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傷害

空中瑜伽跟一般瑜伽差在哪?復健醫:小心「4大常見傷害」

空中瑜伽跟一般瑜伽差在哪?復健醫:小心「4大常見傷害」#運動傷害

最近空中瑜伽在辦公室很流行,平常不運動的小雯也跟風加入空中瑜伽的熱潮。開始空中瑜伽運動的小雯確實感到肢體伸展開來、肌肉力量也提升了,然而最近手拉掛布的時候,肩頸時常覺得痠痛,甚至回家睡覺壓到肩膀有時也覺得不舒服。小雯想起空中瑜伽老師說她初學的時候曾因施力不當,造成肩部肌腱炎,於是小雯決定到復健科就診,徹底檢查自己的肩頸。

運動後「怪怪的」是痠痛還是受傷了?一圖秒懂兩者差別

運動後「怪怪的」是痠痛還是受傷了?一圖秒懂兩者差別#運動傷害

文/陳渝仁、林杏青喜愛跑步的人多數曾有這樣的經驗:跑步跑一跑,怪怪膝蓋的,時好時壞,位置也不太固定,有時候跑了很久才出現,有時候乾脆完全休息,卻不一定真的有解決膝蓋不舒服。感覺沒有持續性的疼痛,這樣是運動傷害造成組織受傷了嗎?上班族整天久坐不動,一天僵硬的姿勢維持很久,常有上背疼痛問題,肩胛骨之間的膏肓部位劇烈疼痛,甚至比切菜割到手指還痛,這樣明顯的疼痛,背後一定有身體結構的受傷嗎?一般人常認為傷害跟疼痛是同一件事,其實兩者是不同的概念。「傷害」通常具有以下特質: 組織損害的證據,例如肌肉骨骼超音波確認肌腱撕裂 較明確的造成機制,例如突然搬重物造成肌腱撕裂傷 發炎的證據,例如肌肉骨骼超音波發現關節內積液或局部紅腫熱痛要特別注意的是,許多人過度把「無症狀的退化」解釋為「傷害」,例如骨刺是骨頭受力不平衡及長久使用退化造成,不一定跟傷害有關。疼痛則非常主觀,自我感覺疼痛就是疼痛,並且不必然有「傷害」的證據。許多疼痛不舒服未必有「傷害」,一個可能是因為組織本身「受傷」的幅度很微小,無法以影像或其他客觀方式佐證「傷害」的存在:例如因為突然增加訓練量而產生「延遲性痠痛」,微觀上來說是一種極小的傷害,難以用客觀影像驗證;另一個可能性是許多疼痛可能來自其他因素,例如肌肉收縮時的不協調、緊繃,甚至跟內分泌、壓力、情緒、睡眠等有關。疼痛像火災警報器嗡嗡作響,不一定真的是失火,也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告訴我們的身體「必須做一些改變」。不是有痛就不能動區分「傷害」和「非傷害性的疼痛」之所以重要有2個原因: 兩者處理方式不盡相同:若組織結構有明確損傷,承受重量的方式和活動度應該暫時改變調整、加以限制;然而有些疼痛並不伴隨組織結構傷害,卻需要透過運動的方式來讓身體產生變化,例如把局部組織的肌肉訓練的更強壯、收縮更協調、更有彈性才會變好 如果過度自我暗示不存在的身體結構傷害,有可能「越想越痛」,甚至覺得身體任何不舒服都是因為傷害引起、害怕活動,對解決疼痛問題和整體健康有許多不利影響。  (運動疼痛不一定就是運動傷害,需看修復情形來判斷。圖/陳渝仁提供)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的幫助肌肉骨骼超音波讓醫師在診間可以快速評估是否有組織受傷,例如關節積液或肌腱撕裂,並且視情況注射消炎藥物或增生治療,緩解疼痛也促進組織修復。然而若在超音波下並無法發現明顯的病灶,有可能是組織傷害太過微小,目前的超音波技術無法顯像,也可能是問題不在單一組織,而是整體穩定度的問題,此時醫師會輔以生物張力完整性(biotensegrity)的觀點給予治療。 以增生療法強化可能有微觀受傷的組織 強化周遭肌腱韌帶或者放鬆筋膜,平衡身體局部的張力且加強穩定性 研究顯示增生療法可能帶來局部神經的逐漸修復要特別提醒的是,注射治療只是組織修復及疼痛治療的一環,絕對不是針下病除,後續的復健運動治療及營養補充或是心理評估,都是不可或缺的環節。認知處理方式不同,運動才能無痛無傷組織傷害與疼痛是一般人及運動愛好者都會面臨到的問題,正確認知兩者的不同,理解傷害不必然持續疼痛,而疼痛並不一定都來自組織的傷害,並且知道兩者在處理上的不同,是回到無痛無傷人生的最好方法。 參考資料Hoegh, M., Stanton, T., George, S., Lyng, K. D., Vistrup, S., & Rathleff, M. S. (2021). Infographic. Pain or injury? Why differentiation matters in exercise and sports medicine.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bjsports-2021.Lin, I., Wiles, L., Waller, R., Goucke, R., Nagree, Y., Gibberd, M., Straker, L., Maher, C. G., & O’Sullivan, P. P. B. (2019). What does best practice care for musculoskeletal pain look like? Eleven consistent recommendations from high-quali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systematic review.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54(2), 79–86Dischiavi, S., Wright, A., Hegedus, E., & Bleakley, C. (2018). Biotensegrity and myofascial chains: A global approach to an integrated kinetic chain. Medical Hypotheses, 110, 90–96.  (作者為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媒體長陳渝仁及副秘書長林杏青,兩者同時也任職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支援中華奧運代表團 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守護選手

