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菸

教壞小孩!國高中校長愛抽菸 學生跟著抽機率高

教壞小孩!國高中校長愛抽菸 學生跟著抽機率高#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香菸,一直是危害人體健康的最大元兇,它不只會導致人們熟悉的肺癌之外,就連肝癌、口腔癌等幾乎所有的癌症都跟抽菸有關,但在我國菸價過低,青少年取得香菸的管道極為普遍且容易的情況下,我國青少年抽菸人口可說是居高不下,而根據統計指出,青少年若暴露在二手菸的環境下,很容易也跟著抽菸,但國高中有近兩成的老師們,卻「以身作則」抽給學生看,實在令人擔憂!青少年暴露於二手菸環境 抽菸機率高而國民健康署就做出了一項令人驚訝的調查,調查指出,有暴露於家庭二手菸的青少年相較於無暴露者,國中生吸菸機率為2.09倍、高中職生為1.61倍。而即使父母不在孩子面前吸菸,但父母本身有至少一人吸菸,相較於父母無吸菸者,國中生吸菸機率仍高達1.41倍、高中職生為1.26倍。校園的環境影響更大,在校園有暴露到二手菸的青少年,其吸菸率高達沒有暴露者的2.2倍!而更加擔憂的是,既然國高中生暴露於二手菸的環境下,會增加其抽菸的機會,但是在校園中,最會製造二手菸的竟然是學校教職員們,統計指出,學校二手菸來源,在國中生,來自校內教職員工者高達16.8%,其中老師6.9%,警衛或工友5.1%,其他行政人員0.8%,並有4%是來自校長!在高中職的情況也有16.4%來自教職員工,其中老師5.2%,警衛或工友4.9%,校長5.3%,其他行政人員1.0%。因此,國健署與董氏基金會,特別邀請藝人蕭敬騰擔任戒菸大使,呼籲青少年們,拒絕吸菸,把吸菸的這ㄧ口氣,用在未來去爭一口氣,拒一口菸,就是爭一口氣! 

研究:青少年零用錢多 較易吸菸

研究:青少年零用錢多 較易吸菸#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根據統計,我國目前有350萬吸菸人口,而成人吸菸人口,因為近期來的戒菸風潮的逐漸興起,而有緩步下降的趨勢,但青少年的吸菸比率,似乎沒有因此減少,而去(101)年國高中生的吸菸率,分別為6.7%與14.1%,青少年吸菸,無非是同儕的鼓吹與家庭父母或師長也在抽菸有很大的相關,因此要如何讓青少年的吸菸人口下降就需要民眾進一步思考。也許會有人認為青少年吸菸,有什麼關係?但是,根據眾多數據的統計指出,青少年若吸菸,很容易導致一輩子都會吸菸,若在這個時期,能讓青少年與菸害隔絕,成年後吸菸的機會也會大幅的降低。菸價的調漲 有助於避免青少年吸菸因此,要如何讓青少年遠離菸害,則值得民眾深思熟慮,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提高菸價為全球菸害防制最具成本效益的最佳策略;由於青少年可支配的零用錢有限,對菸品價格變動較敏感,調漲菸價最大的效益就是保護青少年,免於染上菸癮或是及早戒菸。零用錢越多 青少年越可能吸菸另外,根據Chen(2012)等人的研究指出,與零用錢為0的青少年相比,每個月零用錢為1~499、500~1499及≧1500元的青少年,開始吸菸的機會依序為2.1倍、2.8倍、4.6倍,並會成為規律性吸菸者。另美國公共衛生總署署長報告--Surgeon General Report(2012)也指出,青少年菸害防制的有效策略為,(1)提高菸價;(2)結合傳播媒體進行反菸宣導;(3)禁止菸品廣告;(4)限制菸品接近青少年;(5)建立無菸公共場所及工作場所;(6)運用社區資源(推廣無菸家庭);(7)以學校為基礎的課程(如教導拒絕技巧等生活技能),可以有效降低青少年吸菸率。

