攀升,使得很多人只要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心驚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杜明晃指出,由於肺癌大多沒有症狀,若是有胸悶、咳嗽與咳血時,腫瘤恐怕已壓迫到中央大支氣管,大多已是末期,若是長在周邊肺葉中,病人都不會有症狀,所以,最好是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 有抽菸史 45歲起每年一張X光檢查肺癌雖然和抽菸有很大的關係,但是臨床顯示,沒有抽菸史者,也同樣會罹患肺癌,杜明晃醫師即指出,對於有抽菸史的成年人,就應該從45歲起,每年照一張X光檢查肺部,而沒有抽菸史者,也應該在60歲開始,每年都照一張X光,可以及早發現,及時做治療。 2公分病灶 建議做電腦斷層檢查杜明晃醫師進一步指出,若是X光檢查有異常,發現病灶在1公分以下,應該在3個月後再以X光檢查追蹤一次,2公分以上時,則是建議做電腦斷層檢查;而在3公分以上,就要做切片檢查,用細針經皮下到肋膜抽出組織做化驗確認。 X光檢查肺部腫瘤最快杜明晃醫師表示,X光檢查肺部是否有腫瘤最快,門診當天就可以看報告,至於高階健檢會納入的低劑量電腦斷層,只能看到胸腔與肺部,其他部位就看不清楚,但其好處是不用打顯影劑,而一般電腦斷層則是要打顯影劑,但是若要越清楚的檢查,就得要打顯影劑來做標準的電腦斷層檢查。(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改善心病?血管支架恐致死

改善心病?血管支架恐致死#死亡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心臟疾病僅次癌症,多年來一直高居臺灣前10大死因第2名,其中「冠狀動脈心臟病」不僅危險性高,病例數量也因人口老化及國人飲食西化而逐年增加,症狀較輕者可採用藥物治療,嚴重者則可能需要做血管繞道手術,或作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甚至置入冠狀動脈血管支架加以治療。1個月~3個月 會被血管內膜覆蓋冠狀動脈血管支架為第3等級醫療器材,是先利用氣球擴張撐開血管狹窄處,再將置於氣球導管上的支架引導至血管患部,由於支架對狹窄處提供支撐力,可讓血管保持管徑的擴張狀態,減少血管壁回縮或血管內層剝離,可維持血流暢通,一旦置入血管,1個月至3個月後會被新生的血管內膜覆蓋,不需手術取出,而是永久留在病患體內。出血、心律不整、腦中風併發症冠狀動脈血管支架的運用,提供患者開刀外的另一個選擇,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狀,但亦有其風險,包括可能有出血、心律不整、腦中風、心肌梗塞、腎功能惡化、過敏休克、死亡等併發症,一定要先經醫師就個人病情進行溝通、評估,才能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詳閱術前須知 醫師提供正確資訊食藥署提醒,病人在手術前請詳閱術前須知及手術同意書,醫師也要在術後提供正確的服藥及照護資訊,病患若有疑慮,須立即向醫師諮詢尋求協助,也可至食藥署網站的許可證資料庫,查詢產品相關資訊,另患者術後若發生醫療器材引起的不良反應,可通報衛生福利部建置的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 

