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菸

「苗」準健康 就是要拒二手菸!

「苗」準健康 就是要拒二手菸!#抽菸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根據100年國民健康局吸菸行為調查資料顯示,苗栗縣職場二手菸暴露率為15.1%,已低於全國21.8%。苗栗縣18家職場獲得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健康職場認證通過,其中京元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更榮獲全國39家健康促進績優職場其中1家。為順應多數已開發國家如美國、芬蘭等業,已立法禁止於工作場所吸菸之潮流,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特推動「健康職場」計劃包含菸害防制、健康啟動、健康促進,委託具醫藥衛生相關背景的學術單位及團體於北中南分別成立「健康職場推動中心」,強調加入健康職場絕對能提升企業正面形象、更可提升職業環境安全及促進員工健康,達成員工、雇主、政府三贏的目標。苗栗縣政府衛生局局長羅財樟表示,吸菸的危害除了可能造成事業單位火災意外之損失,更會造成二手菸之危害,香菸中有4千種以上化學物質,其中有超過四十種會引起人類或動物發生癌症的致癌物質,有鑑於此,積極推動「健康職場」期望以持續漸進的改善模式以建立無菸職場,推動健康相關議題活動,如減重、體適能、壓力調適、職業病預防、健康操等活動,預防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病發生,以降低職場之危害因子,可降低員工罹患因二手菸、肥胖引起之相關疾病,降低缺席率減少醫療費用,珍惜人力資源。二手菸戕害健康日益受到重視,職場中非吸菸者的健康權也應受到維護;以一般人長達三十年的職場生涯中,每天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須與職場中之人、事、物為伍,如果職場未訂定禁菸規範或是設置吸菸區,對於其他員工而言無疑需飽受二手菸摧殘。希望經由此次之認證更能喚起轄內更多事業單位辦理上述職場之健康活動,以達到雇主、員工、政府三贏之目標,遠離因二手菸、慢性病引起之相關疾病,降低醫療費用,以達到全民健康之最終目標。(圖片來源:苗栗縣衛生局提供)

國中生竟有6%吸菸 衛生局走進校園作宣導

國中生竟有6%吸菸 衛生局走進校園作宣導#抽菸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為提升國小學童拒菸意識,鼓勵有吸菸的家人及早戒菸,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20日至健康國小與200位同學互動,鼓勵加入「拒菸小天使」行列,一起將「助人戒菸為快樂之本」的信念傳播出去,營造清新健康的無菸臺北。衛生局林秀亮副局長表示,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100年國中生吸菸行為調查資料顯示,臺北市國中生目前全體吸菸率約6%,吸菸同學中約2成5在10歲以前開始吸第1支菸,全體家中二手菸暴露率則約有3成。為及早預防國小學童接觸菸品,保護免於家中遭到二手菸害,希望所有國小同學都能響應一起加入「拒菸小天使」行列,力行「我不吸菸、認識菸害、助人戒菸、支持無菸環境」,讓「拒菸」及「助人戒菸」成為行動與努力的目標,除了自己不吸菸外,也要鼓勵家人開始戒菸,營造無菸家庭環境,保護自己及家人健康。健康國小楊士賢校長表示,學校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菸害防制的教育,同時也致力於落實營造無菸校園環境,讓同學們都能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努力展現「助人戒菸為快樂之本」的信念。董氏基金會姚思遠執行長表示,除了健康國小的同學帶頭加入「拒菸小天使」行列外,希望臺北市其他學校能鼓勵約16萬名同學共同響應,現在正值聖誕佳節、元旦、農曆新年,是吸菸者下定決心、採取行動戒菸的最佳時點,因此請同學們特別加把勁,在歲末年初鼓勵還在吸菸的家人立志戒菸,早日遠離菸品的危害。林秀亮副局長呼籲,還在吸菸的家長,為了自己及下一代健康,希望能盡早戒菸,也希望同學們能多鼓勵家人勇敢踏出戒菸的第一步。(圖片: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

「菸隻」非福! 嘉義6無菸醫院獲獎

「菸隻」非福! 嘉義6無菸醫院獲獎#抽菸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嘉義市政府衛生局輔導6家醫院參加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推行的「無菸醫院認證」,5家醫院榮獲金牌、1家獲得銀牌,環境與服務品質深獲肯定。特別舉辦「無菸醫院認證通過記者會」,讚許無菸醫院的努力,也請來民眾分享戒菸經驗。嘉義市衛生局表示,此次嘉義市能獲得豐碩成果都歸因於各醫院大力支持,不僅提高醫院的優良形象,更能提升無菸醫療照護服務環境品質,對於就醫的病人與家屬,甚至職場員工及社區民眾的健康促進再向前跨一大步!衛生局也表示推動無菸醫院認證的目的是擴大醫事機構及人員的參與層面,藉由醫事人員的專業影響力,主動提供支持性環境與協助鼓勵吸菸者戒菸,讓更多民眾重視吸菸有害健康。另外,也藉由無菸醫院的評核、改善及認證流程,營造無菸健康照護環境與服務。未來將繼續輔導更多的醫院一起加入認證行列,讓嘉義市的無菸醫院與全國甚至全世界接軌形成全球無菸醫院網絡。(圖片來源:嘉義市政府衛生局提供)