誇張!5成民眾竟不知檳榔子會致癌

誇張!5成民眾竟不知檳榔子會致癌#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研究顯示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的民眾,罹患口腔癌風險機率高達123倍,而咀嚼檳榔更是首要的危險因子,但仍有5成民眾不知檳榔子會致癌,正確認知還需推廣。國際癌症研究總署在92年公布檳榔子為第一類致癌物,即檳榔子不加任何配料就對人類具有致癌性,但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1年調查結果顯示,18歲以上男性民眾對「嚼檳榔即使不加配料,也會導致癌症」的檳榔認知率為51.5%,還有將近5成仍不知檳榔子會致癌。調查資料亦顯示,每10名口腔癌患者,就有9位有嚼檳榔的習慣,這也是國人罹患口腔癌的主要原因。為此,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表示,拒絕嚼檳榔及定期口腔癌篩檢,是遠離口腔癌威脅的不二法門。● 戒除檳榔/所謂的檳榔是以檳榔子為主要成分,佐以荖葉、荖花和石灰作為配料,檳榔子中所含的檳榔素和檳榔鹼成分,具有潛在的致癌性,而檳榔鹼在口腔中會硝化產生亞硝胺,這些硝化衍生物會誘導腫瘤產生。而添加物如荖花,因為含有黃樟素、丁香油等毒性成分,可能會導致口腔表皮細胞層萎縮變薄,誘導發炎反應;其他配料如紅灰、白灰也會在口腔中形成高鹼性的環境,加重口腔黏膜的表皮細胞被破壞。● 定期口腔篩檢/國民健康署自99年起將口腔黏膜檢查納入預防保健服務項目中,針對有吸菸或嚼檳榔的30歲民眾可進行2年1次的免費篩檢。透過定期篩檢,讓專科醫師診視確保口腔健康,發現病兆提早轉介治療,減少癌症死亡的風險。

兼顧面子裡子 肉毒桿菌治療排尿障礙

兼顧面子裡子 肉毒桿菌治療排尿障礙#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肉毒桿菌不只可以用來美容、讓皮膚光滑回春,還能解決神經性排尿功能障礙?讓你照顧面子、也顧裡子?到底為何會有這樣神奇的功效,主要是利用肉毒桿菌素讓肌肉放鬆的特性,來達到治療的效果。要知道肉毒桿菌素如何應用,可先瞭解膀胱的排尿機制,成大醫院泌尿科林佩瑜醫師將做詳細的介紹:Q 膀胱如何排尿?膀胱是像氣球般有彈性、可以縮放的器官,透過逼尿肌的放鬆,膀胱可以儲存尿液(水庫蓄水);而尿道也有一個外括約肌(如水門閘道),平常會收縮阻止尿液滲漏。當膀胱儲滿尿液時,腦神經會整合下達指令,經由脊椎神經傳達至膀胱時,膀胱的逼尿肌就會收縮,同時合併尿道外括約肌放鬆,就能正常解尿。當神經傳導路徑上出現任何一個地方受損,都可能引起排尿功能障礙,稱為「神經性因排尿功能障礙」。Q 肉毒桿菌素的原理?大眾的既定印象中,肉毒桿菌素注射在臉部主要是用來減少肌肉收縮,進而減少因肌肉收縮造成的臉部紋路,讓臉皮看來光滑回春,但其實肉毒桿菌素能讓「肌肉放鬆」的特性,在治療神經疾病引起的肌肉攣縮、吞嚥困難上也已有顯著的療效。利用這個特點,應用在解決「神經性因排尿功能障礙」或許是一項新選擇。當逼尿肌無法放鬆造成膀胱張力過強,肉毒桿菌素可以注射在膀胱內讓逼尿肌放鬆,使膀胱恢復儲尿的功能;如果是尿道外括肌排尿時無法放鬆,肉毒桿菌素可以注射在尿道括約肌處,讓尿液排出更為順暢。肉毒桿菌治療排尿障礙 需視病況而定但肉毒桿菌素治療並非適合所有的病患,治療前須先評估膀胱功能,瞭解解尿時膀胱和括約肌的功能狀態,視情況採用。此外,因肉毒桿菌素非常昂貴,且病患依病況不同,可能須重覆注射,整個療程下來所費不貲,且目前健保尚未給付。

