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

流感大流行致社會失序怎辦? 衛生署進行推演強化應變

流感大流行致社會失序怎辦? 衛生署進行推演強化應變#流感

16日衛生署邀集19個中央部會及9個轄內有港埠設施的縣市政府,在國家衛生指揮中心舉辦流感大流行的功能性兵棋推演,檢視發生嚴重流感大流行導致醫療體系瀕臨崩潰及社會失序時,中央及地方政府的緊急應變及持續營運機制能否有效運作,確保民眾及國家安全。本演習的情境為國內由境外移入H5N1新型流感個案爆發社區聚集事件,甚至發生輸出確定病例至國外事件,疫情一開始,側重在醫療衛生因應等防疫議題,之後轉變為對社會各層面的衝擊,政府的應變重點也延伸至政府各部門的關鍵設施防護及持續運作。本演習除檢視大規模疫情爆發後,中央部會及縣市政府的緊急處置及危機應變量能外,同時也測試各項命令流及資訊流的順暢度及穩定性。本次演習邀集國內相關專家學者擔任指裁委員,對演習過程提出以下建議,包括若干機關動員層級及範圍不夠,建議改善;各機關的備援地點設備,尚有改善空間;對於防疫物資與醫事人力調配,建議增訂備援計畫;中央部會對於造成社會失序的嚴重疫情應變,建議更加積極甚至提升至國安層次;最後建議強化媒體的處理及危機的溝通。疾病管制局表示,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在去年8月10日宣布H1N1新型流感大流行結束,進入「後大流行期(post pandemic period)」,不過建議各國應持續進行疫情監視,以偵測下一波可能的流行,並鼓勵各國檢視及評估防治作為。且其他流感病毒造成大流行的威脅並沒有因此消失,像是H5N1禽流感病毒目前在亞洲地區仍持續出現人類病例,因此對於大流行的相關預防工作不能鬆懈。

國外研發超強效流感疫苗 注射一次即可終生保護

國外研發超強效流感疫苗 注射一次即可終生保護#流感

氣溫漸冷,早晚溫差大,正值流感期間,政府也積極鼓勵民眾接種流感疫苗,根據網路媒體指出,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在報導上寫到,科學家研發出一種疫苗,只要注射一次就能提供對所有流感病毒株的終生防護,免於每年冬季注射之勞且研究人員發現,新的萬用流感疫苗能有效防護若干類型流感病毒,包括致命的禽流感和會引發大流行的豬流感病毒株。高雄基督教醫院信義醫院在衛教文章中表示,流感疫苗是用來預防流行性感冒的預防針。每年四月,WHO會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推測來年可能造成流行的流感病毒株,藥廠則依其建議,作出當年的流感疫苗,因每年流行的病毒株皆不盡相同,所以每年流感疫苗的成份不同,它的效果只有一年,流感的高危險群需每年施打一次。流感疫苗施打後約二星期產生抗體,才開始有保護作用,而台灣流感流行於冬季,所以每年的十、十一月是注射流感疫苗的好時機,但任何一種疫苗不會有100%的保護效果,依照統計,健康成年人約有70~90%的保護力,對老年人則有50~60%會因為流感併發症而住院,另外行政院衛生署疾管局也呼籲民眾,除了打流感疫苗預防之外,還應該要注意均衡飲食、補充水份、維生素B群、C、充足睡眠、適度運動、勤洗手且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場所,減少被傳染機會,才能真正杜絕流感。成人流感疫苗搶手將用罄! 民眾接種先確認別撲空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320幼兒流感疫苗使用率佳 計畫實施到疫苗用完為止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32馬如龍挽袖接種流感疫苗 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64

