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

憂鬱症成因非單一 就醫+社會支持效果好

憂鬱症成因非單一 就醫+社會支持效果好#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期媒體報導德航墜機事件,大都以疑似副駕駛患有憂鬱症而引發墜機為方向,導致社會大眾對憂鬱症的誤解,但是憂鬱症真的會使一個人做出這麼極端的事情嗎?醫師表示,憂鬱的成因有許多,如生理、心理與環境因素影響等。因此,必須避免過度簡化歸因,以減少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導致患有憂鬱症患者不願意就醫求助。草屯療養院心身組呂尚恒醫師表示,即使是憂鬱症或其他身心疾病,在治療下通常有良好的改善,民眾對於自己的症狀與治療有疑慮時,可請親友陪同就醫,並且和醫療團隊共同討論,以減少不安與不確定感。激動生氣、迴避他人皆是警訊建議若身邊有疑似憂鬱症又不願就醫的親友,應注意以下幾點:時常悶悶不樂或激動生氣、過度指責或是迴避他人、較多的負面思考或感到沒有希望、身體不適或是生活作息改變,就應該協助適當處理,可以考慮轉介精神科評估與治療。呂醫師依臨床經驗告訴大家,面對憂鬱症或其他身心疾病,除了盡早就醫與完整的治療之外,親友的情緒支持、理性溝通與耐心陪伴是最佳良藥,因此社會大眾要對憂鬱症有更清楚理性的了解,經常關心他們、陪伴他們也是很重要的,才能改善憂鬱症的預防、診斷與治療。

力行地中海飲食法 憂鬱心情趕光光

力行地中海飲食法 憂鬱心情趕光光#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王蒨茹/採訪報導)地中海飲食,普遍被認為有預防疾病、抗老美顏的功能,但你不可不知,適當採取地中海飲食,不僅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罹患的風險,還能夠促進腦部神經運作,減少憂鬱症的發生。營養素攝取可活化腦功能 對抗憂鬱症根據研究指出,居住地中海一帶的居民,比北歐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低,除了環境因素,地中海地區擁有比較多的陽光之外,另外,地中海飲食,也扮演著抗憂鬱的大功臣。 像是核果、橄欖油和魚都能夠提供充分的不飽和脂肪酸及Omega−3,再加上蔬果內含有抗氧化功能的微營養素,這些營養成分對於神經細胞的生長、活動都有一定的幫助,透過活化腦部功能,可使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減少。 對此,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解釋,依腦科學來看,採用地中海飲食,可影響神經傳導中的血清素、多巴胺及正腎上腺素分泌加速,並帶動腦部運作順暢,可降低憂鬱症的罹患。地中海飲食怎麼吃 適度攝取報你知然而,地中海型飲食該怎麼吃,透過營養師楊承樺的飲食建議,整理出幾項地中海飲食秘訣,且強調均衡飲食的重要性。1)多吃蔬果、堅果、橄欖油/新鮮蔬果、橄欖油及堅果,因富含植物化學素,也就是抗氧化維生素,可有效預防失智的發生;另外,擁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豆類與橄欖油,可提高血液中好的膽固醇含量;且建議橄欖油以水煮或涼拌食用,以不破壞油脂營養為主。2)以雞魚肉替代牛豬來食用/避免吃紅肉,並以白肉代替,像是:雞、魚肉,可有望降低冠狀動脈阻塞機率,另外,吃魚方面建議可多吃深海魚,因為深海魚體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Omega−3,與食用紅肉相比,可攝取到較多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3)偶爾小酌紅酒可抗發炎/有飲酒習慣者,可以偶爾且適度的飲用100cc的紅酒,有助於紅酒內白藜蘆醇的攝取,對心臟健康、抗發炎有幫助。 適量吃+多動+多笑 與憂鬱說掰掰楊承樺表示,地中海型飲食並非多吃哪些特定食物才有效,須適量攝取並且規律性運動,才能達到良好效果。另外,他也建議如需預防憂鬱症及有輕微憂鬱的患者,可多吃蔬菜、水果,內含的微營養素及維他命可減緩病情;還有深海魚中Omega−3的攝取,內含的DHA有抗腦部發炎及修復作用,並也清蒸、水煮為優。

研究:憂鬱症恐與腦部發炎有關

研究:憂鬱症恐與腦部發炎有關#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緊湊,必須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因此,罹患憂鬱症的人越來越多,而日前在加拿大有項最新研究指出,憂鬱症的成因,可能與腦部發炎所產生的結果有關,對此,精神科醫師也表示,陷入憂鬱症的患者,大腦可能已有嚴重發炎的反應。憂鬱症患者 腦中的發炎蛋白質數量較多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多倫多成癮症與心理健康中心,針對20名憂鬱症患者與20名健康者的腦部進行掃描,結果發現,憂鬱症患者腦部的一種已知發炎標記蛋白質數量,比一般健康者高出3分之1,且隨著憂鬱程度越嚴重者,發炎情狀也會變得更加嚴重。對此,研究人員表示,前扣帶皮質區的發炎情況,似乎與憂鬱症的嚴重程度最有關聯,只不過,就目前研究來看,無法直接確定發炎是否與造成憂鬱症間有直接原因,但過去已有其他的研究證明,發炎與憂鬱症的症狀有關,例如:情緒低落、沒有食慾、無法入睡等,因此,未來將針對這部分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期刊》。 

