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

春天有利減肥! 體內循環最佳時機

春天有利減肥! 體內循環最佳時機#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春天到了,對於減重族來說,夏天的輕薄衣衫遮不住肥肉,也因此該在春季加足馬力減重。利用春天身體狀態循環最好的時候,除了做飲食控制,也能藉由針灸改善肥胖者的內分泌功能來抑制食慾、降低亢進消化功能、加速身體脂肪代謝,達到健康瘦身目的。中醫科醫師阮膺旭說,以中醫觀點,肥胖產生為好食膏梁厚味,因而造成脾胃功能失調,身體代謝失常,如脾虛痰濕的患者,常會產生肥胖及容易疲勞症狀,只要健脾利濕後,這些症狀都可獲得緩解。而肥胖又分為二種症型,「虛胖」常見症狀包括腳部水腫、尿量減少、身體覺得重、倦怠,一般為喝水易胖的體質;「實胖」症狀有口乾舌躁、便秘、口臭等。對於虛胖型,建議以健脾補腎藥為主,或多吃一些健脾利水的食物,如薏仁、芡實、綠豆、山藥;針對實胖型,則使用潤腸通下,或消油脂的藥,也可多吃山楂、陳皮、荷葉、洛神花等。此外,具有緩和滋補、補中益氣、安五臟益脾胃的「黃精」,在古書中記載「久服可輕身延年」,但胃腸不好者及虛胖型患者不可服用。(圖片來源:大林慈濟醫院提供)阮膺旭表示,針灸減重是針對個人體質進行調理,針刺效果的發生一般認為由神經系統、血液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內分泌等傳導介質來達成目的,建議BMI大於27,或女性腰圍大於80,男性腰圍大於90等中廣型身材為主要治療對象。藉由針灸除了可調理脾胃、促進經絡循環,局部治療也可達到局部瘦身效果,包括手臂、大腿、腰圍等。目前巿面上琳琅滿目的減肥產品,往往講求療效快速,其中常見多含有番瀉葉的成份,使用後不僅容易造成腹瀉,導致電解質不平衡,嚴重時還會有抽筋現象。建議減重最好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並依醫師診斷後的體質作為治療,才能瘦得健康又自然。

三合一整合治療 紓緩耳鳴困擾

三合一整合治療 紓緩耳鳴困擾#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台灣約有17%的成年人患有耳鳴,65歲以上的老年人更高達33%。由於耳鳴與其相關困擾單用藥物治療不易治癒,病患往往四處就醫,又不見效果。大林慈濟醫院新成立耳鳴舒緩特別門診,以特殊聲音遮蔽療法、心理減敏治療、耳部針灸等三合一整合性治療方式,以舒緩耳鳴的困擾。大林慈濟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黃俊豪表示,耳鳴的成因可分為「非神經性」與「神經性」兩種,造成「非神經性」耳鳴原因包括耳垢、中耳炎、耳朵附近肌肉痙攣或血管異常、耳膜破裂、鼻咽癌等,這類耳鳴通常比較低頻、或有搏動的特性。「非神經性」耳鳴通常可以治癒,可利用吞口水或捏鼻子、摀嘴,讓氣從耳朵出去的方式來緩解。另外,內耳或腦部自然的退化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與慢性腎臟病等,也會造成耳鳴的症狀。黃俊豪指出,神經性耳鳴通常是高頻率的聲音,沒有搏動感,對藥物治療的反應不佳,更會造成失眠、焦慮、憂鬱、精神不佳等症狀,進而也會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表現。此類耳鳴的患者,不只會受耳鳴的困擾,還會有聽覺敏感的症狀。換言之,病患在沒有外界聲音刺激(安靜)時,會聽到自己耳鳴的聲音,當有外界某些特定聲音刺激時,雖然自己耳鳴的聲音變小聲或者消失,反而會出現了另一種頭痛欲裂的痛苦。耳鳴舒緩治療,是針對「神經性」耳鳴,以團體治療的方式進行,由耳鼻喉科醫師、心理師、中醫師提供患者三合一的整合治療,可免除患者在不同時間與診間奔波,為病患多添了一項治療的最新選擇。(圖片來源: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中醫國際化 30位專家交流針灸實證

