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食補

2025白露節氣將至!小心皮膚乾癢、曝曬⋯醫:宜製2款「養肌茶飲」

2025白露節氣將至!小心皮膚乾癢、曝曬⋯醫:宜製2款「養肌茶飲」#養生食補

24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白露」到來,隨著太陽直射點逐漸南移,天氣開始轉涼。中醫師提醒,白露時節日間秋燥加上早晚溫差大,不僅容易引發呼吸道不適,皮膚在此時的紫外線曝曬量也不輸夏季,容易造成曬黑與肌膚老化。建議可自製「銀花白耳露」、「清潤飲」,或按壓3大穴位幫助促進循環與代謝,改善氣色並維持健康。

有圖解》乾眼症又發作了嗎?常按摩「4大護眼穴位」改善眼睛乾澀

有圖解》乾眼症又發作了嗎?常按摩「4大護眼穴位」改善眼睛乾澀#養生食補

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乾眼症已成為最常見的眼部疾病之一,不僅影響生活品質,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視力受損。除西醫治療外,中醫也提供了一系列針對眼睛保健與乾眼症治療的方法,包括中藥調理、針灸治療及日常保健等「全方位眼睛保健法」。藉由中醫在護眼方面的傳統智慧,提供大家在維持靈魂之窗健康的新選擇。

有食譜》立秋皮膚乾癢過敏、易咳?中醫推「生脈養陰茶」5分鐘就能喝

有食譜》立秋皮膚乾癢過敏、易咳?中醫推「生脈養陰茶」5分鐘就能喝#養生食補

立秋是24節氣中的第13個,標誌著秋天的開始,通常落在國曆8月7~9日。2025年立秋時間為8月7日下午1點51分。「立」意為開始,代表夏季炎熱逐漸結束。然而在台灣,立秋後氣溫仍偏高,暑氣未完全消退,天氣悶熱且濕度較高,令人感受到秋季與夏季交替的特殊氣候狀況,醫師建議3穴道1茶飲,改善立秋常見的咳嗽與皮膚問題。

天熱口渴又不愛喝白開水?中醫教你自製「蜂蜜檸檬電解水」幫助補水

天熱口渴又不愛喝白開水?中醫教你自製「蜂蜜檸檬電解水」幫助補水#養生食補

端午節過後天氣悶熱,夏季高溫讓不少民眾出現疲倦乏力、口乾舌燥、睡眠品質下降等不適。中醫師提醒民眾,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如果不喜歡沒有味道的白開水,也可以自製清爽電解水,或是能生津補元氣的夏季養生茶飲,幫助大家在炎炎夏日中能夠正確攝取茶飲,喝得安心又健康。

高齡、停經後骨質加速流失!中醫建議「按摩2穴位」預防骨鬆骨折

高齡、停經後骨質加速流失!中醫建議「按摩2穴位」預防骨鬆骨折#養生食補

隨著年齡增長,有些人會開始感覺腰痠背痛、身高變矮,或是一不小心跌倒就骨折,這些都可能是骨質疏鬆症的警訊,除了日常訓練肌力,也可利用飲食調養、穴位按摩來預防骨鬆。中醫認為「腎主骨」,認為骨質疏鬆多因腎虛所致,治療上常用中藥如杜仲、續斷、骨碎補、淫羊藿、山茱萸等,有助強筋健骨、延緩骨質流失。

大便黏、舌苔厚因濕氣太重!中醫推「紅色食物」解疲倦:吃紅棗、紅豆

大便黏、舌苔厚因濕氣太重!中醫推「紅色食物」解疲倦:吃紅棗、紅豆#養生食補

炎熱的夏季常會讓人心浮氣躁,什麼事情都不想做,尤其台灣處於亞熱帶氣候,讓體感溫度變得更高,稍微動一下就汗流浹背。大家知道嗎?心情差可能跟夏天這個季節有關!中醫師提醒,很多人一到夏天就渾身不舒服,頭暈頭痛、失眠、口乾舌燥、心浮氣躁、易疲倦,夏至時節正是養心好時機,可透過飲食調養及穴位按摩來緩解症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