抽菸、喝酒、睡太少 8成青壯男早衰

抽菸、喝酒、睡太少 8成青壯男早衰#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食品危機不只讓民眾人心惶惶,也嚴重影響國人對食安的信心,但其實不只食品、我們所處的環境、生活及工作壓力,都會讓身體產生毒素及慢性發炎,進而威脅健康!經調查發現,青壯年男性(21-50歲)5人中就有4人早衰,原因和生活習慣不佳息息相關。從評估早衰的2大指標「鐵蛋白」與「睪固酮」中發現,高達82.6%男性「鐵蛋白偏高」,且「睪固酮偏低」的男性佔78.5%;鐵蛋白是體內慢性發炎的評估指標,過多的「鐵」象徵身體代謝失調及加速老化;而睪固酮是人體代謝的驅動力,也是活力的來源,因此「睪固酮偏低」也是早衰的重要警訊。預防醫學專家周家宇表示,鐵蛋白是身體組織中主要貯存鐵質的一種蛋白,存於各種細胞中,主要的功能是維持鐵質的代謝平衡。當體內鐵過多時,易造成自由基增加,產生過多的過氧化脂質,且活化血小板、促進血液凝固,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阻礙其他生理功能的運作。生活習慣不佳 是早衰主因且生活習慣不良也容易造成鐵蛋白偏高,如青壯年男性睡眠時間不理想(不足6小時與超過8小時);有抽菸、喝酒習慣者,普遍鐵蛋白質偏高。朱大維醫師表示,早衰與不良生活習慣有密切關連,及早建立正確的生活習慣,身體各器官就能處於較健康的狀態。而民眾除了調整生活習慣,並少吃鐵質高的食物(如紅肉)外,捐血更是改善鐵蛋白偏高的選擇之一。此外,台灣生活壓力大,「性賀爾蒙功能失調」也有年輕化的趨勢,睪固酮是人體代謝的驅動力,也是活力的來源,但21-30歲男性竟有71.1%睪固酮偏低,平均10人中就有7人活力不足,這些人的生活習慣也不佳,有抽菸、喝酒、睡太多(>8小時)或太少(<6小時)的情況。

可怕!4成男性、9成女性不吸菸仍患肺癌

可怕!4成男性、9成女性不吸菸仍患肺癌#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肺癌的發生除了吸菸引起外,還有許多不可控制的成因,包括基因問題、環境污染因素等,因此「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與「台灣癌症基金會」提醒民眾,遠離肺癌一定要謹記三大叮嚀「禁絕菸害、早期診斷、早期治療」。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資料顯示,癌症是全球第一大致死因素,而五大致死癌症雄居第一的就是肺癌。此外,肺癌與吸菸行為脫離不了關係,WHO說明,吸菸將導致鼻咽癌、食道癌、胃癌與胰腺癌等,且因菸害引起不同癌症死亡者,其中肺癌占71%,因此WHO呼籲,防治肺癌一定要戒絕菸害。但台灣有個特殊現象就是,最近10多年來所發生的肺癌,分析病患的生活習慣顯示,除了吸菸是引起肺癌的危險因素外,有相當高的比例反倒是不吸菸的族群。由於台灣肺癌的類型多數為肺腺癌,而此種肺癌與吸菸行為較不密切,容易讓非吸菸族群輕忽,因此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保全健康。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主任表示,肺癌患者中有將近5成為肺腺癌,其中女性占肺腺癌的7成,但病患卻有9成為不吸菸者;且罹患肺腺癌的男性,這幾年不吸菸的比例上升,將近4成。不吸菸卻罹患肺腺癌的比例逐年攀升,令人憂心,可能的隱形殺手因子包含基因問題、家族病史,及致癌環境問題等。肺癌並非全然由吸菸引起 良好生活習慣與定檢顯得重要因此提醒民眾除了遠離二手菸外,生活中的預防,如多吃蔬果、多運動,高危險群定期篩檢絕對是必要的。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主任蔡俊明醫師也表示,雖然肺癌的發生與致死率如此高,但是它並非難以治療,根據臨床數據,肺癌1公分內以手術切除,其治癒率為85-95%,若是2公分以手術切除、治癒率也高達70-80%,也就是說,只要早期發現,肺癌的治療機會非常大。肺癌高危險族群如下:1.吸菸族群2.有肺癌家族病史者3.曾經罹患肺結核或是其他肺部慢性發炎疾病者4.長期暴露於致癌環境者(如金屬業、冶礦業、石綿接觸者,與長期曝露在放射線環境下者)