增糖尿病、心臟病風險 久坐4危害不可不知

增糖尿病、心臟病風險 久坐4危害不可不知#死亡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上班族們,你有算過一天「黏」在辦公椅上的時間是多久嗎?雖然過去有報導指出,久坐和抽菸一樣危險,不只容易出現靜脈曲張、體力變差,也會影響肌肉及腦神經;而最讓多數人困惱的無非是屁股變大了!短命又傷身!每年200萬人因久坐而死亡久坐讓你傷身又短命,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久坐為十大致死致疾殺手之一,全球每年有200萬人因久坐而死亡。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七成疾病是由坐太久引起的。而且根據過去《優活》報導曾指出,長時間久坐還可能導致以下幾大危害:●糖尿病、心臟病風險/根據英國萊斯特大學的研究指出,長時間坐著,會增加糖尿病、心臟疾病和死亡的風險。即使每天鍛煉身體30分鐘,仍無法改變這危險的處境。●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突出症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臨床表現以坐骨神經痛、下肢痛、背痛為主。而導致的原因有很多,像是久坐、缺乏鍛鍊,以及肥胖等都會造成。●靜脈曲張/美腿殺手「靜脈曲張」,過去大家都只知道與久站有關,但其實久坐者也容易會有這個症狀。因靜脈回流受到地心引力的阻礙,血液長期堆積於下肢,使小腿上佈滿了一條條的青筋。●血栓/久坐不動,可能造成腿部靜脈血栓,經由靜脈系統回流到肺動脈,塞住肺動脈,造成呼吸喘與胸痛等症狀,血塊大部分源自下肢深部靜脈,因為下肢血液循環較差,容易造成血栓。因此良心建議,工作性質需要久坐的人,應改變坐姿,並經常起身作短暫的走動。也可把電腦放在文件櫃上,以便可以站著操作;而在午餐時間,應多活動;每天也須減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時間。

注意!愛抽菸較短命 死亡風險比同齡高2倍

注意!愛抽菸較短命 死亡風險比同齡高2倍#死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菸害為國人頭號健康殺手,十大死因幾乎都與吸菸有關。根據研究顯示,吸菸者的平均壽命,比不吸菸者少了10年,死亡風險是同年齡不吸菸者的2倍。目前國內估計約有400萬名吸菸者,每年都有2萬多人因菸害而死亡。根據研究,吸菸者如果在30歲、40歲、50歲或60歲成功戒菸,預估可延長10年、9年、6年或3年的壽命。 26~50最愛抽 忙工作不會主動戒菸然而,戒菸並不容易,臺南市衛生局林聖哲局長指出,研究顯示,如果單打獨鬥,戒菸成功率僅有3~5%,失敗率更高達90%以上。有意戒菸者若能接受完整的戒菸衛教諮詢與藥物治療,則戒菸成功率可增加10倍。國健署雖然自2012年3月1日即推行二代戒菸服務,擴大了門診戒菸的對象,也減少了戒菸藥品的自負額,但目前國人使用戒菸服務的比例仍屬偏低。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院長林瑞模指出,目前國人18歲以上的男性吸菸率為29.2%,研究發現,吸菸率最高的是在人生的第二個25年,也就是26到50歲的青壯年,這個族群的吸菸者往往忙著在職場打拼,忽略了自身健康,更不會主動前往醫療院所使用戒菸服務。員工健康是最重要資本 職場門診助戒菸為此,安南醫院與企業合作,辦理臺南市第一場職場門診戒菸服務。家庭醫學科蔡忠紘醫師表示,首先辦理四週的職場戒菸班,透過戒菸醫師與衛教師,讓有意戒菸的員工了解吸菸的危害與戒菸的重要性,並在接下來為期八週的門診戒菸療程中,整個戒菸團隊每兩週主動到職場看診與衛教。療程結束後,18位吸菸員工中,有4個成功戒除多年菸癮,其他人的菸量也都減掉大半。最後,家庭醫學科黃守正醫師強調,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企業體認到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透過此次戒菸門診的成功案例,讓更多的企業投入職場戒菸的行列,維護民眾的身體健康。