首例流感併發症死亡個案出現! 民眾要接種疫苗避免感染

首例流感併發症死亡個案出現! 民眾要接種疫苗避免感染#流感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公布今年流感季第一例流感併發症死亡個案,個案為92歲男性,有代謝性及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病史,於10月4日發病,10月7日因咳嗽、發燒、呼吸急促等症狀就醫,隨即入住加護病房治療,10月12日因心因性休克及心臟與呼吸衰竭死亡,經該局實驗室確認感染A(H3N2)型流感。 疾管局表示,疫苗施打後需約1個月後才會產生足夠的保護力,該男性雖於10月2日接種流感疫苗,但接種日與發病日間隔僅2天,還來不及產生足夠抗體,因此該局呼籲民眾應儘早接種疫苗,獲得保護力。針對非公費接種對象的校園高傳播族群、中老年人、慢性病患、孕婦、平日有需要照顧幼兒或老人者,及抵抗力差及經常須接觸人群者,建議儘快自費接種流感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 疾管局表示根據疾病監測資料顯示,今年流感季自7月1日開始迄今,累計流感併發症病例共54例,其中14例需加護病房治療,1例死亡;分離病毒型別以B型流感為主(54%),個案年齡分布以65歲以上老人最多共26例(佔48%),其次為20~50歲族群為14例 。 疾管局提醒民眾如有流感症狀時,應戴口罩儘速就醫,依醫囑服用藥物,並於家中休養;平時養成勤洗手與良好的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以有效預防流感並降低流感傳播。

氣溫驟降 衛生局籲及早接種疫苗保健康

氣溫驟降 衛生局籲及早接種疫苗保健康#流感

流感疫苗10月1日開打,新北市政府衛生局今年除配合中央公費接種對象以外,特別擴大設籍新北市60-64歲民眾及國小5、6年級學童,市立聯合醫院三重及板橋兩院區也與衛生所同步免收掛號及診察費,完全免費。衛生局表示,10月第一周起,委託轄內16家合約醫療院所前往各國小進行校園集中接種,10月3日國小學童完成接種人數約1,300人,從10月1至3日,全市共計約2萬3千餘位民眾接種疫苗。施打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衛生局將持續努力完成各接種對象之疫苗接種作業,以確保民眾健康。流感疫苗是相當安全的不活化疫苗,只有少數人在接種後可能發生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發燒、倦怠等輕微反應,通常接種後1 、2天內即可自然恢復,只有極少數人會發生過敏等嚴重副作用,建議民眾接種後可在接種單位稍做休息,並至少觀察30分鐘以上,待無不適後再離開。不適合接種流感疫苗的對象包括:對「蛋」之蛋白質或疫苗成份有嚴重過敏者、年齡6個月以下者、過去注射流感疫苗曾經發生不良反應者、發燒或急性疾病患者及其他經醫師評估不適合接種者。流感主要是藉由咳嗽、打噴嚏等飛沫傳染方式,將病毒傳播給周圍的人,亦可能因接觸到污染物表面上的流感病毒,再觸摸自己的口、鼻而傳染,故除及早接種流感疫苗外,重視個人衛生及洗手亦是預防流感的重要事項。(本新聞由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 提供)救護人員養成不易 新北市女警消重傷是社會的損失!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69&HN_Yr=0&HN_Mon=0「彩虹大使」人選出爐 歌手、作家、媒體人為同志發聲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70&HN_Yr=0&HN_Mon=0流感疫苗開打囉! 衛生局籲及早施打保健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47&HN_Yr=0&HN_Mon=0

