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

吃甜食紓解壓力? 小心越吃越焦慮

吃甜食紓解壓力? 小心越吃越焦慮#火鍋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編譯)洋芋片、巧克力,大口吃零食,總是會讓人感到開心,可是小心囉!新的研究顯示,高脂肪食物,會導致大腦中的化學變化,使你容易暴飲暴食,大腦更會受到壓力。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研究人員指出,透過在大腦許多方面都和人類相似的老鼠,進行超過六周的實驗,發現了被餵食高脂肪、高糖份飲食老鼠的化學神經,和另外被餵食營養食物的老鼠是不一樣的,飲食改變的化學物質和情緒相關。而除了肥胖的改變外,大腦也產生變化,這跟節食會產生的情況很類似。餵食高脂肪食物的老鼠們出現了焦慮症狀,在緊張的情況下產生更大情緒反應,像是要避免處在開放區域,他們的大腦也因為經歷這個實驗,而出現了物理變化。研究人員發現了在大腦有個分子叫多巴胺,它使大腦讓我們亢奮,而鼓勵我們學習特定類型的行為。而這種化學物質在人類體內是一樣的,多巴胺製造出的某些基因由CREB分子控制。CREB在高脂肪飲食的老鼠大腦中更活躍,這些老鼠也有更多的皮質酮,它是一種與壓力有關的激素,這就解釋了抑鬱症和消極行為周期的發生。有趣的是,這些變化都是發生在肥胖之前。這項研究結果,也挑戰了我們在飲食、身體和心靈之間關係的理解。無論是否肥胖,採取健康的飲食習慣,還是最重要的。

冬季冷颼颼 火鍋該如何健康吃?

冬季冷颼颼 火鍋該如何健康吃?#火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飲食生活習慣改變,民眾對於食物熱量獲得增加,再加上靜態生活型式的時間增多,如坐辦公室、看電視及使用電腦時間日益增長,「體重過重」及「肥胖」的盛行率亦隨之逐年升高。根據行政院衛生署最新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有將近百分之四十的人,為體重過重,可見肥胖問題對國人的整體健康上已達嚴重的潛在威脅。而冬季一到熱騰騰的火鍋已成為家庭聚會、同事聚餐及接待朋友中人氣最旺的選擇之一,要如何吃的美味及減少熱量攝取,已成為現代人必備的知識及重要課題。基隆市衛生局提醒民眾,用餐時應注意飲食適量,希望民眾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兼顧自我健康。因此,基隆市衛生局吳澤誠局長建議民眾「零負擔並滿足口腹之慾的飲食方式」如下:多吃高纖維的菇類、蔬菜及水果可助消化跟去油膩,沾醬的調配應避免使用沙茶醬、芝麻醬、花生醬及蛋黃等高熱量製品,選擇清淡鍋底以減少熱量的攝取、湯頭補充以清湯或白開水代替,吃八分飽避免過度飲食、多選擇雞肉、魚肉及油脂含量較低的肉類,應避免脂肪含量高的羊肉、牛肉及豬肉等;減少加工過的製品,如:魚餃、蛋餃、貢丸等;避免甜點、蛋糕、可樂等高熱量點心及飲料攝取。

吃火鍋勿生熟食交叉 當心腹瀉找上門

吃火鍋勿生熟食交叉 當心腹瀉找上門#火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來,天氣變冷,吃熱呼呼的火鍋是不錯的選擇,目前市售火鍋料種類五花八門,宜蘭縣衛生局為維護消費者吃得健康安全,前往大賣場、超市、傳統市場等地點,抽驗市售火鍋料製品,包括魚漿製品、凍豆腐、米血糕、醬料等共30件,檢驗項目為己二烯酸、苯甲酸、去水醋酸、過氧化氫、著色劑等,經檢驗結果均與規定相符。劉建廷局長提醒消費者,選購火鍋料食品時,應儘量選用包裝及標示完整之產品及選購自然原色食材,採購適量並注意食材保存,需冷藏或冷凍的食品,購買後應立即置於冰箱低溫下保存並儘速食用完,以避免食品因貯存不良而變質;另外,自行烹煮火鍋之食材務必煮熟再吃,盛裝生、熟食容器應分開,以避免生熟食交叉汙染而吃壞了肚子。