研究:多囊性卵巢症患者 較易罹糖尿病、憂鬱症

研究:多囊性卵巢症患者 較易罹糖尿病、憂鬱症#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一種女性常見的內分泌障礙,主要是由體質所引起,而日前有項最新研究指出,女性若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恐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精神障礙等嚴重疾病的風險,除此之外,此類患者也較容易因生重病而住院。罹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 入院接受治療率高2倍 該研究主要是針對在1997~2011年間,確診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15歲以上澳洲女性進行研究,共計2566名,結果經過發現,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因病住院接受治療的風險較高,其中包括糖尿病、肥胖、高血壓、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哮喘、壓力或焦慮、自殘、憂鬱症等。另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也較容易有子宮內膜異位、月經不規則、流產、異位妊娠等困擾,對此,研究人員表示,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若與一般人相比,入院接受治療機率將高出2倍,由此可見,在醫療上這類患者,需多加留意自身狀況,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臨床內分泌與新陳代謝學期刊》。

含糖飲料危害大 肝炎、乳癌、憂鬱症攏總來

含糖飲料危害大 肝炎、乳癌、憂鬱症攏總來#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整理)普遍民眾都知道,飲用含糖飲量對身體負擔大,不僅會變胖,還會增加糖尿病風險,但對於愛好者而言,不管何時、不分季節,只要想喝幾乎人手一杯,但你知道嗎?根據《人類生殖期刊》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女性若攝取過多含糖飲料,除了會使月經提早來報到外,也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糖分攝取多 未來罹患乳癌率將提高該研究主要是由哈佛醫學院,在1996~2001年間針對5500多名9~14歲的少女進行觀察,而這些女孩在一開始參與研究時,初經皆尚未報到,但5年後他們發現,每天攝取1杯到1杯半含糖飲料者,若與每周喝2杯以下者相比,他們的初經平均提早來了2.7個月。對此研究人員表示,初經提早2.7個月來報到,對於乳癌的影響程度為「中等」,因為根據過去的研究發現,初經若提早1年來,未來罹患乳癌的機率將會提高5%,這是因為人體若迅速且大量攝取糖分的話,可能會導致胰島素快速增加,進而影響賀爾蒙濃度,只不過,目前仍有部分專家對於此份研究的抱持存疑的態度。飲料喝多 容易引起憂鬱症雖然此研究結果,並非所有專家都可接受,但其實過去關於含糖飲料的研究,反面論述從來沒有停止過,且危害程度是從心理到生理皆有影響,董氏基金會在2013年時,曾將憂鬱程度與生活習慣進行分析,結果發現,飲用過多含糖飲料者,容易有憂鬱傾向,而這就是所謂的心理影響。果糖危害大 代謝症候群、肝炎皆與它有關至於生理風險,除了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就連腸道壞菌也會連帶受到影響,在國外曾有研究指出,含糖飲料中的糖,尤其是果糖,會引發壞的細菌增加,進而增加許多危害健康的併發症,如代謝症候群。不僅如此,在《優活》過去的曾報導過的「肝炎、癡呆都與高果糖漿扯上一腿」文中,董氏基金會尤宣文營養師就特別指出,高果糖漿比起一般天然糖類,例如:蔗糖、紅糖等,傷害更劇,除了引起肥胖之外,肝炎、肝硬化、老人癡呆症都能與它有關。以水取代飲料 增加代謝無負擔綜觀以上種種含糖飲料對身體的危害,民眾除了盡量減少飲用外,也建議以水取代飲料,如此一來,除了可幫身體增加代謝外,也無須過度擔憂糖對身體帶來的影響,透過簡單的小改變,就能達到身體保健的效果。