感染肺炎鏈球菌 小心幼兒引發敗血症

感染肺炎鏈球菌 小心幼兒引發敗血症#流感

今年春天特別冷,在寒流持續發威下,求助醫院診所的感冒病患仍絡繹不絕。醫師發現,今年感冒併發肺炎案例特別多,其中光是罹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症的通報案例就較往年增加二成以上。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紀鑫醫師表示,罹患流感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等感染會增加呼吸道黏膜上對於肺炎鏈球菌的受體,進而使感冒患者再感染肺炎鏈球菌的機會大增,進而引發呼吸困難或呼吸衰竭等肺炎症狀,甚至細菌入侵腦部造成腦膜炎,或引起全身性敗血症等各種具有高度致死風險的侵襲性疾病。根據衛生署疾管局2011年通報資料統計,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症案例從年初至今已累積超過262案例,其中有14人已死亡。紀鑫醫師說明,台灣地區常見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型高達60~80%具有抗藥性,一但感染,就得祭出第二、三線抗生素,常讓感染科醫師十分頭痛。而目前核准可施打的7價型及10價型疫苗普及率僅約六成,因此助長了第3、6B、19A、19F及14型等鏈球菌作威作福,感染比率逐年升高。特別像是目前就有不少小小患者因感染到容易引發肺炎及敗血症且抗藥性高的19A型鏈球菌而住院。一但感染19A型鏈球菌,就得使用到第三線的抗生素才能殺死細菌,因此衛生署已核准可針對該型鏈球菌提供保護力的13價型疫苗上市,民眾應可於下個月起自費施打。此款除增加六種血清型鏈球菌的保護力外,與現行7價及10價型疫苗同為結合型疫苗,疫苗接種委員會建議施打2劑7價及10價型疫苗後可直接轉換接種,已完成接種程序之幼兒也只需要再追加一劑13價型疫苗即可增加數年的保護效力。醫師強調,因為流感病毒及細菌性肺炎經常伴隨發生,因此除了嬰幼兒接種外,65歲以上老年人及有腎臟疾病、肝硬化者、先天或後天性脾臟缺乏者、糖尿病者、血液腫瘤科病人、裝置人工電子耳者或肺功能低落者,都應盡可能接種23型多醣體肺炎鏈球菌疫苗,並且搭配流感疫苗的接種,才能讓免疫力滴水不露。

氣候變化大 腸病毒傳染疫情開始上升

氣候變化大 腸病毒傳染疫情開始上升#流感

近來氣候變化大,呼吸道及接觸性傳染疾病伺機而動,例如:流感、痲疹、腸病毒、水痘及腸胃道腹瀉疾病等。腸病毒流行季節多在每年4~9月,疫情於3月下旬開始上升, 5月底~6月中旬達到高峰,衛生局呼籲家長和小朋友提高警覺,腸病毒傳染力雖強,只要透過正確的衛生保健習慣及勤洗手,即可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是防治腸病毒傳播最好的預防方法。腸病毒可經由在外就學或就讀安親班的兄弟姊妹、同住之青少年或成人自外面帶回家中,並藉由接觸或飛沬途徑而傳染;玩具亦為幼童間傳染的媒介,因此照顧幼兒的大人或從外面返家的家人,一定要先洗手後才能接觸幼兒,避免傳染機會的發生。 衛生局為確保幼托機構具備良好的洗手設備,每年1~3月及7~9月期間查核幼稚園、托兒所及小學等機構之洗手設備,並宣導腸病毒防治知能,教導正確洗手5步驟(濕、搓、沖、捧、擦),減低腸病毒之感染。幼兒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家長仍要注意觀察病童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持續嘔吐、持續發燒、煩躁不安、昏迷、頸部僵硬、肢體麻痺、抽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疑似腸病毒重症的症狀時,可至本市腸病毒重症醫療網(臺大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三軍總醫院、新光醫院、臺北市立萬芳醫院、馬偕醫院、長庚醫院、國泰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仁愛、婦幼等院區)就醫,儘速接受妥適的治療。民眾如有傳染病相關問題,可撥打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諮詢專線1922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防疫諮詢專線(02)2375-3782,將有專人為您服務。延伸閱讀「腸病毒與重症感染比較表」: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087

