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菸

不再是老年專利 26歲男病發急性心肌梗塞

不再是老年專利 26歲男病發急性心肌梗塞#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現在年輕人作息不正常,上夜店、通宵打牌、抽菸、飲酒等不良習慣,導致身體快速老化,許多疾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像是在春節期間,一位26歲的年輕男子因通宵打牌,連續好幾天只睡2小時,到最後身體不堪負荷,突然胸痛、冒冷汗,送醫急救後,發現是急性心肌梗塞,所幸經過治療後已無危險,三軍總醫院心臟內科功能室主任林維祥則提醒年輕人,養成正常的生活作息,才是保健之道。(圖片取自維基百科)林維祥醫師表示,該男子不僅體重過重,且從16歲就開始抽菸,且每天近乎要抽半包菸,經過檢查後也發現,血液中有高膽固醇血症,患心肌梗塞機會也大增,林維祥醫師說,隨著飲食的西化,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讓心肌梗塞早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三總去年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中,年紀小於45歲的年輕成人,近年來有日趨增加的趨勢。林維祥醫師解釋,其實包括抽菸、家族病史、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都是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其中抽菸是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因此他建議現在的年輕人,盡量改變飲食食慣,少吃油炸物、醃製等重鹹食品,另外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抽菸、飲酒等,配合適當的運動,才能避免心肌梗塞發生。

遠離慢性阻塞性肺病 先遠離菸害

遠離慢性阻塞性肺病 先遠離菸害#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台北報導)慢性阻塞性肺病與吸菸有密切關聯,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中有高達九成都有吸菸史,不過並非只有吸菸才會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事實上連二手菸都有其傷害,甚至是三手菸都有潛在性的危害,因此想遠離慢性阻塞性肺病,最好先戒菸,以免害人又害己。(圖為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與董氏基金會倡導戒菸的記者會現場照片)根據奇美醫院一般內科主治醫師葉子洪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會逐漸惡化,漸進式且完全無法恢復正常狀態的慢性呼吸道通氣障礙,且根據淡水馬偕醫院衛教文章指出初期輕微症狀包括咳嗽或輕微的氣喘,隨著情況的惡化會出現呼吸較快、氣喘、經常咳嗽、多痰、需用力呼吸等現象,嚴重時甚至可能會有心跳加速、血壓上升、昏迷等症狀,醫師也提醒當出現以上症狀時,就應到醫院就醫、檢查。文中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病會使氣流進出肺部的阻力增加,而有呼吸困難、氣喘等現象,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原因是因為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導致呼吸道產成異常發炎反應,所引起的呼吸症狀疾病,因此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療包括,戒菸、遠離毒物、粉塵防止刺激肺部、按照醫師指示服藥、定期追蹤等,藥物治療通常包括,支氣管擴張口服藥、噴霧劑、化痰藥、要咳藥等,再配合肺部的復健運動,來減緩肺部退化情形。

婦女滴酒不沾 作息正常也得肺癌

婦女滴酒不沾 作息正常也得肺癌#抽菸

「帽子天后」鳳飛飛因肺癌辭世,除了讓歌迷朋友哀痛外,也讓民眾開始重視起肺癌的嚴重性,根據根據衛生署統計,每年約有8千多人死於肺癌,估計每年有1萬例以上新發生病例,且近年來,肺癌一直高居國內十大癌症死因首位,曾有位56歲的黃女士,滴酒不沾、生活作息規律也經常運動、沒有肺癌家族史,但卻在一次檢查中,意外發現自己罹患肺癌,簡直讓人不可置信。(照片翻攝自維基百科,胸部攝片上顯示為左肺腫瘤,作者 Lange123)黃女士因為探望朋友,所以也一起做了健康檢查,卻意外發現肺部有個0.67公分的腫瘤,但因無不良嗜好、也無肺癌家族史,自己完全無法置信,不過黃女士自己也表示,還好有做檢查,且發現的早,及早切除,現在一切都很好。新光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高尚志昨天在記者會上表示,一般胸部X光很難發現小於1公分的腫瘤,但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對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比X光高出6倍,可以發現0.5公分以上的惡性腫瘤,且只要提早發現,1公分以內的腫瘤存活率可達92%。高尚志醫師也引用研究指出,肺癌是非常惡性的腫瘤,早期肺癌存活率高達60~80%,但若是晚期平均存活不到1年,因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很重要,醫師也建議平時有抽菸或是有肺癌家族病史的民眾,最好每年做一次檢查,不過目前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健保沒有給付,民眾須自費4800元。

