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

芭樂、番茄助腸胃蠕動 過年不卡油

芭樂、番茄助腸胃蠕動 過年不卡油#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春節不忌口,恐成大腹翁、大腹婆!據調查,過年期間約37.9%的民眾體重增加,平均胖1.94公斤!對此,國民健康署表示,傳統年菜常有糖醋魚、東坡肉、羹類等佳餚,因大多屬於高油脂、裹粉油炸、勾芡或多醬汁的食物,恐一不小心熱量就超標,因此建議大家過年千萬別大吃大喝,可掌握「4少2多」原則-少油、少鹽、少糖、少熱量、多天然、多蔬果,讓年菜吃得健康又豐盛。水果幫助腸胃健康!國民健康署表示,國人過年常大魚大肉、零食等都不忌口,甚至疏忽水果的補充,喝果汁、飲料的機會也隨之增加,導致一個年假下來,體重增加不少,因此建議以水果代替零食、果汁,多攝取蔬菜、避免高油脂、高熱量的海鮮與肉類,如此一來,過年免發胖、還能幫助腸胃健康。國民健康署說明,年節除了採購健康年菜以外,也應多購買新鮮水果,千萬不要以果汁替代,建議大家每天都應攝取2~4份的水果,特別推薦富含維生素C的芭樂、和富含維生素A的聖女番茄,兩者可幫助腸胃蠕動、增強免疫力和抗氧化力;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水果,不僅解油膩、更促進健康。

研究:多吃抗氧蔬果 可抑制肥胖基因

研究:多吃抗氧蔬果 可抑制肥胖基因#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相信民眾為了甩油甩肉,什麼樣的減肥大絕招,都要拿出來,但台大與中研院的研究終於發現,導致人體肥胖的主要基因,而若人們只要多吃抗氧化能力較強的蔬果,就可以抑制此基因的活性,進而讓肥肉不纏身!多吃蔬果 輕鬆減重此項研究指出,人體內有一種扮演肥胖「閘門」的NPGPx基因,只要多吃具有強大抗氧化能力的蔬果,就可抑制此種基因的活化,而抗氧化蔬果有那些呢?像是番茄、胡蘿蔔、波菜、空心菜等,就是所謂的抗氧化蔬果。現代人蔬果攝取量明顯不足,營養師劉怡里就指出,民眾每日攝取蔬果,最好能吃足七個拳頭小的蔬果份量,掌握「3蔬2果」的原則,也就是每天至少吃300公克蔬菜、2拳頭大水果。另外,冬天最佳的抗氧化水果則有,柳丁、橘子、蓮霧等等,因此,民眾要減重,無非是要做足運動,每天更要好好的攝取足夠的蔬果,才能夠健康減重不復胖! 

蔬果挑選處理4原則 農藥不殘留

蔬果挑選處理4原則 農藥不殘留#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新北市衛生局為保民眾健康,於11月份抽驗轄內農會、市場、賣場超市及果菜市場販售的生鮮蔬果,查驗其農藥殘留量,21件蔬果均符合規定。此外,為了讓市民吃得更健康,衛生局提供蔬果挑選與處理4原則,供大家參考:● 購買蔬果認明標章/食品藥物管理科林冠蓁科長提醒消費者,可選擇具有農業CAS或吉園圃標誌認證的蔬果,或到信譽良好的商家購買,確保飲食安全。● 流動水處理蔬果/林科長表示,農藥大多為水溶性,因此蔬菜食用前可先用大量清水沖洗,再以流動的小水流浸泡15~20分鐘,無需使用鹽水或清潔劑,以免沖洗不足,反而殘留清潔劑。●各式菜類適合不同清洗法/小葉菜類可於接近根部切根,把葉片張開後再沖洗;包葉菜類則是去除外葉後,再拆成單片沖洗;根莖類則是清洗後才去皮,凹陷不平處可以削厚一點。利用上述方法來去除農藥和汙垢。● 農藥自然代謝/蔬果可放置通風處2~3天,讓農藥自然代謝,或透過烹煮、選擇當季蔬果等方式,來減低農藥殘留。

健康飲食生活 營養師提3建議

健康飲食生活 營養師提3建議#蔬果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台南新樓醫院社區健康中心特別實地了解民眾購買食材、烹煮方式和習慣使用的相關調味料,從原有的飲食習慣指導更健康的飲食觀念。台南新樓醫院社區健康中心實施「營養師到您家」這個計畫開始進行後,獲得民眾的肯定與鼓勵,給予更切合實際的飲食衛教。台南新樓醫院的侯喜容營養師也針對飲食問題提出三點建議:● 針對現代人外食族,飲食精緻、蔬果纖維質攝取量不足如果主食改吃全榖類,可多攝取維生素B群、鈣、鐵、鉀、鎂及植物雌激素等,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預防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防止高血壓,飲食上需注意鈉鹽攝取量建議每日鈉攝取量不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6克的鹽)。和風沙拉醬是零脂低鈉低熱量的產品可用來取代醬油佐料,和風醬的含鈉量比起醬油少了35%左右,用來佐以生菜食用或青菜燙熟後拌入和風醬調味,可減少鈉鹽攝取亦可享用美味佳餚。 ● 烹調用油不知如何選擇油品安全頻傳,民眾甚至回歸改用豬油或椰子油,以營養師的角度來看這樣對身體非常不利,因為現代人多吃肉又動得少,大部分動物性油脂如牛油、豬油等,是造成血膽固醇增高的危險因子,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植物油富含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也是提供人體無法合成的必須脂肪酸的來源,購買油品建議選擇信用良好的大廠牌,可選擇玻璃瓶裝較不易受高溫、陽光照射影響而變質。

