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

老婦輕忽凍傷傷口 左腳險截肢

老婦輕忽凍傷傷口 左腳險截肢#截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高齡長者切勿忽略手足傷口的照顧與保養,否則恐使病情惡化而增加截肢的風險!90歲高齡的張奶奶,去年左腳大拇指皮膚突然裂開,原先以為只是太冷凍傷而不予理會,沒想到之後不久,另外3隻腳趾頭也出現裂傷,阿嬤因不知道如何照顧傷口、情況逐漸惡化,緊急前往就醫,醫師看到深可見骨且發黑的傷口時,建議她腳踝以下截肢,嚇得趕緊換一家醫院治療。雙和醫院整形外科王柏方醫師表示,張奶奶轉至醫院看診時,大拇指的傷口已有8公分長、3公分寬,合併其它三隻腳指裂傷,情況相當嚴重;心臟內科宋立勤醫師也表示,仔細檢查阿嬤的傷口發現,腳傷之所以難癒合,主因是其血管堵塞,影響傷口修復功能。王柏方醫師說明,民眾容易輕忽傷口的護理,讓小傷口因為發炎、或癒合不易,而逐漸加重,臨床上也常有病人因使用來路不明的藥物治療,而出現傷口潰爛的情形。正確護理原則:生理食鹽水清潔+消炎藥膏+乾淨紗布+定期換藥對此,王柏芳醫師教導如何正確照顧傷口,應使用乾淨的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然後敷上消炎藥膏,再蓋上乾淨的紗布、或人工皮阻隔細菌入侵,並定期換藥;萬一傷口不見好轉,建議到醫院接受專業的清創和換藥治療,才不會讓小問題演變成大麻煩。宋立勤醫師提醒,高齡長者、糖尿病患、和長期抽菸的民眾,留意下肢傷口,若傷口久不癒合,可能是血管阻塞引起,建議就醫確診,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男罹糖尿病又狂抽菸 右腳險截肢!

男罹糖尿病又狂抽菸 右腳險截肢!#截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如果不積極控糖,又加上有抽菸、酗酒習慣的話,很可能讓糖尿病大肆作祟,往往不是出現嚴重併發症,就是出現四肢壞死現象,嚴重恐怕截肢!男八年糖尿病史 日抽三包菸台中就有一名五十八歲的何先生,因為長期有抽菸的習慣,且煙癮龐大,一天需抽上三包左右,讓他原本就有八年的糖尿病史,末梢血液循環就不是那麼好,加上抽菸本身就容易導致血管阻塞,使得他的右腳第四趾壞死,接連足底也發炎壞死才趕緊至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就診。外科醫師陳明澤表示,何姓患者因右足第四趾傷口不當處理,除了讓傷口越來越糟外,還連帶讓其他趾頭也一併受害,若傷口繼續惡化嚴重程度需要做高位的膝下截肢手術才行,所幸經由傷口整合照護團隊血管外科安排血管繞道手術(利用大腿好的血管連接至小腿壞死的血管以幫助血液流通),再經由外科筋膜切開(因壞死部位太深,筋膜切開是為將傷口進行深部清創)與傷口清創手術,並接受高壓氧治療,傷口已經逐漸穩定。陳明澤叮嚀,糖尿病患的傷口屬於一個很複雜的疾病,因為病人可能包含有血糖控制、血管阻塞、感染與傷口等多方面的問題,如果只單純看到傷口而忽略其他的問題,最後可能就會導致截肢的命運。有鑑於這樣的糖尿病患越來越多,豐原醫院成立了傷口整合照護團隊,希望能由多科醫師整合性照顧,讓糖尿病病患的傷口能得到最好的照顧,並將截肢的情況減至最低,呼籲有糖尿病傷口的病患在初期時千萬不可隨便自行治療,應儘早至大醫院就醫且選擇有傷口整合性照顧的團隊,做好完整性的評估再治療 這樣才能得到最好的照顧。 

糖尿病足適當照顧 可避免「截肢」

糖尿病足適當照顧 可避免「截肢」#截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糖尿病若未控制好,易引發諸多併發症!62歲林阿姨,罹患糖尿病20多年,以胰島素治療,但血糖控制始終不佳,此次因右腳第三趾傷口潰瘍2個月無法改善,遂至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就診,經新陳代謝科林正修醫師收治住院,使用抗生素治療兩星期後,傷口復原良好順利出院。新陳代謝科林正修醫師表示,糖尿病人一生當中,約有25%會發生足部潰瘍,主因是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所引起之下肢病變。糖尿病足照護首重預防潰瘍的發生,其次是早期發現周邊動脈疾病,並藉由運動及藥物延緩其惡化。防範糖尿病 先改變生活習慣糖尿病個案管理師劉玉蓮建議,每天以微溫的水和肥皂洗腳,將腳及各個腳趾間擦乾;經常以潤滑劑保持皮膚柔軟,但腳趾與腳趾間則不需要;每天換乾淨柔軟的襪子,保持足部溫暖和乾燥,最好是羊毛或棉質的襪子以及皮鞋,不論室內或室外千萬不要赤腳走路,每天輕快的走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林正修醫師叮嚀,要改善身體對糖份的利用,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改變生活型態,如均衡飲食、培養適合自己的健康體能運動、減重與戒菸,將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範圍,並注意血壓、血脂肪可以將合併症發生和進展的機會減至最低!