癮君子當心 吸菸易患老人痴呆症

癮君子當心 吸菸易患老人痴呆症#抽菸

許多男性朋友總是愛吞雲吐霧,飯後來一根菸,甚至光是一天就抽了一整包菸等癮君子,現在可要特別注意了,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最新研究指出,長期吸菸的男性,腦力容易衰退,認知能力也會急速下降,年老後就容易罹患老年癡呆症,以吸菸人口來看,目前有36萬名老年癡呆病患,估計將於20年後增加兩倍以上。(圖片為衛生署宣導戒菸的衛教單張。)研究針對5099位男性和2137位女性做研究,他們的平均年齡為56歲,英國倫敦大學學院Severine Sabia博士表示,他們主要研究男、女性從中年期到老年期時,認知能力的與吸菸情況之間的關聯,追蹤期為25年,此研究目前刊登在「精神病學檔案」(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不過說也奇怪,研究人員無法解釋,為何在女性身上並沒有顯著發現,吸菸導致腦力的衰退,這項研究由倫敦大學學院學者薩比亞(Severine Sabia)主導,他表示,特別是對年紀較大者來說,抽菸更容易使大腦認知功能下降,另外參與研究後10年內戒菸的男子,仍有認知力衰退風險。未參與研究的學者Marc Gordon同時也是Zucker Hillside 醫院的神經學主管表示,這項研究凸顯出吸菸確實會損害你的大腦。

二手煙害人又害己 對幼童孕婦傷害大

二手煙害人又害己 對幼童孕婦傷害大#抽菸

在密閉空間、公共場合中,若有人就自顧自地拿出菸來抽,這樣的行為不只為會害到他自己,更讓周遭許多不抽菸的人遭殃,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衛教文章表示,二手煙對於嬰幼童及孕婦傷害最大,讓嬰兒肺部發育不全,造成氣喘、呼吸困難等,嚴重者更可能讓嬰兒猝死。雖近年來二手菸在公共場所危害的比率下降,但衛署表示仍有努力的空間。(圖片翻攝自健康99網站菸害防制宣導影音-署長篇。)文章指出孩童容易受到二手菸的危害,讓孩童成為被動吸菸者,父母若有抽菸習慣,孩童平均一年約吸入60到150支菸,更可能讓小孩罹患氣喘、中耳炎、扁桃腺炎等,且孩童成年後也容易愛抽菸,甚至有染上毒癮的可能;長期吸二手菸或有抽菸習慣的孕婦,懷孕前3個月不戒菸,會讓幼兒一出生就體重過輕、肺部發育不全、皮膚炎,更可能造成流產,對健康有多方面的危害。抽菸害人又害己,戒菸不只可以省荷包還可以擺脫許多疾病,衛教文章表示每日少買一包菸,一年就可省下2萬5千元,身上就不會有惱人的菸味,不過戒菸成功率通常低於5%,若是有醫師的諮詢搭配藥物的控制,國民健康局開設的戒菸門診能將戒菸成功率提高至22%,國健局呼籲吸菸的民眾趕快戒菸,才能改善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高脂飲食又吸菸、喝酒 當心胰臟癌

高脂飲食又吸菸、喝酒 當心胰臟癌#抽菸

一手打造「蘋果」電腦金字招牌的賈伯斯,被譽為改變時代的創新者,而這世上,唯一打敗賈伯斯,讓他的人生提早謝幕的,竟是有「沉默的殺手」之稱的胰臟癌!(圖:胰臟位置,取自長庚醫院網站)胰臟癌為何被稱為「沉默的殺手」?阮綜合醫院胃腸外科阮東光主任說,因為胰臟在身體上的位置隱密,位在左上腹部,靠近十二指腸及脾臟,為一長形且扁平的腺體,胰臟的功能包括分泌胰液以幫助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另外還分泌胰島素、升醣激素等,調節葡萄糖、脂質和蛋白質的新陳代謝。早期的胰臟癌幾乎沒有任何症狀,通常是當腫瘤大到相當程度,才有明顯疼痛症狀,此時發現卻往往已是末期的胰臟癌,錯失手術治療的黃金時機。阮東光主任表示,上腹疼痛是胰臟癌最為常見的臨床症狀,「右上腹疼痛」表示病變可能在胰臟頭部,「左上腹疼痛」表示病變可能在胰臟尾部,有時還會放射到背部。另外,患者在平躺或伸直脊柱時,會疼痛加劇,唯有將脊柱彎曲,整個身體縮成蝦米狀,症狀才會稍微緩解。一般認為,胰臟癌與高脂飲食和吸菸、喝酒有關,愈高度開發的國家,胰臟癌的發生率也愈高,曾經接受部份胃切除、慢性胰臟炎及糖尿病患者,較易罹胰臟癌,而胰臟癌患者可能造成出現慢性胰臟炎及糖尿病,三者關係密切。阮東光主任指出,唯有手術切除腫瘤,才能提供這些病人較好的長期存活機會。雖然降低手術後相關死亡率,可以使病患五年存活率有顯著的提升,然而發病診斷時的病期,以及外科醫師是否能安全切除腫瘤,才是決定病人預後最重要的因子與關鍵。