中醫國際化 30位專家交流針灸實證#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中醫的實證研究在全世界如火如荼地展開,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將在3月9至10日(六、日)兩天舉辦「2013年台灣中醫國際學術論壇」,主辦單位特別邀請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於3月10日蒞臨大會開幕儀式致詞及頒獎。本次論壇由台灣、美國、瑞士、以色列、日本、韓國等約30位國際專家學者,針對各國中醫藥產業成就及中醫教育現況進行交流座談。曉雲是名就讀國三的女學生,每逢「好朋友來」都會有些許疼痛感,通常不是忍住經痛就是吃止痛藥,升學考試壓力大而致疼痛加劇,甚至影響生活作息,根據近年中醫的實證研究,曉雲只要於經痛時按壓腳大拇指與食指中間凹下的太衝穴20分鐘,讓骨盆腔的氣血鬱滯狀況隨著按壓穴位而慢慢釋放,便可感到舒緩。     另一位上班族建廷,原本就常於工作與休閒時使用滑鼠的他,幾個月前跟隨時尚買了最新型的智慧型手機後,拇指與食指出現了終日痠痛麻木、無力屈伸的現象,連拿筷子都有困難。而以中醫的觀點,只要按壓(或針刺)手肘橫紋末端往下二指幅處的手三里穴20分鐘,並適度地屈伸手指,便可於短期內恢復手部機能。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孫茂峰表示,近年來因全球中醫師的養成模式由「傳統之師承授習」轉型為「大學之專業教育」,且臨床教學將中醫產業與教育緊密結合,期間更將與新加坡中醫師公會締結為姐妹會,為了交流世界各國中醫藥之教育及產業發展方向、提升醫史及文獻研究能量、強化針灸實證論述與傳承中醫臨床經驗,促進中醫藥產業的普及化與國際化。

退化性關節炎 針灸可有效改善

退化性關節炎 針灸可有效改善#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若足踝關節因過份使用或退化,致出現疼痛及變形,將大大影響日常生活。數據指出,每1,000名65歲以上人士,便有約4人受足踝關節退化困擾。台中市一名七旬老翁,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醫師表示,藉由針灸及中藥治療,老翁症狀明顯改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郭大維表示,退化性膝關節炎是臨床常見的多發性關節軟骨疾病,好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臨床試驗研究結果指出,中醫療法對退化性膝關節炎是安全且有效,英國研究更指出,針灸可作為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輔助治療,且能減緩膝關節疼痛及增進膝關節活動功能。郭大維說,中醫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主,並以針灸搭配中藥調理提升效果。像這名七旬老翁,經三個月治療後,膝關節恢復正常大小,疼痛緩解,配合居家復健運動,不用置換人工關節。不過,郭大維也強調,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年齡,逐漸下降,尤其膝關節不好的民眾,更不建議走樓梯運動,因為上下樓梯膝蓋負擔是身體重量的四到六倍。

壓力過大導致耳鳴 針灸促進血液循環

壓力過大導致耳鳴 針灸促進血液循環#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採訪報導)一名45歲上班族女性,左耳夜間耳鳴持續4年餘。1年前作年度例行性健康檢查發現,左耳聽力異常,甚至3個月每天都有耳鳴,即前往某醫學中心進一步檢查,發現左耳聽力減弱,從原本53分貝、67分貝、82分貝、87分貝、92分貝(重度中聽)持續惡化,經X光、MRI、腦波檢查,卻皆未發現異常現象,直到尋求中醫治療後症狀才漸漸改善,醫師認為這可能是勞累或不當壓力造成的聽力受損現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任江裕陽說,中醫認為,耳為經脈之所聚,耳鳴可能是因頭部經脈氣血不通所導致。耳鳴、耳聾可視為是少陽病的一種證候,耳鳴造成的聽力受損是可以改善的。故處方用藥,以小柴胡湯為主,並取足少陽經之聽會,手少陽經之翳風、中渚等穴,作針灸治療。該個案經中醫治療3個月後,聽力從92分貝減為80分貝。耳鳴生活障礙指數亦從92分(0~100),減為18分,症狀有明顯改善。江裕陽表示,耳鳴常常使患者產生焦慮、痛苦、憤怒、煩躁等負面情緒,或使患者難以入睡,造成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現象。患者可能因工作勞心勞力、壓力大,以致自律神經功能失調,影響內耳神經血液循環功能,而引發耳鳴、耳聾症狀。江裕陽建議上班族應常自我提醒肩膀放鬆,多作繞肩或轉頭運動或可透過簡易穴位按摩,如翳風、聽宮、聽會、風池等穴位,有助內耳血液循環。(圖為翳風穴/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腦外傷後最初三個月 針灸治療黃金期