花卉蔬果殘農藥 飲用應喝第二泡

花卉蔬果殘農藥 飲用應喝第二泡#蔬果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公布9月份市售花卉蔬菜檢驗結果,15件中有3件驗出農藥殘留超量,衛生局已要求業者下架。衛生局並提醒民眾飲用花卉或食用蔬果前應選擇良好信譽的商家產品,並於食用前多加清洗以減低農藥量殘留。衛生局說明,驗出三件不得驗出之農藥殘留成分的產品分別為,「古拉爵板橋大遠百新站店」的「洋甘菊」;「惠康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大同陽分公司」的「茄子」;家宜有限公司(勤居生活廣場)」的「乾燥玫瑰花瓣」。飲用花卉應喝第二泡 食用蔬果應去皮以保安全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表示,由於農藥多具有殺蟲、殺菌或除草等特性,對人體、動物或環境均會造成風險或危害,因此乾燥的花卉在飲用之前,第一泡先用沸水快速沖過之後,快速倒掉後再沖泡來喝,以確保安全。而選購蔬果時最好選擇具有良好信譽的商家產品,且食用前應多加清洗、去皮或避免食用根部,來減低農藥的殘留,以確保安全。 

果汁原汁百分之十以下 不是果汁僅能稱「風味飲」

果汁原汁百分之十以下 不是果汁僅能稱「風味飲」#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業者可別再打模糊戰了!為了保護消費者權益,食品藥物管理署規定,未來果汁如原汁僅含百分之十以下,不能稱作果汁誤導消費者,僅能稱作「蔬果風味」飲品,如未來業者有違法,最高將處以三百萬元的罰緩!規定一出 業者再違規就開罰食藥署指出,自101年召開歷次業者溝通說明會及相關專家會議,參酌各界意見,於102年10月2日公告訂定「宣稱含果蔬汁之市售包裝飲料標示規定」,除彙整自95年起公告10%以上果蔬汁產品須標示原汁含有率規定外,亦規範添加果蔬汁含量10%以下或由食品添加物提供果蔬風味,且可直接飲用的包裝飲料,未來如容器或外包裝上宣稱果蔬名稱或果蔬圖示,皆須依規定標示。食藥署說,此規定於104年7月1日正式施行,食品藥物管理署呼籲相關業者及早配合辦理。此規定於施行日起,如查獲產品未依規定標示,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第47條規定,最高可處300萬元罰鍰,另依同法第52條規定,違規產品應限期回收改正,改正前不得繼續販售,屆期未遵行者,沒入銷毀之;另依據同法第44條規定,如查獲添加未經核准之食品或食品添加物含有毒有害人體健康之物質等違規行為,最高可處1500萬元罰鍰。

樂閱讀/七色蔬果對症密碼

樂閱讀/七色蔬果對症密碼#蔬果

早期在中醫理論就有五色蔬果對應五臟的說法,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許多蔬果的營養價值與健康功效也已獲得證實,近年來,越來越流行的彩虹蔬果飲食法,即是七色蔬果的均衡攝取,因為每一種顏色的蔬果都能給予身體不同的營養素,不同的保健價植,這樣,也才能降低疾病的發生率,讓身體越來越健康。以下,我們就從中醫與營養學的觀點,進行更全面的探討,多了解一下七色蔬果的神祕療效。(本文作者/李馥)(摘自/輕瘦美69種超簡單天然蔬果魔法/大喜文化出版)

一起吃最好吃 和父母共餐孩子會多吃蔬果

一起吃最好吃 和父母共餐孩子會多吃蔬果#蔬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家庭常面對餐桌上的戰爭,父母用心準備了健康餐點,孩子卻說「吃不下」、「不想吃」,一頓飯吃了兩、三個小時,還是和孩子在餐桌上大眼瞪小眼。許多家長都會遇到餐桌上的戰爭,孩子常只愛零食不吃正餐,因味道特殊、口感不佳,把蔬果、全穀等營養食物當天敵,卻照單全收高油糖鹽的糕餅、炸雞;吃飯時間要三催四請才上桌,絕對不吃不喜歡的菜,或是吃飯配電視,一頓飯花兩、三個小時都吃不完。面對餐桌戰爭,父母只能束手無策?其實口味喜好並非天生,正確的飲食行為需要從小培養,父母應把握關鍵時間,讓孩子從小多接觸全穀、蔬果、牛奶等健康食物,」讓孩子愛上健康食物,如共餐、烹調變化、多元選擇等。食物變身 孩子會愛吃健康食物 英利茲大學2012年研究也發現,總是和家人一起用餐的兒童每天會多吃125克的蔬果,偶爾和家人一起用餐的兒童每天也會多吃95克的蔬果。美康乃爾大學2012年研究發現,5~12歲的兒童則喜歡餐盤中有七種食物和六個顏色,也喜歡食物排成笑臉、動物圖形等。多樣化健康餐點 增加孩子選擇性1987年美伊利諾立大學研究,讓51位2~5歲幼兒光看(沒品嚐)或品嚐七種新水果,各種水果分別出現5次、10次和15次不等;結果發現,出現次數越多的水果,幼兒對該水果的喜好度越高,但這結果僅出現在有品嚐到的水果情況下,光看沒吃不會增加喜好程度。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