支援中華奧運代表團 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守護選手#運動傷害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萬眾矚目的2020東京奧運即將舉行,儘管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華東奧代表團選手共計68人超越上屆里約奧運,並成立完整醫護團隊,除了最高規格的防疫措施,並聘請防疫協調官及4名專業隨隊醫師,其中3名醫師是長庚醫院的主治醫師,同時也是上屆里約奧運醫療團隊骨幹,具有相當豐富的國際賽事經歷,將共同伴隨中華代表團的選手們出征,協助選手們安心備戰,勇奪佳績。 「我們當然希望每一位選手都能以百分之百的狀態去和頂尖高手競技,並且在體育的最高殿堂兌現天賦,不辜負他們的汗水,是我們的使命。」復健科林瀛洲醫師感性表示。整合院內各專科人才 選手們摘金奪牌後盾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副主席林瀛洲醫師同時也是本屆東京奧運醫療團的召集人,負責奧運期間召開隊醫會議及統籌代表團醫療事務,他擁有極豐富的國際大賽隨隊經歷,專精於運動員狀態的調整及運動傷害的治療,協助許多國內好手重返賽場。 長庚有感於專業運動員在國內體育環境中,取得各項資源相對不易,為了讓國內體育選手更能無後顧之憂,自2014年起整合院內各專科對於運動領域有熱情的醫師、防護師、心理師、營養師、藥師等不同領域人才,組成國內首屈一指的運動醫學整合團隊,照護運動員的身心健康。 擁有多次大型國際賽事經驗的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副主席周文毅醫師堅定說到,「奪牌是選手也是國人的夢想,健康是夢想的前提,我們會為選手的健康做最嚴謹的把關。」因為多次在國外協助選手做急性狀況處置,包含傷口縫合、脫臼復位、骨折固定等,隨隊醫師會盡全力去了解選手狀況,並協助選手保持最佳競技狀態。醫師的角色除了針對傷病的治療之外,同時給予選手心理的支持也是影響選手表現非常關鍵的一環。最年輕中醫隨行 以針灸幫助選手修復疲勞2016年即成為史上最年輕之奧運隨隊醫師出征里約,亦是史上首名中醫師擔任奧運隨隊醫師,高雄長庚中醫部郭純恩醫師表示,「疫情之下,我們的任務是保護選手及工作人員,我的角色在於以針灸、雷射針灸幫助選手的疲勞修復。」長期在國家訓練中心駐診,郭純恩深受國內體育運動員的好評及信任,對於如何拿捏賽前跟賽間治療的劑量,有相當準確的概念,也跟頂尖選手們有良好的默契。「當選手知道來治療後不會痠軟無力,而是減少疼痛、更加快速地進入備戰狀況,他們自然就會更放心去準備跟發揮,因為累了、痠了,有我們在。」 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對於這次的工作深感榮幸,同時會以最嚴謹的準備成為中華代表團選手們摘金奪銀的後盾,讓選手們可以毫無保留地在奧運場上全力以赴。