愛抽菸、飲食西化 心絞痛年齡層降

愛抽菸、飲食西化 心絞痛年齡層降#抽菸

剛滿四十歲的小林,平時沒有別嗜好,就喜愛抽菸,具有高血壓宿疾。某日在公司加班開會時,突然感覺胸部中央位置非常悶痛,連頸部、下巴與手臂都覺得疼痛,不僅呼吸困難而且還冒冷汗、臉色蒼白,同事們看見小林痛苦的樣子,立即將他送到醫院就醫。經過詳細診察後,醫師發現他是得了俗稱「心絞痛」疾病。近幾年來,台灣人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逐漸西化,再加上資訊的發達,使得愈來愈多的民眾意識到心臟病的威脅,因胸痛而求診的病人也居高不下。然而並非所有的胸痛都是因心臟引起,因心臟引起的不適也非全都是源自於心絞痛。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典型的心絞痛呢?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江俊賢主任表示,典型心絞痛泛指因心臟缺血而造成的胸部不適,不一定會疼痛,大部分的病人會覺得心窩處悶悶的、有壓迫感、呼吸不順,通常在活動的時候﹙如爬樓梯﹚易發作,休息可以緩解,持續時間約五至十分鐘,有些病人同時合併冒冷汗、左臂或左面頰不適、暈眩等症狀。江俊賢主任說,其機轉是因供應心臟血流的冠狀動脈狹窄,導致心臟氧氣的供應不足,無法應付心臟肌肉的需求。造成冠狀動脈疾病危險因子包括,抽菸、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肥胖、男性、年紀大等。另外須注意的是有些冠狀動脈疾病的病人是以非典型症狀,如呼吸困難、全身無力來表現。江俊賢主任指出,心絞痛約有80%發生在四、五十歲的中年男子,但因國人飲食習慣改變以及抽煙人口的增加與年輕化,使得罹患心絞痛疾病的年齡層,有逐漸下降的趨勢,甚至有二十歲左右就得心臟病的病歷報告。發生心絞痛時,若病患完全清醒,身邊也有攜帶藥物,可幫助他服藥,若絞痛的情形持續十分鐘以上,或是連續服用三顆硝化甘油後,症狀未改善,就應立即送醫。病患平常除需隨身攜帶藥物外,尤須遵照醫師醫囑按時服藥,並重視規律生活作息,以穩定控制病情。

懷孕時抽菸 恐造成小孩心血管傷害

懷孕時抽菸 恐造成小孩心血管傷害#抽菸

吸菸不但會造成自己的健康問題,還會有可能因為二手菸的關係,讓小寶寶在還沒有出生前就受到影響。根據美國Med Page Today的報導指出,荷蘭的研究發現,如果孕婦吸菸的話,會導致小孩的血管損傷,如果父母雙方都吸菸的話,所造成的傷害會更嚴重;除此之外,根據美國統計,有54%的美國兒童經常暴露在二手菸的環境,甚至有28%的死亡原因可以歸咎於二手菸害,所以抽菸對於小寶寶而言,是很大的傷害。(圖片為衛生署宣導戒菸的衛教單張。)荷蘭研究團隊經過了5年的追蹤,總共研究了259位兒童,結果發現到懷孕時母親有抽菸的兒童,頸動脈血管的厚度比正常小孩厚,如果連父親也抽菸,那麼頸動脈的厚度會更增加。研究小組表示,動脈血管厚度增加,將會影響到小孩的心血管問題,甚至造成心血管疾病。但是這項研究證明了如果在胎兒發育初期抽菸,會影響胎兒整體身體結構,對未來小孩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兒科醫師蘇珊娜(Susanne E. Tanski)表示,雖然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說明這篇論文的正確性,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開始,因為我們會逐漸了解二手菸對於身體的巨大傷害,不但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甚至會影響到小孩未來的身體健康;所以她也呼籲懷孕的父母最好可以戒菸,這樣才是給小孩最好的禮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