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菸

「吸菸、喝酒、嚼檳榔」 罹口腔癌率恐增123倍

「吸菸、喝酒、嚼檳榔」 罹口腔癌率恐增123倍#抽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響應桃園縣府推動健康暨高齡友善城市,維護縣民的健康,國際獅子會300G2區總裁黃廖全及獅友們,共同捐贈「口腔保健X光醫療巡迴車」,並由桃園縣長吳志揚親自授贈,以提供桃園縣深入各鄉鎮市及偏遠地區進行口腔衛生保健照護服務。 吳志揚表示,桃園縣103年將正式升格為直轄市,配合桃園航空城開發、老街溪開蓋工程及101年獲世界衛生組織申請通過健康暨高齡友善城市推動。國際獅子會300G2區自95年起即陸續捐贈本縣各項醫療巡迴車計有8輛之多,包括婦癌車、X光車、視篩車及視力篩檢儀器等,今年再次捐贈便利的口腔保健X光醫療巡迴車,將提供更多元、就近、全方位健康篩檢服務,每年至少可增加服務5萬人次以上。 黃廖全表示,捐贈口腔保健X光醫療巡迴車,是因了解衛生局致力在各項癌症防治均有優質政績,希望提供桃園縣民眾更貼近便利口腔衛生保健各項檢查,同時也希望能拋磚引玉,讓更多關心公共衛生政策者,共襄盛舉一起加入社會公益的行列。桃園縣衛生局表示,隨著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的改變,民眾罹患癌症的比例逐年增加,癌症自71年起即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且吸菸、喝酒及嚼檳榔者其得口腔癌機率為一般人的123倍,呼籲「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是防治口腔癌的不二法門,建議30歲以上有嚼檳榔或吸菸民眾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符合資格的民眾可以就近至本縣13鄉鎮市衛生所或牙科、耳鼻喉科診所接受檢查。

吸菸者平均壽命少15年 每6秒即1人死亡

吸菸者平均壽命少15年 每6秒即1人死亡#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目前全球每年因菸害而死亡的人數高達540萬人,平均每6秒即有1人死於菸害,使用菸品者平均壽命減少約15年;事實上,吸菸幾乎傷害身體的每個器官,即使不直接造成死亡,對於吸菸者的生活品質也多少會有影響,例如呼吸困難、工作不便等。各國如不積極採取防制措施,在2030年以前,每年將有超過800萬人死於菸害。科學實証也指出「沒有無害的二手菸」,「菸」不只對吸菸者本身健康造成危害,燃燒不完全的二手菸甚至比一手菸對人體健康傷害更大。因此101年3月1日起,衛生署推出「實施二代戒菸治療試辦計畫」,將門診及住院、急診病人都納入戒菸治療適用對象,規劃增加培訓專業的戒菸衛教人員,以面對面方式,進行戒菸衛教及個案管理服務外;並透過整合轄區內資源,於職場、學校等場域,團隊出擊,提供戒菸衛生教育指導、諮詢、戒菸教育服務!戒菸用藥以菸捐支持比照一般健保用藥,病人每次處方,僅須付兩成以下、最高200元之部分負擔,低收入戶、山地原住民暨離島地區全免。澎湖縣馬公市第二衛生所為使吸菸民眾能更了解菸害,並進一步了解自己而主動戒菸,預計於3月23日、24日及30日上午開辦戒菸班,課程中安排了一系列的「菸害防制」教育,邀請到專業的戒菸衛教人員作相關戒菸指導,報名截止日期至3月15日,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報名參加,詳情可至澎湖縣衛生局網站查詢。

