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

無聲的健康殺手!骨質隨年紀默默流失

無聲的健康殺手!骨質隨年紀默默流失#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骨質疏鬆號稱無聲無息的疾病!隨著年紀越大,骨質不斷流失,骨質疏鬆越來越嚴重,隨之而來的併發症也不容小覷,調查結果指出,30歲以前骨質疏鬆的情形,男女比例皆低於1%,隨著年齡的增加,骨質逐漸流失,65歲以上的老人,超過2成以上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只要輕微跌倒或彎腰、搬物品容易有骨折的情形。老年人易骨折 骨質疏鬆釀禍國民健康署針對2萬927名、15歲以上的國人進行「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發現女性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比例明顯高於男性,占10.5%,男性僅4.6%,且隨著年齡增加,骨質疏鬆的比例增多,30歲以下骨質疏鬆的比例,男女皆低於1%,但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超過2成有骨質疏鬆的問題;骨質疏鬆隨之而來就容易發生骨折,患者只要有輕微跌撞或彎腰、搬運物品就會造成骨折,且長期臥床的骨折病人也常因併發感染而死亡,因此骨質疏鬆問題不能輕忽。骨本三秘訣 預防骨質疏鬆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為了預防骨質疏鬆,民眾從年輕開始就要儲存「骨本」,存骨本有三大要訣:分別是高鈣、頂天(日曬)、立地(負重運動),因此從小就要養成攝取高鈣食物的習慣,如喝牛奶、吃起司、黑芝麻、小魚干、豆腐和深綠色蔬菜等,適當接受陽光曝曬,增加身體維生素D的製造,並從事負重運動,如慢跑、健走、跳繩、伏地挺身和舉啞鈴等,強健骨骼,減少罹患骨質疏鬆的風險。骨質隨著年齡流失,預防措施不可少,除了年輕時多攝食含鈣食物、養足骨本外,培養規律運動習慣也能達到抗鬆防跌的功效,除此之外,若是已罹患骨質疏鬆的民眾,也可透過正確飲食和規律的運動習慣,來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

多吃蔬果 天天帶給你「好心情」

多吃蔬果 天天帶給你「好心情」#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多項研究均顯示,每天吃足五份蔬果可幫助延長壽命、讓身體及心情更健康快樂,有助增進生活品質。董氏基金會呼籲,天天五蔬果不只是口號,想強身、舒壓不必花大錢,多吃蔬果就是最簡單又經濟的好方法。董氏基金會於2013年7月進行「2013國人身體快樂訊息大調查」,依臺灣北中南東人口比率以網路抽樣調查共1,068位15歲以上民眾,將身體快樂分為「美肌力」、「免疫力」、「順暢力」、「舒活力」、「愉悅力」五大生理和心理訊息,每訊息再以4個題項評估最近一個月的身體狀況,發分析發現蔬果的攝取頻率及份量與身體快樂訊息呈正比,幾乎天天吃足三蔬二果的人,有77%感覺快樂,沒吃足的人則只有61%;但吃五份以上蔬果的人,身體快樂訊息則未持續上升,可見吃足蔬果很重要。而2013年紐西蘭大學的研究,讓281位平均年齡20歲的年輕人連續21天記錄情緒;結果發現,當受試者比平日攝取的水果份量多出0.11份、蔬菜份量多出0.15份時,情緒較正面,而且好心情還可延續到隔天。另2012年社會指標期刊美國和英國大學的報告,也發現蔬果攝取越多,人更快樂、心情更好,又以每天攝取7~8份蔬果的幸福感最高。天天五蔬果剛剛好董氏基金會強調,吃對食物就可讓身體更快樂,蔬果攝取不需過多但不可少。營養組許惠玉主任建議,每天至少半碗糙米飯,搭配三份青菜及兩份水果;蔬果盡量選擇在地當季食材,蔬菜選擇各種顏色,如紅橙黃綠黑白紫,而水果則選擇營養密度高的水果,如奇異果、柳橙、木瓜、芭樂、番茄等,讓身體快樂訊息滿分!紐約近日也將蔬果做為預防慢性病及肥胖的藥方;以奇異果、木瓜為例,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幫助身體膠原蛋白合成、改善情緒;膳食纖維及酵素可維護腸道健康;葉黃素、維生素E等抗氧化劑可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破壞,進而強化免疫力。

