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

中醫師跨海義診 為菲律賓人針灸

中醫師跨海義診 為菲律賓人針灸#針灸

針灸是台灣普遍的治療方法之一,但您可能無法想像,在國民平均日收入不到台幣60元的菲律賓,一次針灸據聞約需800元台幣,相當於當地居民近半個月的收入所得。   嘉義基督教醫院醫療短宣隊17位團員於日前出發前往菲律賓馬尼拉進行為期一週的義診,此行成員包含三位醫師、護理師、藥師、實習醫師、牧師等,而有別於以往以西醫為主的義診模式,今年嘉基邀請中醫部方建喨醫師跨海參與義診,對於許多因從事高勞力產業而有肌肉酸痛症狀的菲律賓人來說,中醫的到來不僅即時的緩解了身體病痛,也讓經濟弱勢的居民感受到跨海的關懷;而為能長期追蹤居民的健康情況,嘉基前年起在菲律賓馬尼拉陸續成立10處健康小站,建立居民日常生活的健康紀錄,也讓醫師得以更深入的提供醫療服務。   方建喨醫師表示,當地因居民多從事勞力性的工作,許多人都有背痛、手麻等問題,而針灸便能即時的緩解這類不適,也會從中告知居民預防的方法。他表示此行中醫參與義診最困難的地方在於「溝通」和「環境」,因中醫針灸雖然效果明顯,但事前、後都有許多應注意之處,而前往義診的地區經濟較落後,環境條件不佳、居民也不黯英文,雖隊員已將最「舒適」的場地提供給中醫進行針灸,卻仍帶給醫師許多考驗。方建喨指出,中醫針灸場地講求通風良好,否則容易暈針,而當地許多患者有背部酸痛的問題,但因場地無法擺放病床,中醫僅能循經取穴的在背部以外的穴位施針,而少數患者會出現暈針情況,在事前都須跟患者詳細說明,以免造成病患的不安。   而為了提升當地民眾對於疾病的預防與認識,嘉基於前年陸續於馬尼拉巴石區成立健康小站,培訓居民擔任志工,紀錄居民日常健康狀況與推廣衛教。嘉基宣教中心主任張育誠表示,每年嘉基醫療短宣隊除進行義診外,另一項重要任務便是「衛教」,透過健康小站統計的狀況來擬定當地長期健康照顧政策與衛教計畫,而長期的紀錄居民的健康狀況,也讓義診隊更能掌握病患的健康情形。張育誠指出,嘉基培訓健康小站志工,透過志工再將健康概念帶給居民,近幾年已陸續提供高血壓防治、血壓測量、簡易包紮、健康飲食等宣導,也明顯發現志工對於疾病概念有提升,去年就曾有小站志工主動匯整村民的皮膚病況,而今年更依當地情況,加入節育、戒菸、頭蝨等部分的衛教。 雖然在國內定期參與阿里山鄉偏鄉地區醫療與教養院的巡診,但第一次參與海外義診隊的方建喨醫師,卻在此行找回當醫師的初衷。他體悟到每一條珍貴的生命,因出生在不同地區而有了不同的待遇,在資源貧瘠之地越需要醫療團隊的投入,而這些經濟弱勢地區的民眾,也不因自己的貧瘠而悲觀,反而有種天真與滿足,更令方建喨感動。而方建喨醫師說自己曾經對於當醫生的意義感到迷惘,此行他也體悟到醫療的本質就是解決病患的痛苦,雖然義診僅停留了幾天,但在當下的確做到了,更可能是病患一年來唯一一次就診的機會,而透過其他衛教或預防知識,相信或多或少都能改變他們的生活,這就是當中的意義。方建喨也說,在投入偏遠地區的醫療後,讓他堅信「只要是對的就去做」,也從中獲得了許多滿足與快樂。