戒菸會胖? 四招教你抗菸癮、瘦小腹

戒菸會胖? 四招教你抗菸癮、瘦小腹#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剛利用年假戒菸的朋友,最怕開工,面對菸友同事不知如何say NO?還有年假連吃九天、加上戒菸胃口大開的朋友,如何擺脫「大腹翁(婆)」?董氏基金會義工團陳淑麗、趙舜、李明依及李㼈特地聯手向大家拜年並分享可以成功避開菸友的撇步及擺脫大腹翁的方法,讓您開工後不怕菸友誘惑,自信持續不吸菸。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表示,年前許多詢問戒菸資訊的民眾,就已經在擔心,開工後回到職場,以前一起吸菸的同事拿出菸來或是相約出去吸菸時該怎麼辦?也有不少民眾擔心從年前尾牙到年後春酒總是大吃大喝,加上戒菸使得身體基礎代謝恢復正常,同時因為嗅覺、味覺的改善,使食物變的美味而胃口大開,都可能導致體重增加,為避免開工後腰圍變粗、衣服也穿不下,所以特別邀請董氏基金會有戒菸或助人戒菸經驗的的義工團來教大家拒菸撇步及擺脫大腹翁四招,也歡迎大家上「華文戒菸網」查詢。義工媽媽李明依則表示,希望大家多動多健康,大家可以運用打賭、請客方式來讓他們接受戒菸這件事,說服他們一起加入戒菸的行列。曾是老菸槍、現在是瑜珈老師的終身義工陳淑麗指出,從年前的尾牙、過年的大吃大喝、還有年後的春酒、加上戒菸一周基礎代謝率回復正常,以及口慾手慾作祟,應該是正在戒菸的朋友最大的課題,大家可藉著「擺脫大腹翁(婆)」四招,伸展久坐不動的身體,讓肺活量增加、精神百倍,同時又加強腹部肌肉,達到抗菸癮、瘦小腹雙重功效!首先第一招、坐在椅子上,雙手手指相扣反掌,吸氣向上伸展,慢慢吐氣側向左邊,吸氣回到中間,再慢慢吐氣側向右邊,吸氣回到中間,吐氣雙手打開放下。(增強肺活量,抗菸癮);第二招、坐在椅子上,右手拉椅子左邊扶手,左手推椅背,吸氣脊椎向上伸展,吐氣上半身左轉,吸氣回到中間;左手拉椅子右邊扶手,右手推椅背,吸氣脊椎向上伸展,吐氣上半身右轉,吸氣回到中間。(扭轉身體,塑腰身);第三招、坐在椅子上,吸氣雙手向上伸展,舉起左腿與地面平行,腳跟用力向前踩,吐氣雙手打開放下,左腿放下,吸氣雙手向上伸展,舉起右腿與地面平行,腳跟用力向前踩,吐氣雙手打開放下,右腿放下。(加強腹部肌肉,向大腹說掰掰);最後第四招、坐在椅子上,左腳跨在右腿上,雙手向後扶著椅子扶手推椅子,背向前伸直,再換右腳跨在左腿上,雙手向後扶著椅子扶手推椅子,背向前伸直。(伸展久坐不動的背部及腿部,趕跑菸魔)

三手菸滯留久 危害恐勝一二手菸

三手菸滯留久 危害恐勝一二手菸#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二手煙這名詞你聽過,但是「三手菸」你聽過嗎?別以為不吸菸,也不碰到二手菸,菸的危害就不會染上身,但事實上,香菸裏頭的尼古丁以及有害氣體很可能會沾染到衣物,以及牆壁等地方,而這些香菸滯留物,對於人體的危害,不比二手煙,或是一手菸來的低,且如果家中有小寶寶這些殘留物甚至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三手菸對於人體的危害有多大?南投縣衛生局解釋,三手菸是近年才面世的新字,英文就是Third-hand Smoke,是反吸菸界和醫學界創出的新字,旨在提高大眾關注度。三手菸是指如你周圍的人在抽菸,滯留在你衣服、頭髮甚或牆壁、傢具上的有害微粒和氣體。就是說如果你的衣服沾染了菸味,你一整天嗅到你衣服的臭氣味,你便是一直在吸著三手菸了。而二手菸是數分鐘的事,三手菸則是數小時(例如衣服有菸味)甚至數個月(例如傢具有菸味)的問題。且影響時間較二手菸更長,三手菸比二手菸更難以預防。我們以為看不見任何人在你面前吸菸就是安全,其實不然。香菸所釋放的有害粒子和氣體,並不會自然分解,而是依附在我們的衣服纖維、頭髮,牆壁、傢具等好一段時間。我們隨手可觸及之處都可能有三手菸的存在,因此三手菸被形容為「隱形殺手」。專家也指出「三手菸」的毒物含尼古丁,長時間吸三手菸,對正值成長發育的兒童影響越大。孕婦若吸菸可能令胎兒腦部發展變得遲緩。大部份父母也不會一邊吸菸一邊照顧孩子,原因不贅。但即使孕婦不吸菸,如果長時間接觸到這些三手菸,可能也會令腹中胎兒受損。兒童在玩耍或四處爬行時很容易用手觸碰並吞三手菸有毒物質進肚子裏。若長期暴露在三手菸下,即使低劑量,對兒童的影響可不要低估!對此,南投縣衛生局提醒,讓我們共同拒絕二、三手菸害的危害,把無菸環境推展的更寬闊,避免菸害持續影響下一代的健康。