火鍋湯好順口 當心「痛」從口入

火鍋湯好順口 當心「痛」從口入#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氣溫偏低,許多民眾喜歡吃火鍋和吃薑母鴨進補,但可要小心高湯裡含有過多的普林,吃太多恐怕會引發痛風上身。醫師提醒,痛風患者急性關節發炎第一時間應該冰敷,如果是反覆發作的患者,冰敷效果有限,建議盡快就醫治療,另外本身肝腎功能不佳的病人切勿自行服用止痛藥,避免增加血液的尿酸值,此外,生活作息正常定期回診,才是降低痛風症狀的不二法門。萬芳醫院免疫風濕科醫師李惠婷指出,痛風造成原因為高尿酸血症,就是血中尿酸值濃度高於6.8 mg/dl,尿酸是人體內普林代謝的最終產物,主要由腎臟排出少部份經由腸道排出,當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過低時都會造成血中尿酸值升高。痛風常常發生於半夜,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發熱及嚴重的疼痛,剛開始時可能只是輕微的疼痛,隨著時間加劇,在24到48小時會達到疼痛的高峰期,7到10天之後會自然緩解。李惠婷醫師指出,若是家族中有痛風和尿酸過高者,那麼子女發生痛風的機會是一般人的10倍左右,男性比女性容易罹患痛風,一般女性停經前罹患痛風機率較少,因為雌激素對尿酸形成有抑制作用,更年期後比例會增加。一般痛風好發於40-60 歲的中年人,但目前發病年齡層有下降趨勢,20幾歲男性也可能得痛風。李惠婷醫師表示,痛風患者應該維持理想體重,每天喝2000-400CC的水份能幫助尿酸的排泄,避免攝取過多紅肉、海鮮、啤酒、高果糖汽水,這些都是容易引起痛風發作的飲食,應該多吃蔬菜、水果、奶類、米、麥、植物纖維。痛風飲食最新觀念強調是低熱量食物,過度限制高普林食物不但無法有效降低血液尿酸值反會導致營養不良。

研究:女性長期抽菸 心臟猝死率高

研究:女性長期抽菸 心臟猝死率高#抽菸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編譯)每天都吸菸的婦女,死於突然發作的心臟疾病或是其他心臟問題的風險較高,尤其是長期吸菸的女性比起不吸菸的女性,更是高出了一倍的機率。加拿大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女性吸菸者比起以前所認為面臨更大的心臟危機,即使她們看起來是健康的。但只要戒菸的話,這個威脅是可以在五年內逆轉的。這項研究的主要領導者桑德胡表示,心源性猝死往往是婦女在心臟疾病發作的第一個跡象,而吸菸是一個很危險的因素,因此,生活型態的改變去降低風險,戒菸是個重要的關鍵。追溯到1980年開始,介於30至35歲的參與者,在1980年開始參與了超過30年的後續研究,這些吸菸者平均在十幾歲就開始抽菸,在此研究中,研究人員檢視了超過十萬一千名健康婦女,發現和心臟有關的疾病可以導致在幾分鐘內就死亡,而這些情形包括了心臟病發和心跳韻律異常。美國心臟協會雜誌在351名婦女死於心臟猝死的一份報告裡說明,原因是心律失常和電。研究結果顯示,每天吸1至14根香菸的吸菸者,有近兩倍的心臟猝死風險。即使是輕度吸菸者,出現心源性猝死的機率還是比非吸菸者顯著。沒有心臟病、癌症、中風病史的婦女抽菸,比從不吸菸的婦女多了2.5倍的猝死風險。如果繼續抽菸,每五年會增加8%的風險。有心臟疾病的婦女,在戒菸後的15至20年,心源猝死率也會跟著下降。但也有不到五年內,就立即減少心臟疾病風險的。美國研究就發現,女性吸菸者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比男性吸菸者高出25%,香菸煙霧中的毒素似乎對女性影響更大,因為女性吐出來的菸往往都比男性少。專家認為女性為了控制體重而去吸菸,在年輕的時候就抽菸,對肺部疾病會造成更大的風險,戒菸對你的心臟健康才是最好的。