大家跟我一起跳!有氧改善糖尿最有效

大家跟我一起跳!有氧改善糖尿最有效#截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為了有效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萬芳醫院8月舉辦一連串的講座,授予民眾相關知識和問題Q&A,昨(14)日由新陳代謝科醫師簡友梅講解如何改善和控制糖尿病的症狀,可透過有氧運動來達到最好的效果。多管齊下 運動依個人情形因應 糖尿病為全國十大死因第四位,且容易引發多種器官病變,如腎病變、視網膜病變、心臟血管相關疾病和下肢血液循環不良等,不適之症常造成患者的困擾,因此簡友梅醫師指出,糖尿病患者除了吃藥控制血糖外,還能從飲食和運動下手,運動又以有氧、消耗能量較多的運動為佳,如慢跑、爬山、快走、各種球類運動和游泳等;但若是有腎、眼底病變、心臟病和下肢血液循環不良的患者應該從事較溫和的運動,以免發生危險。患者最忌低血糖 飯前、運動間都該注意糖尿病患者在運動前還需特別注意,嚴格禁止在飯前運動、容易因血糖過低而昏迷,運動期間也要隨時攜帶糖類,在低血糖或必要時間適時補充含糖飲料120-150毫升、方糖3-4顆、隨身砂糖2包或一湯匙蜂蜜,以防低血糖發作,危及身體健康。簡友梅醫師表示,控制糖尿病可從服用藥物控制血糖、飲食、運動方面著手,並遠離危險因子菸、酒,且要維持體重、切忌肥胖,以免多種慢性疾病找上身或控制血糖不當引起的多重病變;糖尿病的改善治療需要患者和醫院配合,注意血壓、血糖、血脂的控制,並定期(每半年)檢查一次肝腎功能、監測尿中微量蛋白尿,避免病變發生,每半年至一年還要檢查眼睛、並做好足部運動以防糖尿病引起的截肢問題。

當心小傷口恐致截肢 高壓氧治療現曙光

當心小傷口恐致截肢 高壓氧治療現曙光#截肢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62歲的蘇先生,一直有血糖過高的毛病,去年三月無意間發現左腳小腳趾有個小水泡,短短兩週,左腳第四腳趾也有類似情況,原本面臨截之命運,所幸,經由醫師做高壓氧手術,只切掉左腳掌的一小部分。現在蘇先生傷口完完全全癒合,也保住了正常的生活起居。  雙和醫院高壓氧中心醫師馬錦明指出,糖尿病會造成血管的損害,糖尿病患者本身末梢血管就會循環不佳,加上代謝混亂,膠原蛋白合成不足,血糖過高導致膠原蛋白變性,傷口才不易癒合。馬錦明解釋,世界上幾乎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氣,氧氣對損壞得氣官來說也很重要,可提升白血球活力,促進膠原蛋白增生。而高壓氧治療是以自然的方式吸入100%的純氧,讓血中的溶氧量增加,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不良所造成的傷口不癒,也能夠促進細胞再生。高壓氧治療再配合正確的傷口護理,不只對糖尿病足有幫助,對全身的傷口修復都有幫助。過去很多糖尿病足,因為高血糖妨礙膠原蛋白修復傷口,血管硬化也讓血液循環不良使細胞缺氧,許多醫師擔心傷口不能癒合造成敗血症,所以會採取截肢的方式來處理,但透過高壓氧的輔助治療,細胞自我修復的速度加快,可降低截肢率,把握及時治療時間,更可免於截肢命運。且不僅針對糖尿病患傷口,所有面臨截肢的問題傷口,都可以透過高壓氧來治療。雙和醫院高壓氧中心嚴從毓醫師進一步表示,很多糖尿病患,其實都是家裏的經濟支柱,如果生病被迫截肢,不只影響個人的身心,更會影響家庭的生計。新北市傷口照護關懷協會秘書長吳美珍表示,許多有傷口問題的患者們,其實很少人知道可透過高壓氧來治療傷口,但高壓氧治療目前可說是幾乎沒有健保,若要病人進行手術,恐無力負擔整個療程的費用。因此,傷口照護關懷協會不僅用推廣知識的方式,讓更多病患及其家屬知道更多醫療相關資訊,也藉由募款的方式,免費幫助有經濟困難的患者。也希望企業界和善心人士能夠提供援助,讓弱勢的病人,也有保住手腳、同時保住家庭和生活品質的機會。(圖片來源/記者劉麥文攝影)

