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菸

肺癌難察覺 抽菸、空氣汙染勿輕忽

肺癌難察覺 抽菸、空氣汙染勿輕忽#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衛生署所公佈國人十大癌症中,肺癌發生率不論男女都高居第三位,多為女性及年輕男性患者。阮綜合醫院加護病楊宗憲主任表示,由於肺癌預後情況差,通常診斷發現時已面臨末期,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造成肺癌患者快速增加的原因,除了衛生保健已逐步提升,因而使人類壽命延長到癌症的好發年齡外,抽菸與空氣污染可說是最重要的致癌因素。肺癌初期通常不會有症狀,通常是照胸部X光,才發現有肺癌,或是因腫瘤引起某些症狀才被發現。但即便如此,仍有蛛絲馬跡可循,如持續咳嗽、呼吸短促、痰中帶血絲、胸痛:咳嗽或深呼吸時,胸口隱隱的作痛或突然劇痛,抑或合併有食慾不振和體重下降等。最後是某些職業可能有長期接觸致癌物的風險。如果長期在含石棉、石油、瀝青、煤焦油、放射線、鈾等高濃度致癌源的環境下工作,誘發肺癌機率相當高。哪些人是容易罹患肺癌的高危險?導致肺癌的首要殺手仍是吸菸。老菸槍得肺癌的機率是不抽菸者的10至13倍,愈年輕開始抽菸、菸齡長及菸癮大的人,罹患肺癌的可能性愈高。每天抽兩包或以上香菸的人,得到肺癌的死亡率是不抽菸者的15到25倍,更有流行病學專家指出,人們每抽一根香菸平均約減少五分鐘壽命。肺癌是常見的癌症,發生率在世界各地持續增加,死亡率快速攀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近二十年來以肺癌的死亡率增加最快速。吸二手菸會增加肺癌的威脅。家有吸菸者會使配偶、家人罹患肺癌的危險度提高30%以上。其次是空氣污染。通常都會區的肺癌死亡率較高,這與都會地區受到工業、交通等因素影響,空氣嚴重污染有關。另外,以高油溫炒菜或油炸食物,會產生致癌煙霧,是導致國內女性罹患肺癌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他諸如家族中有人罹患肺癌,或本身是慢性肺部疾病患者,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肺結核、肺纖維化、支氣管擴張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都會使罹患肺癌的機率增加。若發現以上任何一種症狀,應及時求醫;這些症狀的出現,也可能因為其他疾病引起,不用過於慌張或不安。所有人都應有高度警覺性,特別是高危險群者,除了定期作檢查外,一旦有異樣症狀要立刻就醫。早期發現才能及時治療。

健康有一套 「七大法寶」顧腎臟

健康有一套 「七大法寶」顧腎臟#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造成腎臟病的危險因子有很多:肥胖、高鹽飲食、高血脂、藥物、酒精、抽菸等都有可能,為了自己及家人一定要多加注意,因此基隆市衛生局局長許明倫提供民眾防範腎病「七大法寶」,來為大家的健康把關。七大法寶分別為,「多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控制血糖值」、「定期監測血壓值」、「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及控制體重」、「戒菸」、「請勿長期使用非處方藥物」「定期檢查腎功能」。許明倫局長表示,多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且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及控制體重都有助於預防糖尿病、心臟病和其他由 慢性腎臟疾病引起的情況。若本身有高血壓患者更要注意除了會導致中風或心臟病外,也是損害腎臟的最常見因素,而糖尿病患也需要定期檢查腎功能,以減少或預防腎臟進一步受到傷害。此外最好避免吸菸,因為吸菸會減緩血液流動,導致流到腎臟的血液減少,使腎臟無法正常運作。同時,吸菸亦會增加患腎癌的風險達50%,另外在用藥方面,例如非類固醇消炎藥類,長期使用會對腎臟造成損害和引起腎臟疾病,故須謹慎使用。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洗腎人口逐年增加,提醒所有民眾,一定要定期做檢查,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癮君子成功戒菸 30萬獎金等你拿

癮君子成功戒菸 30萬獎金等你拿#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由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和臺中市政府衛生局舉辦的「愛的決定.戒菸就贏」,由副市長蕭家淇、衛生局長黃美娜及計程車隊司機共同將菸品造型的冰雕擊破,象徵拒絕菸害,並廣邀民眾一起參加戒菸活動。菸齡30年的車隊司機吳昇樺先生表示,自己平均每天吸菸至少要3包左右,但是最近突然發現自己的肺活量變差、走路也變得容易喘,甚至一到晚上要睡覺還不易入睡,隔天開車時常常沒精神,今年特別想將自己吸菸習慣,希望在家人的全力支持能成功戒菸,贏得30萬獎金。根據統計:目前中市吸菸者共計約35萬人,其大部分以計程車司機為主,有些司機朋友們會藉由吸菸來打發時間,長期下來有的還從原本一天只吸一包,變成一天吸上兩包,為了鼓勵民眾戒菸,衛生局特別提供293家特約醫療院所戒菸諮詢服務,幫助菸癮者一步步戒掉菸癮。臺中市政府衛生局黃美娜表示:今年董氏基金會除了在戒菸活動中提供30萬的戒菸獎金,市府也加碼舉辦戒菸抽獎活動,提供42吋液晶電視、智慧型手機、淨水器等多項3C好禮,鼓勵民眾戒菸。歡迎菸癮者能在4月30日前,透過董氏基金會華文戒菸網、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各區衛生所、全國廣播公司等網路或郵寄方式,一起報名參加「2012戒菸就贏」活動,只要花1個月的戒菸期,就有機會抱走30萬的高額獎金。