擔心火鍋料殘留防腐劑 烹煮時不加蓋可蒸發

擔心火鍋料殘留防腐劑 烹煮時不加蓋可蒸發#火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天氣冷颼颼,又到了吃火鍋的好時機,因此,為維護市民食用火鍋食品安全,臺北市衛生局於11月初前往傳統市場、餐飲店、火鍋店、賣場及超市等進行火鍋料食品抽驗,檢驗項目分別為米血糕、魚肉煉製品及豬肉加工品、凍豆腐、蒟蒻、沾醬,總計抽驗45件產品,6件品質檢驗不符合規定,不合格率13.3%;另針對8件完整包裝產品檢查標示,有2件標示不符規定,不合格率25%。以產品類別分析,6件品質檢驗不合格產品原因為4件凍豆腐檢出違規使用防腐劑苯甲酸、2件米血糕檢出苯甲酸超量,其他8件魚肉煉製品、5件沾醬、5件蒟蒻、2件肉加工品,全數符合規定。衛生局同時也執行8件包裝食品的標示檢查,其中2件不符合規定,不合格率為25%,主要違規原因為1件米血糕檢出苯甲酸、己二烯酸,惟外包裝成分僅標示己二烯酸鉀;1件米血糕檢出苯甲酸,惟外包裝成分標示己二烯酸鉀。防腐劑「苯甲酸」俗稱安息香酸,進入人體後,大部分在9~15小時內,會被代謝而從尿中排出,在標準使用範圍內,應不致對人體有害,但肝功能不佳者,仍宜減少食入量。衛生局提醒由於多數防腐劑溶於水,故可將產品藉由加水蒸煮,並將水換掉,或烹煮食物時不加蓋,使防腐劑隨水蒸氣揮發;都可減少防腐劑的殘留。挑選鍋料產品時,應多花一點時間注意需冷藏的產品是否於低溫保存販售,購買後亦應置於低溫下保存,以避免產品因貯存不良而變質,並儘量選用包裝及標示完整產品。

超級愛健康/怎麼吃火鍋才不會造成身體負擔?

超級愛健康/怎麼吃火鍋才不會造成身體負擔?#火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女生都愛冬天的來臨?因為可以稍微放縱飲食的季節就是冬天了。不小心長出來的肥肉都可以安安穩穩的放在大衣裡面,不用怕出來見人。那最會放肆的食物當然是火鍋!根據統計,在台灣所有的連鎖餐廳的種類裡,第一名就是火鍋店了,還不包括非連鎖的,粗估全台灣應該有四、五千家跑不掉!網路民調顯示,「海鮮火鍋」排名是第一名。那麼海鮮鍋裡有什麼營養成分?對健康又會有甚麼危機?家醫科醫師王健宇說,海鮮鍋蛋白質的成份比較高,痛風的人就不宜吃海鮮鍋了,因為痛風的人動物的內臟,帶殼的海鮮,都不要再吃了。而且!海鮮鍋裡面的湯普林是最高的,而尿酸是普林經過肝臟代謝後的產物。吃了太多普林,會增加痛風的機率。而且可能會讓你加入洗腎一族。喜歡喝湯的人千萬不要煮到最後才想要把所有的精華都喝下去,可以在食材放入前的熱湯喝一碗。王健宇醫師也說,大家都愛好的麻辣鍋,因為辣像癮頭,不吃會想念它,從科學觀點來看,吃辣會刺激腦部釋放腦內啡,讓人心情大好,真的就是會上癮。太愛吃麻辣鍋可能會身體會出現問題,因為大部分麻辣鍋的食材及湯底都是屬於高油脂、高刺激性,對腸胃黏膜具有破壞性的傷害,若吃太多不懂得節制,就會導致腸胃不堪負荷引發胃發炎,吃麻辣鍋雖然不可能拉肚子拉到脫肛,但卻會讓痔瘡更嚴重。值得注意的是孕婦、腎臟病、肥胖患者等也都不太適合大吃麻辣鍋。所以愛吃麻辣鍋的人,建議可以把浮在鍋上的辣油舀掉,食材不要煮到過度入味(營養成份會流失太多),把握七分飽原則,搭配蔬菜和澱粉一起吃,其實一個禮拜吃一次都可以。如果要家裡要自己做,就要選擇有品牌的食物,國家有先幫我們做第一層的把關,會比較安全。而且要把握營養學的原則,澱粉食物的攝取應該佔一餐中的1/3。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606

怎麼吃火鍋才不會造成身體負擔?

怎麼吃火鍋才不會造成身體負擔?#火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女生都愛冬天的來臨?因為可以稍微放縱飲食的季節就是冬天了。不小心長出來的肥肉都可以安安穩穩的放在大衣裡面,不用怕出來見人。那最會放肆的食物當然是火鍋!根據統計,在台灣所有的連鎖餐廳的種類裡,第一名就是火鍋店了,還不包括非連鎖的,粗估全台灣應該有四、五千家跑不掉!網路民調顯示,「海鮮火鍋」排名是第一名。那麼海鮮鍋裡有什麼營養成分?對健康又會有甚麼危機?家醫科醫師王健宇說,海鮮鍋蛋白質的成份比較高,痛風的人就不宜吃海鮮鍋了,因為痛風的人動物的內臟,帶殼的海鮮,都不要再吃了。而且!海鮮鍋裡面的湯普林是最高的,而尿酸是普林經過肝臟代謝後的產物。吃了太多普林,會增加痛風的機率。而且可能會讓你加入洗腎一族。喜歡喝湯的人千萬不要煮到最後才想要把所有的精華都喝下去,可以在食材放入前的熱湯喝一碗。王健宇醫師也說,大家都愛好的麻辣鍋,因為辣像癮頭,不吃會想念它,從科學觀點來看,吃辣會刺激腦部釋放腦內啡,讓人心情大好,真的就是會上癮。太愛吃麻辣鍋可能會身體會出現問題,因為大部分麻辣鍋的食材及湯底都是屬於高油脂、高刺激性,對腸胃黏膜具有破壞性的傷害,若吃太多不懂得節制,就會導致腸胃不堪負荷引發胃發炎,吃麻辣鍋雖然不可能拉肚子拉到脫肛,但卻會讓痔瘡更嚴重。值得注意的是孕婦、腎臟病、肥胖患者等也都不太適合大吃麻辣鍋。所以愛吃麻辣鍋的人,建議可以把浮在鍋上的辣油舀掉,食材不要煮到過度入味(營養成份會流失太多),把握七分飽原則,搭配蔬菜和澱粉一起吃,其實一個禮拜吃一次都可以。如果要家裡要自己做,就要選擇有品牌的食物,國家有先幫我們做第一層的把關,會比較安全。而且要把握營養學的原則,澱粉食物的攝取應該佔一餐中的1/3。