腦外傷後最初三個月 針灸治療黃金期#針灸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出門在外務必要小心安全!根據衛生署統計,近年來,事故傷害皆為台灣十大死因的第六位,其中「創傷性腦損傷」更佔所有外傷的12.5%,並導致55%的病人死亡。「創傷性腦損傷」是指頭部在外力嚴重撞擊下,造成顱骨骨折、腦挫裂傷或顱內血腫,繼而發生腦缺血、腦缺氧等腦部組織損害的病理變化,大多是由於運動中的頭部急速停止,導致腦部組織承受剪力作用、腦脊髓液的衝擊或腦部組織碰撞顱骨內表面粗糙的骨質結構等損傷,嚴重者可造成永久性殘疾,甚至長期昏迷或死亡。針對「創傷性腦損傷」的病情改善,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唐偉誠表示,除了中藥可輔助治療外,針灸治療亦是廣為民眾接受的治療方式。就中醫學理上而言,針灸治療具有疏通經絡、運行氣血與調和陰陽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則證實針灸治療能啟動腦幹-網狀系統的功能,提高神經細胞的興奮性,讓處於抑制狀態的腦細胞重新甦醒,並可緩解腦部血管痙攣,改善損傷部位的血流量及氧合血紅蛋白飽和度,促進側支循環的有效建立,從而減輕腦水腫和避免顱內壓升高,此外,針灸可加強西藥降顱內壓力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自由基的產生及其連鎖反應的發生。由於腦部缺血是最主要影響腦外傷預後的因素,因此改善腦部血流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前三個月內腦部功能恢復的速度最快,早期針灸治療可加速腦部建立側支循環,促進病灶周圍組織或健側腦細胞的重組或代償,充分發揮腦的可塑性,但要抓住適當的時機,在生命徵象尚未穩定時介入治療,須謹慎選取施針的穴位數目及行針手法,過遲介入則易錯過針灸治療的黃金期,影響腦部功能恢復的成效。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唐偉誠提醒,頭顱部位手術術後至拆線期間,盡量避免於頭部的穴位施針,以減少發生感染的機會。且腦外傷病人會長期服用暢通腦部血液循環的藥物,因此,不僅服用中藥的時間需與西藥間隔至少一至二小時,服用活血化瘀的中藥時,也需注意藥物種類及劑量,避免因為中西藥交互作用而對人體造成二次傷害。

中醫針灸幫助新陳代謝 抗老變美麗

中醫針灸幫助新陳代謝 抗老變美麗#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採訪報導)愛美的人越來越多,不但女性要美白除皺,還有很多中年男性也願意花錢除皺,最常聽到的方法是注射肉毒桿菌、拉皮手術等。近來網站上有人說,只要找到正確的穴位,針灸也能除去皺紋。開業中醫師賴清旭表示,利用針灸的方法,確實可以達成延緩老化,改善皺紋的功效。賴清旭中醫師解釋,中醫上認為美容是需要由內而外的條理,容貌的美麗與否,也與臟腑健康、氣血通暢有密切關聯。要達成真正美麗的方法,就是讓美容與健康相輔相成,於是中醫運用針灸刺激穴位與細胞,調理體內及局部經絡氣血、滋補臟腑氣血,讓體內細胞達到自行修復、延緩細胞老化並且促進新陳代謝,達到美容除皺的效果。賴清旭中醫師表示,針灸除皺是一種溫和的美容方式,針灸除皺的效果用在小細紋上是非常顯著的,且60分鐘可見效。如果將針灸除皺用在嚴重的抬頭紋、魚尾紋上,效果當然是無法與醫學美容手術相比的,但是用在改善皮膚蠟黃、調理膚質與治療青春痘上,確實有很大的功效。甚至最近也有針灸瘦臉、減肥等方法,都有不錯的迴響。賴清旭中醫師表示,皮膚之所以會產生皺紋,是有許多原因形成的,主要是因為飲食習慣不良、作息不正常、過度日曬等,造成皮膚快速老化,導致皺紋生成,所以賴清旭中醫師提醒民眾,想要擁有美麗水嫩的肌膚,最重要的不是塗塗抹抹保養品或是動美容手術,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與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保養皮膚最棒的方法。

針灸治療假性近視?醫師:的確可行

針灸治療假性近視?醫師:的確可行#針灸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採訪報導)由於電視、電腦及智慧型手機等3C產品使用量增加,許多正值發育期的幼童年紀輕輕就得了「假性近視」,若不及時矯正,恐怕會惡化為真性近視,從此眼鏡離不開身。有人流傳,其實利用中醫「針灸」的療法,可以治療假性近視,訪問中醫師後也證實的確可行!開業中醫師傅世靜解釋,假性近視可以說是近視的「最初狀態」,只要特別注意,是可以矯正,且恢復成正常視力的速度很快。假性近視其實是由肌肉疲勞所引發,針灸可以讓氣血循環,讓眼球睫肌肉達到放鬆效果,而針灸的位置大約在眼窩附近,有時會搭配四肢、局部穴位來加強療效。傅世靜醫師提醒,假性近視若不及時矯正又持續過度用眼的話,就會變成真正的近視。一旦惡化成真性近視,由於眼睛視軸改變,就無法使用中醫針灸的方式。而醫師指出,其實有許多中藥材都可以保養眼睛,像是可以清肝明目的枸杞子和菊花都有保健視力的功效。傅世靜醫師也強調,中藥材只是保養作用,生活上還是要盡量避免用眼過度,養成正確用眼的習慣,且要有充足的睡眠及均衡的飲食,才能常保持眼睛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