流感抗病毒藥劑政府買單 快確認你是否符合資格

流感抗病毒藥劑政府買單 快確認你是否符合資格#流感

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多元流感監測系統資料預估,此波流感疫情將延續至3月下旬始能獲得有效控制,爰宣布公費藥劑擴大使用條件:伴隨危險徵兆之類流感患者「高燒持續48小時」,以及「流感患者之共同居住成員有類流感症狀者」由原實施至2月底止,延長至3月31日截止。公費藥劑使用對象除擴大使用條件外,一般無特殊使用期限之條件尚包含流感併發重症通報病例、H5N1流感調查病例、伴隨危險徵兆之類流感患者、具重大傷病或心肺血管疾病、肝、腎及糖尿病等之類流感患者、經醫師評估需及時用藥之孕婦、過度肥胖之類流感患者及經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正/副指揮官認可之類流感群聚事件等。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積極協調轄內診所納入合約配置點,提供就診用藥之可近性、便利性,截至100年2月23日止,共計有132家醫療院所提供公費克流感藥劑,其中提供急診服務之醫院計有21家,民眾亦可查詢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選擇住家附近之醫療資源就醫,如有異動衛生局將隨時更新,若仍有疑問歡迎撥打1922或洽詢衛生局防疫專線(02)2375-3782。衛生局呼籲,民眾如出現呼吸短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或高燒持續48小時以上等流感危險徵兆者,應儘速就醫及早治療,同時籲請醫師提高警覺,如發現符合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者,應及時給予用藥治療。目前克流感並非健保常規給付項目,因此公費克流感僅配送於合約配置點,民眾若於非合約配置點就醫則需自費使用克流感。衛生局同時籲請非合約配置點之醫療院所,如遇符合公費藥劑使用條件之流感患者,應協助轉介至附近之合約配置點,共同維護民眾健康,避免衍生費用爭議。流感病毒的傳播主要以飛沫傳染、接觸傳染為主,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應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如有發燒或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時應配戴口罩,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應立即更換並丟進垃圾桶;打噴嚏時,應用衛生紙或手帕遮住口鼻,若無衛生紙或手帕時,可用衣袖代替,衛生紙使用後應丟棄至垃圾桶;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時,應澈底清潔雙手等。健康的人在乘車期間,亦應保持手部清潔,並注意勿觸口鼻。延伸閱讀「政府提供公費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一覽表」: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981

注重衛生禮節 流感免上身!

注重衛生禮節 流感免上身!#流感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吳宗儒表示,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傳染病監視報告,類流感的全國門診及急診就診率於今年第四至五週已達高峰,顯示流感疫情似乎已經開始下降。不過第七週適逢學校開學,幼兒至青少年又開始學校群體生活。吳宗儒說,學校一向是流感流行的大本營,有些研究報告亦指出,若能控制學校流感疫情,就能讓社區的流感疫情傷害降低。為了個人及國家的防疫,吳宗儒認為應再次強調衛生禮節的重要,並認識重症流感危險因子,以期能夠減少流感傳播,及感染後疾病的嚴重程度。吳宗儒解釋,流感是急性病毒性疾病,臨床上常見症狀為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以及咳嗽等,但通常均在2~7天內會康復。此外,約有10~30%受感染的人會有噁心、嘔吐以及腹瀉等腸胃道症狀伴隨呼吸道症狀而來。他說,因為流感有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以及併發症嚴重等特點,是冬春季節相當重要的傳染病。爆發流行時,重症及死亡者多見於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肺、腎臟及代謝性疾病,貧血或免疫功能不全者。在新流感H1N1的研究報告中亦發現,孕婦及肥胖是重症的危險族群,而青壯年族群在新流感H1N1的感染時,也會有較以往季節流感更高的死亡率,值得注意。吳宗儒強調,最近幾週流行的流感病毒仍以新流感H1N1為主,除了提醒上述危險族群應該在每年流感流行季前施打流感疫苗外,也應多注意本身疾病的控制,平常更應注重自身養生,遠離肥胖等代謝問題,減輕流感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在學校群體生活當中,提醒個人應加強衛生習慣,勤洗手,減少手部接觸自己的眼、口、鼻,以避免接觸傳染。乾洗手液對流感病毒也有效,但使用時要注意不要噴到眼睛,以防傷害。吳宗儒再次提醒民眾,如有出現類流感症狀,請及早就醫,並宜盡量在家休息,除了有益於自身免疫的恢復外,也可以避免再傳播病毒給他人。若不得以仍需就學,請記得戴上口罩,並注意咳嗽禮節,於咳嗽或打噴嚏時,以手帕或衣袖捂住口鼻,避免病毒傳播。用餐的時候避免交談,以免病毒藉飛沬及食物進入體內。在流感期間,宜適度做環境消毒,平時定期清潔經常接觸的物品表面,如鍵盤、課桌椅、門把以及公共區域的電話筒,以減少病毒在環境中散播及感染他人。延伸閱讀「流感小常識」: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984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