冬天燒燙傷高峰期 吃火鍋、泡湯當心

冬天燒燙傷高峰期 吃火鍋、泡湯當心#火鍋

寒冬裡大家在一起吃著熱騰騰的火鍋或泡著暖呼呼的溫泉,那可真是稱的上人生一大享受,但若不小心,也許就變成終身遺憾。署立台中醫院醫學美容科曾凱邦醫師表示,近兩個月因氣溫急遽下降,門診發現因大小燙傷而來求診的民眾竟多達50例以上,其中以遭熱食(尤其吃火鍋)、熱湯燙傷者居多,冬天的確是燒燙傷的高峰期。38歲的李小姐農曆年前吃火鍋時手臂不小心晃了一下,導致遭熱湯翻覆而燙傷左前臂。因不覺疼痛且未起水泡,因此不以為意,也未好好沖水,兩天後燙傷處發現有疑似感染情形,至台中醫院外科求診。曾凱邦醫師診察後發現傷口呈現三度燙傷且伴隨感染的情形,當下立即安排李小姐住院。住院後李小姐的傷口培養出克雷伯氏肺炎桿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及時接受第三線抗生素治療,還接受了曾醫師安排的清瘡手術及植皮手術;住院治療二週後李小姐順利出院,但也留下了植皮的疤痕。曾凱邦醫師表示,三度燙傷因其燙傷較深,痛覺神經的末梢被破壞,因此反而比一、二度燙傷不痛;此外,三度燙傷的傷口呈現黃色皮革狀而不是以水泡表現,容易造成民眾輕忽三度燙傷造成的傷口。三度燙傷傷口如未經適當治療,很容易造成細菌感染甚至導致敗血症而危及生命。三度燙傷痊癒後幾乎都會留下疤痕,同時造成關節活動受限及美觀問題,可經由手術及雷射等方式改善。開水燙傷與熱湯燙傷以後者較為嚴重,因熱湯含有油脂,會覆蓋在皮膚上無法散熱;另外泡湯總會讓人舒服的忘了時間,泡湯的水溫雖然不是相當高溫,但泡的時間太長、如連續一小時以上,未曾離開湯池散熱休息,也是會造成燙傷,尤其是老人家,皮膚對溫度的敏感較不靈敏,更容易造成傷害;呼籲大家在冬天吃火鍋、泡湯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性的問題。一旦燙傷,請至醫院就診而不要自行塗抹藥膏以免傷口惡化。

女狂嗑吃到飽火鍋 胃差點就撐破!

女狂嗑吃到飽火鍋 胃差點就撐破!#火鍋

國內近幾年吃到飽的店家愈來愈多,許多民眾習慣時常約在這種俗又大碗的店家與親友團聚,不過當心邊聊天邊肆無忌憚地享用美食後,胃可能會因此被撐壞,導致發生「急性胃擴張」的情形。馬偕紀念醫院肝膽腸胃內科醫師賴建翰提醒民眾,吃飯不要吃到太撐,7至8分飽對身體最沒有負擔。農曆新年將近,許多民眾趁著年前與朋友團聚吃飯,但小心吃到撐壞胃。根據媒體報導,日前一名身材纖細的年輕女性在吃完2小時的火鍋吃到飽後,突然感到腸胃不適,且肚子腫脹到如孕婦一般、並有嘔吐情形,就醫後確診是「急性胃擴張」所引起,在經過醫師用鼻胃管引流手術後,引出近3公升未消化的食物,該名女性目前已在恢復當中,胃也回復到正常大小。賴建翰醫師表示,「急性胃擴張」會將週遭器官擠到不正常位置,如該名病患就醫時的腸子與肝臟已不在原位,且胃已經頂到上方的橫膈膜,下面則垂到接近子宮,倘若太晚就醫就可能發生胃破裂導致壞死的情況,甚至有喪命的危險。一般來說,「急性胃擴張」較常發生在有神經性厭食症或貪食症患者的身上,賴建翰醫師提醒民眾,吃東西時細嚼慢嚥對身體最好,並盡量避免吃超過8分飽。根據彰化秀傳醫院的衛教資訊指出,過去的多項研究顯示,細嚼慢嚥能讓大腦食慾中樞發出停止進食的信號,以助於達到減肥的目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