治療運動傷害的不二法門:夢想處理法

治療運動傷害的不二法門:夢想處理法#運動傷害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面對病人的肌肉骨骼相關主訴,臨床醫師們該考慮些什麼?《英國運動醫學期刊》今年發表了「『夢想』處理法」,協助整理「處理運動傷害的醫師可能會如何思考眼前病人的問題」。這樣的流程:診斷(Diagnosis)、風險因子及復健(Risk Factors & Rehab)、衛教(Education)、止痛及附加治療(Analgesia & Accessories)、保持身體活動水平和健康(Maintain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and Fitness)的英文字首剛好形成了「夢想處理法」(DREAM approach)。診斷:客觀調查,詳細詢問病史與留意「紅旗」徵象詳細詢問疾病與疼痛是怎麼發生的,往往可以給醫師不少線索,也幫醫師及病人避開風險。例如下背痛的病人是否有發生創傷、是否有腫瘤病史、是否有特殊的藥物使用,就是醫病雙方可以互相提醒一起警覺的例子。許多時候病人會覺得醫師安排越多檢查,代表醫師越「好」。醫師處理的是眼前的病人,診斷和治療的價值在於讓病人的功能更好。多做影像檢查常常會有意外、並不屬於這次真正疼痛因素的發現,例如發現了沒有產生明顯症狀的膝關退化或是半月板撕裂,此時如果又沒有很適當的「說明」(例如把退化性關節炎解釋為「骨頭磨骨頭」),有時候反而會忽略掉最主要的問題,還因為病人被影像結果嚇到不敢運動、不斷自我暗示問題來自影像上的發現而陷入恐懼焦慮。大部分的疾病,其實都有可以運動的方式、甚至重返競賽的時間點,需要醫病雙方一起討論。風險因子及復健預防勝於治療,醫病雙方如果能夠一起找出可能影響目前疾病發生的因素,就比較有機會避免病情反覆發生。例如是否存在任何不可改變的風險因素(年齡、受傷史等?)是否有任何運動習慣改變(例如在肩痛的情況下搬重物、場地與體能訓練計劃的變化等?)危險因子也可能包含飲食及心理因素、訓練的技術或設備問題方面。在找出風險因子之後,要以病人為中心,擬定從急性期處理到逐漸承重訓練、重返賽場訓練的計畫。這時候往往需要從醫師、治療師、教練等不同專業一起介入。衛教、止痛及附加治療、保持身體活動水平和健康有時候受傷和生病其實是幫助恢復到更好的健康狀態的機會,是身體在提醒我們要改善生活方式(例如飲食、吸菸、飲酒和睡眠)、改善肌力與優化運動技術──不妨將這個想法做為復健時的主要心理動力。如果能夠一開始就了解整個受傷到重返生活功能和賽場的可能過程,傷者也會比較能快樂地進行復健:例如急性期醫師會協助用合理的方式控制疼痛並恢復關節活動,在各種治療的風險效益中拿捏平衡、中期要進行肌力訓練和平衡感重建、後期會開始進行敏捷協調方面的練習。在復健的過程中,也要意識到復健不過就是一種「在受傷時的訓練方式」。絕大多數的狀態都可以繼續維持身體活動、並且做到很多事情。D:Diagnosis(診斷)1.是否有危險信號?2.臨床檢查是否能影響治療決策?3.該如何解釋病人身上的意外發現?4.治療病人,而非檢查報告。R:Risk Factors & Rehab(風險因子及復健)1.是否能在第一時間找出造成此傷害的危險因子,並減低再次發生的可能性?2.擬定一個長期的復健計畫,其中包含明確的漸進式訓練準則,採用跨團隊模式,利用各種專業來幫助患者康復。E:Education(衛教)1.以實用且易於理解的方式提供病人訊息。2.在解說後,可請病人覆誦他們所理解的內容。3.考量並承認患者的想法、恐懼、期待及目標,可適時地提供慰藉。A:Analgesia & Accessories(止痛及附加治療)1.確保您在開立處方時遵守禁藥法規,並避免濫用非類固醇消炎藥、鴉片類止痛藥物。2.在特定原因下才使用附加治療,如注射療法、營養補給品、震波,並清楚解釋它們的角色。在尚未掌握基礎問題前,不要本末倒置,逐漸承重的訓練才是治療的核心。M:Maintain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and Fitness(保持身體活動水平和健康)1.以強調患者仍可做的事情的方式重新定義傷害。2.強調維持身體活動水平的重要性並最佳化生活模式相關因子(如飲食、菸酒及睡眠)。3.針對運動員,可強調此次傷害是幫助他改善其他領域的一個好機會(如戰術方面)。(文章授權提供/台灣運動醫學學會副秘書長林杏青、林口長庚復健科醫師葉書偉)