想戒煙卻苦無方法 試試中醫針灸戒菸吧

想戒煙卻苦無方法 試試中醫針灸戒菸吧#針灸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COPD),預估COPD至2020年將成為導致人類死亡的第三大疾病。預防COPD首先需要對致病危險因子有所了解,COPD最主要原因為抽菸,此疾病與抽菸時間長短有極大相關性,其不止死亡率及盛行率高,病人同時需面對反覆入院及困難呼吸等問題,對於病人及家屬而言不僅是經濟上的耗損,對於生理及精神上的負荷更形成莫大的壓力。 彰基胸腔內科主任林慶雄醫師表示,彰基推動戒菸不遺餘力,以去年為例,在彰基戒菸的人次約有四百多個人次,戒菸的成功率有四成以上,在全國的平均數約三成多,可見彰基在這一方面的努力。彰基醫院有門診衛教、專屬戒菸個案管理師、齊全的戒菸藥品,希望有抽菸的民眾能夠多多利用。 林慶雄醫師強調,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三個重要症狀,第一個就是「咳嗽」,如果是長期咳嗽,咳了二、三個星期都不會痊癒,千萬別把他當成是感冒症狀,如果本身有抽菸習慣,可能是「抽菸咳嗽」,再來就變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二個就是「痰多」,早上睡醒,痰吐不完。第三個就是「喘」,爬坡或爬一層樓梯之後氣就喘,有些婦女朋友上市場買菜,菜籃仔一提就開始喘,這就要注意了,這可能就是早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開始了。 彰基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煥威表示,要戒菸,卻又苦無良方者,或許以嘗試中醫針灸戒菸;針刺戒菸是幫助病人渡過「戒斷症候群」的全身軟弱無力、煩燥不安、呵欠連聲、感覺遲鈍等症狀。抽菸的人,體內腦內啡量會上升且有止痛安神作用,一但不抽菸時,則腦內啡量即下降而產生不安,恐懼等不舒服現象,針灸治療,由於通過調和臟腑經絡之功能,提高患者體內「內啡肽」之量,平衡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從而消除吸煙所引起之隱癖。

高血壓患者新選擇 針灸可調養身體降血壓

高血壓患者新選擇 針灸可調養身體降血壓#針灸

根據衛生單位統計,罹患高血壓的人數逐漸攀升,高血壓雖然不會直接危及生命,卻會在不知不覺中併發心血管疾病、中風、腎臟病、糖尿病等。因為高血壓需要長期服用西藥,有很多患者擔心西藥的副作用,所以選擇中醫來改善。開業診所中醫師賴清旭表示,以針灸治療確實可以達到穩定血壓的效果,而且半小時就可以見效。賴清旭醫師表示,針灸是一種利用穴位,由外而內調理的一種方式,透過活絡氣血,改善血液循環與身體的代謝功能,在這方面都具有良好的調整功能,許多中老年人透過針灸調節身體機能,治療高血壓等各種慢性病都獲得良好的控制。使用針灸治高血壓,大約30分鐘,血壓可下降10~20毫米汞柱,每一次的療程是一個月四週,一週一到兩次,可以逐漸調理身體恢復健康。賴清旭醫師表示,高血壓患者首先必須清楚自己罹患高血壓的原因,再做改善,才能達到完全的控制,像是因肥胖所引起的高血壓患者,就必須先控制體重,從飲食上做改善,又像是由疾病所引起的高血壓患者,須先穩定其病因等。常看到市面上販售降血壓藥茶,賴清旭醫師表示,的確除了針灸外,在中醫藥材上,杜仲、山楂、人參、黃芹、夏枯草等都具有穩定血壓的功能,這些藥材也常用在治療高血壓患者身上。 賴清旭醫師提醒,中藥材、中藥茶的使用上,一定要有醫師的指示,而且要配合正常的生活作息,如果生活作息沒有改變,即是針灸再多次,血壓下降的幅度仍有限,因此高血壓患者還是要搭配良好的生活作息、適度運動、健康飲食,才能更有效的控制血壓。對抗高血壓,讓中醫來教你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2390認識健康的隱形殺手『高血壓』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3709耳尖放血治療高血壓?  中醫師:急救方法不能濫用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24

猛盯3C產品近視人數激增 「假性近視」針灸能治!