你是愛吃蔬果的人嗎?我國七成青壯年蔬果攝取過少

你是愛吃蔬果的人嗎?我國七成青壯年蔬果攝取過少#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是愛吃蔬果的民眾嗎?那恭喜你,你可能比一般人來得更加愉快且健康!根據董氏基金會針對國人的進行快樂訊息調查發現,每天若攝取的蔬果量不足的話,除了健康可能會產生問題之外,就連心情也會受到影響,變得比愛吃蔬果的人來的不快樂,而我國20-39歲青壯年,竟有達七成的民眾,每天攝取的蔬果量不到兩份!吃足蔬果量 快樂過生活董氏基金會針對國人進行身體快樂訊息調查,項目包括美肌力、順暢力、免疫力、舒活力、愉悅力等。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發布結果時表示,身體快樂訊息指數量表的內容,包括腸胃舒適度、感覺身體是否有活力、注意力是否集中、生活感到滿足等選項。調查發現,吃足蔬果量的人愈快樂,排便順暢度也高。每天兩顆奇異果 能使身體健康另外,台東醫院院長祝年豐也指出,他測試40位20-39歲的民眾,受試者每天食用兩顆奇異果,14天後重新填寫身體快樂訊息量表,發現不論男女,在攝取奇異果14天後,身體快樂指數平均提高5%-17%,而且身體有活力、注意力、思路清楚,且對生活滿意度提升。對此,許惠玉建議,為了健康、快樂,建議民眾每天應要攝取五份蔬果、半碗糙米飯、一湯匙堅果,選擇多樣化,顏色豐富包括紅、橙、黃、綠等各色蔬果,可以選擇既便宜又方便的在地食材,才能夠享受快樂生活。

屏縣抽驗市售醃製蔬果 合格率91%

屏縣抽驗市售醃製蔬果 合格率91%#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為保障民眾飲食安全,屏東縣政府衛生局日前針對轄區市售「醃漬蔬果」產品抽驗,包含情人果、韓國泡菜、蔭冬瓜、剝皮辣椒、蔭鳳梨及蔭瓜等共33件,其中30件合格,3件不合格,合格率為91%。屏東縣政府衛生局表示,本次檢驗項目為防腐劑、色素、糖精等,上述3件不符規定產品分別為高雄市旗山鎮信來農產行所售完整包裝「剝皮辣椒」,防腐劑苯甲酸超量;潮州果菜市場林金和所售淹漬醬瓜,防腐劑苯甲酸超量;竹田鄉同利超商所售梅子鳳梨醬,檢出糖精。衛生局指出,食品添加物苯甲酸俗稱安息香酸,按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規定,醃漬蔬菜之苯甲酸使用限量為0.6g/kg,且不得添加糖精,若食用苯甲酸超量易使人體腸胃道受到刺激而引起胃痛、反胃或嘔吐,長期食入會使人食慾差、對肝腎功能造成影響。衛生局提醒民眾,在購買醃漬食品時最應認明包裝上是否標示品名、內容物之成分、容量、重量、食品添加物含量、製造廠商、地址、有效日期等,另,醃漬蔬果鈉含量偏高,食用過量容易造成水腫、高血壓並增加腎臟的負擔,對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有不良的影響應避免攝食醃漬蔬果食品,呼籲儘量食用新鮮蔬果,才能健康久久。

小資女活出好膚質?可吃芭樂、奇異果

小資女活出好膚質?可吃芭樂、奇異果#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在物價飛漲、唯獨薪水不漲的年代,收入有限的「小資女」們,該如何不花大錢養顏美容也能擁有好膚質?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提供幾個小撇步,讓身處在現代的小資女不用花大錢保養,也能從日常生活中簡單吃出、活出好膚質。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張雅芳表示,現代人飲食偏向重口味或精緻飲食,吃下過度加工食物導致纖維素缺乏造成便秘,宿便在腸道中產生有害物質,使肌膚狀況不佳,再加上作息不正常,肌膚就容易產生狀況,如粉刺、青春痘。衛生署建議每天攝取20~30公克膳食纖維,至少每天4份蔬菜+2份水果,以高纖五穀取代精緻白米為主食來源,增加纖維及B群的攝取,幫助腸胃道蠕動而排出宿便,皮膚自然白裡透紅。另外,有「美容聖品」之稱的維他命C也不能少,營養師張雅芳說,像芭樂、奇異果、草莓、聖女番茄或是柑橘類等水果,不僅美白、除皺和抗老化,更能抑制黑色素產生,也是膠原蛋白合成時必要的成份之一,平常可多吃這些天然蔬果,讓肌膚保持在健康狀態。張雅芳強調,正常成人每天應至少飲水1500~2000c.c左右。多喝水,使肌膚細胞水份充足,使皮膚保有彈性、滋潤而減少皺紋。還能有效改善體內新陳代謝及血液循環,幫助體內環保。雖然每個人生活習慣不同,大致上成人平均睡眠時間為6~8小時。張雅芳提醒,充足的睡眠能讓身體獲得足夠的休息,使代謝功能運轉正常,自然臉蛋也會容光煥發。多運動也是保持青春美麗的不二法門,張雅芳建議,特別是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騎單車等,除了能塑身,還可增強免疫功能,加速血液循環及排毒的功效,身體健康了氣色自然就好。(照片來源/優活健康網)