港澳台愛心獎獲獎 孫越捐獎金做公益

港澳台愛心獎獲獎 孫越捐獎金做公益#抽菸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董氏基金會終身義工孫越,參與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的愛心獎角逐,獲得品審青睞,與推薦人前衛生署長楊志良,一起抱回獎項、獎金以及推薦金,共31萬港幣,將捐作為董氏基金會製作推廣「趙舜~抽掉人生」6分鐘網路短片、公益廣告及製作海報供醫療院所使用。董氏基金會規劃在歲末年初的戒菸黃金期,推動鼓勵癮君子「戒菸及早、生命美好」,卻苦無經費,孫越表示,恰逢「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舉辦愛心獎的甄選,所以就參與,也非常感謝委員的青睞,讓「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可一同成就助人戒菸的樂事。而「愛心獎」是為獎勵積極奉獻愛心、致力弘揚孝道、關懷弱勢社群的人士,從而推動一個正氣祥和的社會,每年將從香港、澳門、台灣的角逐者,評選出5位得獎者。時逢歲末年初,正是助人戒菸的黃金時期,不僅是癮君子本身想戒菸的動機強烈,也因著家人的陪伴而容易成功,孫叔叔呼籲,希望媒體及大家能夠趁著歲末年初之際,將「趙舜~抽掉人生」網路短片傳給所有你周遭的人,並上網為公益的趙舜按「讚」!

拒菸創意短片 「菸之非福」奪冠

拒菸創意短片 「菸之非福」奪冠#抽菸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新北市政府衛生局「青春奔Fun-拒菸Life Show」拒菸創意短片徵集活動得獎名單出爐!洪俊勛以「菸之非福」勇奪第1名「蓋世無雙獎」;第2名「誰與爭鋒獎」由鄭哲昊的「噬血菸癮」奪得,分別得到5萬、3萬獎金及獎狀一面。新北市衛生局表示,為減少菸品危害、強化反菸意識及推廣菸害防制觀念,因此舉辦此活動,希望透過各族群用「自己的語言」以KUSO方式呈現創意短片,也希望藉由此活動,讓民眾更了解,吸菸會讓健康打折。 衛生局健康管理科長張秋文指出,首獎「菸之非福」短片,片中以跑馬燈方式呈現劇中人物與「朋友」一路相伴邁向英年早逝的人生,結尾揭曉「朋友」其實就是致癌物質尼古丁,並以時光倒流方式,讓主角有重生機會選擇再次擁抱健康,而以「一切都還來得及」作為結語,電影感極其強烈,令人印象深刻。「誰與爭鋒獎」使用黑色美學的負面形象勾勒出吸菸的癥結點,透過完整吸菸意象,襯托片尾壓迫且帶威脅性的畫面來反諷時下年輕人的吸菸行為,手法獨樹一格又具有衝擊效果,相當能引起大眾的共鳴。衛生局還建置了「青春奔Fun-拒菸Life Show」Facebook粉絲團,同時提供菸害常識及世界菸害防制最新趨勢,也可讓民眾觀賞得獎短片,並且參與討論。

手腕傷引「腔室症候群」 陷殘廢危機

手腕傷引「腔室症候群」 陷殘廢危機#抽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雲林一名許姓民眾工作時右手不慎捲入機器皮帶中,手腕上方皮肉被絞裂,筋骨清晰可見,因傷勢過重引起「腔室症候群」,恐有殘廢的危險,後轉送大林慈濟醫院緊急開刀,整形外科醫師黃介琦為他進行游離皮瓣移植手術,再重接被阻塞壞死的血管,才挽回右手的功能。許先生表示,他因為維修機器,戴手套的右手不慎被機器的皮帶捲入,他使盡力氣與機器互扯了十多分鐘,不然整條手臂可能都報銷。同事在他呼救下趕來,經過一個多小時努力,把他的手與機器分離,不過他的手腕上層的皮肉,都已被絞到手掌上方,整隻右手都腫了起來,還有濃濃的燒焦味,後來痛到麻木,只知道手還在而已。救護車把許先生送到當地的醫院做了兩次清創手術,去除被絞爛的皮肉,並住院治療十一天,但狀況並無轉好,五隻手指都不聽使喚,當地醫院的醫師認為他必須進一步治療,否則有截肢的危險,把他轉往大林慈濟醫院。經過積極的治療與復健,患者許的手指功能恢復正常,也開始正常的工作。大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黃介琦檢查發現他受傷的部位肌腱與骨骼都未斷裂,有麻、脹、白、硬、痛的症狀,是典型的「腔室症候群」,因血循不良,肌腱缺氧,產生上述的症狀,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可能造成肌肉壞死,嚴重時則可能要截肢。黃介琦指出,開刀時發現患者動脈血管也因栓塞壞死了兩公分,因此為患者做自我皮瓣手術時,削取患者右腳大腿一小片的皮瓣,並保留皮瓣上的動脈,一併移植到右手腕上,除將患者失去的皮肉補足,並且恢復血管的功能,同時也切開包覆神經的肌肉,減低神經腫脹帶來的疼痛。黃介琦強調,「腔室症候群」除了明顯的肢體外傷會發生,一般的扭傷、撞傷都可能產生,如果發生肢體腫脹,一定要找相關的醫師詳細檢查,若錯失治療的時機,將造成肢體的殘廢或喪失部分功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