歸零的生存之道

歸零的生存之道#死亡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終於到了無法在自己家裡照顧、婆婆要住院的那天,車子在外面候著,婆婆小聲地說:「我想喝水。」我馬上倒水給她喝,於是婆婆微微一笑地說:「原來水是這麼好喝的東西啊!」這句話成了婆婆最後一句話。再去看她的時候,她的樣子已經變得很奇怪,然後就這麼過世了。那一刻我不禁有些感觸,原來只消一眨眼,就能飛越生與死的界線。婆婆當時已是九十六歲高齡,親人朋友幾乎都已不在人世。關於婆婆的後事,經過丈夫和其兄弟姊妹商量之後的結果,決定不發喪,只由兒子和孫子們靜靜地送她最後一程。大家圍繞在放入了婆婆愛吃的起司蛋糕和紅茶、裝飾著滿滿她喜歡的花的棺木前,一邊聊著婆婆的種種,度過一個令人永生難忘的夜晚。埋進墳墓的時候也沒有採取任何特殊的手續。不僅如此,就連最後的收尾,也只是把婆婆一些還能用的東西分送給我那幾個平常和婆婆有交情的朋友們,亦即所謂的「分配遺物」。由於丈夫的兄弟姊妹和那些朋友們都說:「全部交給妳處理。」因此我只留下相簿,把和服和可以用的東西全都捐給朋友在教插花的老人院。當時我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在結束漫長的一生時,能像這樣讓一切盡歸於零是件多麼乾脆、多麼美好的事啊!我們夫妻還討論過「希望我活到奶奶這個歲數的時候,不會留下讓人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的東西,也不會讓人為了離別悲傷哭泣,只希望大家都能靜靜地、真心誠意地送我最後一程就好了」、「奶奶真是個幸福的人,這輩子幾乎都按照她想要的方式度過了」。在送走丈夫的時候,我也沒有又哭又叫的。我們沒有小孩,所以都要靠自己和葬儀社的人討論,向前來弔唁的人致意,根本沒有餘力趴在棺木上痛哭,也沒有時間沉溺在悲傷裡。彷彿是在一股特殊的緊張感支撐下,拚命地走完預定的流程。丈夫比我大了十歲,一般看來的確是年紀比較大的他會先走一步,所以我也想像過這一天的到來。更何況,人一旦結婚,就有可能以離婚的形式分開。所以從結婚的時候開始,為了不管以何種方式分離都不會感到後悔,我每天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在過日子。倘若不曾在婆婆和丈夫身邊見證他們的死亡,對我而言,死亡恐怕會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吧!人類之所以死亡,或許就是為了要向留下來的人表達「死亡就是這麼回事」。為了做好迎接死亡的心理準備,也為了減輕對死亡的恐懼,或許必須先送過別人最後一程才行。(本文摘自/人生,到最後都是一個人/三采文化出版)

嬰兒哭鬧別亂搖 恐造成腦傷、死亡

嬰兒哭鬧別亂搖 恐造成腦傷、死亡#死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兒虐事件層出不窮!6個月大的女童小真,半夜因無呼吸心跳被緊急送往急診,急救後仍回天乏術。檢查發現有硬腦膜下、雙側視網膜出血,經醫師問診,其父親坦承女嬰易哭鬧,搖晃後才會安靜下來,故經常在在女嬰哭鬧的時候予以大力搖晃。女嬰診斷為搖晃嬰兒症候群,急診醫師立即通報兒保小組作後續處置。搖晃嬰兒症候群 致死率可達25%林口兒童重症加護科夏紹軒醫師表示,一般民眾可能以為搖晃嬰兒症候群是一種意外事故,即使輕微的搖晃例如電動搖床就可能造成,但台灣兒科醫學會引用近年來世界上文獻與學術研究,已經認定搖晃嬰兒症候群是一種兒少虐待引起的病症,正常照顧嬰兒使用的安撫動作是不會導致的。國外資料顯示搖晃嬰兒症候群佔所有兒虐案件10%,死亡率可達25%。它是兒童頭部承受急遽加速與減速的巨大外力,造成的腦部損傷,可能沒有明顯外傷,其意義等同於外力型兒童神經傷害,有時也會有脊髓等其他部位傷害,所以2009年美國兒科醫學會已經建議,以受虐性腦傷取代搖晃嬰兒症候群一詞,為最嚴重的兒虐形式之一。兒虐案件每天1例以上 逾8成在家中發生林口長庚醫院院從去年8月以來,通報了381個疑似因為遭受虐待或疏於看顧的個案,平均一天超過一例。其中因為父母或監護人的疏忽,而造成傷害的個案佔7成以上,更有7個個案因窒息而死亡。其次是身體虐待,佔14.7%,其中搖晃嬰兒症候群就有20例,更有2個個案因而死亡,其餘也因此留下嚴重神經後遺症,例如成為植物人、智障、身障等。85.8%的個案發生地點是在家中。受到身體虐待的個案受傷的部位常常是頭部及臉部,造成嚴重的傷害。在父母疏於看顧的情況下,嬰幼兒也常會因為意外燙傷、吞食異物、或跌落造成骨折,而這些傷害往往都是可以預防的。值得注意的是,不到2歲的嬰幼兒佔了總數的將近一半。據長庚醫院統計,大部分的加害者未明;已知的加害者裡最多的是父親,其次是母親以及家庭中的其他成員。這些孩童在自己最熟悉的環境、最親密的人身邊,本應是最安全的,但卻也是大部分傷害的來源。