單車環島後雙手麻痛 手腕尺神經損傷

單車環島後雙手麻痛 手腕尺神經損傷#運動傷害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5歲的陳先生日前騎單車環島後,出現雙手麻痛,手部精細動作無力,雖至診所做頸部牽引治療,一個多月仍未見改善,後來到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求診,經安排神經電學檢查,診斷為單車手麻痹,即所謂的手腕尺神經損傷。手部無力做精細動作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復健部林樞寰醫師表示,這幾年單車運動風行,加上疫情無法出國,很多人選擇騎單車環島旅行,長距離騎乘應注意避免運動傷害。林樞寰醫師指出,臨床上會造成手指麻木、感覺異常或手指精細動作無力的原因有許多,例如:第八頸神經根及第一胸神經根病變、臂神經叢損傷、肘隧道症候群、腕道症候群、單車手麻痹等,除藉由病史及理學檢查外,往往須安排電學檢查,確認是什麼神經受傷,在什麼部位受傷及嚴重程度為何,有時還需要安排超音波或核磁共振檢查來協助查明原因,以提供正確治療。手腕前面有兩條神經分別是正中神經及尺神經,控制手部精細動作及感覺。容易因為長時間使用或壓迫而造成傷害。根據文獻報告,在手腕處造成的尺神經損傷,最常見的原因是與職業工作有關,其次是局部有異常結構組織壓迫,例如腱鞘囊腫。另外長距離騎單車選手也是高風險族群,研究調查顯示,多天數長距離騎乘單車活動,有二至三成選手會出現手部相關症狀,主要原因是因為長時間要用力握住自行車手把所致。常改變手部姿勢 穿戴有襯墊手套降低手部壓力林樞寰提醒,若長時間維持不當姿勢或壓迫,易造成手腕尺神經損傷,因此調整單車手把,使手腕維持在自然中間位置,可緩解手腕過度伸展而造成神經壓迫。此外,可穿戴有襯墊手套以降低手部壓力,減少神經壓迫。騎單車時常改變手部姿勢,避免同一部位受力,分散壓力,途中應適度休息,就能減少運動傷害。

國手分享前十字韌帶斷裂經歷 運動傷害不可輕忽!