抽菸無法紓壓 反而導致緊張、焦慮

抽菸無法紓壓 反而導致緊張、焦慮#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癮君子認為吸菸能夠緩解壓力,但最新研究指出,戒菸才可以紓壓,吸菸反而引致緊張和焦慮,彰化基督教醫院鹿東分院院長邱南英呼籲,戒菸才是擺脫壓力的不二法門。邱南英表示,根據最新的英國精神醫學期刊中的一項研究指出,過去人們普遍相信吸菸可以減緩壓力是錯誤的,事實是吸菸極可能導致更多的緊張與焦慮!邱南英院長指出,由於戒菸後會出現短期的躁動不安、焦慮、不悅、沒有耐性、注意力不集中、飢餓感、渴求使用菸品等「戒斷症候群」,讓吸菸者誤認為「只要吸菸就可以解除不舒服的戒斷症狀」;而事實上,吸菸只能暫緩「戒斷症候群」,且反而讓吸菸者再陷入「不得不」的行為,不但無法紓解日常生活中的壓力,甚至還會因為擔心「吸菸危害健康」而更焦慮。邱南英則進一步強調,菸品中所含之尼古丁具有高度成癮性,要根絕與克服菸癮,建議到醫療院所尋求專業的協助,或撥打0800-63-63-63免費戒菸專線進行諮詢,還有隨時隨地可上董氏基金會「華文戒菸網」瞭解如何戒菸及戒菸迷思,並申請戒菸e計畫或製作個人的戒菸菜單為克服菸癮而準備。董氏基金會終身義工陳淑麗,曾經也是老菸槍非常了解菸癮糾纏痛苦,她表示,菸癮來襲而煩躁不安時,一定要善用可以紓壓、醒腦的戒菸四招,來克服難熬的斷癮症狀。首先就是放鬆深呼吸,想吸菸時,連續15次,將氣深深吸入再慢慢吐出;其次是喝1杯冷水,可滋潤喉嚨,又可有效抑制吸菸的慾望;再來伸懶腰15次,做擴胸握拳運動或原地跳躍也可以;最後來個刷牙或洗臉,可讓自已神清氣爽,精神馬上來!

臺北景點有禁菸 全家出遊有健康

臺北景點有禁菸 全家出遊有健康#抽菸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春節假期長達9天,許多民眾都會安排闔家出遊,以紓緩平日工作壓力,並增進家人、親子間感情。臺北市有許多著名的出遊景點,如最受小朋友喜愛的動物園、兒童育樂中心,還有國內外遊客經常到訪的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這些景點都有禁菸規範,以提供清新舒適的休憩環境,保障民眾不吸二手菸健康權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表示,依據菸害防制法規定及衛生局所公告的禁菸場所,動物園、兒童育樂中心、松山文化創意園區、建國花市、建國玉市等場所室內外全面禁菸,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花博公園等場所則僅有戶外指定地點可吸菸,違規吸菸民眾可處新臺幣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鍰。請民眾遵守各觀光景點的禁菸規範,如不清楚相關規範或吸菸區設置地點,可詢問場所工作人員,提醒千萬不要因一時疏忽而違反禁菸規定,以免影響他人出遊興致,也讓自己敗興而歸。林莉茹處長呼籲,營造戶外無菸環境,可以讓我們享有優質的生活、休憩空間,更可以保障我們及下一代的健康,希望大家都能共同遵守觀光景點的禁菸規範。另外長達9天的春節假期,不論是為了除舊布新,或是因為與家人同聚、沒有工作壓力,是鼓勵自己與親友吸菸者下定決心、採取行動戒菸的最佳時點。希望還在吸菸的朋友拿出勇氣、決心戒菸,以展現對身邊親友的愛並贏得健康,也希望不吸菸的朋友,能多鼓勵仍在吸菸的親友及早開始戒菸。