猛盯3C產品近視人數激增 「假性近視」針灸能治!#針灸

由於電視、電腦及智慧型手機等3C產品使用量增加,許多正值發育期的幼童年紀輕輕就得了「假性近視」,若不及時矯正,恐怕會惡化為真性近視,從此眼鏡離不開身。有大陸媒體報導指出,其實利用中醫「針灸」的療法,可以治療假性近視,而台灣中醫師也證實的確可行!開業中醫師傅世靜解釋,假性近視可以說是近視的「最初狀態」,只要特別注意,是可以矯正,且恢復成正常視力的速度很快。假性近視其實是由肌肉疲勞所引發,針灸可以讓氣血循環,讓眼球睫肌肉達到放鬆效果,而針灸的位置大約在眼窩附近,有時會搭配四肢、局部穴位來加強療效。傅世靜醫師提醒,假性近視若不及時矯正又持續過度用眼的話,就會變成真正的近視。一旦惡化成真性近視,由於眼睛視軸改變,就無法使用中醫針灸的方式。而醫師指出,其實有許多中藥材都可以保養眼睛,像是可以清肝明目的枸杞子和菊花都有保健視力的功效。傅世靜醫師也強調,中藥材只是保養作用,生活上還是要盡量避免用眼過度,養成正確用眼的習慣,且要有充足的睡眠及均衡的飲食,才能常保持眼睛健康!感冒最好別戴隱形眼鏡 小心鼻眼全發炎了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171視力模糊,原來是眼睛過勞死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9270國小學童近視率偏高 及時矯正很重要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389

中醫治療代謝症候群 分中藥、針灸、運動

中醫治療代謝症候群 分中藥、針灸、運動#針灸

國民健康局調查研究顯示,有關國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15歲以上為14.99%(男16.9%,女13.8%),且隨年齡上升而有增加趨勢。此外,根據衛生署統計顯示,代謝症候群所衍生的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皆年居台灣十大死因榜中,儼已成為我國及世界的新興重要公共衛生議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葉家豪說,中醫針對代謝性症候群治療,區分為三大部分:中藥、針灸與運動治療。因為中醫治療是依循病人服用西藥情況下進行辨證論治,不論是服用降血壓藥、降血脂藥、或降血糖藥等,均可以加上中醫藥來加強療效。中藥與針灸的部分需由專業中醫師進行診斷與治療,運動部份可以考慮養生運動「八段錦」來自我保健。延伸閱讀「中醫治代謝症候」: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1992

考試壓力大 男顏面神經麻痺

考試壓力大 男顏面神經麻痺#針灸

21歲的賴同學正認真準備考研究所,沒想到繁重的壓力卻把自己壓垮了,竟然在8月初的某天早上醒來,赫然發現臉一半會動、另一邊卻不會動,不但無法自主臉部表情,笑起來的時候更是皮笑肉不笑的,若僅看臉部表情,彷彿自己是個很奸詐的人,讓他心情十分沮喪,當下除了求助神經內科的西醫治療外,他選擇用中醫針灸的方式治療因病毒引起的顏面神經失調,而在經過兩個多星期後的調養,目前臉部表情已恢復正常。中醫科主任黃中瑀醫師表示,顏面神經麻痺在中醫上稱為面癱、歪嘴風,是為中風一種,屬於中風中絡的輕症。普遍來說,造成顏面神經麻痺的原因,大多是病毒性感染,或是不明原因,使得供給顏面神經營養的血管血液惡化,形成神經失養,讓面部肌肉失調引起麻痺。有許多患者在睡一覺隔天醒來,便覺得臉麻眼歪的症狀發生,並且在三天內顏面神經麻痺的程度會到達巔峰,在發病前,則是經常會有感冒的類似症狀,部分患者同時會出現耳垂後下方或下頷角後有疼痛現象。延伸閱讀「針灸喬回嘴歪臉斜」: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966