菸害人人有責 盼民眾主動勸導與檢舉

菸害人人有責 盼民眾主動勸導與檢舉#抽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101年菸害防制新法實施以來,社會大眾對新法規的實際遵守情形良好,台東縣衛生局呼籲,若民眾於禁菸場所發現吸菸行為能夠主動勸阻,違法者的比例應能下降。除了政府確實執法,民眾的參與及配合也相當重要,為維護國人健康及,民眾應該要有「拒菸人人有責」之氛圍,警惕吸菸者違規吸菸隨時有人監測,以達到嚇阻之效果。民眾若發現有人在禁菸場所吸菸,可主動告知吸菸者,若被檢舉將被罰款新台幣2千至1萬元。另外,發現菸品違規廣告、販賣菸品予未滿十八歲者,最好能夠提供違規店家的資料,例如:店家名稱、負責人姓名、身分證字號、違規照片等;如無法取得上述資料 也可以檢舉,只要提供違規的證明,例如:照片、影片,並說明拍照或錄影的時間、地點,將資料寄送到當地衛生局,衛生局將會實地稽查輔導。目前台東縣尚未有檢舉獎金相關辦法,為鼓勵民眾勇於檢舉,經查證屬實衛生局局將致贈宣導品乙份,藉由民眾的監督,創造出無菸害的健康城市,也希望吸菸者及菸品販賣業者能夠理解,只有不在室內公共或工作場所吸菸及完善的菸品管理方式,才有可能擁有一個乾淨、健康的無菸環境。

心絞痛年輕化 生活飲食習慣需注意

心絞痛年輕化 生活飲食習慣需注意#抽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 /綜合報導)四十歲的林先生,平時沒有別嗜好,就喜愛抽菸,且具有高血壓宿疾。某日在公司時,突然感覺胸部中央位置非常悶痛,連頸部、下巴與手臂都覺得疼痛,不僅呼吸困難而且還冒冷汗、臉色蒼白,同事們看見他痛苦的樣子,立即將他送到醫院就醫。經過詳細診察後,醫師發現他是得了俗稱「心絞痛」疾病。近幾年來,台灣人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逐漸西化,再加上資訊的發達,使得愈來愈多的民眾意識到心臟病的威脅,因胸痛而求診的病人也居高不下。然而並非所有的胸痛都是因心臟引起,因心臟引起的不適也非全都是源自於心絞痛。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江俊賢主任表示,典型心絞痛泛指因心臟缺血而造成的胸部不適,不一定會疼痛,大部分的病人會覺得心窩處悶悶的、有壓迫感、呼吸不順,通常在活動的時候,如爬樓梯易發作,休息後可以緩解,持續時間約五至十分鐘,有些病人同時合併冒冷汗、左臂或左面頰不適、暈眩等症狀。江俊賢主任說,其機轉是因供應心臟血流的冠狀動脈狹窄,導致心臟氧氣的供應不足,無法應付心臟肌肉的需求。造成冠狀動脈疾病危險因子包括,抽菸、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肥胖、男性、年紀大等。另外須注意的是有些冠狀動脈疾病的病人是以非典型症狀,如呼吸困難、全身無力來表現,心絞痛約有80%發生在四、五十歲的中年男子,但因國人飲食習慣改變以及抽煙人口的增加與年輕化,使得罹患心絞痛疾病的年齡層,有逐漸下降的趨勢,甚至有二十歲左右就得心臟病的病歷報告。發生心絞痛時,若病患完全清醒,身邊也有攜帶藥物,可幫助他服藥,若絞痛的情形持續十分鐘以上,或是連續服用三顆硝化甘油後,症狀未改善,就應立即送醫。病患平常除需隨身攜帶藥物外,尤須遵照醫師醫囑按時服藥,並重視規律生活作息,以穩定控制病情。