有傷口要小心!碰汙水遭感染恐截肢

有傷口要小心!碰汙水遭感染恐截肢#截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民眾如在平日不小心跌倒、撞傷、擦傷,可要盡量避免讓傷口接觸到不乾淨的汙水,以免遭到親水性產氣單胞菌感染,嚴重可導致截肢或是死亡!日前,奇美醫院收治一名男性病患,因為夜間騎車不慎跌入水溝當中,導致身體多處骨折,還有明顯外傷,因此無法自行爬出,使得身體浸泡在水溝當中長達半小時,左腳因而遭到親水性產氣單胞菌感染,差點就必須截肢!有傷口就要好好照顧,可別再碰到不乾淨的物品髒水!奇美醫院骨科主治醫師余宗興解釋,親水性產氣單胞菌,一般都生長在淡水中,淡海水交界處也適合生長,和海水中的創傷弧菌一樣,有可能引發胃腸炎症狀上吐下瀉。如果感染到傷口,就可能發生蜂窩性組織炎和菌血症,有免疫缺陷疾病或抵抗力弱的病人,如果被感染,很容易惡化成壞死性筋膜炎,嚴重時必須截肢。而親水性產氣單胞菌與海洋弧菌並稱「淡水海水雙煞」,尤其創傷後接觸到水溝水或是傷口碰到淡鹹水魚的民眾,不只要當心海水有可怕的海洋弧菌,淡水的親水性產氣單胞菌感染進程也是很快。對此,余宗興提醒,水中細菌多,一旦有小傷口又碰到髒水,千萬不要忽視,否則可能引發截肢致命的危機。如有傷口迅速紅腫漫延應盡快就醫。

肌腱移植手術 老翁躲過截肢命運

肌腱移植手術 老翁躲過截肢命運#截肢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阿基里斯腱是人體最大的肌腱,位於小腿後面的肌肉,接近腳跟五到七公分處,這條肌腱又稱之為跟腱,它附著在腳跟骨的後側上緣,當它收縮的時候足部便可以向下,走路或跑跳的時候都會使用到跟腱;當缺損時會讓患者在行走時無法將後腳跟提起。一名六十九歲的黃阿公務農維生,工作時跌倒不慎受傷,右側腳跟開放性骨折及阿基里斯腱斷裂傷勢嚴重,治療一個月,傷口惡化醫師建議截肢,女兒希望可以找到不用截肢,又能重建阿基里斯腱的方法。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王禎麒就運用了「器官捐贈的阿基里斯肌腱」進行移植手術,再配合整形外科主任盧純德的重建手術,將缺損的肌肉取自體的肌肉及皮層重建,順利完成肌腱移植,重建一隻功能完整的腳,讓黃阿公回歸正常生活。黃阿公表示,真的很感謝醫生,讓他還可以走路。王禎麒說,這次手術利用器官捐贈的阿基里斯腱,利用特殊的縫線及自己研發的縫法,將兩側斷端與一塊帶有跟骨的阿基里斯腱固定,使肌腱重新連接,足踝能再做出上下活動的動作。感恩台北慈院的器官捐贈菩薩及移植團隊,希望未來能幫助更多和黃先生有相同困擾的人。

雙腳冷麻致下肢動脈阻塞 嚴重恐截肢

雙腳冷麻致下肢動脈阻塞 嚴重恐截肢#截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那麼嚴重嗎?只不過是腳部麻痛,竟有可能要截肢?心臟科醫師提醒民眾,平時如容易下肢冰冷、足部傷口很難癒合,或是在上下樓梯、散步時,感覺小腿後方酸痛不適、腫脹無力,那可要當心了,因為可能患有下肢動脈阻塞,應立即找醫師作進一步檢查,否則嚴重恐怕需要截肢。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怡芝指出,下肢動脈阻塞疾病第一個徵候經常只是輕微的間歇性跛行,其病因是下肢動脈粥狀硬化造成下肢動脈血管狹窄,讓血流無法傳送到足部,以致下肢缺氧。輕者患者下肢會有發冷、麻木、疼痛、間歇性跛行等症狀;重者可致腳趾頭及足部發生潰瘍甚至壞死之現象。一般民眾常因對此疾病不熟悉,拖到足部有傷口無法處理甚至壞死而延誤就醫,導致需要截肢的不幸。陳怡芝說,此病好發的族群為老年人或是有抽菸習慣的民眾以及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其中又以糖尿病患者為最大宗,洗腎患者血管易鈣化也常患此症,除了藥物、運動訓練及危險因子的矯正外,還可經皮血管氣球成型術治療。不過,南市醫心臟外科醫師吳依璇補充,若經皮血管氣球成型術無法治療的病人,則可考慮進行傳統繞道手術治療,以期改善下肢血液循環與病患的生活品質;可是最根本的方式還是要從生活習慣改變,如戒菸等,否則手術後依然會有再次阻塞的可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