春節假期拒菸檳 健康從新年做起

春節假期拒菸檳 健康從新年做起#抽菸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市民朋友,春節期間拜年團圓時,避免菸檳,以長保健康。新年新目標,希望市民們能鼓勵身旁紅唇族與吸菸族的朋友能及早戒掉檳榔與菸,下定決心向菸檳「Say No」!給自己一個清新口腔。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提醒市民朋友於春節期間,仍要維持良好的生活健康行為「拒絕肥胖」、「選對食物」及「正常作息」;三大策略做得好,終身防癌健康好!切記要吃的健康,飲食均衡及天天五蔬果,亦避免體重因不正常作息與暴飲暴食而突增,因體內脂肪過多是會增加罹癌的風險,而拒胖的實踐就是保持正常之身體質量指數,健康的體重控制與適當的運動,是預防慢性疾病與癌症重要方法之一。最後,防癌方法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與健康行為之外,就是踴躍參加政府提供的糞便潛血、口腔黏膜、子宮頸抹片與乳房X光攝影等免費篩檢!預防勝於治療,可降低罹病風險。春節過後,衛生局呼籲符合篩檢資格之市民可於年後持健保卡至鄰近的醫療院所接受免費癌症篩檢,幫自己的健康把關。

研究證實抽菸無法紓壓 破除戒菸迷思

研究證實抽菸無法紓壓 破除戒菸迷思#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戒菸真的可以紓解心中的壓力嗎?台北榮總家庭醫學部醫師賴志冠表示,根據最新的英國精神醫學期刊中的一項研究指出,過去人們普遍相信吸菸可以減緩壓力是錯誤的!由於戒菸後會出現約數天至數周的躁動不安、焦慮、注意力不集中、渴求使用菸品等「戒斷症候群」,讓吸菸者誤認為「戒菸壓力反而更大」,董氏基金會邀請戒菸專業醫師及營養師分享民眾的戒菸迷思。高雄榮總家庭醫學部薛光傑醫師更指出,一般人一開始都會想藉由減菸量開始戒菸的第一步,不過減菸量並不是戒菸,減量後還是在吸菸,即使減量一半,吸菸造成的死亡率也沒有減低,而且會延後成功戒菸的時機,增加戒菸痛苦。「斷癮症狀」是在完全不吸菸後才會浮現,所以建議長痛不如短痛,一鼓作氣、利用年假對抗「斷癮症狀」。此外,有些民眾甚至會一邊減量吸菸一邊又用尼古丁替代戒菸藥物,互相牽扯下自然戒不掉,而且可能導致尼古丁過量,所以要戒菸必須一口菸都不吸。而有些人認為,戒菸容易肚子餓、就會變胖?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許惠玉主任表示,停止吸菸後,因為尼古丁停止補充,身體基礎代謝恢復正常,同時因為嗅覺、味覺的改善,而使食物變美味,體重些微增加都是正常的,但只要配合規律的運動、多喝水多吃蔬果、細嚼慢嚥、少量多餐及睡前3小時不食的原則,做好體重控制並不難。很多愛美的女性因怕胖而不願戒菸,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其實吸菸容易產生皺紋及加速老化,與美麗背道而馳。賴志冠說,不少人會用「壓力大,想抽根菸」做藉口,但生活壓力大,靠吸菸其實無法真正地紓壓,事實上,開始戒菸後只要斷癮症狀消失,成功戒菸者將永遠擺脫菸品控制,讓自信心更強、健康狀態改善,進而日常生活中的壓力更將逐步減輕!至於戒菸藥物與專業衛教則是幫助度過斷癮症狀的重要工具,應多加利用戒菸門診以及醫師的專業諮詢,掌握多項戒菸支持與協助,才能徹底戒除菸癮。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