爸!別再抽了 七成二手煙出自於爸爸

爸!別再抽了 七成二手煙出自於爸爸#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了鼓勵民眾戒菸,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在大墩文化中心舉辦「我家不吸菸成果發表及菸害小記者結業典禮」,由副市長蔡炳坤、衛生局專門委員洪秀勳與多位小朋友共同在無菸健康樹貼上戒菸成果,象徵衛生局(所)、學校及家庭等單位合作,讓中市無菸環境能開花結果。爸爸較會吸菸 八成孩童會抗議根據衛生局對幼兒園及國小學童訪問調查發現:有17.3%小孩在家中面臨二手菸害威脅,其中以父親為製造者的比例佔73.2%;另外有82.9%的小孩會主動要求對方不要吸菸,顯示孩童在家中面臨菸害的荼毒及對菸害的厭惡感。像小五的張雁婷表示,爸爸雖然沒抽菸,在家裡不會聞到菸味,但是到外婆家就會聞到舅舅身上的濃濃菸味,如果又點起菸來,菸味飄在外婆家瀰漫,還會想跟媽媽說,「我想回家」,直到自己今年參加「菸害小記者」活動,就會跟藉舅舅說吸菸的壞處。沒想到舅舅在前陣子開始試著戒菸,把原本一天一包菸,慢慢減到一天半包菸,最近兩個月已經減為三天才吸一支菸,相信再過不久,舅舅可以成功將菸戒掉,讓她每次去外婆家都是開開心心的。      對此,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專門委員洪秀勳表示,為落實吸菸及家庭二手菸危害健康的具體行動,今年有29,213個幼兒園及國小家庭完成「我家不吸菸」簽署,高達97.1%的學校支持,還有235名學生加入拒菸小尖兵行列,將拒菸的觀念推廣至家人、親友、學校及社區,營造「愛家人就從戒菸做起」的無菸清新好家庭。

做什麼事最傷心?答:抽菸 罹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六倍!

做什麼事最傷心?答:抽菸 罹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六倍!#抽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跟情人分手會傷心,與朋友吵架會傷心,經濟好不起來物價又猛漲真的好傷心!但你知道做什麼事情最傷心嗎?答案是抽菸!根據美國的研究指出,長期抽菸的人,比不抽菸的一般人,因為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風險暴增到六倍以上,因此,有抽菸習慣的你,還要繼續抽菸嗎?抽菸 易罹患心血管疾病飯後一根菸,快樂似神仙!但也很有可能早一點歸天,真的成仙!我國100年因心臟疾病而死亡的人數為16,513人,為十大死因第2位,而根據國民健康署100年「癌症及心血管疾病與吸菸、二手菸、飲酒、嚼檳榔之關係調查計畫」,針對國內9家醫院、共1797名罹患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病人進行健康行為調查,結果顯示,男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有79.5%為吸菸者,男性中風患者有65%為吸菸者。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雖然吸菸率9.1%遠低於男性,但二手菸暴露率高達51.5%,顯示女性患者雖大部分不吸菸,但二手菸造成的危害嚴重;另外,根據101年「成人吸菸行為調查」統計顯示,男性吸菸率32.7%、女性吸菸率僅4.3%;但女性的家庭二手菸暴露率卻有22.1%,估算暴露人數約210萬人,顯示二手菸危害女性嚴重。長期抽菸者 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激增六倍!而臨床研究顯示,菸品中的尼古丁等物質,會加速動脈硬化,讓血液黏稠、血管缺乏彈性,一旦引發阻塞會造成缺血性中風,若是血管破裂,則會造成出血性中風,菸品對心血管造成的惡劣影響,也容易引發心肌梗塞;美國疾病管制局出版的菸害報告亦指出,男女性吸菸者則比非吸菸者有高達2到6倍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另,男女性暴露於二手菸,也會提升20~60%心血管疾病死亡之危險性。對此,國民健康署為使國人遠離菸害威脅,辦理「二代戒菸治療試辦計畫」,透過戒菸專線、社區藥局、戒菸門診等戒菸服務資源,可獲得專業的諮詢、戒菸藥物治療。戒菸藥物由菸品健康福利捐補助,比照一般健保用藥繳交20%、最高200元的藥品部分負擔,大幅降低戒菸治療的經濟負擔,為了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請趕快戒菸。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