國手分享前十字韌帶斷裂經歷 運動傷害不可輕忽!#運動傷害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運動傷害是運動員最大的夢魘,尤其當比賽迫在眉睫,不論身心都會產生強烈的無助感,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秘書長、林口長庚復健科主治醫師 吳致寬分享每年有一成以上的運動員會發生膝蓋前十字韌帶受傷,不單是姿勢問題,不平衡、疲勞都有可能導致,及早進行診斷並積極配合治療及復健,就有極大機率可以重返運動場,為下次的爭戰做準備。但一般民眾也可能因意外或運動傷害發生前十字韌帶受傷,應及早至復健科門診評估治療。台灣復健醫學會與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於三月十四日合作舉辦「運動醫學專題講座:運動員前十字韌帶斷裂座談—從受傷到回場」,由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里約奧運中華代表團隊醫療長林瀛洲醫師擔任座長,邀請三位知名運動員現身說法分享心路歷程,並與復健科醫師、骨科醫師、物理治療師及運動防護員針對前十字韌帶斷裂的治療及復健,進行跨領域深度討論。國手賽前 前十字韌帶受傷 心路歷程分享雅典奧運跆拳道金牌選手朱木炎親身帶著許多選手走過前十字韌帶受傷的復健之路、台北世大運跆拳道品式金牌選手李晟綱都曾受前十字韌帶損傷所苦、跆拳道選手蘇麗文更因前十字韌帶撕裂淚灑北京奧運場上。朱木炎教練強調當選手受傷時,首先要鼓勵選手,安撫他們的情緒,當選手信心提升,與醫療團隊討論後續治療及復健時程,擬定完善的治療計劃,復原機率及時間也會跟著縮短,在醫學不斷進步的時代,選手可以復原到受傷前狀態的機率也提升許多。選手蘇麗文分享,在北京奧運受傷當下只感覺到疼痛,小腿跟大腿有分離感覺,但只有全力以赴的想法,因此還是堅持完成比賽,沒想到下場後疼痛更劇烈,腫脹程度也很嚴重,經詳細檢查後確認韌帶及半月軟骨皆受傷。為了早日重回場上,蘇麗文選手在手術過程中配合度極高,術後也持續調整復健方式跟強度,加強肌力及復健避免再次受傷。雖然復健過程很辛苦,但復健是一輩子的路,訓練後的肌耐力比受傷前更好,很感謝醫療團隊成功完成手術,並且積極參與她的復健之路。選手李晟綱表示,前十字韌帶受傷的時間點印象十分深刻,當下感覺疼痛及腫脹,大腿股四頭肌肌力變得很差、無力,膝蓋的穩定度變得很差,距離下回比賽只有短短5週,雖沒有進行開刀,但傷後持續復健強化肌力,透由扎實復健,強勢回歸。前十字韌帶受傷一定要開刀嗎? 如果不開刀是否有其餘的治療方式?吳致寬醫師指出需了解病患在什麼情況下受傷,初期合併醫學檢查及超音波作出完整的評估及判斷,包含:膝關節鬆、膝蓋前後搖晃等症狀。若單純前十字韌帶損傷,以長期來看保守治療與開刀治療,兩者在功能上沒有差異,在穩定性上則是開刀比較好。吳致寬醫師分享傷後治療可分成四階段,分別是受傷->開刀->復健->回場,若術前及術後皆進行復健及肌力訓練,功能性測試、生活品質都比單純做術後復健還要好,回場機率也會提升,因此前十字韌帶損傷的病患,建議術前就可以進行復健,但仍要以醫師評估實際狀況為主。何時為前十字韌帶手術的最佳時機?林口長庚骨科部邱致皓醫師建議,如果評估結果不需要手術是最好的,因為手術有一定風險,只能盡量在可控的範圍達到最好的效果。當前十字韌帶撕裂合併其他病症,例如旋轉不穩定、半月軟骨損傷,就需要考慮手術,一般會鼓勵選手持續進行肌力訓練,不得已才會開刀。邱致皓醫師提及傷後前三週裝新韌帶,可能會增加關節纖維化的機率,建議三週內不要進行手術,最好等到三到十週儘早進行手術,避免半月軟骨及關節軟骨再次受傷,因半月軟骨也會影響關節退化。目前手術包含單股重建及雙股重建,2018年運動醫學會調查指出合併前十字韌帶、前外韌帶及半月軟骨修補重建,可降低韌帶再斷率,增加穩定性。治療及復健漫漫長路 需要各方醫療合作林瀛洲醫師以多年擔任中華奧會代表團隊醫及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召集人的經驗表示,前十字韌帶斷裂,如果不及時評估處理以及接受標準的復健治療,可能造成膝關節的反覆的不穩定,甚至提早產生膝關節退化。復健是漫長的過程,復健科醫師、骨科醫師、物理治療師及運動防護員跨團隊照護,陪伴前十字韌帶受傷的患者重返賽場及生活。台灣復健醫學會與台灣運動醫學會合作舉辦「前十字韌帶斷裂-從受傷到回場座談專題」,透過選手經驗分享及跨領域專家的對談,將前十字韌帶損傷的全貌做另一番全新的闡釋,希望選手及運動愛好者能對前十字韌帶損傷有更多的認識,減少傷害也對復健過程有更多了解,讓所有運動愛好者能重新回到運動場域享受運動的樂趣。