登革熱累計逾兩百死 每人平均患3種慢性病

登革熱累計逾兩百死 每人平均患3種慢性病#死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疾病管制署22日公布5例因登革熱感染死亡病例,3男2女均位於高雄市,年齡介於68至79歲之間,多數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史,全國入夏後累計因登革熱感染死亡人數209人中,男性109例,女性100例,年齡中位數75歲,平均每人罹患約3種慢性病,以高血壓、糖尿病、冠狀動脈疾病及慢性腎臟病居多。南部氣溫仍偏高 出遊切記做好防護新北市衛生局呼籲長者及慢性病患需提高警覺,切勿輕忽,如出現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後眼窩痛、皮膚紅疹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以利及早診斷及處置。新北市今年截至12月24日,共累計140例登革熱確診病例,有84例為本土病例,其中77例有南台灣旅遊史,56例為境外移入,個案大多來自東南亞國家。另新北市21日監測到一對父子至南部登革熱流行地區旅遊,返家後均出現發燒及肌肉酸痛等症狀,經就醫後確診為登革熱個案,因南台灣氣溫仍適合病媒蚊生長,民眾南下時仍宜穿著淺色長袖衣物,或在皮膚裸露處噴抹經衛福部核可的防蚊藥劑,以降低感染風險。出現疑似症狀 應立即就醫衛生局提醒臨床醫師於診間需加強詢問TOCC,即職業別、接觸史、旅遊史及群聚史,並需具備民眾無南部旅遊史感染登革熱的認知,若有疑似症狀請儘速通報,並搭配快篩試劑使用,及早診斷以即時進行相關處置。針對老年人、慢性病患,由於病程變化較快,務必提高警覺。衛生局強調,清除孳生源才是防治登革熱根本之道,民眾應加強居家環境巡查,落實戶內外積水容器清除,民眾如出現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後眼窩痛、皮膚紅疹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若經診斷感染登革熱,務必遵從醫師指示服藥、多補充水分及休息,並做好防蚊措施,以避免病毒再藉由蚊蟲散播。

天冷別讓中風來找碴 保暖6要訣預防

天冷別讓中風來找碴 保暖6要訣預防#死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受到大陸冷氣團南下影響,各地氣溫逐漸下降,國健署邱淑媞署長提醒,低溫容易誘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呼籲民眾清晨5~6時,以及晚上8~9時避免外出,尤其是有心血管高風險族群,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或是有抽菸、肥胖、曾中風、心絞痛等民眾,外出一定要做好保暖,帽子、圍巾不可少,手套、襪子及保暖衣物也要記得穿戴。國民健康署呼籲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規律服藥來控制病情,同時提供「護心、保暖」6要訣,幫助民眾遠離低溫的威脅:1) 監測血壓及控制病情/面臨氣溫變化起伏,提醒三高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2) 夜間與清晨起床及出門要注意保暖/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衣物在床邊,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除了注意手腳保暖外,頭部的保暖也很重要,帽子和圍巾也不可少。3) 氣溫回升再出門運動/清晨外出運動時要特別注意禦寒保暖,避免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並建議結伴同行。4) 泡湯注意事項/心血管疾病患者泡湯溫度勿超過40℃,並且避免泡太長時間,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5) 避免大吃大喝及情緒起伏太大/除了避免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是情緒起伏太大,更應多喝水、並多攝取纖維素,以預防便秘,以及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激烈運動等。6) 出現心臟病及中風徵兆,應立即就醫/心臟病徵兆包括突然發生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接受治療;另牢記「FAST」口訣,以辨別中風4步驟,把握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3小時:●「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T」IME/當上面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