去除殘餘農藥 清洗蔬果先沖後泡

去除殘餘農藥 清洗蔬果先沖後泡#蔬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維護民眾食用農產品之安全,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與衛生局聯合分工檢驗體系負責農藥檢驗之檢驗室共同合作,執行102年度市售及包裝場農產品殘留農藥監測計畫。4月份計檢驗農產品208件,結果有187件符合規定(合格率89.9%),不合格農產品已立即通知衛生局追查來源,依法進行後續處理。食藥局建議消費者在選購蔬果時,最好選擇具有良好信譽之商家產品,或具CAS、產銷履歷、吉園圃等標章者,以確保飲食安全。蔬果清洗時,先以水沖洗蔬菜根部,將根部摘除,再以水浸泡10至20分鐘,之後再沖洗2至3遍,有助於去除殘餘之農藥。

飲食不夠「色」 攝取5色蔬果保健康

飲食不夠「色」 攝取5色蔬果保健康#蔬果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周郁蘋/採訪報導)你夠「色」嗎?調查顯示,約八成受訪者每天攝取3種以下顏色的蔬果,只有5%的受訪者有攝取到5種顏色的蔬果。營養師表示,每天應攝取4份蔬菜與3份水果,並挑選不同顏色的蔬果,才可補充到各式的植物營養素。根據台灣保健食品學會的研究指出,高達65%的受訪者自認蔬果攝取不足,實際上每日平均攝取的蔬果份數只有3.7份,雖然「天天五蔬果」、「彩虹飲食原則」的口號朗朗上口,但實際的蔬果飲食狀況卻低於合格標準。若將蔬果分為「紅、橙黃、綠、藍紫、白」5種不同顏色時,近8成的受訪者只每日攝取3種以下顏色的蔬果,只有5%的受訪者有攝取到5種顏色的蔬果,而最常吃的顏色分別是綠色(85%)、紅色(63%) 、白色(48%) 、橙黃色(44%),最後則是藍紫色(17%)。營養師曾琬婷指出,建議天天5種顏色的蔬果,獲得充足的植物營養素。例如綠色蔬果有助肝臟和肺部的健康;紅色蔬果有益消化道和泌尿道的健康;藍紫色蔬果含有花青素等植物營養素,除了能有效保護眼睛健康之外,對腦部和腎臟健康也有幫助等等。台灣保健食品學會張素瓊秘書長表示,蔬果中含有豐富的植物營養素,已證實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能幫助身體提升免疫力、抗氧化及調控基因的外在表現。此外,面對H7N9疫情,民眾也可以攝取比平時多2~3倍的植物營養素,增加抵抗力。

8成以上職場員工 每日蔬果攝取不足

8成以上職場員工 每日蔬果攝取不足#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癌症與慢性疾病是全國主要死因,依據衛生署歷年國民營養調查發現,國人飲食中蔬果攝取量不足、肉類及油脂過高;不當的飲食型態與癌症、肥胖、飲食相關的代謝性疾病息息相關。依100年對全國職場健康促進暨菸害防制調查:8成以上職場員工每日攝取蔬果明顯不足。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主任特別重視職場的飲食健康問題,積極推動「職場蔬果579運動」。但你知道什麼是「蔬果579」?意涵是每天攝取5至9份之蔬菜與水果:兒童每天3份蔬菜、2份水果;成年女性每天4份蔬菜、3份水果,男性則每天攝取應5份蔬菜及4份水果。新鮮的蔬菜水果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而膳食纖維則與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減少便秘發生、降低血膽固醇等健康益處有關。人的一生大部份的時間是在職場渡過,每天至少1/3的時間繆力在工作上,工作環境對健康的影響很大。推動健康職場,不僅可提升員工士氣,降低人員出走,提高生產力,使職場永續經營,更可降低保險與醫療支出,且其效益也可擴大至家庭與社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