健康減重搭配中醫 讓您輕鬆享瘦事半功倍

健康減重搭配中醫 讓您輕鬆享瘦事半功倍#針灸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身上衣物布料越來越輕薄,原本可以靠著寬鬆或厚實外套遮掩的多餘贅肉,已經再也無法眼不見為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減重諮詢門診主治醫師蔡曜鍵指出,若是BMI>24以上的人,其實才有資格說自己胖,因為這樣才有多餘脂肪可以減少。今年度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配合國民健康局所舉辦的「健康減重101、幸福臺北一等一」等系列活動後,健康減重已經可以說是今年最熱門的話題。蔡曜鍵特別表示,很多人都只想靠吃減肥藥等外在方式達到減重效果,雖然這樣在短時間之內可能可以達成目的,但也更容易復胖、造成身體負擔,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從改變生活及飲食習慣做起。蔡曜鍵又強調,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如果想要配合使用中醫的方式達到減重效果,一定要先找有合格執照中醫師依個人體質分型辨證,才能針對體質特點「對症下藥」。他也特別針對針灸以及近來風行的穴位埋線可以幫助減重原理提出說明,蔡曜鍵指出,經多項臨床研究等證實,針灸的確能調控中樞神經活性,降低食慾,並能針對脂肪肥厚區域,加強刺激肌肉以及脂肪組織,促進脂肪重新分配,進而達到降低體重與腰圍效果。如果希望藉由針灸來幫助減重,最好療程時間建議為一週三次。另外在穴位埋線方面,蔡曜鍵表示其原理也和針灸相似,是將人體可吸收的羊腸線,以針具置入穴道內。只是埋線可以針對一些特定穴位進行持續刺激,增加能量消耗,促進體內脂肪分解達到減重功效,而通常穴位埋線則建議療程時間為兩週一次。他特別強調,無論是想藉由針灸或是穴位埋線等方式達到減重,都是一個漸進過程,如果只期望幾針扎下去就能馬上變瘦,那是非常不切實際。蔡曜鍵表示,臨床上就有個案是以針灸埋線等方式再搭配飲食控制與運動等,在四個月內腰圍從38吋減至32吋,停止針灸半年後也沒有復胖情況發生。很多人都會問,到底要如何才能有效減重?蔡曜鍵認為,最佳情況是將飲食控制、運動量增加、中藥及茶飲搭配、針灸或埋線針對局部或是全身穴道刺激等方式,綜合2至3種方法搭配使用,效果會比只用單一方法來的好,除了減重效果會更明顯,身體也更健康。建議一定要選好屬於自己專用的減重計畫,持之以恆、認真執行,才能讓期望的減重成效美夢成真。

小兒腹瀉 大多為感染性腹瀉

小兒腹瀉 大多為感染性腹瀉#針灸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楊佳峰表示,腹瀉是小兒科患者中,僅次於上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常見疾病,尤其兩歲以下嬰幼兒更為多見,其中絕大部分屬於急性腹瀉,急性腹瀉又多半屬於感染性腹瀉,也就是病毒或細菌感染所致。楊佳峰指出,常見感染源如輪狀病毒、類諾瓦克病毒、沙門氏菌等。此外,長期使用抗生素、喝太甜果汁飲料、對牛奶過敏,甚至是情緒易緊張等,都會引起小兒腹瀉。凡是大便次數或大便水分較平常增加、大便硬度較平常減少或變稀即為腹瀉。若腹瀉症狀少於兩周稱為急性腹瀉,若腹瀉症狀大於兩周則為慢性腹瀉。楊佳峰説,大多數腹瀉通常在補充足夠水分、清淡飲食以減少腸道負擔,以及休息等待腸胃道黏膜修復後,症狀就會解除。但是若腹瀉伴隨以下症狀時,父母親應提高警覺及時就診,症狀包括:※發燒大於攝氏39度,或高燒持續不退。※伴隨嚴重嘔吐,如噴射狀嘔吐※精神狀況不佳,嗜睡不易叫醒。※呼吸不暢或有喘促現象。※大便帶有血絲或膿血。楊佳峰還說,中醫治療方式除了藥物以外,也可以使用針灸治療,針刺法的主穴為足三里穴及天樞穴,嘔吐加內關穴,腹脹加公孫穴,發熱加曲池穴。小朋友多畏懼針刺治療,可以改採艾條溫和灸,艾灸點由足外踝最高點往下找到腳跟的赤白肉交界處,每次10至15分鐘,每日2到3次,用於各類腹瀉。如在家中,可依上述穴位進行按摩,減緩腹瀉不適。延伸閱讀「小兒腹瀉」: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684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