醫訊/青少年抽菸問題

醫訊/青少年抽菸問題#抽菸

國民健康局辦理100年「青少年學生吸菸行為調查」發現,國中學生和高中職學生在過去30天曾吸菸的比率各為7.3%和14.7%;此外 ,13歲、14歲、15歲、16歲及17歲學生吸菸率分別為5.8%、6.2%、9.2%、12.2%、13.0%及15.7%,但在超過19歲以上的學生吸菸率卻大跳躍為36.1%,顯示隨著學生的年齡或年級越高,吸菸盛行也隨之上升之趨勢。青少年發育中的腦部對尼古丁相當敏感,吸菸會影響學習,因為吸菸會損害大腦神經,使思慮變得遲鈍及智商減退,影響課業學習與生活;菸煙的尼古丁、焦油與一氧化碳會降低血液的攜氧能力、增加呼吸道的阻力、阻礙呼吸系統發育及降低體力,也會降低肺功能增長,增加日後罹患氣喘、哮喘、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中耳疾病、急性呼吸系統疾病等呼吸系統及心血管疾病之潛在風險,台大醫院特邀廖碧媚護理師,為大家講解青少年抽菸的相關問題。時間:4月17日(週二)下午3:00~3:30地點:台大醫院二東健康教育中心

口腔癌即早治療 存活率80%以上

口腔癌即早治療 存活率80%以上#抽菸

台灣許多男性有嚼檳榔、抽菸、喝酒的習慣,而這些和口腔癌的發生息息相關,這些致癌因子會讓口腔形成白斑或紅斑甚至惡化成為口腔癌,因此臺灣地區的口腔癌以頰黏膜癌和舌癌佔大多數。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口腔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從二○○七年癌症登記的報告顯示,口腔癌佔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的第四位,每年新增加的口腔癌病患更達五千人以上。口腔不像肝、胃等器官隱藏在身體裏面,它較容易直接被發現,達到早期診斷。因此更需要進行口腔癌的篩檢預防工作。只要在早期接受正規適當的治療,五年的存活率有百分之七、八十以上,若是延到第三、四期才治療,則治癒的機會將降至百分之五十甚至低於三十以下。阮綜合醫院口腔顎面外科梁錦榮主任說,目前所使用的分期系統是依據原發腫瘤的大小、是否有轉移到頸部淋巴結,以及是否有遠端轉移這三大要素來決定。例:零期,腫瘤細胞侷限在口腔黏膜上皮部位;第一期,腫瘤最大的直徑小於或等於 2 公分,且沒有頸部淋巴轉移的現象;第二期,腫瘤最大直徑在2~4公分之間,且沒有頸部淋巴轉移的現象;第三期,依據腫瘤大小及頸部淋巴轉移狀況這二大因素來判斷:其一是原發腫瘤的直徑在 4公分以下,但有頸部淋巴轉移的現象;另一種是原發腫瘤的直徑大於 4 公分,有一個同側或沒有頸部淋巴轉移的現象;第四期,腫瘤的直徑大小不一,但已侵犯到肌肉、骨頭或是其他器官。口腔癌若是晚期發現,就不容易治療,即使可以治療也很難做得徹底,如果施行外科手術,還要切除許多口腔及顏面組織,勢必會影響咀嚼和說話功能。通常患者會因手術或其他治療而影響進食狀況,嚴重影響咀嚼的功能,若手術後有做過放射線治療也會引起食慾不振。梁錦榮主任也建議,在食物的選擇上應少量多餐,即每天約六到八餐次,同時不論正餐或點心,應儘量採用質地較軟易吞嚥的食物,並以能儘量攝取各類食物為佳。若口腔有傷口則要注意食物的溫度不宜太燙,以免引起疼痛,而以溫的、冷的食物為宜。此外也應避免刺激性的調味品。

年輕男性不抽菸 咳嗽兩月竟患肺腺癌

年輕男性不抽菸 咳嗽兩月竟患肺腺癌#抽菸

一名37歲的年輕男性,身材高大強壯,無抽菸等不良嗜好,任職公務員,工作上也沒有接觸油煙等空氣污染,咳嗽兩個月後,前往胸腔內科門診就診,竟檢查出肺腺癌,且已是末期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陳家豪說,一般人對肺腺癌的刻板印象是:中年以後的不吸菸女性容易得到肺腺癌,例如前陣子著名的歌星鳳飛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陳家豪提醒民眾,肺腺癌並非中年以上女性的專利病,連續咳嗽兩週以上,一定要去照胸部X光片,甚至做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檢查,陳家豪醫師表示,肺腺癌一般在症狀(例如咳嗽、咳血、肺部積水、氣喘等)出現時才被發現,多半已進入疾病後期。肺腺癌的原因目前還在探討,可能和基因、飲食、環境污染、空氣品質或居住環境有關,可能是多重因素造成,許多研究也正在探討相關危險因子,正常人罹患肺癌的機率是十萬分之一,吸菸者是十萬分之五十至七十,可見吸菸會增加罹癌風險。陳家豪醫師指出,吸菸對肺部就會造成傷害,有抽菸習慣的人則屬於高危險群,癮君子應該及早戒菸,但是不吸菸的人也要注意,長期咳嗽不止、體重莫名減輕、有喘、咳血、胸痛等現象,都要特別警覺,建議40歲以上成年人,至少每年做一次包含胸部X光的健康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