健走好處多 熱身操5招防運動傷害

健走好處多 熱身操5招防運動傷害#運動傷害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台灣高達5成民眾有健走習慣,你是否曾因健走感到腰痠、膝關節不舒服?台北市衛生局表示,聰明健走,可以減少腰痠與膝蓋痛,帶來健康與快樂,掌握以下要領,避免運動傷害,一起邁開腳步瘋健走吧!顧腰護膝蓋 從熱身、收操做起健走雖然不屬於激烈運動,但熱身運動也不能忽略,健走前,可以先做簡單的伸展運動,以提升膝關節活動度及增加四肢肌肉的延展性。健走正確姿勢之一「抬頭挺胸縮小腹」,凸顯腰、背的肌肉群的重要性,所以完整的暖身可以避面腰痠背痛。5個簡單的動作幫你從上而下輕鬆熱身:1頸部伸展:分別將頸部前、後、左、右緩慢晃動。2臂腕伸展:兩手手指交叉,掌心朝內,往前、上、左、右伸展。3腰背腿後伸展:兩腳開立與肩同寬,膝蓋放鬆,慢慢從頸椎、胸口、肚子、大腿、小腿往下延伸。4左右抬膝:雙腳與肩同寬,膝蓋抬高,支撐腳的膝蓋放輕鬆,左右腳交替抬膝。5蹲伸擺臂:膝蓋併攏蹲伸,雙手握拳,掌心朝內,前後擺動。開始健走前5分鐘應以緩慢的步伐進行,幫助身體的血液循環均衡分布到施力的肌肉,提高溫度增加肌肉柔軟度的效果,以達有效地預防運動傷害。剛運動完也別急著回家,放慢走路的速度,轉變成正常的行走,維持10-15分鐘並搭配4項緩和的收操動作:1左右腳前伸:將其中一腳往前一小步,屁股往後坐,支撐腳的膝蓋微彎,伸展腿部後側。2左右腳後拉:找身邊可以扶著的欄杆或椅子,支撐腳膝蓋放輕鬆,用手抓住另一隻腳腳踝,膝蓋往後彎曲,雙腳併攏拉伸大腿前側。3左右側肩膀伸展:將一手往另一側伸直,用另外一隻手往胸口方向內推,伸展肩膀肌群。4手肘後推:一手往上伸直後手肘往下彎曲,用另一隻手協助向後推,伸展三頭肌。補充水分和蛋白質 保持滿滿能量完成四個動作後,呼吸比較不喘時,可以補充水分或吃些蛋白質食物,補充流失的水分與營養。提醒你,健走通常需要花30分鐘、1小時甚至更久,營養補充可協助身體快速恢復,減少疲憊感,如便利商店內的豆漿或牛奶,搭配地瓜、麵包等食物或平常家中冰箱中事先備好沙拉、水煮蛋搭配牛奶,同時補充蛋白質、醣類與水分,讓我們更快恢復體力!健走途中應補充水分(600毫升/小時),若超過30分鐘則可再加上碳水化合物,讓健走也能有滿滿能量!

假日運動員 健身不成反傷身

假日運動員 健身不成反傷身#運動傷害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新冠病毒肆虐,衛福部鼓勵民眾多運動提高免疫力,30歲上班族陳小姐卻因運動過量受傷。陳小姐為免身材走樣,假日到游泳池瘋狂游泳,隔天右膝蓋疼痛腫脹無法走路,就醫檢查發現髕骨上方有異,醫師用空針抽出30毫升積水,診斷是關節使用過度造成運動傷害。循序漸進運動 採取531原則台中慈濟醫復健科醫師張瓊玟表示,陳小姐平時沒有運動,一到假日就超量游泳,加上暖身不足及運動姿勢等問題,導致膝關節發炎積水,類似情況也常見於跑步,因肌力不足使肌肉或肌腱受傷。這種俗稱「假日運動員」的患者,屬於運動傷害的高危險群。張瓊玟醫師提醒,運動要循序漸進,平時應養成固定運動習慣,不要全部集中在假日,以免免疫力還沒提高就先受傷。健康成人可採國健署建議的「531」原則,每周平均運動5天,每天平均30分鐘,心跳達每分鐘110次以上,或做到微喘還能說話的運動強度即可。除了均衡飲食,適當補充蛋白質,能供給身體肌肉所需基礎,配合運動鍛鍊肌力,進而提高基礎代謝率,達到減重的目標。避免大量重覆單項動作「萬事起頭難」張瓊玟醫師建議想運動卻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找到有興趣的運動,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運動,提升運動樂趣,避免同一種運動大量重覆單項動作所產生的傷害,可安排不同運動項目,例如有氧運動、肌力重量訓練、伸展活動等,對體能表現會有加乘效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