她冬天愛吃、不想動 竟是憂鬱症作祟

她冬天愛吃、不想動 竟是憂鬱症作祟#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冷颼颼的天氣,除了會使身體出現手腳冰冷、流鼻水等各種的症狀外,竟也會導致憂鬱症復發!日前,一名30多歲有憂鬱症病史的王小姐,原本固定以藥物控制病情,但自從進入秋冬後,不僅憂鬱症狀變得明顯,容易因小事而生氣、懶洋洋不想動,就連飲食也受到改變,吃很多整個都人胖了一圈。對此,醫師表示,近來季節性憂鬱的患者有增多的情形,可能與冬季日照時間變短有關,所以,建議民眾起床後,拉開窗簾或到戶外享受陽光,並保持運動習慣,避免憂鬱症上身。不想動、吃多 為季節性憂鬱症狀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曾昱綸醫師表示,其實每個季節都會出現憂鬱症患者,但有部分的患者,確實在特定期間容易復發,然而,典型的季節性憂鬱症狀與一般憂鬱症稍有不同,前者有明顯的開始和結束時間點,例如:秋冬或梅雨季,症狀包括易怒、沒有元氣、不想動、吃很多,尤其愛好澱粉類食物,造成體重增加的情況。至於,一般憂鬱症則沒有季節的分別,面臨壓力就可能復發,但大約有10~20%的患者會注意到冬天時症狀會加重,症狀包括情緒低落、失眠、食慾減退、自卑、無助感甚至有自殺的念頭。冬天日照短 恐與誘發憂鬱症有關曾昱綸醫師表示,季節性憂鬱症在全世界的盛行率約為4~10%,但發作的真正原因為何,目前並不清楚,只不過,醫界的共識是與日照有關,日照會影響腦內血清素分泌,也會影響褪黑激素、日夜節律等,血清素的高低可能會影響心情,抗憂鬱劑等藥物就是用來調節腦內血清素的運作。每周運動3次 有助於穩定情緒不同的憂鬱症會有不同的治療模式,對於原本就有憂鬱症病史的患者,可以預防性投藥或長期服藥,避免發生季節性憂鬱,如果是典型的季節性憂鬱的患者,則可選擇光照治療,模擬太陽光來調整生理時鐘。因此,曾昱綸醫師建議民眾,每天最好要暴露在光線下至少2小時,早上起床後拉開窗簾,讓自己處在明亮的環境,若天氣不好沒有陽光,在室內則應該要開燈,另外,運動可提升腦部血清素,以快走、慢跑等中強度運動為佳,每週3~4次、每次30分鐘,除了有助於穩定情緒,也能有成就感。

是毒還是藥?研究:K他命可治療憂鬱症

是毒還是藥?研究:K他命可治療憂鬱症#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K他命對於多數民眾來說,既是天使也是魔鬼,若把它當成毒品吸食,除了犯法外,長期累積下來,不僅會成癮,還會導致多重器官損害、膀胱纖維化,進而出現頻尿、漏尿等後遺症,反觀將它用於醫療上,則是合法的麻醉用藥,屬第三級的管制藥品,雖然目前K他命在社會上,被許多年輕人濫用,但仍無損它在醫療上的地位。因此,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特地針對K他命與憂鬱症進行研究,結果發現,K他命中有種成分,可抑制異常的神經活化,達到對抗憂鬱症的功效,但有效期短,所以,適合用於在短時間內,有輕生風險的患者。K他命中特殊成分 可有效舒緩憂鬱症根據這項最新研究指出,人的大腦正中央靠前側深處有個PACC的特定區域,靠GABA腦神經裡面的傳導物質來抑制其活化,或靠另一個傳導物質Glutamate來促進其活化。一般正常人的PACC維持穩定狀態,憂鬱症患者的PACC則異常活化,然而,K他命含有GABA成分,可抑制異常的神經活化,達到緩解憂鬱症的效果。研究人員裘格表示,現行抗憂鬱藥物的效果慢,通常要1、2周才看得出療效,然而,相較下K他命的療效就快多了,透過靜脈注射後,不到一天就有效,因此,可及時解救可能在短時間內,輕生的憂鬱症患者。治療用K他命劑量低 對身體較無影響只不過他強調,K他命的有效期只有2、3天,憂鬱症患者恐怕還是得長期用藥才行,所幸,治療用的K他命劑量遠低於手術麻醉及迷幻吸食等用途,所以,不至於會因過量使用,而出現明顯且立即的副作用,整體來說對健康的影響並不大。

研究:女性當主管 較易罹憂鬱症

研究:女性當主管 較易罹憂鬱症#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女性在職場上的升遷,端看多項數據皆顯示,其速度都比男性緩慢許多,放眼全世界知名大企業的高階主管,男性比例也壓倒性的勝過女性,顯示雖現今各界極力倡導兩性平權,但女性若要職場出頭天,還是有不少關卡要去闖,然而,即便女性成了權力的中心,卻仍舊充滿挑戰,根據美國的最新研究指出,女性高階主管,相較於男性主管,更容易罹患憂鬱症。女性掌權 易遭受負面評價此研究來自「衛生與社會行為雜誌」,研究比對一千五百為女性主管,與一千三百位男性主管,進一步分析他們之間的精神狀況。研究發現,女性在職場上,若握有雇用權、開除權、薪資權,相較於那些職位較低或其他男性主管,更易罹患憂鬱症狀。研究人員分析,這是因為女性掌權時,往往較容易遭受到負面的評價,進而引發慢性壓力,反之,男性則較為不在乎職場上的負面評價,心理衛生則會較女性來得佳。

Menu